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2239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docx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图2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实践题目图书馆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

成绩

 

目录

1.开发背景………………………………………………………………2

2.系统介绍………………………………………………………………2

3.系统规划………………………………………………………………3

3.1图书采购系统……………………………………………………4

3.2图书编目系统……………………………………………………7

3.3图书检索系统……………………………………………………8

3.4流通管理系统……………………………………………………8

3.5连续物出版……………………………………………………11

3.6期刊编目系统……………………………………………………13

4.系统分析………………………………………………………………14

4.1可行性分析………………………………………………………14

4.2组织结构分析……………………………………………………15

4.3业务流程分析……………………………………………………16

4.4数据流程分析……………………………………………………17

5.系统设计………………………………………………………………21

5.1总体设计…………………………………………………………21

5.2物理配置方案设计………………………………………………22

6.总结……………………………………………………………………22

7.参考文献………………………………………………………………23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一、开发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

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

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社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信息学,发展成了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二.系统的介绍

慧尔图书馆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基于WINDOWS9X/NT/2000开发研制,该系统软件针对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及工作特点,设计了采购子系统、编目子系统、打印子系统、检索统计子系统、流通信息子系统及系统维护子系统,这几个子系统包括了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工作,可以全面实现对图书馆的采购、编目、检索、统计和流通等业务的计算机管理。

它能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人为的工作失误,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从而使图书馆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该系统分为单机版、网络版,相应的硬件设备也分为单机型、网络型二种方案。

适用于各类专业、中、小型图书馆,各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和资料室的现代化综合管理。

该系统具有功能适应性强,检索途径多,流通方式多样化,目录标准化,输出产品多样,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性好和数据录入直观方便等特点。

三、系统规划

图1、系统功能图

各子系统功能截图如下:

通过截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个子系统的功能及操作过程

1、图书采购系统:

⑴图书征订

⑵新书验收

⑶未到催书

⑷图书采购记账

⑸预定分类统计

⑹未到分类统计

2、图书编目

⑴回溯建库

⑵图书编目

⑶图书注销

3、图书检索

4、流通管理

⑴流通参数

⑵读者管理

2读者部门

②读者登记

3读者挂失

4IC卡管理

5读者注销

⑶流通管理

读者可以借书、还书、预约、续借,但也有可能要进行罚款登记。

5、连续物出版

⑴期刊征订

⑵新刊登到

⑶期刊论文索引

⑷期刊回溯建库

6.期刊编目

四、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最终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进行初步调查后所进行的对系统开发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所以也称为可行性研究。

信息系统也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分析四方面来论证。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认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经济可行性分析

   作为图书馆这样的商业性质较小的场所,其经济成分比重相对较少,主要是支出的费用:

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用、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

由于各个图书馆实行统一操作,系统共享,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购置图书上。

建立信息中心,可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图书管理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快速地反馈市场信息。

(2)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

这一特点非常适合计算机特点,通过网络internet技术,发挥计算机的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3)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有时也称为操作可行性,主要论证新系统在企业或机构开发和运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一起的对企业或机构的影响,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更新是图书馆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采用这样先进的管理技术。

它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

   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冲击,可能引起管理层的变动和人员的调整。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使图书馆在一定的可能下进行机构精简,迫使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新知识,拓宽图书馆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空间。

对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业务方式的转变和扩充。

(4)管理可行性分析

指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

本系统可以全面实现对图书馆的采购、编目、检索、统计和流通等业务的计算机管理。

它能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人为的工作失误,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从而使图书馆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工成本,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组织结构分析

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对系统的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有所了解。

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图书馆有馆长全面负责,下设办公室,财务室,采编室,学术论文室,图书借阅室,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技术支持室。

各部门的业务职责如下。

办公室:

办公室协助馆长负责日常工作,了解学生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财务室:

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

采编室:

负责图书的采购,入库和图书的编目,编目后的图书粘贴标签,并送图书借阅室上架。

学术论文室:

负责学术论文的手机和整理。

图书借阅室:

提供对读者的图书查询服务和图书借阅服务。

电子阅览室:

收集整理电子读物,准备提供电子读物的节约服务,目前可以提供目录查询和借阅。

期刊阅览室:

负责情况的收集整理的借阅。

技术支持室:

负责对图书馆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3.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的业务是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中的基础环节,通过业务流程图来反映和表达。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所示:

图书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

采购图书入库后,交由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

图书交由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

读者分为注册读者和非注册读者,只有注册读者可以在本图书馆结束,非注册读者只能查询目录但不能借书。

读者填写注册登记表,交图书馆的管理员审核后,计入读者登记表,成为注册读者,发给借书证。

注册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连同借书证一起交给阅览室管理员,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填写借阅登记表,修改图书登记表中该书的数量,上架取书交给读者。

4.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是从数据流向的角度,精确的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摆脱其物理内容,是描述管理系统逻辑模型最主要的工具。

以下是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顶层数据流程图

1层数据流程图

2层数据流程图

A.图书编目系统数据流程图

B.图书借阅系统数据流程图

C.图书征订系统数据流程图

D.系统维护数据流程图

五、系统设计

进入了设计阶段,就要把软件“做什么”的逻辑模型变换成“怎么做”的物理模型,即着手实现软件的需求,并将设计的结果反应在设计说明书文档中,所以系统的设计是把系统要求转化成系统表示的过程。

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有:

总体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数据存储设计,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这里主要介绍总体设计和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

1.总体设计

本系统设置了1名管理员和若干名操作员,分为四大板块9个功能。

设置的操作人员由管理员设置。

如果用户名或者密码之一错误就会出现错误的提示。

2.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两台服务器构成双机备份结构,保证提供实时服务。

为保证较快的响应时间,选用处理速度较快的计算机系统,内存大小对数据库系统的响应速度影响较大,选择内存教大的系统。

网络通信速度选用100Mbit/s/1000Mbit/s。

为保证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配置必要的数据备份设备(采用外部备份方式)。

六、总结

1.工作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