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2087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docx

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姥(mǔ)     江渚(zhǔ)

渌水(lǜ)悲怆(chuàng)

B.霜鬓(bìn)木屐(jī)

瀛洲(yíng)殷岩泉(yǐn)

C.魂悸(jì)暝色(míng)

罔然(wǎng)水澹澹(dàn)

D.石扉(fēi)剡溪(dàn)

訇然(hōng)战栗(lì)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

衰颓,失意。

B.我欲因之梦吴越因:

因为。

C.列缺霹雳缺:

缺少。

D.惟觉时之枕席觉:

睡觉。

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云青青兮欲雨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虎鼓瑟兮鸾回车

4.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5.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

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

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

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发展推向顶峰。

 

6.请结合杜甫《登高》一诗的意境,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进行扩写。

要求:

使用描写的方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

” 

(2)杜甫《登高》中“         ”一句,写出落叶飘零天边、纷纷扬扬的场景;“           ”一句,表明自己心酸悲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课内阅读

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8~9题。

8.下列对有关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

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

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诗人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9.诗歌描写诗人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登高》全诗,完成10~11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主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

40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

38分 实际得分:

   分 

一、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7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

落日余晖。

②枳棘:

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3~4题。

(7分)

至  后①

杜 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

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

③金谷、铜驼:

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④棣萼:

出于《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

(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冬至”点题,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写出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的现状。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叛军。

诗人此时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洛阳胜地金谷园、铜驼陌受到战争破坏,让诗人心生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在愁苦之余本想写诗遣愁,诗成之后却心生寂寥,倍感凄凉。

4.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

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        ,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

(      )。

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的发展则为空间遥感提供了基础。

随着数据获取越来越便捷,多源影像被综合应用于考古研究。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应用较晚,开始主要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

比如,20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分析。

2006年,我国启动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但这项工作并非        。

困难之一是目前运河的不少踪迹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只留下保存在地下的遗址。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大运河的存在、走向?

这时,遥感技术便可以        。

科学家根据遥感数据,        地制定了大运河遗址的生态保护措施。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B.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

C.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扩展至地下目标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D.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穿透至地下深层次空间目标。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科学家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C.正因为如此,国内外科学家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D.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支离破碎 轻而易举 大显身手 有的放矢

B.分崩离析 驾轻就熟 小试牛刀 有条不紊

C.分崩离析 轻而易举 大显身手 有条不紊

D.支离破碎 驾轻就熟 小试牛刀 有的放矢

8.下面是某校校庆会务组准备发出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尊敬的校友您好!

峥嵘九秩,桃李五洲;岁月如歌,悠悠风华。

3月1日,学校将迎来建校90周年诞辰的大喜日子。

值此喜迎校庆之际,谨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特邀您们在百忙中光临,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共襄盛举。

纸短情长,望务必到会。

会后欢迎参观校园。

9.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给“5G”下定义。

(不超过50字)(6分)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指的是移动电话系统第五代,也是4G之后的延伸。

这一新的通信技术名为NomadicLocalAreaWirelessAccess,简称NoLA。

据悉,手机在利用该技术后,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6G,甚至更快,使用该技术下载一部DVD标准格式的电影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按欧盟此前的计划,5G将于2020年推出。

对于这一时间,业界多数企业持相同的看法。

届时移动宽带用户峰值速率将达到10Gbps,是当前4G网络速度的100倍。

欧盟预计5G数据流量高峰将在2040年左右出现。

10.下面是某医院为患者编写的就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4分)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姥(mǔ)     江渚(zhǔ)

渌水(lǜ)悲怆(chuàng)

B.霜鬓(bìn)木屐(jī)

瀛洲(yíng)殷岩泉(yǐn)

C.魂悸(jì)暝色(míng)

罔然(wǎng)水澹澹(dàn)

D.石扉(fēi)剡溪(dàn)

訇然(hōng)战栗(lì)

答案B

解析A项,“渌”应读“lù”;C项,“罔”应为“惘”;D项,“剡”应读“shàn”。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

衰颓,失意。

B.我欲因之梦吴越因:

因为。

C.列缺霹雳缺:

缺少。

D.惟觉时之枕席觉:

睡觉。

答案A

解析B项,因,依据。

C项,缺,云的缝隙。

D项,觉,醒。

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云青青兮欲雨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虎鼓瑟兮鸾回车

答案C

解析C项,通假,“列”同“裂”。

其他三项都是词类活用:

A项,“栗”“惊”使动用法;B项,“雨”名词作动词;D项,“鼓”名词作动词。

4.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

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禀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

5.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

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

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

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发展推向顶峰。

 

参考答案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解析由语段内容可知,上文讲的是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后文却讲盛唐的诗歌的艺术成就。

据此可以选择一个转折句或其他句子进行自然过渡即可。

注意语句的通顺、合理。

6.请结合杜甫《登高》一诗的意境,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进行扩写。

要求:

使用描写的方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诗人漂泊于西南天地,乘船顺江而下,来到夔州。

此地濒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

诗人登高远望,只见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如同起舞的蝴蝶,翩翩而去;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是向天地诉说着自己的勇往直前。

雄浑、寥廓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

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

何等悲壮!

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型扩展。

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

一般扩展语句都有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

此题是诗句的扩展,应该是对诗句的扩写,并且要结合《登高》一诗的“意境”;表达方式为“描写”;描写时要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字数必须在200左右。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

” 

(2)杜甫《登高》中“         ”一句,写出落叶飘零天边、纷纷扬扬的场景;“           ”一句,表明自己心酸悲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无边落木萧萧下 艰难苦恨繁霜鬓

二、课内阅读

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8~9题。

8.下列对有关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

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

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诗人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答案D

解析“颓废”“消沉”有误,诗歌里面有“逃避现实”“消极”等成分,但没有“颓废”“消沉”等内容。

9.诗歌描写诗人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梦中仙境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诗人描绘的仙境愈是奇特瑰丽,就愈能表现其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热切,就愈让人感到离现实生活的遥远及诗人梦醒之后失落感的深切,从而对人的感染力就愈强。

解析答题时,要着重分析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把握诗人此时的状态和他所追求的理想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极力描写梦境的美好,原因是诗人身处黑暗现实,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阅读《登高》全诗,完成10~11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主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答案C

解析C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不对。

全诗倾诉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

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阔。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炼字的题目,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能删掉”,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原因,“无边”“不尽”是“萧萧”和“滚滚”的附着点,更显出秋之悲凉广阔,扩大了诗的意境。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

40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

38分 实际得分:

   分 

一、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7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

落日余晖。

②枳棘:

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答案A

解析A项,“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有误。

前四句,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是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奠定了全诗悲凉低沉的感情基调。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解析前四句写景,萧条低沉,为下文抒情张本。

中间四句“东流水”“无定端”表达时光易逝、世事多变的感叹。

九、十句雀占鸾位,表达小人得势、壮志难抒的慨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3~4题。

(7分)

至  后①

杜 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

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

③金谷、铜驼:

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④棣萼:

出于《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

(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冬至”点题,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写出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的现状。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叛军。

诗人此时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洛阳胜地金谷园、铜驼陌受到战争破坏,让诗人心生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在愁苦之余本想写诗遣愁,诗成之后却心生寂寥,倍感凄凉。

答案B

解析B项,“代指叛军”有误,“青袍白马”代指幕府生活,此句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处境。

4.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4分)

参考答案①对比。

梅花正含苞欲放,常棣花早就开谢了,两种花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因遭受战乱分别的兄弟的思念之情。

②起兴。

“梅花欲开不自觉”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

梅花欲开。

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

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

③双关。

“棣萼”一语双关,既实指常棣花,呼应了上句的“梅花”,写出时光流逝;又代指兄弟,写出离别之久。

内涵丰富,表达巧妙。

④用典。

用《诗经·小雅·常棣》中的词句,以“棣萼”代指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⑤触景生情。

诗人看到含苞待放的梅花,想起分别已久的兄弟。

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

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        ,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

(      )。

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的发展则为空间遥感提供了基础。

随着数据获取越来越便捷,多源影像被综合应用于考古研究。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应用较晚,开始主要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

比如,20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分析。

2006年,我国启动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但这项工作并非        。

困难之一是目前运河的不少踪迹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只留下保存在地下的遗址。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大运河的存在、走向?

这时,遥感技术便可以        。

科学家根据遥感数据,        地制定了大运河遗址的生态保护措施。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B.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

C.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扩展至地下目标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D.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穿透至地下深层次空间目标。

答案B

解析A项,“探测目标……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搭配不当。

C项,“探测……还能扩展至地下目标进行深层次的探测”句式杂糅。

D项,“探测……还能穿透至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