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696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docx

江西对东盟投资环境

一、中国-东盟经贸现状

(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

自中国-东盟签署自贸协定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相互投资和互利合作不断发展。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4803.93亿美元,同比增长8.3%。

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2720.71亿美元,中国从东盟进口2083.22亿美元,中方贸易顺差637.50亿美元。

据东盟秘书处统计,2000年中国和东盟贸易占东盟对外贸易的4.3%,2013年中国和东盟贸易占东盟对外贸易的14%。

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并且,在东盟吸引外来投资国家中,中国位列第十。

2015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722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7%,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较上年下降了8%,这主要是受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所致,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未达预期。

在之前的20多年,中国与东盟贸易仅在1998年出现过下降,1997年东亚爆发了灾难性的金融危机。

虽然2015年双方贸易增速下降,但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略有提升,这一占比2014年是11.2%,2015年是11.9%。

2010-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统计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双边贸易额

2927.76

3628.54

4000.91

4436.11

4803.93

同比增长(%)

37.50

23.90

10.20

10.90

8.3

中方出口额

1382.07

1700.83

2042.72

2440.70

2720.71

同比增长(%)

30.10

23.10

20.10

19.50

11.50

中方进口额

1545.69

1927.71

1958.21

1995.40

2083.22

同比增长(%)

44.80

24.60

1.50

1.90

4.40

贸易差额

-163.62

-226.88

84.51

445.30

637.50

 

 

 

 

 

 

数据来源:

中国海关

(二)中国-东盟双向投资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1-11月,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9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9%。

2014年当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78.09亿美元。

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476.33亿美元。

东盟国家累计在华投资917.4亿美元,东盟已经超过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2013-2014年中国队东盟部分国家直接投资统计 (单位:

亿美元)

国家

2013年

2014年

流量

存量

流量

存量

柬埔寨

4.99

28.49

4.38

32.22

老挝

7.81

27.71

10.27

44.91

马来西亚

6.16

16.68

5.21

17.86

印度尼西亚

15.63

46.57

12.72

67.94

 

 

 

 

 

数据来源:

中国商务部

(三)劳务承包

长期以来,东盟都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承包工程市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承包工程业务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3-2013年,中国在东盟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从18亿美元提高到210亿美元,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速达到23.1%。

2014年中国企业在东盟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482份,新签合同额266.5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3.81亿美元。

2015年1-11月,中国企业对东盟新签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381份,合同额28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

2014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0.21万人,年末在东盟劳务人员16.83万人。

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实施了电力、公路、铁路、桥梁、农业、制造业、住房等一大批合作项目。

2014年中国对东盟部分国家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

国家

新签承包工程合同份数

新签合同额(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亿美元)

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数量

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数量

柬埔寨

71

14.11

9.65

4872

7108

老挝

94

36.90

23.28

11717

14815

马来西亚

153

43.25

31.01

10078

13909

印度尼西亚

648

51.88

45.84

15961

16335

 

 

 

 

 

 

数据来源:

中国商务部

二、中国对东盟投资面临的机遇

(一)东盟国家优势产业

国家

规模居世界

前列的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

投资吸引力

马来西亚

棕榈油、锡、天然橡胶

服务业(占GDP41%)农业(占GDP13.1%)工业(占GDP45.9%)

进入东盟和中东澳新的桥梁、经济基础稳固、原材料产品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素质较高、民族关系融洽

印度尼西亚

胶合板、藤条、木棉、胡椒、金鸡纳霜

农林渔、采矿、工业制造、旅游

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市场充分开放、控制着关键的国际海洋交通线

老挝

蕴藏60%以上的湄公河水力资源

农业

矿产资源多未开发、水电资源丰富、农业资源条件良好

柬埔寨

木材储量11亿立方米

农业、纺织、旅游

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国际公认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享受28发达国家普惠制待遇、吴哥古迹等旅游风景区

 

 

 

 

1.马来西亚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近,产业互补性与竞争性较强。

正是双方产业上的这种特点使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涉及了广泛领域,包括服务贸易业、资源开发业、制造业、信息产业和农业等行业。

2.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是近年来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中国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在印度尼西亚均有投资。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对印度尼西亚的直接投资项目也在增多,海尔、长虹、康佳、海信等国内家电生产厂纷纷在印度尼西亚建厂。

3.老挝、柬埔寨

老挝、柬埔寨属于低收入水平国家,其第一产业占比重大,属于典型的农业国家。

因此,中国对其投资的领域大多是农业、原材料及相关产业。

目前中国在老挝主要涉足的投资领域有农业开发、电器组装等;在柬埔寨投资主要集中在森林开采及木材加工、制衣、纺织、电力、建筑材料、工程承包和农业开发等领域。

(二)基础建设

目前东盟一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发展水平差异大,也影响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

因此,双方在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1.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

初始资本分别为500亿与4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将为中国和东盟在公路、铁路、航运、油气管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满足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口,从而有助于将彼此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2.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

其中,途径越南、老挝、缅甸最终到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预计将在2020年前建成通车,这个计划将使东盟成为中国高铁企业的新增长点。

3.总规模达100亿美元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的投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项目上,未来也必将推进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三)东盟资本市场

东盟地区最为发达的资本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这些国家都有着完善的资本市场。

但大部分东盟国家的资本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比如说,柬埔寨的资本市场最近才开始发展;柬埔寨证券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才开始交易。

老挝目前的资本市场(只有2家上市公司)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新兴市场为中国的证券公司提供了经营经纪业务以及在这些市场发展过程中与其合作的机遇。

例如,缅甸一直在跟日本和泰国对话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在2015年前设立证券交易所。

较为发达的东盟资本市场(以及从长远看潜在的起步市场)是中国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多样化来源。

在世界三速增长的新格局中,考虑到美国复苏速度一般以及欧盟和日本增长速度较低,东盟国家仍属于快速增长集团,是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四)东盟国家投资政策

1.马来西亚对外汇实行核准制,但是外国投资者可以较为自由的汇出包括利润、股息、租金、利息和撤资在内的资金。

其财产因公共目的被征用时也可以获得政府的公平赔偿。

出于对经济发展的需要,马来西亚政府正逐步放开对服务行业的投资限制。

2009年4月,包括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卫生及社会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商业服务在内的27个服务业子行业已经对外国投资者放幵且没有股权限制。

2012年马来西亚又进一步放开了包括民营医院服务、医疗和牙科专业服务、建筑、工程、会计、税务、法律服务、快递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以及电信服务在内的17个服务业子行业的外资限制。

允许外资在这些行业中100%持股。

另外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外资对高科技及出口导向型企业进行投资。

马来西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从事石油化工上游业务的企业适用的税率为38%。

2.印度尼西亚鼓励外商投资国家优先发展行业、符合国家出口优先政策的行业和设立的企业所处位置对偏远地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外资企业。

印尼有条件地开放外商合资公司对港口建设和运营;电力的生产、传输、分配;海运等8类行业的投资。

印尼规定可以在印尼成立100%的外国直接投资(PMA)的独资企业,也可以成立外国与印尼的合资企业。

印尼的合资企业外资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可成立独资企业或合营企业,投入资本不受限制。

3.老挝自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一直对外资持鼓励态度,老挝政府鼓励外资进行投资的行业包括:

出口产品的生产;农林、农林加工和手工业;人力资源开发、劳动者素质提高、医疗保健行业;研宄科学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工业用原料及设备生产;使用先进工艺和技术的产业;饭店旅游及过境服务等。

截止2015年老挝共建立了14个经济特区及专业经济区,到2020年,老挝要在全国41个目标地区建成10个经济特区和29个经济专区。

4.柬埔寨政府对于货币的管制较为宽松。

柬埔寨政府2003颁布的投资法案规定允许投资者通过银行体系购买外国货币并可以自由的汇回投资利润及本金。

柬埔寨政府鼓励外资投资的行业包括:

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电信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电力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外向型加工制造、观光旅游相关行业。

在公司所得税方面,企业的标准税率为20%,但是对资源进行开发的企业所得税为30%。

而某些由“柬埔寨投资促进委员会”特别授权的企业可能能够获得低至9%的企业所得税,某些项目甚至能够享受8年的免税期。

(五)中国对东盟投资政策

2014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从准入条件、人员往来等方面推动双方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自那时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制定国家规划,以交通、电力、通信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开路,与沿线国家协商提出了许多合作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加快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五通”。

同时,在资金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安排,除了专门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外,还设立了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

特别是双方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方式而重新谈判《投资协定》,这将为中国与东盟投资合作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新的动力支持。

可以预期,中国的诚意一旦能够和东盟国家产生互动,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合作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三、中国对东盟投资面临的挑战

(一)政治稳定性

东盟地区国家、民族、宗教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造成了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存在许多隐患。

如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均或多或少的存在政治、经济环境问题。

中国企业对东盟各国进行直接投资前应该充分调查分析其政治经济环境,从法律、政策、政府监管等各方面进行考虑。

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及应对措施,以将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降至最低。

(二)面临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

面临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

目前,已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东盟投资,这些企业将在东盟市场与我国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而他们也会因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等成为中国企业在东盟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特别是随着奥巴马政府对东盟各国政策的调整及美国与东盟《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向东亚、东南亚转移,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将进入东盟市场与我国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

并且由于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依靠巨大的经济、技术优势,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与技术来源国和政府开发援助来源国,由此形成了东盟各国对日本在经济和心理上的巨大依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东盟各国对日本的依赖心理有增无减,它们希望日本进一步增加投资与援助,以提高对中国的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恶性竞争

部分中国企业盲目“走出去”可能引发恶性竞争。

如果中国企业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时就因自相残杀、竞相压价,最终自己打败了自己就是一个典例。

(四)中国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社会文化风险。

东盟各国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背景,既有当地的传统文化,又有西方文化,还有中国文化,构成了东南亚多元文化的特色;信用风险。

由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上存在巨大差异,同时受语言、文字和信息公开程度的限制,我国企业不能通晓东盟各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东盟的业务伙伴的资信能力、经济状况等也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东盟国家市场开放程度差异大,部分国家市场不规范。

四、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投资区位的选择

首先,根据投资目标选择投资区位。

如果企业是以开辟新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增加产品销量为目标,则要选择市场容量大、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如果企业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目标,则应选择科技水平较高、管理水平领先的国家,如新加坡;如果企业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实行低价格战略为目标,则可选择老挝、柬埔寨、印尼等;

如果企业的投资目标是以投资国家为基地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则企业应投资于最方便进入外国市场的东盟国家,目前应从两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我国企业应仔细研究发达国家的普惠制方案,将已从发达国家退出的产品(如我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的生产转移到能充分利用发达国家普惠制待遇的东盟国家;二是可以将中国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的轮胎、纺织、钢材等行业转移到东盟国家生产,绕道进入欧美市场。

以马来西亚为例,中国在技术、资金、人才和研发方面具有优势,而马来西亚具有橡胶等资源优势,中国轮胎企业可以借道马来西亚,规避反倾销,从而顺利进入欧美市场。

其次,根据投资环境评价结果选择投资区位。

由于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差异很大,在投资前要充分了解东道国在外资、税收、领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研究东道国对所投资行业的要求、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限制措施,做好投资环境评价工作,选择适宜中国企业投资的东盟国家和具体的投资地点,正确评价投资环境也是有效防范投资风险的措施之一。

再次,根据国家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来选择投资区位。

对东盟的投资,我国企业不仅要选择正处于高增长阶段的国家,还要选择该国家中正处于增长阶段的地区。

(二)做好投资产业的选择

第一,应投资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一般选择与自己在本国所从事的产业相同的产业进行投资,如制造业投资者在东盟就投资制造业,金融业投资者在东盟就投资金融业,因为有较长经营历史一般是相关企业获得比较优势的前提。

或者选择自己拥有垄断优势的产业进行投资,企业的垄断优势是指其独占和使用的知识优势,其中包括产品在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体系等方面的优势。

这种优势是东道国企业无法比拟的,国际投资的经验表明,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石油提炼、制药、化工、运输设备、电子等行业。

第二,投资互补性的产业,实施错位竞争战略。

东盟与中国产业结构较大的重合性决定了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时,必须实施错位竞争。

对相同产业我国企业应生产差异化产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我国处于衰落阶段的产品向具备条件的东盟国家进行梯度转移;有资金的企业应投资于那些有相关资源但由于缺乏资金而未得到发展的产业。

第三,根据投资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选择投资产业。

投资企业可以在国外建立与国内产品相关的子公司,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建立专业化分工。

如,某化工企业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可以在这种原材料的生产成本较低的东盟国家设立子公司专为国内母公司生产原材料。

这种情况一般不考虑错位竞争的问题。

(三)降低经营风险

最好采用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方式进入东盟市场。

应选择可靠的、有信誉和影响力的东盟合作伙伴,这些当地的合作伙伴,熟悉当地的文化、风俗、法律等,可以大大降低社会文化风险和信用风险,从而大大降低我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经营风险。

同理,投资东盟的企业应实现本土化管理。

另外,要采取措施,防范汇率风险。

尽量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交易计价货币,以降低东道国外汇管制风险,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在相关合同中订立汇率防范条款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