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实用方法与句式分析.docx
《文言文断句实用方法与句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实用方法与句式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断句实用方法与句式分析
文言文断句实用方法与句式分析
1
明词性
(一)明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
找出其中的代词,如:
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再考虑:
什么人?
办什么事?
采用什么方式?
取得什么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
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
(二)明动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分析:
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答案: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
(三)明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示例: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
筑扞蔽也?
筑犹齿之有唇也?
筑唇亡则齿寒?
筑今日亡赵?
筑明日患及齐楚矣?
筑且救赵?
筑高义也?
筑却秦师?
筑显名也?
筑不务为此而爱粟?
筑为国计者过矣。
”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
注:
扞蔽——屏障。
◆分析:
这一语段中,位于句首的虚词有“夫、犹、且”;位于句末的虚词有“也、也、矣、也、也、矣”。
找出这些虚词,这一语段的断句就差不多都解决了。
2
找句式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如: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这个句子中"以……为"连用,表判断不能断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整句话翻译为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3
看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言”。
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
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示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分析:
第一步划出人名,根据人物与动词关系确定主语,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曰”,就不难做出正确答案了。
▲答案: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示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分析:
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曰”,但中间有两句省略了说话人和“曰”,就要特别注意了。
▲答案: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战国策》)
4
据修辞
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好这些特点对我们断句很有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是用了顶真手法——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又如: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这一段句式整齐,四六句和对偶多。
5
其他方法
(1)找虚词(句首、句末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
“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确实如此。
句首副词:
“夫”、“盖”、“凡”、“故”,“岂”、“微”、“若夫”、“且夫”、“今夫”、“嗟夫”、“窃”、“愚以为”、“请”、“然则”、“是故”、“得无”、“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
句尾副词:
“乎”、“也”、“矣”、“欤”、“耶”、“耳”、“焉”、“哉”等为语气词。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2)据相似结构、对称结构(排比、对偶、反复)
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3)找对话、引文(曰、云、言、谓)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4)找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5)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找固定结构
“……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为……所……”,“是以”,“是故”
(7)找名词(或代词)
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
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
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如: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
(按:
“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
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如: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
“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如:
1.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
匪媒不得。
(《诗经·豳风·伐柯》)
——砍个斧柄怎么办?
没有斧子砍不成。
娶个妻子怎么办?
没有媒人办不成。
2.王曰:
“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
“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
3.沛公曰:
: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刘邦说:
“现在已经出来,没有告辞,那么办呢?
”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
如: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5.西门豹顾曰: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
“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
6.若先生与百姓何?
(《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
如:
7.曰:
“今日之事何如?
”(《项羽本纪》)——樊哙问道: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
8.“……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9.此为何若人?
(《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四、“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
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
“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
如:
2.坐卧念之,何以为心?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对自己的举止行为起居要自问,怎么对得起良心?
(2)有时省去了“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些变化,“何……为”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
如: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4.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本纪》)——项王笑着说:
“老天要灭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呢?
”5.(子鱼曰)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子鱼论战》)——(子鱼说)一定按您(宋襄公)所说的办,那就向敌人屈膝投降好啦,还打仗干什么呢?
“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
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
“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
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
“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
如:
5.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掉君王的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的格式来对译。
如:
6.王曰:
“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
远世之王,于我何有?
”(《孔丛子》)——(陈)王说:
“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
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
7.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8.劳之不图,报于何有?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没有想尽什么劳力,对报答来说,又有什么呢?
9.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孔子说:
“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
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
“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
如: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孔子说:
“学到了知识,再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
2.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
(《五蠹》)——(他们)在国内外呼应配合干坏事,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也是很危险吗?
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逍遥游》)——而彭祖是今天独以长寿闻名于世,众人要比彭祖,不也感到悲哀吗?
4.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在地形上)受困的机会向他们发动进攻,岂不是很好吗?
5.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淝水之战》)——如果秦军从淝水岸边稍向后撤,使晋军得以渡过淝水与秦军决一胜负,这岂不是很好吗?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
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
如: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栖会稽》)——如今君王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到了这种地步才寻求有智谋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
如:
4.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
(《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
2.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
(《晏子使楚》)——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吧?
4.高帝曰:
“得无难乎?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高祖说:
“(拟定朝廷礼仪之事)只怕是不容易吧?
”
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
如:
5.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
(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现在国家只怕是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流散在民间?
6.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成名反复思量,只怕是(岂不是)给我指点捕捉虫的地点吧?
另外,“得无”中的“无”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
如:
7.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
(《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8.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柳宗元《封建论》)——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
这恐怕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
“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
如: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揠苗助长》)——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长的。
2.楚人有涉江者。
(《吕氏春秋·察今》)——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史记·魏公子列传》)——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
4门下有毛遂者。
(《史记·平原君列传》)——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
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
如: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
如:
4.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
“弟子孰为好学?
”(《论语·雍也》)——哀公问:
“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
例4中的“孰美”和例5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
如:
6.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项羽本纪》)——刘邦说:
“(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
7.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
“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
8.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
“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