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你知多少.docx
《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你知多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你知多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你知多少
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你知多少!
商时期,甲骨文中有蚕、帛、桑字,在安阳商墓中出土的铜钺上存在有雷纹的绢痕及丝织物的残片。
《商书·太甲中》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正义云:
“冕是在首之服”,又云“殷礼不知天子有几种冕”,惟在《王制》中有:
“殷人而祭,缟衣而养老。
”缟即古之深衣,所以说殷商已有阶级差别,但具体服饰上还没有完全确切的完备形式。
在周代,分封制确立,这就给予服饰等级差异上的区分较为具体化。
周人从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上否定了“天命论”,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并对头(首)加以重视,首服的式样颜色区分人的尊卑贵贱,形成以首服为主要标志的冕服制度和朝服特征,并以象征五行,五方的青、赤、黄、白、黑作为正色,这五种颜色非一般人能穿,这些都由《舆服制》作出详细的规定,就连常服,燕居服也规定有不成文的等级界限。
一、冕服
冕服是皇室、臣子们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时所穿的祭服,并成为朝廷特有的祭祀服饰。
西周已定型,并有严格的区分,冕服虽各朝形制略有变化,但总体来说,大同小异。
据《周礼》记载,周代凡有祭祀活动,帝王百官皆穿礼服。
礼服由冕冠、玄衣、缥裳等组成,其等级依次分为:
大裘、衮冕、氅、冕毳(cui)、冕、元冕等制。
总括历史时期,冕服以下表内容为规范而使用。
1.冕冠
冕服是由戴冕冠而得名。
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最为尊贵的礼冠。
“周之冕以木为体,广八寸,长尺六寸,上以玄,下以(同朱色少别)”,前后有旒。
其中冕木板叫“”。
长一尺六,宽八寸(各朝尺寸有不同),成一长方形(也有后方前圆的),前低后高,相差约二寸左右,前后一般垂有若干串珠玉,名叫冕旒,旒的数量和质量是随祭祀的内容和官职身份而定,在一串旒上系十二珠,以玉为料。
每玉相隔一寸,则每一旒长度为十二寸(有图)。
天子冕冠的旒系五彩玉,排列顺序为朱、白、苍、黄、玄,然后再反复。
穿玉的丝为藻,旒是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所以又称“玉藻”。
冕冠的两旁各有一孔,又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从颌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把冕冠高高的固定在头上。
另外,在两耳之处各垂一颗玉珠名为“充耳”,意在提醒戴冠者勿信谗言,而垂旒是让戴冠者目不斜视,断事公道。
旒数有差等,天子衮冕为十二旒,前后二十四旒,每旒十二玉,共用玉二百八十百颗;公戴冕旒,有九旒,每旒用九玉,所用玉色为苍、白、朱三彩;侯伯七旒,旒用七玉;子男毳冕五旒,旒用五玉;卿、大夫玄冕有六旒、四旒、三旒、二旒的区别。
2.冕服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与冕服配穿。
冕服为上衣下裳之制,其衣裳之颜色、纹章之数量都有不同。
帝王所用的冕服是上玄衣下裳,在最高等级的祭祀上有十二纹章,(有图)一般上衣的文章为绘制而成,下裳的纹章是手绣而成。
纹饰次序,除日、月、星外,首以龙,次则山、华虫、火、宗彝,皆画之,又次以藻、粉米、黼黻,皆以绣。
日、月、星,取其照耀光明,如三光之耀。
龙,能变化而取其神之意,象征人君应机布局而善于变化。
山,取其能云雨或说取其镇重的性格,象征王者镇重安静四方。
华虫,雉属,取其有文章(文彩),也有说雉性有耿介的本质。
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宗彝,谓宗庙之鬱鬯樽,虞夏以上取虎彝、彝,虎取其猛,取其智或说取其孝。
以表示其深浅之知、威猛之德。
藻,水草之有文者,一说取其洁。
象征冰清玉洁。
火,取其明,火炎向上有率土群黎向归上狞之意。
粉米,取其洁白且能养人之意,若聚米形象征有济养之德。
黼,即画金斧形,白刃而銎黑,取其能韧断之意,斧与黼音近,或通用。
黻,作两己相背之形,《尔雅·正义》谓黻为弗文,取拂之意,陈用之《考工记》作左青而右黑,清代学者取斧与弓相对,应为二弓。
作两己相背,谓群臣可相济,见恶改善,同时有取臣民背恶向善的含义。
冕服采用前高后低的形式,言王者位高权重,未免有骄矜之气,应有向下谦虚之态。
冕有垂旒,所以蔽明,表示王者不视邪,以上各物均含有规劝君王不妄自尊大、不信谗言、明辨是非,不计小过等意义。
3.冕服的附件
芾,芾是当股之衣,因在膝前又叫蔽膝,芾的形制,天子用直,色朱,绘龙、火、山三章,公侯前后方(杀其四角使其方,变于天子之直,即去上下各五寸),用黄朱,绘火、山二章;卿、大夫绘山一章。
芾是系于革带上垂之于膝前。
革带,博二寸,用以系,后面系绶。
大带:
天子、诸侯的大带在其四边都加以缘辟。
天子素带,朱里;诸侯不用朱里。
大带之下垂以绅,宽四寸,用以束腰。
佩绶:
天子佩白玉玄组授;诸侯佩山玄玉朱组援,大夫佩水苍玉等。
舄:
王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是在服冕服时用赤舄,诸侯和王同用赤舄。
秦汉时,当时社会风尚以袍为尊、为贵,秦汉时,袍外穿作礼服之用。
汉时袍大袖居多,袖口收缩得紧小,这一部分称祛,袖身宽大的部分称袂。
袍还被作朝服,大襟大斜领,衣襟开得很低。
佩绶是汉代服饰的一大特色,它主要是用来区分等级,秦、汉官服色款相同,冠又不十分详细,佩绶以颜色、尺寸、花纹式样来区分等级。
“组”是用丝带编成的饰物,可用来系腰“绶”是官印上的绦带,又称印绶。
佩绶方法有二:
一为垂,其方法是系于腰间或正或侧;二为盛,是以囊盛上。
囊有金、银钩挂于带旁,故又称旁囊,作盛绶之用所以又叫绶囊。
武将的囊上绣有虎头纹样,所以又称虎头绶囊。
印绶无论尺寸,还是颜色和织法上都不同,据文献载:
“汉帝佩黄赤绶,长两丈一尺;公侯、将佩紫绶,长一丈七尺……”地位职位越低,绶的尺寸越短。
隋时天子用赭黄袍,唐规定:
黄色只有皇帝和皇室亲臣、贵臣才可服用,他人服用则为犯罪,因此黄色为皇权的特殊象征。
当时,官职品级也以色彩区分,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七品为青色,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品,等级的方法从隋开始,到唐成定制。
在唐官服中有时代特色当属章服。
章服是唐时佩了鱼符、鱼袋的官服。
鱼符、鱼袋均为唐朝官员朝服、礼服的一种。
鱼袋是用来装鱼符的,通常系在大带上,武则天时改佩鱼为龟,中宗后又改为鱼,随身佩鱼,其作用一是用以明贵贱、辨尊严内外,一是以为臣子上朝面君成应皇帝召见进宫的凭证。
鱼符之形为鲤鱼,是以“鲤”喻李,寓意李家天下的一种标志。
鱼符长约三寸,其质为玉、金、银、铜等材料。
皇太子佩玉鱼,亲王佩金鱼,诸官佩铜鱼。
鱼上刻有官品、姓名。
鱼分左右两部分,左向之鱼朝,右向之鱼随身携带。
佩带的方法是将符盛于“鱼袋”里,挂在腰间革带上,凡穿朝、礼服必佩鱼袋,鱼袋上的纹饰,三品以上饰金,四五品饰银。
宋时公服沿袭唐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宋时只有鱼袋,没有鱼符,紫服佩金鱼,绯色饰银鱼。
明代,文武官员遇大祀、庆成、冬至等礼节,都戴梁冠,穿赤罗衣,一品冠七梁革带饰玉,绶用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玉环,其它品位逐级下减,至八九品一梁之官,革带用乌角,所执笏板也有规定。
案纹样绣于袍上,以别官级品位。
公、侯、驸马、伯用麒麟、白泽,其余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文官一品用仙鹤;武官一品用狮子。
补子最早出于武则天,当时以不同的锦纹赐予百官,称为“袄子锦”。
明时演变为缀于袍上的补子,成为当时官服的一大特点。
明世宗嘉靖年间,对品官燕居服进行规定,其制为仿古时玄端形制的宽袍大袖,用深青色的纱罗制成,三品以上袍有云纹,四品以下只以青色镶边。
又在袍子前后缀以补子,纹一样。
赐服是官品未达到某品级,而皇帝特许而赏赐穿着之服饰。
赐服中有一种蟒衣、飞鱼、斗鱼之服,因蟒形似龙纹,只比龙少一爪,所以极其尊贵。
明代官服首服中最具特点的是乌纱帽,其形制前低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
帽内另用网巾以束发。
乌纱帽翅因戴者官职、身份不同而各异。
清代一改历代冠制,有礼帽和便帽之分。
礼帽中暖帽的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有图)制成,有红、蓝、白、金等,无顶珠者无官品,再有进士、状元顶金三枝九叶,举人、贡生、监生顶金雀,生员顶银雀。
清代袍与褂为主要的礼服,而袍是否开衩和开叉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一般官吏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
平民无衩,俗称“一裹圆”。
开衩之袍又称箭衣,口上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
袍子以龙袍最尊贵,其次为蟒袍,蟒袍又称“花衣”,是官吏和命妇的专用服饰,袍的颜色和蟒纹中爪的多少取决于官职与品级,而不绣爪的世人可穿。
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
长袍是满族服饰的特点,汉族以往都是上衣下裳制,满袍则为以后的旗袍打下基础。
在满服中,褂多穿于之外,所以也叫外褂,依季节有单、夹、棉、皮之分,惟不用亮纱和羊皮。
官服中的褂另在胸背的正中引用汉明代补子形式,不过改明补为清绣,直接将图案绣于外褂之上,故又称补服,表示品位等级。
另一种褂不及腰,袖仅掩肘,为是满人常骑射的功能所致,所以又称马褂,马褂无贵贱之分,世人皆可穿之。
马甲(或称坎肩、背心),男女皆穿。
还有一种带排扣的马甲,扣有二十三枚之多,四周镶边,为勇士和立有军功的特殊人物穿着,是非凡人物的表征。
满服中朝珠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进而形成高级的装饰品。
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朝珠,以琥珀、蜜蜡、象牙、奇楠等料为之,共计一百零八颗。
旁随小珠三串,佩带时这边带一串,那边带两串。
男子两串小珠在右,命妇两串小珠在右。
除冕服,官服外,还有:
弁服,古代仅次于冕服的一种服式,一般在打猎、出征和日常朝政服用,它是以弁冠为引申配套而穿的服饰,弁由数块皮子合成,下大上小成尖状,形如两手对合,形成的条状处镶有许多五彩珠玉,十分美观,文学上曾有“会弁如星”的形容。
弁以彩珠数量区分等级,有12、9、7、5、3、1珠之分。
元端与深衣
这两种是日常所用最多的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着,为儒者、贤士的礼服。
元端在周时为国家法服。
元端,取端正之意,颜色皆为正色,衣袖都是二尺十寸宽的整幅方形,这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所致。
中国历来讲究以规矩行事,要成方圆,万事要有模式、有典范,不可多变,这一点影响了中国服饰几千年。
深衣是一种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长衣。
它是为官者最低一级的礼服,又是百姓最高一级的礼服。
许多衣服的形制都是从深衣发展过来的。
《礼记·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文中还有:
“制有十二幅。
以应十有二月。
”这样一款古老而应用广泛的衣饰,具有很强、很突出的寓意和象征性。
袍
是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形制;并是一种有夹、可絮棉的长衣。
单层的长衣古代称其为衫。
袍,初为内衣,战国后,袍成了外套,以后形制也没有多大变化。
裘
毛皮制成的衣服,并且皮毛露于外叫裘,先秦穿裘外加罩衣称裼,以保护皮毛。
锦衣即指裼。
战国后,渐渐演变为裘毛向里而穿。
襦
我国古代把短衣称襦。
《急状篇》注曰:
“长衣曰袍,下至足跗。
短衣曰襦,自膝以上。
”襦是单的,无夹里。
有夹里或加絮称袄。
襦又分长襦、短襦。
裆
无袖短装,一片在前,一片在后。
背子
一种对襟开衩外衣,在宋时极流行,从皇帝到百民,男妇老幼皆穿。
王后之服有袆衣、翟、阙翟、鞠衣、展衣、鞠衣、衣之分。
随从皇帝祭先王要服玄色袆服,画五色山雉;祭先公要服青色翟;祭群小祀须服赤色阙翟。
以上三服为祭服。
亲蚕穿鞠衣,以礼见王及宾客服白色展衣;燕居服黑色阙衣,以上三服为常服。
汉时,皇后、贵妇在重大场合皆穿深衣,妇女们还沿袭战国时襦裙配套穿的习惯。
隋至盛唐时女子以瘦高为美,当时服装有三种风格:
(1)窄袖襦衫,长裙,主要流行于隋至初唐这个时期。
(2)胡服(3)女穿男装
中晚唐女子以胖为美,衣装加宽加肥,大袖宽裙。
明代女子,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
命妇所穿服装,有严格规定,大体分礼服和常服两种,礼服为凤冠、霞帔、大袖衫及背子。
凤冠有两种,一为后妃所戴,冠上除凤凰外,还有龙、等装饰,如皇后为九龙四凤,皇妃的凤冠缀九四凤;另一种是普通命妇的凤冠,上逆不缀龙凤,仅缀珠、花钗,但习惯上也称凤冠。
清朝满族命妇悬朝珠,两串小珠在右,也有冠、霞帔。
云肩在妇女、命妇中流行,贫民在婚喜之事时也多用之。
此外,还有裙子、背子、一裹圆,清代妇女的百裥裙最多可达160裥,还有将西湖风景、人物、仕女绘于裙上,成为时装,康熙、乾隆年间有凤尾裙。
有的还在裙上系带,带上系铃。
这在当时是少数人的礼服和便服。
镶滚绣彩,是清代女子服饰一大特色。
一般在领、袖、前襟、下摆、衩口、裤管边缘地方施绣镶滚花边,很多在靠边的一道留阔边,镶一道宽边,紧跟两道窄边,以绣、绘、补花、镂花、缝带、镶珠玉等手法为饰。
早期为三镶五滚,后来越发繁阔,发展为十八镶滚,以至连衣服本料也看不见了。
清代服饰以满汉交汇、中西合璧为代表,在中国服饰史具有代表性。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服饰一直扮演作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