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447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说明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说明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说明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说明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试题.docx

《说明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试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试题.docx

说明文试题

说明文阅读专题

一、(温州)

“绿色产业”完美转身

——迅速崛起的温州森林旅游业

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健康文明、绿色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

到“天然氧吧”中去,共赴一场森林之约,已经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首选之一。

⑵温州公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全市森林覆盖率近60%,已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市级森林公园。

森林旅游规划面积达59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

⑶温州森林公园前身大都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

当初,这些国有林场一方面面临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困局,另一方面却拥有良好的旅游吸引物——森林。

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国有林场开始寻求变革:

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

1990年,全市第一个森林公园——雁荡山森林公园正式挂牌成立。

⑷近年来,温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建设和完善森林旅游设施,使森林旅游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全市森林旅游游客接待量从2000年86万人次,增至2008年的300多万人次,总收入也从2000年的2600多万元,增至2008年的7.1亿元。

从“砍树卖木头”到“种树卖生态”,温州市的国有林场实现了“完美转身”,变成了喜迎四方客的森林公园。

⑸实现“完美转身”后,“不走寻常路”的温州人为促进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采取了许多创新措施。

首先,精心打造森林旅游品牌,把森林旅游融入大旅游中去。

2007年6月,在永嘉县的龙湾潭举办了温州市第一届森林旅游节。

2008年5月,在苍南县玉苍山举办了温州市第二届森林旅游节,并升格为浙江省首届森林旅游节。

2009年5月,在文成县举办了温州市第三届森林旅游节,规格再次提升,冠名为“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

于是,温州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举办首届森林旅游节的龙湾潭森林公园,当年游客人数提高了3倍,门票收入是前一年的5倍多,一举成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

⑹不仅如此,市林业部门还组建了温州市森林旅游公司,与10家旅行社共同成立旅游“绿色联盟”。

这样,加强了与市内外旅游业界的联络,实现了优势互补。

⑺与此同时,温州的森林旅游还以“体验、教育、健康”为主题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突破观光旅游的框框,相继开发了森林浴、野外探险、动植物考察、野营漂流、攀岩登高等典型森林旅游产品。

⑻温州市正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开发理念,将生态文化融入森林旅游,把森林旅游成为全市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

1、阅读文章,说说第⑷段中加点的“完美转身”具体指什么。

(3分)

2、温州市为促进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采取了哪三条具体措施?

阅读⑸—⑺段作出回答。

(3分)

3、文中第(3)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4、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请你就“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发现。

(3分)

【链接材料】

材料一:

2009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暨第五届浙江山水旅游节举行前夕,38位温州市民远离都市喧嚣来到铜铃山森林公园,并在“游客纪念林”种下了22棵金钱松,为景区增添新绿。

材料二:

雁山云影,瓯水波光。

五月中旬,温州市百名画家来到玉苍山、龙湾潭等森林公园采风、泼墨,将森林公园的美景尽情挥洒于纸上。

(二)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

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

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

要做到这一点,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

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麦克古尔关于拯救地球的观点是哪一年提出的?

(3分)

2.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3分)

3.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3分)

4.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

为什么?

(3分)

5.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措施

②理由

三、(乐山)

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

在乐山城区发生的时间是上午9时06分,此时天空会突然黑下来,太阳会被月亮完全“吃掉”,看上去犹如一个挂在天上的“黑饼”,周围一圈耀眼的光芒,随后逐渐东移。

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

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

日食必发生在农历的初一。

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

太阳被完全遮住就是日全食。

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过程。

此次日全食的初亏时间在乐山是7点57分57秒,食既到生光从9点03分12秒到9点07分15秒结束。

重庆市发生的时间比乐山晚10分钟。

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将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6分钟,预计我国将有3亿人可以看到。

只要视野开阔,没有障碍物遮挡,办公室或自家阳台都是很好的观察点。

日全食发生时整个天空会漆黑一片,如运输、建筑等行业都需提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防止4-5分钟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正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在日全食发生后,不要惊慌,应立即打开车灯减速小心驾驶。

高空作业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见五指而发生事故。

同时,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早在19世纪早期,天文学家根据日食和月食的规律就推算出今年7月会发生全球性日全食。

两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发布确定性消息,今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根据推算,下次发生全球性日全食的时间是2241年,而上海地区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则是2309年。

1.根据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叫“日全食”。

(4分)

答:

2.文中说“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此次日全食为什么说是“最壮观的天象”?

(4分)

答: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

有什么作用?

(4分)

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答:

4.对此次日全食移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由东到西B.由西到东C.由北到南D.由南到北E.由乐山往重庆移F.由重庆往乐山移

四、(浙江湖州)

奇特的“电子生物”

(1)某一天,你发现窗户玻璃上静静地停着一只飞峨,看上去就像被你家的灯光吸引来的“不速之客”。

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际上它是一个“昆虫间谋”,正在那里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2)几年前,一个科研小组宣布,他们研制出了一种“电子鼠”,它的重要用途是通过遥控装五完全控制其行动,利用它们灵教的咦觉在非常狭小的空间执行搜寻任务,比如发现陈藏的炸弹,或在地震废墟中寻找被掩理者。

(3)为了使控制人员能够观察到“电子鼠”所见情景,研究人员还在最新一代“电子鼠”身上安装了可视装笠。

为了确定”电子鼠”在野外是否已经发现目标并锁定气息来源,研究人员又在“电子鼠”的大脑内植入了一种专门用于收集神经信号的特殊装里。

(4)科学家之所以选择像老鼠这样的动物,是因为它们本身的体积比较大,能够携带小型摄像机、小型计算机以及电源等。

当然,它们的缺陷是,执行秘密侦察任务时很难达到隐形的目的,为此,研究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

昆虫除了体型小、不易被发现外,它们飞行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

(5)多数有翅昆虫,比知蜜蜂、甲壳虫等,在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变形期,研究人员就是在这一时期将芯片植入昆虫体内。

当幼虫发育成成虫时,芯片与肌体结合,成为昆虫机体的一部分,使之成为“电子昆虫”。

同时,还要求芯片与神经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研究人员才有可能随意控制昆虫的飞行。

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直径只有几百微米的超薄神经芯片,这种芯片富有弹性,能够在昆虫变形时与神经系统进行充分结合。

(6)“电子昆虫”的重要用途是当“间谋”。

“昆虫间谋”在控制中心100米范围内飞行,然后准确地停在距离目标数米远的地方进行侦察,任务完成后被召回。

但是要想将昆虫设计成真正意义上的“昆虫间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管是在昆虫背上装纽扣电池还是通过有线控制,都会在昆虫背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像拇指样的突起,更不用说为了进行侦察还需要装上微型麦克风、环境感受器以及传愉装1等,这些都会让“昆虫间谋”一眼就被人识破。

因此,当务之急是缩小所有装呈的体积,同时找到能够充分利用昆虫自身能量的方法。

(7)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琦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谋”。

因此,到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也许随身携带一瓶驱蚊水或者在手边常备一个苍蝇拍才是上上之策!

(选自《教师博览》2009年第4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电子生物”有哪些重要用途。

(4分)

2.科学家研制出了“电子鼠”后,为什么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

(2分)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

4.科学家研制“电子生物”的过程,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迪?

(3分)

五、(黔南东州)

绿色技术

①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

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

②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

③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

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

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

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

④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选文有改动)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1分)它有哪些特征?

(2分)

答:

2、结合选文内容,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

(2分)

“绿色食品”就是:

3、文段②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分)

答:

4、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5、

(1)“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分)

(2)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又是指什么?

(3分);

答:

六、(潍坊)

专家破译欧洲远古文字获进展

①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

去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大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②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

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

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绝迹。

这块石板上共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

③目前已经发现了约3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

其中一些文字看上去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

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

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

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到左。

④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科学家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他们的研究还是困难重重。

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

西南文字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

“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⑤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

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们创造的,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

⑥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迹并不标准。

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

然而,它们却又打破了这些规律,创造了新的规律。

⑦目前,专家们已经确认了代表15个音节的符号,包括7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

1.“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其“非同寻常”表现在哪里?

(3分)

2.专家们在破译“西南文字”时,遇到了哪些难题?

(3分)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②、③两段,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对石板上的“西南文字”进行了说明。

B.科学家们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代表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的“西南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

C.引用皮埃尔•斯威格斯的话,是为了说明专家们对西南文字的历史的研究困难重重。

D.“一些”“大多”“几乎”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七、(山东临沂)

(1)清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

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建于乾隆24年(1759年)的“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一处欧式园林景观。

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自然成为此建筑群的景观精华。

(2)十二兽首铜像所在的喷泉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

每一石座上雕刻兽首人身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被时人称为“水力钟”。

这组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设计极为精巧:

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它们按十二生肖顺序排列,每隔一个时辰(今天的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水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即子时(23时至次日1时)时分,鼠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丑时(1时至3时)时分,牛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

正午12点整,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

因此,人们只要看到哪个生肖头像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时间。

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观赏性佳,实用性更强。

(3)十二兽首铜像均为人身兽首,身躯为人身着袍造型。

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觉得这样有悖中国伦理道德,勒令重新设计。

郎世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才有了这组精妙绝伦的生肖铜像。

当时,还遇到一个难题,图案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宫内找不到懂青铜器制作方法的工匠,他只能和众工匠查阅典籍,最终十二兽首铜像改由清廷精炼的合金铜铸成。

(4)当时正值乾隆盛世,清王朝国力强盛,制作工艺处于巅峰,这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它所用的铜,系宫廷专门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其次,它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工匠精心制作,铸工精整。

这些兽首雕像高50厘米,表现为写实风格造型,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都是精细錾工刻划,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得十分细腻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更让人称道的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稀世珍品。

1.从文中介绍看,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4分)

艺术风格:

价值:

2.文末画横线句“堪称稀世珍品”是对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高度评价。

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出作者之所以这样评价的理由。

(3分)

3.读

(2)(3)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第

(2)段画横线句“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②第(3)段画波浪线的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分)

4.下列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以水报时是建造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主要意图之一。

B.如果是上午7至9点钟,正喷出水柱的应该是位于南岸的龙首头像。

C.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原定的裸体女性塑像,是兽首铜像具有浓郁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根本原因。

D.十二兽首铜像主要用料为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其中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为特制青铜铸造。

19.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及所学历史知识,写出你的发现或思考。

(4分)

材料一: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流失,目前已经回归只有5件,分别是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另外5件至今下落不明。

材料二: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曾说,即将拍卖的代表鼠和兔生肖的两尊铜质兽首,来自中国的圆明园,总估价可达2亿人民币。

网上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中国网民的愤怒,有专家当即指出这“无异于打劫”。

材料三:

2009年2月26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法国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兔首、鼠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神秘买家拍下,随后厦门商人蔡铭超表示,他是兽首的买家,但不能付款。

他说:

“付款等于成全了佳士得,是他们的帮凶。

你的发现或思考:

八、(杭州)

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

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

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

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

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

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

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

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

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

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

迅速发展。

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

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

(3分)

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

(3分)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4分)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4.“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九、(眉山)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

①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

A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

B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然发烧到38℃以上。

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

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C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

  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在7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患者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

③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不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

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

“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部委托专家研究拟定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于4月30日印发各地并实施。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5月22日在日内瓦第62届世卫大会上强调了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

不久,美国已拨款10亿美元启动甲型疫苗测试等工作。

  ④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

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因此,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

  ⑤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

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

  ⑥另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