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367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性情绪治疗法.docx

理性情绪治疗法

理性情緒治療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

簡介及個案分析張佩瓊

【文章大綱】

(I)簡介理性情緒治療法

1.代表人物

2.哲學基礎

3.人格理論

4.治療目標與歷程

5.策略與技術

(II)輔導技巧個案分析

1.個案介紹

2.治療目標

3.治療歷程

4.個案分析

5.輔導技巧運用─教導A-B-C理論

駁斥非理性信念

認知的家庭作業

改變一個人的言語

(III)反省與評估

1.應用與貢獻

2.限制

(IV)總結

(V)參考書目

(I)簡介理性情緒治療法

1.代表人物

理情治療法的代表人物為艾理斯(AlbertEllis),他於1913年出生於匹茲堡,四歲時搬到紐約郊外,後便定居紐約。

他童年時期曾九度住院,主要是因腎臟炎引起;在十九歲時又併發腎臟性糖尿病;四十歲時罹患糖尿病,但他拚命地照顧自己的健康,倔強地不使自己因疾病而悲慘生活,他以強韌的生命力和精力,充滿地度過他的生活。

艾理斯的家庭經驗並非愉快,他形容他的父母對他是「仁慈的忽視」,他七歲時已學會獨立,十二歲時父母離婚。

後來他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作家,便仔細規劃自己的教育生涯。

他進商業高中,然後在紐約市立大學主修商業管理,以便在生意上賺到足夠的錢去寫任何他想寫的東西。

193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影響了艾理斯的計劃,他只得放棄成為富商的美夢,不過仍繼續從事小說的創作。

後來他決定轉攻心理學,他於1943年自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再於1947年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

完成博士學位後,他曾開業當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師,但他卻發現精神分析有它的缺陷,他對精神分析的效果深表懷疑,他認為精神分析過於抽象、難以操作、且效果又難以驗證。

因此乃立志要自立門戶,希望能創造一較主動與指導性取向的治療理論。

至1955年他開始自創理性情緒治療法,在1959年創立了理性生活研究所(InstituteforRationalLiving),是一個科學與文教基金單位,以推展他的理念;1962年出版了第一本論「心理治療的緣由與情緒」(ReasonandEmotioninPsychotherapy);1968年再創設理性情緒治療研究所(InstituteforRational-EmotiveTherapy),作為專業訓練與臨床服務機構。

1960年代開始,理性情緒治療法就開始在輔導與心理治療領域異軍突起,成為一個新興的理論模式。

艾理斯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出版了五十多本書,五百多篇論文等,是輔導與心理治療界中著作最豐的作者之一。

2.哲學基礎

理情治療法之哲學基礎根源於希臘與羅馬的斯多噶哲學(StoicPhilosophy),艾理斯引用斯多噶派哲學家艾皮帝特斯(Epictetus)在公元一世紀所說的話:

「人並不被事情所困擾,而是被對該事情的看法所困擾」。

斯多噶派也著重冷靜、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認為理性思考與情緒狀態有密切的關係,並且會對行為有所影響。

3.人格理論

人性觀

理性情緒治療是基於一個假設,人天生兼有理性與非理性思考與行為,而非理性的思考,很多是根據早期不合邏輯的學習,或曾受父母和環境的影響而來。

理性思考是能珍惜生命可貴,可以快樂,可以思想,可以學習,可以用言詞表達自己,與他人溝通,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在愛中成長,並且邁向自我實現的目標。

但另一方面也有非理性或不合邏輯的思考,會令人選擇自我毀滅,逃避思想,不斷重覆錯誤,迷信固執,自怨自艾,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好勝衝動,缺乏忍耐與逃避長大等。

艾理斯認為當一個人選擇以非理性思想時,就會生出很多情緒困擾,因此也就無法快樂滿足地生活。

艾理斯不同意佛洛伊德對人早期經驗的說法,他指出佛氏的人性觀是錯誤的,因艾理斯否定人乃完全受自己生物性因素的支配;同時他也不同意人是受本能所驅策,因為艾理斯相信存在主對與人本主義的人性觀部分是正確的,故此他認為人絕對不應放棄自己,不應該讓自己成為早期經歷的受害者。

艾理斯相信人類擁有鉅大的、未經採用的資源,可以用來發展本身的潛質,以致進一步改變個人與社會的命運。

但理性情緒學者也強調由於人有非理性的傾向,結果導致人發展出傷害自己的習慣和不良的行為。

艾理斯認為人的思想、情緒及行為三者是同時發生的,因此艾氏強調為要了解人的自我毀滅行為,就要先了解人如何感受、思想、領悟和行動。

同時他認為人是具有能力去了解自己的限制,去改變基本觀念與基本價值,並且有力向自我毀滅行為作出挑戰。

由於人有能力對自己的價值系統作出評價,所以就有機會以新的觀念、意見和價值來作出取代,結果就因此導致了新的行為出現。

人格結構理論

由理性情緒治療法所獨創的A-B-C-D-E-F理論受到一定的肯定,他們不同意傳統上刺激導致反應(S-R)說法,認為在兩者中間存在一個有機體(O)干擾著兩者的關係。

他們以ABCDE來作代表。

A-促動、觸發事件或經驗

B-信念、想法或看法

C-情緒反應、情緒結果或行為效果

D-駁斥、檢查、處理、辨別或改變

E-效果

F-新的情感

A-促動的事件B-信念C-情緒反應

 

D-駁斥E-效果F-新的感受

這理論表示促動事件或個人的生活經驗,或人生中的事件A,在透過思考歷程、個人信念作用於B,才導致情緒或行為反應。

情緒困擾與情緒障礙,關鍵在於B點的運作,所以A與C並非直接關聯,B才是一個中介的力量,更由於人有理性與非理性思考的可能,B是常常導致C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減輕C的不良情緒結果,必須對B加以駁斥、改變,導致B發揮輔導與治療之果效E,有了效果即表示當事人有新的情、情緒或感受F。

此一理論架構不只可作理情治療法輔導與治療者之指引,同時也可用來教導當事人了解本身問題的重要項及其因果關係,而能在治療員協助之下,改變信念系統,重新過正常或適應的生活。

4.治療目標與歷程

治療目標

理情治療學派的治療目標是改變受導者的價值觀。

艾理斯認為要儘量減低受

導者自我毀滅的潛伏傾向,進而協助他擁有一個較寬大和合理的人生哲學。

引導受導學習接納現實,組織和節制自己的思想,對己對人較寬容和忍耐,減少對自己和對他人種種不合理的要求。

他們也鼓勵受導者以批判的態度來檢討個人最基本的價值觀,正視一切問題,學習理智地思考,以致最終能夠快樂地生活。

治療者與當事人之關係

治療的過程主要是教導、矯正與學習的過程,治療員具有主動性與指導性的功能,整個助人關係;而受導者像是一位學生,透過一個重新教育的過程,學習如何應用邏輯思維來解決問題。

 

治療歷程

艾理斯指出治療歷程若要幫助人達玫基本性格上的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針對受導者的人生哲學進行改造,向他們解釋他們個人的看法和信念,其實就是導致自己情緒不安的主因,同時對他們非理性信念也在邏輯基礎上進行攻擊和挑戰;最後還教他們如何進行邏輯思維,目的是協助他們改變和消除個人的非理性信念。

主要歷程包括:

1.起始階段–治療者要使當事人有信賴的感覺

2.建構階段–治療員與當事人建構輔導與治療的歷程

3.認知改變與行動階段–用A-B-C-D-E-F模式評量當事人的問題所在,協助當事人發展新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4.終結階段–若當事人有新的感受與認知能力和改變,輔導可以結束。

5.治療策略與技術

認知方法

認知的重建是核心技術,包括三方面:

a)辯駁非理性信念

治療員主動駁斥當事人的非理性信念,並教導當事人自己向自己挑戰的方法。

b)認知的家庭作業

給予家庭作業,要求他們將問題表列出來,尋找出他們絕對性的信念,追蹤當事人內化的自我訊息中蘊含的「絕對」、「應該」和「一定」的方式。

c)改變一個人的語言

不明確的語意是扭曲思考的原因之一,語言會塑造思考。

d)幽默的使用

情緒困擾常是由於自己過度嚴肅,以致對生活中的事件失去了前瞻性與幽默感,協助當事人駁斥「必須」的哲學。

情緒技術

情緒技術是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教導當事人無條件接納的價值

a)理性情緒想像

加強心理的練習以建立的情緒組形。

當事人被教導如何去想像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最糟糕事情,如何去將不安的情緒改變為合宜的情感。

b)角色扮演

c)克制害羞的練習

認為我們能堅決拒絕害羞,就算別人不贊成自己,也不感到害羞。

d)力量與活力的使用

用力量與活力協助當事人進行理智上的情緒上的洞察,然後駁斥自己非理性的信念。

行為技術

a)操作制約

b)自我管理原則

c)系統減敏法

d)鬆弛技術

e)示範

(II)輔導技巧個案分析

1.個案介紹

受助者資料簡介:

性別:

女性

年齡:

24歲

學歷:

大學畢業

職業:

小學教師

困擾她的問題:

她約六歲時曾受性侵犯,雖事隔已多年,但常感這時仍成為她的困擾,影響她的人際關係,結交男友及自我形像等。

因這早期的經驗常令她感:

到自己十分污穢

沒有人會喜歡她,因她自己也不喜歡自己

沒有人會原諒她

沒有男仔會喜歡自己

這是生命中一個永不磨滅的污點

2.治療目標─這治療法為何適合她?

理情治療法之基本觀念就是認為人具有改變觀念和價值的能力,人沒有義務受早期經驗之束縛,更無須成為過去經驗的犧牲者。

這個案之受助者正因她早期的經驗,而令她困擾及痛苦,產生很多非理性的觀念,不能接納自己及原諒自己,也影響她的人際關係與結交異性,充滿自卑感。

所以嘗試採用理性治療法,幫助受助者改變影響她對這早期經驗之非理性信念,減少當事人的自我挫折感、羞恥感,從而可重組她的認知及理性思考,並建立理性看法及觀念,以致產生適當感情的情緒及行為之效果。

3.治療歷程

(1)起始階段─治療者與當事人建立信賴感

(2)建構階段─治療者與當事人建構輔與治療的歷程,了解困

擾當事人的問題,及當事人期望之改變,與當事人訂定出治療之目標與歷程

(三)認知改變與行動階段─教導及運用A-B-C-D-E-F模式評量當事人的問題所在,協助當事人發展新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四)終結階段─若當事人有新的感受與認知能力和和改變,輔導可以結束

在以上四個治療歷程中,筆者在這份「輔導技巧分析報告」中,只集中於

第(三)階段之認知改變與行動中,嘗試教導及運用理情治療法之

A-B-C-D-E-F理論,評量當事人的問題,協助當事人發展新的思考與行為模

式。

4.個案分析

A促動的經驗(或事件)iB當事人的非理性信念ueC不期望的情緒後果

ubC不期望的行為後果

 

5.輔導技巧運用

教導A-B-C理論

教導這治療法之基本A-B-C人格結構理論,並透過圖表分析困擾當事人之問題根源,是來自當事人對這早期經驗之非理性信念,而產生出不適當之情緒及行為。

駁斥非理性信念

A促動的經驗(或事件)iB對促動經驗之理性信念ueC期望的情緒後果

ubC期望的行為後果

 

rB理性之信念

deC期望的情緒後果

dbC並望的行為後果

 

D駁斥當事人的非理性信念

 

盼望透過以上的駁斥當事人的非理性信念,而協助當事人產生E─駁斥非理性信念的果效,從而達致F─新的適當的,理性的信念、情感與行為。

認知的家庭作業

給予當事人認知的家庭作業,協助當事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出自己非理性的信念,並加以駁斥及改變。

作業:

觀察檢視自己,每天寫下自己五句非理性信念的句子,並常將之改寫,成為理性信念之句子。

改變一個人的言語

不明確的語意是扭曲思考的原因之一,而語言會塑造思考,所以運用這技考協助當事人改變自己的言語。

作業:

每天發掘自己一個優點,學習欣賞自己,並將之寫下。

(III)反省與評估

理情治療法的貢獻與應用

1.理情治療法透過對人非理性信念的駁斥,能有效的幫助當事人較具彈性的面對人生種種的挫折與困擾,而不致作出毀滅性及消極的行為。

2.能澄清人類思想與情緒的關係。

3.注重理念與思維的重要性,並從而協助受導者去評估一己決定和價值的理性化程度。

4.受導者可以透過理性情緒治療法去明白自己問題的本質。

5.不注重和強調過往不幸的遭遇,我們對事物詮釋反為最致命的要點,為曾遭不幸經驗的人提供了新的出路。

6.理性情緒治療法本質為教育性,預防性,甚至有其民主性地朝向治療目標,受導者之改變過程並不倚賴治療者。

理情治療法的限制

1.不注重受導者之過往歷史,可能會抹煞或忽略了困擾當事人問題之一些核心及背景。

2.不太注重輔導關係,包括可以有助治療的氣氛,例如同理心,治療者與受導者之關係比較隔漠與冰冷。

3.受導者可能很容易接受治療者的立場和意見,沒有真正將意見內化及個人化。

4.會有過早診斷問題的傾向,以致真正的問題未能得到處理,或過早對當事人駁斥其非理性信念,致令當事人未能接受及反感。

5.全然將個人情緒的問題建基於個人的思想是否合理化,將問題簡單化,生命中出現很多問題,包括環境,背景、人際與情感等等。

6.輔導者有高度的權力及指導性,若輔導員本身訓練不足,容易對受導者心理造成更大的傷害。

7.理性與非理性信念之介定十分個人化,是後現代主義的表表者,與基督教認為需要神及聖經真理去判斷是非不同,RET認為不應存在「應當」,但基督教信仰,則應存在「應當」,這方面對作教牧輔導的要留心當中的界限。

(IV)總結

筆者認為理情治療法對於處理焦慮、敵意、沮喪、婚姻及家庭治療也是十分適合,也適合作短期治療,容易及具體看到果效與改變。

但對年紀太小或過老、過份偏執而反邏輯、智能太低或自閉症者等卻不適合,因它要求認知與思想的改變。

另外,在運用此治療法之輔導員,必須具備專業訓練,要有客觀的態度,對自己本身也須有相當的了解,而且不可強迫受助者一定要接受自己的看法;同時須有高度的敏感性,能迅速地觀察出受助者的問題所在,並能分析其原因而提出駁斥及改變方法。

筆者認為這治療法對於教牧輔導也有一定的幫助,例如環境沒變,但萬事也互相效力,叫我們心境或思想改變,可幫助我們渡過考驗與困難,接受環境與自己並不完美,兩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