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809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基础知识:

(要求熟记于心)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图片全貌图片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

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不能死记,要结合图)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

看课本P4图“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

中国、日本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特点——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亚洲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

气候显着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1、周边的海洋:

a—日本海、b—太平洋、c—濑户内海

组成:

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

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

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相互交界的地方,地壳活动频繁。

防震减灾方面有关的知识(会判断某些做法的对错)

4、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产生的背景: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

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工业分布: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工业分布的原因: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产品主要出口

沿海多平原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5、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首都是东京。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

组成:

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

D—太平洋、E—印度洋

海陆位置:

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十字路口”。

Hx—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最短的海上通道。

2、东南亚人口稠密,高温多雨,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是

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

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中南半岛的地形:

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

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5、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新加坡比重最大。

第三节印度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恒河平原。

3、印度主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如图中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图,要能看图归纳气候特点)。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记清两种季风的对比:

图一图二

风向

由何地吹来

性质

时期

图一

东北风

由陆地吹向海洋

干冷

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

图二

西南风

由海洋吹向陆地

暖湿

雨季(每年6月—9月)

4、印度的农业: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5、印度的工业: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其中,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

班加罗尔是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6、印度的首都:

新德里

第四节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传统的欧洲国家。

2、周围的海洋:

北A2—北冰洋、东A3—太平洋、西A1—波罗的海(结合地图)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

B1—东欧平原、B2—西西

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

(结合地图)

主要分界线:

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

C3—勒拿河(结合地图)

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

3、俄罗斯主要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气候不利于农业。

4、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工业发达。

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5、俄罗斯的铁路:

欧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6、城市和港口:

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冬季不冻港。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处在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记忆五海的分布)

2、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能够说出波斯湾石油外运A、B、C三条航线说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参考P47图,记忆步骤:

先记该区五海位置,后记航线,记熟后再参考上面的右图进行检测)。

3、匮乏的水资源:

中东气候干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稀少。

4、文化差异: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第二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统一使用欧元。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附: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5、欧洲西部旅游业,知道一些国家的特色旅游资源,例如: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挪威峡湾风光、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等。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为

主。

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90%以上是黑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热带沙漠气候

2、快速发展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

宝库,种类多,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

均居世界首位。

以单一的商品经济为主。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

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3、

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②粮食问题:

粮食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

的速度。

③环境问题:

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得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4、本区应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和民族工业。

第四节澳大利亚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特有动物有袋鼠、考拉、鸭嘴兽、鸸

鹋等。

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

①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

离,孤立存在,演化缓慢;②无豺狼虎豹等大型天敌;③气

候温和,生存条件没有大的改变;④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

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耗用劳动力很少。

澳大利亚地形:

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中部广阔的平原(大自

流盆地)和东部低矮的山地(大分水岭)。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

口国之一。

服务业成为经济支柱。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堪培拉(首

都),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5、气候类型和特点;农牧业带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1、美国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北温带),

还有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北寒带)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夏

威夷州(热带)。

美国本土西临

—太平洋,东临

—大西

洋,南临

—墨西哥湾,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

2、民族大熔炉:

白色人种—欧洲(殖民者);黑色人种

—非洲(奴隶贩卖);土着居民—印第安人。

经过

长期民族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2010年,美国总人口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4、农业特点:

机械化、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商品率高,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地区专业化的好处:

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利

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分布。

5、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

(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6、农业主要灌溉水源有: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东北部五大湖(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7、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

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主要城市:

首都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等。

8、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

第二节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巴西的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

居民多由白种人、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混血种人数量大。

2、巴西的世界之最:

最大的平原—A—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B—

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亚马孙河。

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众多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而石油、煤炭

能源缺乏。

4、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

雨林受破坏的原因:

农民不断垦荒寻求土地、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

带来的后果:

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

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5、巴西利亚—巴西的首都。

最大城市海港圣保罗。

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里约热内卢。

第十章极地地区

1、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名称

范围

中心

代表动物

特殊名称

南极地区

南纬(南极圈)以南的区域

陆地(南极洲)

企鹅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北极地区

北纬(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海洋(北冰洋)

北极熊

2、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2009在南极最高点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南极拥有的世界之最: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②海拔最高的大洲③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