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778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在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诘问(jí)粗拙(zhuō)取缔(dì)絮说(xù)

B.伛着(yǔ)滞笨(zhì)胯骨(kuà)晌午(xiǎng)

C.门槛(kǎn)尴尬(gān)攥着(zuàn)自矜(jīn)

D.烦躁(zào)震悚(sǒng)针灸(zhì)憎恶(zē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魄狂斓哺育契而不舍

B.惩罚誓言高梁沥尽心血

C.田垄丰绕屏障酣然入梦

D.埋葬迭起污秽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自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在大庭广众之中大谈他的创作经验。

B.她经常自言自语,以此排遣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

C.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交通部门加强了对广大群众的安全教育,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

B.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

C.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D.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了抗战时期的许多往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故事。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对偶的修辞手法。

C.“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

D.“唉”、“喂”、“哎呀”、“嗯”等词语,通常在口语中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称为“叹词”。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

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________,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

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________。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________,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

其字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变幻莫测别具一格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别有用心义愤填膺

C.变化多端别有用心义正词严

D.变化多端别具一格义愤填膺

二、句子默写

7.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很多古诗词中都提到了“风”,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借“风”,写尽了笛声的悠扬,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

(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8.名著阅读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甲)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

……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

(乙)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的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

到非喊叫几声不可的时候,他会张开大嘴,而完全没声,他爱惜自己的嗓子。

对什么事他也不想用力,因为以前卖过力气而并没有丝毫的好处。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最钟爱的作品《__________》,选段中的“他”是小说的主人公_________。

(2)(甲)(乙)两文中的“他”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简要说说“他”为什么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A.(甲)文中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前后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9.写出两句有关爱国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再添加一个爱国人物故事。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却被奸臣陷害、怀王疏远,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最美人间四月天,凯歌高奏英雄还”。

2020年4月5日上午9点,偃师市援鄂医疗队鲍贺佳、程晶晶等9名“抗疫”医护人员在万众瞩目下凯旋。

在偃师中医院门诊楼前,市委领导及民众自发地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

你(拟名小华)作为育才中学七

(2)班学生代表,捧着鲜花,向英雄们致辞,以表达敬重、仰慕和感激之情,这时你会怎样说?

(字数4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藏起母亲的秘密

张翔

母亲病了,在特别繁忙的工作中倒下,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

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爱女心切,立即拖着臃肿的身体,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心事焦灼地赶来看望母亲。

母女俩阔别已久,待病床前见面时,居然相拥而哭,惹得旁人也掉了眼泪,也被感动了。

姥姥开始不停的嘘寒问暖,唠唠不停,手也不停交互揉搓着,可见她心中的急切。

她问母亲:

“你到底感觉如何,气色这么不好?

母亲微笑着说:

“感觉还好,就是没有什么食欲,米饭都不想吃。

姥姥急了,说:

“孩子,不吃东西怎么行呀?

你想想到底想吃点什么?

母亲诡秘地笑了:

“其实我就想吃你包的芹菜饺子了。

姥姥顿时微笑起来,仿佛终于找到治病的良方,拍膝而起,说:

“好!

我去给你包,你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芹菜饺子!

说完便起身拉我回家,和面包饺子去了。

在家里和面包饺子的时候,姥姥不让我插手,因为我向来不进厨房,她怕我坏了她的好事。

我在厨房门口,悄悄看着,姥姥包得极为细心,搓揉扭捏间,老泪轻流,看得我心事阑珊。

一个多小时后,芹菜饺子终于做好了,个个饱满鲜香,姥姥将它装进保温饭盒,扯着我就匆匆出门了。

姥姥一路上步子走得很急,巍巍颤颤的,我知道她定然是怕饺子凉了!

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

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

刚去一会儿,母亲又对我说:

“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

”于是我也去了。

把外婆接回来的时候,我们忽然看见母亲已经吃开了。

母亲笑着说:

“嘴巴实在馋了,干脆吃了。

”我看母亲的饭盒,里面只剩三两个饺子了。

姥姥责骂她还是那样嘴馋,脸上却浮起笑容,因为母亲终于还是吃下东西了。

接下来的几餐,母亲依然病重,但食欲却变好了,总是把姥姥包的饺子吃个精光。

第二天晚上,我留下来陪母亲。

母亲在一旁看书,而我坐在桌前写东西。

此间,一个不小心,笔掉在了地上,滚进了母亲的病床底下,于是伸手去摸,笔没摸到,却摸到一袋东西。

拖出来一看,我满脸惊讶,竟然是一大袋饺子。

我连忙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叫我塞回去,红着脸说:

“待会你拿去扔了,不要让姥姥看见了。

我问:

“饺子你都没吃呀?

母亲叹气说:

“我一点滴食欲都没有,哪吃得下呀?

不要让姥姥知道了,她知道我没有吃,会很担心的。

“你没食欲,那你还叫姥姥包饺子干什么?

“你姥姥千里迢迢来照顾我,要是帮不上忙,眼睁睁地看我生病,会很伤心的。

知道不?

我顿时被母亲的话震撼了,终于醒悟过来:

原来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

我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饺子来到病房后院,扬手一挥,饺子被隐没在黑色的夜里。

秘密已被我藏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有一种沉甸甸深藏心底的爱意,却永远挥之不去。

12.本文围绕“饺子”这条线索,写了哪几件事?

13.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把饺子藏起来。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4.下面这段文字是文章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联系全文思考:

这段文字能否从文中删去?

为什么?

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

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

刚去一会儿,母亲又对我说:

“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

”于是我也去了。

15.谈谈你对文中结尾的理解。

16.从小家长、老师都在教育孩子要诚实,而文中的“我”的母亲及“我”都做了不够诚实的事。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乡车夫

褚福海

结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

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

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

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

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

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

此刻的南浔,祥和而静谧。

他一边使劲地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

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

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

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

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

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

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

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

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

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

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

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

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

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

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

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

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

真的不平凡了。

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选自《人民日报》)

17.文中开头写道:

“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

”结合下文,说说这位三轮车夫使“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

18.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9.从文中看,这位叫李贺军的人力车夫有什么样的理想?

20.作者在结尾交代了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这一交代是否有必要?

为什么?

21.本文和杨绛的《老王》一文的写作对象都是人力车夫,这两位人力车夫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

试说说两人身上有哪些相同的性格特征。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2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见往事耳(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

(3)但微颔之(________)(4)康肃忿然曰(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尔安敢轻吾射!

24.请你分别写出起源于这两个故事中的成语: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甲)(乙)两文中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请你分别从(甲)(乙)两文中各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

七、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6.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的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27.“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八、作文

28.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等。

(2)选择你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感情。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诘问(jié);B.晌午(shǎng);D.针灸(jiǔ)。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狂斓(澜),契而不舍(锲);

B.高梁(粱);

C.丰绕(饶);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A.大庭广众: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使用正确。

B.自言自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使用正确。

C.天伦之乐:

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这里用来形容师生,使用不正确。

D.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使用正确。

故选C。

【点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词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否定不当,删掉“不”;

C.语序不当,把“将来”调到“成为”的前边;

D.成分残缺,删掉“使”;

故选B。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C.《山海经》是书的名字,要加书名号。

说法有误。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

了解各项中语的意义,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选择。

变幻莫测:

变幻变化不可测度。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变化多端:

端:

头绪。

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变化很大。

别具一格:

别:

另外。

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有用心:

用心:

居心,打算。

心中另有算计。

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含贬义)义正词严:

义:

道理。

词:

言辞。

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

义愤填膺:

义愤:

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

胸。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答案为D。

7.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

注意“榆、荚、洛、骏”易写成别字,“鞍、鞯、辔”笔画易写错。

8.

(1)老舍《骆驼祥子》祥子

(2)A.甲文中的祥子勤劳、热爱生活、有理想;乙文中的祥子偷懒、狡诈、毫无进取心。

B.变化原因:

祥子在拥有自己的车的过程中被敲诈,被抢劫,生活中也遭遇了很多不如意,好不容易结了婚,虎妞难产死了,他喜欢的小福子也死了。

是当时社会的黑暗使他堕落。

【解析】

【分析】

【详解】

(1)《骆驼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甲)文“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这是祥子第一次拉上属于自己的车时的痛快骄傲的感觉。

(乙)“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这是绝望堕落后的祥子在请愿团中混日子的情形。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甲文中的祥子,刚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他是痛快而骄傲的。

这个时候的祥子,自尊自爱,憨厚能干、坚韧好强、以劳动为荣本分、好胜、要强、淳朴善良,是个上等车夫的形象。

乙文中的祥子,“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对什么事他也不想用力”,此时的祥子,懒惰、混日子、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活成了行尸走肉。

变化的原因:

祥子只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买车的三起三落,让他尝尽了人间的艰辛和委屈,车被抢,钱被骗走,虎妞难产,他卖掉车安葬了妻子后,再也没有能力买车了,他的理想在一点点破灭。

他喜欢的小福子上吊自杀,使他彻底绝望,最后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剧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造成的。

9.示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

10.示例:

(1)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2)“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3)“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4)“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符合题意即可。

11.有称呼、问候语;表达敬重、感激等之意;语言通顺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积累。

爱国的诗句有: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本题考查语境补写。

读文段,了解爱国情怀是宽泛的。

1.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2.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3.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等。

据此爱国人物的故事有:

1.抗日英雄杨靖宇。

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2.周恩来。

1910年春天,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

“为了中华之崛起!

”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毅然回国造科技的钱学森。

199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阻挠,回到祖国,开始了他从事导弹、火箭、航天事业的生涯。

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4.范仲淹。

他在自己的诗文中抒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1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致辞,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用于比较正式、重大的场合。

致辞的格式:

标题,第一行正中写标题;称呼,顶格写,要讲究礼仪,姓名要写全,要用尊称;正文,第一部分,即开头部分。

要表示热烈欢迎、诚挚的问候和致意;结尾,要写上祝福语。

示例:

尊敬的抗疫英雄们:

你们好!

我代表我校师生诚挚地欢迎各位英雄凯旋!

感谢你们在疫情期间的无私付出!

你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12.“我”的母亲病了,姥姥来医院看母亲并为母亲做饺子;母亲假装吃饺子;“我”偷偷地扔饺子。

13.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

14.不能,母亲为了藏饺子,找些借口让外婆和“我”离开是情理之中的。

去掉之后,就使后面的“我”发现饺子来得突兀,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15.文章构思巧妙颇有悬念,结尾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读后耐人寻味。

同时也表明“我”受到母亲的感染,永远收藏起对亲人的爱心。

(意对即可。

16.示例:

文中的“我”和母亲的不诚实之举正是爱的表现,是善意的举措,是“玫瑰的谎言”。

我们应要将这样的“不诚实”与我们生活中的不诚实区别开来。

【解析】

【分析】

12.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通读全文,梳理情节,概括事件。

1—11段,母亲病了,“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心事焦灼地赶来看望母亲”,母亲没有食欲,说只爱吃姥姥包的芹菜饺子,姥姥极认真地包好饺子,给母亲送到医院。

整合概括:

妈妈生病,姥姥看望母亲并为她包饺子。

12—14段,“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我看母亲的饭盒,里面只剩三两个饺子了”,概括母亲吃饺子,从后边的情节可知,母亲并没有真的吃掉,而是藏了起来,因此概括时加上“假装”一词。

15—22段,我发现了藏在病床下的饺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我帮助母亲偷偷扔掉了那些饺子。

概括为我偷偷扔饺子。

1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可抓住相关语句作答。

21段“你姥姥千里迢迢来照顾我,要是帮不上忙,眼睁睁地看我生病,会很伤心的。

知道不?

”从这句话可知母亲的想法。

22段“我顿时被母亲的话震撼了,终于醒悟过来:

原来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