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702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5秦汉文学

第二編秦漢文學

周天子名義上為天下共主,但迄今為止,我們卻並未發現其真正君臨天下,執掌一國的史跡。

秦王朝車同軌、書同文,禦宇海內,可惜命蹇運促,不得施展,唯漢有天下四百餘年,是真正意義上統一的大帝國。

因此中國歷史在這裏轉了一個彎,無論是從地理的概念上,還是政治的觀念上都由分散、零亂而走向整合一統。

思想文化亦不例外,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聲音已經奏響它的餘音。

試圖包裹天下至道的雜家著作如《淮南子》,以及網羅天下放佚舊聞的歷史巨著《史記》的出現就既是百花齊放中晚開而絢麗多彩的花朵,又是思想文化界百家爭鳴的喪鐘。

第一章秦代文學

第一節概說

一、秦王朝的統治與文化專制

秦統一後,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以維護中央集權。

《史記·秦始皇本紀》: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許慎《說文解字序》:

“其後諸侯力政,……分為七國,田疇異畮,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

“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

集權意識走向極端的結果,是嚴酷的文化專制。

《史記·秦始皇本紀》:

“丞相李斯曰:

‘……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

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

……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

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制曰:

‘可。

’”《文獻通考》:

“秦焚詩書,獨存博士官。

所職者則猶令其司經籍。

然既曰通古今,則上必有所師承,下必有所傳授,故其徒實繁。

秦雖存其官,而實惡其徒,常設法誅滅之。

始皇使禦史案問諸生,傳相告引,至殺四百六十餘人。

又令冬種瓜驪山,實生,命博士諸生就視,為伏機,殺七百餘人。

二世時,又以陳勝起,召博士、諸生議,坐以非所宣言者又數十人。

然則秦之于博士弟子,非惟不能考察試用之,蓋惟恐其不澌盡泯滅矣。

二、文學概況

1、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西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西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

呂不韋,生年不詳,戰國末期衛國人。

卒于秦始皇十二年(西元前235年)。

他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的大商人,在經商期間,遇到了流亡趙國的秦公子子楚,當時子楚在趙國的處境很艱難,呂不韋很同情他,並認為子楚是“奇貨可居”,於是用金錢資助子楚,並幫助他獲得了繼承王位的資格。

西元前253年,子楚繼承王位,是為莊襄王。

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並封他為文信侯。

莊襄王死後,其子政立,是為秦始皇。

秦始皇尊呂不韋為相國。

號稱仲父。

在他執政為相期間,秦國出兵滅東周,攻取韓、趙、衛三國土地,建立三川、太原東郡,為統一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秦始皇親理政務後,將他免職,並遷去蜀,後憂懼飲鴆而亡。

呂不韋為相期間,門下食客三千人,家僮萬人。

他命門客“人人著所聞”,著書立說,為建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尋找理論根據,這些著作最終彙編成了《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

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

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說:

“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

”《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

據呂不韋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

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

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

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

”(《呂氏春秋·序意》)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入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以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救劍若此,不亦惑乎!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

這兩則寓言都見於《察今》。

前一則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刻舟求劍”。

這兩則寓言故事都是諷刺那種泥古不知變的人。

《呂氏春秋》的注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

2、秦代的《長城歌》

楊泉《物理論》:

“秦築長城,死者相屬,民歌曰:

‘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拄。

’”

3、李斯

“秦世不文,頗有雜賦”。

《文心雕龍·詮賦》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曾多次巡遊各地並刻石表功。

現存刻石共有7篇,這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為句的韻文寫成。

其中除琅邪台刻石為兩句一韻外,其餘嶧山刻石等6篇皆三句一韻,文辭整飭簡潔,讀來朗朗上口,是秦文學的獨創。

李斯改變了以往頌贊體作品雍容華貴的風格,而貫以法家辭氣。

秦刻石文堪稱碑銘之祖,漢魏碑銘,莫不被其遺則。

李斯,出生於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人,是荀子的徒弟、秦國的丞相。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們集大學者、大權謀家、大政治家于一身的人。

  李斯在身為秦國丞相的大紅大紫時期,多次想起老師荀子教誨的“物忌太盛”的話,也多次想和他的兒子一起回到故鄉上蔡過那種牽著黃狗、優遊自在的生活,但由於功利之心太重,權勢之欲太盛,未能抽身離去,最終落個父子均被腰斬的下場。

  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插敍了一件小事,形象地勾勒出李斯的性格為人。

據說,在李斯當小官時,曾到廁所裏方便,看到老鼠偷糞便吃,人和狗一來,老鼠就慌忙逃走了。

過了不久,他在國家的糧倉裏又看到了老鼠,這些老鼠整日裏大搖大擺地吃糧食,長得肥肥胖胖的,而且安安穩穩,不用擔驚受怕。

他兩相比較,十分感慨地說:

人之不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意思是說,人有能與無能,就好像老鼠一樣,全靠自己想辦法,有能耐就能做官倉裏的老鼠,無能就只能做廁所裏的老鼠。

這個小故事,形象地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徵,也預示了他未來的結局。

為了能做官倉裏的老鼠,求得榮華富貴,他勤奮求學,到齊國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荀子為師,同荀子一起研究“帝五之術”(怎麼治理國家、怎樣當官的學問)。

學成之後,他審時度勢,洞察時局,辭別荀子,來到秦國。

先投到極受太后倚重的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待機接近秦王。

為了引起秦王的注意,儘快嶄露頭角,他潛心揣摸秦王心理,在分析當時形勢的基礎上,上書秦王,力諫秦王抓住機會,建立帝業,統一天下,深得秦王的賞識和器重,遂在秦國立足並開始崛起。

正當李斯躊躇滿志,準備幹一番事業時,秦國因韓國派間諜幫秦國修渠引起了一場反對外國人的運動。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下了一道“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情急之下,李斯給秦王寫了歷史上著名的《諫逐客書》,其言辭之懇切,情意之真誠,理據之服人,令秦王大為感動,秦王不但撤銷了“逐客令”,派人追回李斯,還封李斯為廷尉。

經過一番“諫逐客”的接觸,李斯更受秦王的信任和推崇。

就在這時,李斯的同學,戰國末期大思想家韓非也來到了秦國,這位無論是學術能力還是政治外交能力都遠在李斯之上的人,無疑對李斯是個巨大的威脅和挑戰。

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李斯在秦王面前以“韓非是韓王的親族,自然愛韓不愛秦”為說詞,歷數韓非留下對秦國的不利影響,並慫恿秦王殺掉韓非,秦王聽信李斯的話,後來,韓非在李斯的操縱下,飲毒自殺。

秦始皇出遊北歸鹹陽病死沙丘後,為了權力之爭,李斯、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胡亥的老師趙高之間便展開了一場明爭暗鬥,他們互相利用、互相勾結、互相算計、互相提防,為了獲得一己私利,在他們的操縱下,本該由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繼承的皇位,最後落到了昏庸無能的胡亥手中。

後來,趙高為排除李斯這個異己,設計陷害李斯,當李斯落入圈套,發現被人陷害時,已回天無力,等待他的只有被罷官、論罪的份了。

胡亥令李斯受五刑,誅三族。

李斯的子弟族黨一併逮至市曹。

這時的李斯哭著對次子說: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第二節基本知識點

【閱讀】《諫秦逐客書》

1.本文的寫作緣起是因韓國人鄭國說秦開鑿水渠以消耗秦國國力,事發而驅逐客卿引起的。

李斯上書陳述秦國不該驅逐客卿的道理。

2.本文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論證方法的高超。

文章主要採用了以事實說理的方法。

(1)以歷史史實論證。

(2)以秦國的現實來論證。

(3)以陳說利害關係來論證。

(4)以正反對比來論證。

3.文章辭采華美,氣勢宏放,善用排比對偶句式進行鋪排渲染。

排偶句與散句有機地組織在一起,整齊而又富於變化,流利暢達而又富於氣勢,被後人稱為駢文初祖。

文章頗具戰國縱橫家的論辯技巧和語言風格。

【參考書目】

呂氏春秋新校釋.陳奇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遹.中國書店.1985.

第二章漢賦

第一节概說

漢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巨大的價值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清人焦循在其《易餘龠錄》卷十五裏說:

“夫一代有一代之所勝……餘嘗欲自楚騷以下至明八股撰為一集,漢則專取其賦,魏、晉、六朝至隋,則專錄其五言詩,唐則專錄其律詩,宋專錄其詞,元專錄其曲,明專錄其八股,一代還其一代之所勝。

”近人王國維對此稍加刪改,但漢賦的地位依然高居其中,他在《宋元戲曲考·序》裏說: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驕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漢賦確為“一代之文學”,她真實地表現了大漢帝國的氣勢,傳達了大漢帝國的精神面貌,她是我國古代文學自覺時代的起點,她為我國古代文學的發展、繁榮積累了經驗,創造了豐富多采的藝術表現手法。

一、賦體源流

1、辭。

是楚辭的簡稱。

楚辭興起於戰國中期的楚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六朝人將辭稱作“騷”。

“騷賦”,或連稱“辭賦”,《文心雕龍》、《文選》就這樣稱呼。

楚辭作者還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辭的代表作還有屈原的《九歌》、《九章》、《天問》,宋玉的《九辨》等。

楚辭的風格特徵,宋代黃伯思曾作過概括:

“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楚辭,漢初已用這一名稱,但漢人又稱為“辭”,“賦”或“辭賦”。

2、賦的起源及涵義。

賦產生於戰國末期,是在詩經、楚辭、縱橫家說辭等影響下最後形成的。

班孟堅稱:

“賦者,古詩之流也”(《文選·兩都賦序》)。

楊雄曰:

“詩人之賦麗以則”(左思《三都賦》序)曹丕《典論·論文》:

“詩賦欲麗”。

劉勰說:

“然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拓宇于楚辭也”,又曰:

“賦,鋪也,鋪采辭文,體物寫志。

”(均見《文心雕龍·詮賦篇》)。

晉摯虞“賦者,敷陳之稱”;(《文章流別論》)。

同時代的皇甫謐亦曰:

“賦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體理,欲人不能加也。

”(《三都賦》序)蕭統說:

“古詩之體,今則全取賦名,荀宋表之於前,賈馬繼之於末,自滋以降,源流實繁”(《文選序》)。

朱熹《詩集傳》:

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

劉熙載說:

“賦起於情事雜遝,詩不能馭,故為賦以鋪陳之”。

章炳麟說:

“縱橫者,賦之本”(《國故論衡,辨詩》).日本·青木正兒著《中國文學概論》認為:

賦為《楚辭》之流。

《辭源》“賦”釋:

鋪敍其事曰賦。

孫靜編著《中國文學》稱:

“賦,介於詩與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基本趨向是跳出詩向散文靠近,體物問答散文化、鋪排。

青木正兒言:

賦與詩的區別是:

《詩》是為供歌唱的樂歌,而至屈原之賦,則除《九歌》以外,都是讀式詩。

故《漢書·藝文志》說賦之由來曰:

“傳曰:

不歌而誦謂之賦”。

總而言之,賦遠源於《詩》,為古詩之流,以荀子之散文體賦及屈宋之楚辭體賦為胚胎;並以縱橫家之流的論辯之學為養分,在漢代完成了成長。

3、賦之流變

明徐師曾的《文體明辨》也把賦分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四種。

(1)、古賦:

賦體的一類。

指先秦兩漢時的賦。

其特點是產生的時代早,相對於後代講求對仗、聲律的俳賦、律賦。

古賦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今存最早以賦名篇的是《荀子·賦篇》。

楚國宋玉發展了賦體文學,到漢代賦體進入成熟階段。

風格形式多樣。

包括詠物兼用韻文、散文的散體大賦,直接詠物抒情的小賦。

兩漢仿《離騷》體例而作的騷體賦。

句子比楚辭進一步散文化。

運用關聯語。

字數靈活,以四言、六言為主,雜以三言、五言、七言、八言。

不講究對仗、聲律,大賦多採用主客對話形式成文。

漢賦有三個特點:

其一往往採用虛設的人物對話形式結構成篇,人物誇說所賦事物的大段獨白構成賦文的主要內容。

其二以體物為基本傾向,重點在張揚物色,力求對所賦事物做詳盡的鋪排描寫,使別人無以復加。

其三就作賦用意說,仍在進行諷諭。

(2)、俳賦:

在齊梁之間成立,當時叫“今體”。

梁簡文帝《與湘東王論文書》曰:

“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

”俳賦又叫駢賦、駢四儷六、儷體、駢儷文、駢文,《辭源》:

謂①二馬並駕一車。

②並列,對偶。

儷:

兩人相匹為儷,比喻文字講究對稱整齊。

駢儷文:

即指兩兩相並而成對偶之文。

駢儷文又稱四六文。

“駢四儷文”:

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四十八·乞巧文》:

“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宋人稱對句為俳句,因稱注重對仗的賦為俳賦。

這種文,是與散句古文相對立而言。

駢文根據日本青木正兒總結,至少有五個特點:

其一,多對句;其二,四六字為基本;其三,音調諧和;其四,繁典故;其五,文辭華美。

清人孫梅(《四六從話·賦敘三》)論賦體演變時說:

“左陸以下,漸趨整煉,齊梁以降,益事妍華,古賦一變而為駢賦。

江、鮑虎步于前,金聲玉振;徐、庾鴻騫於後,繡錯綺文。

固非古旨之洋洋,亦未如律體之靡靡也。

”典型的駢賦盛行於南北朝時期,李斯《諫逐客書》,則通篇用駢語儷句,清李兆洛將此文選入《駢體文鈔》。

評曰:

“是駢體初祖”。

《月賦》、《雪賦》、《蕪城賦》、《別賦》、《恨賦》、《小園賦》、《枯樹賦》、《哀江南賦》等都是膾炙人口的駢賦佳作。

(3)、律賦:

元代祝堯說:

“迨沈休文等出,四聲八病起,而俳體又入於律矣。

”可見是沈約等永明體文人開了唐宋律賦的先河。

律賦是由駢賦演變來的。

《辭海》釋“律賦”:

文體名。

賦的一種形式,為唐宋科舉考試所採用。

對偶工整,於音律、押韻有嚴格規定。

有的於題目之外,另出數字(通常為八字)為韻腳。

如唐·顏真卿《象魏賦》,即以“象懸國章道崇政理”為韻。

律賦與駢賦的主要區別在於限韻。

唐宋時期的律賦作者有李程、徐寅、田錫、文彥博、范仲淹、歐陽修等。

明代,則律賦與八股文大興,實為駢文支流與變體,而傑作實為罕見。

(4)、文賦:

文賦具有散文的特點。

長於議論,敍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

語言清新,行文自由奔放。

唐宋時期文賦的繁盛與唐宋古文運動的深入是相輔相成的。

《捫虱新語》:

“以文體為詩,自退之始;以文體為四六,自歐陽公始。

”其後,王、曾、二蘇無不效仿之。

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後《赤壁賦》等都是文賦的名作。

(5)、“七”體賦:

文體名,為賦的另一形式。

西漢枚乘著文。

設吳客說七事以啟發楚太子,題作《七發》。

後人仿效其體,以作諷勸之文。

如傅毅《七激》,張衡《七辯》,曹植《七啟》,王粲《七釋》,左思《七諷》等。

《昭明文選》列“七”為一門。

《隋書·經籍志》曾錄《七林》十卷,似專收“七體”的文集。

(6)、連珠:

文體名,明徐師曾《文體明辨》說是“借物陳義,以通諷喻之詞”,大多駢偶有韻。

起於漢代。

晉傅玄謂其“辭麗而言約”。

“歷歷如貫珠”,故名。

今所見以漢揚雄《連珠》為最早。

繼作者有演連珠,擬連珠、暢連珠、廣連珠等稱。

《魏書·李先傳》有“韓馬連珠二十三篇”之說,當指《韓非子·內外儲說》中詞義連貫的文辭,並非文體之稱。

(7)、“移文”“書”“序”等亦屬駢文之列,如《與陳伯之書》、《北山移文》、《送孟東野序》、至於歷代公文文書、司法判詞也多以駢文行之,帝王詔令直至清末一直以駢文行之。

二、漢賦略說

1、定義

漢賦是一種鋪排華美詞藻,盡情描繪事物,半詩半文,韻散兼用,能抒情寫志更能體物敍事的特殊文學體裁。

2、漢賦分期

漢賦是兩漢極盛的文體,它的發展,按時間先後,大致可分三個時期:

漢初(高祖至武帝初年)騷體賦時期:

騷體賦是以騷體句式寫成的賦。

漢初賦體尚未大盛,文人多依傍楚辭體制寫作。

這一時期的作家有陸賈、賈誼、枚乘、嚴忌、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

西漢中後期,漢大賦全盛時期:

西漢中後期是漢賦的全盛時期,又稱漢大賦時期。

這一時期著名的賦作家有數十人,其中成就尤為突出的是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王褒、揚雄等。

漢代大賦的突出特點是,散文化傾向嚴重,尚鋪排、敍述,辭藻華麗。

東漢抒情小賦時期:

東漢是抒情小賦初起並逐漸發展成熟的時期。

張衡、蔡邕、趙壹、禰衡、王粲等。

抒情小賦的特點是以抒情為主,篇幅短小

3、漢賦興衰

賦體在兩漢時代興盛之因有三:

(1)時代政治的背景:

在漢代開國前期,由於漢高祖好楚辭,而時人陸賈亦能作賦(其賦散佚),具有縱橫家的色彩;文景二帝政治清平,並走向中央集權,說客轉到文學發展,並投君王所好而創作。

時下樑王之園苑多辭客及淮南王劉安亦好辭賦,其門下辭客淮南小山就有名篇《招隱士》被王逸收在《楚辭章句》中;賦深獲武帝的重視,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之所以提倡的原因是,賦體善於鋪張誇飾,藉以滿足帝王虛榮之心;武帝的曾孫宣帝亦酷好文學,於是賦始為風尚。

(2)文學形態的發展:

文學走向韻散融合,賦就是介在詩文之間的一種文學體裁。

(3)儒者支持的理念:

精神上:

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雖宗經重道,反對無用之文,但漢賦則被認為有諷諭作用而得到精神上的支持;

理論上:

西漢司馬遷曰:

“相如雖多虛辭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

”。

東漢班固亦曰:

“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雍容揄揚,著於後嗣,抑亦雅、頌之亞也。

”此為儒者在理論上支持漢賦。

行動上:

司馬遷、揚雄、班固等兩漢大儒均有賦作,此為儒者在行動上支持漢賦。

實際情形:

但揚雄上四大賦後,覺悟賦事實上無甚諷諭作用,《法言·吾子篇》:

“諷乎,諷則已;不已,吾恐不免於勸也。

漢賦衰退的原因:

大賦的興盛和衰退與帝王本人愛好的變化和對它的利用程度有著直接的關係;賦家的地位問題沒有解決,使得作家企圖以文幹政的目的難於實現,必然影響他們的創作情緒和作品走向,從司馬相如那裏就開始出現了苗頭,他常常稱病不去待詔;隨著王朝的日益沒落,皇帝本人多無所作為,他們沒有什麼可以讓賦家用宏辭麗句去讚揚的東西,大賦自然喪失了它賴以存在的土壤。

所以東漢中葉以後,再沒有氣勢恢宏的大賦出現。

第二节基本知識點

一、先秦兩漢賦體發展演變及賦體創作大家、名篇

1、先秦時期:

賦體的草創期

(1)戰國末期北方的賦:

散文體賦(荀賦為代表)。

從我國文學史考察,最早寫賦並以賦名篇的是戰國末期著名學者─荀子,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荀子的賦原有十篇,今存五篇,即《禮》、《知》、《雲》、《蠶》、《箴》,收在《荀子》裏,題作《賦篇》,其中《蠶》為詠物賦之祖。

荀子以四言韻文的形式、鋪陳寫物的手法、“詩言志”的思想內涵,以《賦篇》托物言志,開寫賦之先河。

(2)戰國末期南方的賦:

楚辭體賦(屈賦、宋賦為代表)。

繼荀子之後進一步完善賦體文學的是楚辭家兼賦作家─宋玉,另外尚有唐勒及景差。

司馬遷說:

“屈既死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這句話不僅指出當時寫賦的名家,更說明了楚國是賦體的發祥地,而宋玉所留下的作品,仍為後人所推崇,如《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宋玉繼承荀賦的傳統,吸收發揮楚辭的特長,擴大了賦體的規模,使賦更富有瑰麗的文采。

(3)秦代的文中之賦:

雜賦。

劉勰在《文思雕龍·詮賦》中提到:

“秦世不文,頗有雜賦”。

泛指秦代的賦,散見於簡冊、石鼓文等,是戰國末年秦國到秦王朝之遺文。

秦代的竹簡文獻中,《為吏之道》的部分“興吏治害”段,文體頗似荀賦及石鼓文中字句排比整齊。

秦統一之前一些縱橫家的作品及言論,也帶有賦的色彩,如李斯的《諫逐客書》這一篇文章之中就用到整齊排比的句法及地理奇瑰異物,並且漢代留有“秦時雜賦九篇”(《漢書·藝文志》著錄)也帶有荀賦的色彩。

2、兩漢時期:

古賦、大賦的代表期

漢代為賦的全盛時期,賦家人才輩出,佳作如林。

漢賦就其代表內容,約略分為四類:

漢大賦,描寫帝王貴族游獵、宮苑、京都為內容的賦作,延續荀子、宋玉的賦作發展、變化而來,因留有古代賦體的特色,又稱為古賦。

述志言情賦,著重于作者個人情感的抒發,而這類作品較多借鑒楚辭的表現手法和語言特色,故又名“騷體賦”。

散文賦,就其內容來說,也是述志言情的,但由於它與騷體賦不同,純用散體,且多不以賦名篇,故以散文賦名之以別述志言情賦。

詠物賦,以現存作品而論,多為托物言志之作,可視其內容主要方面,分別屬於以上另三類。

由於漢代是賦的時代,針對漢代各時期,分期討論賦體的發展演變。

(一)西漢初期之騷體賦(漢賦的形成期):

高祖時代:

(1)形式:

陸賈賦之屬。

(2)特點:

縱橫家的色彩。

章太炎:

“屈原言情,孫卿效物,陸賈賦不可見,其屬有朱建、嚴助、朱買臣諸家,蓋縱橫家之變也。

文景時代:

(1)形式:

屈原賦之屬。

(2)特點:

漢初文人創作承繼楚辭的餘緒,以屈原的作品為模式,抒寫個人情志體賦由此產生,明顯表現由辭轉變為賦的過渡痕跡並融合荀賦及屈賦。

(3)名家:

賈誼《吊屈原賦》、《鵩鳥賦》。

梁王園苑多辭客,如鄒陽《酒賦》。

中山王《文木賦》淮南王劉安喜作賦,其門下客小山有《招隱士》。

枚乘《七發》。

(二)西漢中期之漢大賦及散文賦(漢賦的全盛期):

漢武帝至漢宣帝時期是漢賦發展鼎盛期,由於大漢帝國在此期國勢強盛,君王貴族及至地主豪商,常誇飾鬥奇,大興土木,建造宮室苑囿,遊獵其中,因此君王貴族喜歡文士以鋪張誇大的文字來頌揚他們的生活環境,並描寫他們游獵、宮苑、京都生活。

武宣昭成時代:

(1)形式:

大賦。

(2)特點:

對話與戰國辯士之風相近;鋪陳、推砌的手法;鋪排事典,歌功頌德。

(3)名家:

A.武帝時:

a.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

敍述楚子虛先生、齊烏有先生及漢亡是公之對話,描寫天子上林苑的壯麗及田獵規模的盛大及皇帝和貴族的享樂生活,為寫物之作。

《大人賦》:

對於帝王權力的極度誇張和炫耀,為寫物之作。

《哀秦二世賦》:

賦體較短,為抒情之作,指責秦二世“持身不謹”、“信讒不寤”。

《長門賦》:

宮怨之賦,為抒情之作,概括反應失寵後妃、宮女的苦悶心情,為後世宮怨題材之先河。

b.東方朔《七諫》:

文體上仿屈原《九章》,為哀悼屈原之作。

《答客難》:

文體較《七諫》散文化,生動描寫漢代士人難於得志的原因。

c.枚皋。

B.宣帝時:

a.王褒《洞簫賦》:

較早的音樂辭賦創作,描寫竹子生長、竹林景色及簫聲感人的力量。

C.元成時:

a.劉向《九歎》:

類比屈宋的作品,表為吟詠屈原,實是自歎身世。

b.揚雄《甘泉賦》、《河東賦》:

將人世和神界的成分結合,並有深寓諷諭之意。

《羽獵賦》:

同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

《長楊賦》:

有較深的諷諭之意。

《解嘲》:

針對西漢末年政治體系的觀察。

《逐貧賦》:

假託對貧的責難並爭辯,最後認同。

c.劉歆《遂初賦》:

藉敘晉國史事來暗喻當時的現實。

(4)價值:

此期賦的價值著重于文學藝術方面的表現。

(三)西漢末年至東漢中期之漢大賦(漢賦的模擬期):

此期是漢賦發展的模擬期,在先前漢大賦的體制、格調已成定型,而此期的賦家,大都在模擬之中討生活,缺乏創新與改革,沒有自己的特色,而這些賦家主要成就不是賦的寫作,而是在他們的經驗和教訓,表明出藝術創作活動中,獨創的重要性。

而此期的大家及名作有揚雄的《甘泉賦》、《羽獵賦》、《太玄賦》、《蜀都賦》、班固的《兩都賦》、《幽通賦》。

(四)東漢中期以後之抒情小賦(漢賦的轉變期):

東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