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627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docx

安阳历史讲解稿解析

也聊我们的家乡安阳

一、安阳的古都史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对古都安阳的由衷赞誉。

安阳是我国既有文字可据,又经考古证实最早的古都殷墟的所在地。

早在3000多年以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此,传8代12王,历时254年。

(约公元前1330年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北蒙(今安阳小屯村一带),史称殷商。

)到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后,将殷都之地分封给纣王之子武庚,以续殷祀。

同时,把商的王畿分为邶、卫、庸三个封区,分别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统治,以监视武庚,谓之三监。

武庚叛乱后,周公将殷人强制迁徙到洛水北岸,兴建了一座成周城,殷地从此成为废墟。

和兴建成周城的同时,周大封诸侯,全面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卫是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整个西周时代,殷都旧地属卫国.

公元前7世纪春秋齐桓公时,在今安阳北20公里处建邺城。

后晋国打败了卫国,占有了殷都旧地,称之为义阳,亦称东阳。

战国时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这里始归魏所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西门豹、史起先后治邺。

后又属赵国,称宁新中或新中.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将王龁(hé)攻克宁新中,改名“安阳”,从此,安阳之名见于史册.后秦军围攻邯郸,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十一年),命大将王翦等攻克安阳后,开始修筑城墙。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群雄并起,楚王项羽与秦将章邯在“洹水南,殷墟上”结盟,史称“洹上之盟”。

东汉末年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6个王朝的都城,达126年,造就了安阳历史上的又一次辉煌。

左思《三都赋》以魏邺、吴建业、蜀城都三都并举,足证其时人们心目中,三国鼎立初的曹魏政府中枢实在邺都。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自580年杨坚焚毁邺城后,千年邺都才成为一片废墟。

并将邺民全部迁至邺南之安阳城。

安阳遂称相州,

隋唐以后,安阳崛起,经宋、元、明、清为相州、彰德路、彰德府治所,今邺都废址所在临漳县,历来为其属县.至本世纪50年代初废平原省,安阳、临漳才划属两省。

就历史情况而言,安阳(殷)与邺虽相距20公里,然两者皆处于漳洹冲积扇,曾有过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如同关中平原的丰、镐、咸阳、长安一样,是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

安阳的历史,就应该包括殷都和邺都的历史。

论建都开始的时间,安阳远比西安早200多年;论建都历时久暂,自殷算起,包括六朝时代的邺,合计370年,比开封、杭州要长得多。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1982年就提出,安阳应与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并列为我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1988年,中国古都协会将安阳列入中国七大古都。

(七朝28王)

朝代          名 称      都城位置     建都时间

商                殷                     殷墟             前1300年—前1046年

曹魏            邺                 邺城遗址           213年-266年

后赵            邺                 邺城遗址            335年-351年

冉魏            邺                 邺城遗址           351年-352年

前燕            邺                 邺城遗址           357年—370年

东魏            邺                 邺城遗址           534年—550年

北齐            邺                 邺城遗址           550年-577年

二、安阳的称谓演变

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澶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属相州治理。

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

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1913年,废彰德府,置安阳县。

民国以后,在豫北设河南省第三行政区,治所安阳,下辖安阳、汤阴、临漳、内黄等11个县。

1949年置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仍保留邺县.1952年平原省撤消,邺县、安阳县属河南省.1954年,安阳县、邺县合并为安阳县,属安阳地区。

1983年9月1日,国务院的国函字[1983]17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河南省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批复》,第二条,撤销安阳地区行政公署,将安阳、浚县、淇县、林县、汤阴五县划归安阳市管理。

第三条,撤销濮阳县,设立濮阳市,由其直接领导,并将安阳地区的内黄、滑县、清丰、南乐、长垣、范县、台前七县划归濮阳市管辖。

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三、安阳成为殷都的因素

1殷都安阳兴起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在古都形成的诸地理因素中,自然环境颇为重要。

尤其应值得注意的是地理位置、地势、山川、土壤、气候等.

1.1地理位置

《吕氏春秋·慎势》说: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上古时代选择都城注重探求国土的中心点。

史念海先生说:

“都城的最早的作用是王朝或政权以之来统治或控制全国的疆土。

达到了这样的目的,王朝或政权才能长治久安。

远古时期有些人设想,为了能够更好的统治或控制,都城所在地以居全国疆土的中央为宜”。

安阳一带在古人心目中是被视为天下之中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说:

“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在汉代人看来,殷人的都城河内一带显然是居天下之中的。

从探求国土的中心点这一基本原则看,商王在此建都,应该是较为理想的。

1。

2地势

今天的安阳西接太行山脉,南北两侧是海拔200m左右的丘陵,东部与华北平原相接。

商代安阳地区的地貌环境与现在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就地势而言,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更为显著。

安阳一带的地理形势非常适宜古代人类居住和生活,是统治者立国定都的理想场所。

上古时期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先秦文献中多有大规模洪水泛滥的记载.面对频频发生的水患,人们为避洪水灾害,多选择地势较高的丘地营建聚落。

钱穆先生曾论及:

“盖古人其先皆居丘,故所居地亦以丘为名”[4]。

考古学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安阳一带的聚落遗址多分布在岗丘地带。

如汤阴白营龙山时代遗址“由于居住的堆积,遗址的中心地区逐渐形成一个老远就能看见的高台地,高出周围地表约3m"[5]。

与其类似的还有安阳后岗遗址等[6]。

这种聚落遗址的分布显然与上古时期安阳一带的地理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1。

3山川

古代立国定都,大凡遵循“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的原则[7]。

古人选择都城往往对山川相当重视.安阳西依太行,濒临漳洹,可谓山川俱备,地理形胜颇为优越。

《战国策·魏策一》说殷墟一带“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被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河南四·彰德府》中有如是记载:

“山川雄险,原隰xí平旷,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

毕沅在《重修彰德府志序》中说:

“其地襟带漳洹,阻宅山阜,辙迹所会,此为要冲。

”古代安阳三面有水,一面背山,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天然防御圈.仅从防守角度而言,这里已是一个建都立国的最理想所在[8]。

事实上,在我们今天看来,山川对于古代安阳兴起的意义尚远非这一方面。

著名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周昆叔先生在对华北地区甚至更广大区域人类生存和迁移规律进行较为全面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讲到:

“山对人类及其文化发展十分重要,⋯⋯山能为人类生存提供水、土、生物等重要资源。

⋯⋯山在人类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应于更多关注”[9]。

先秦时期安阳一带河流密布,纵横交错。

安阳东部是古黄河,从安阳东南方向而来,经安阳、内黄之间向东北缓缓流过。

南边是淇水、荡水、羑水,北面有漳水、滏水,紧靠安阳的是源于太行山向东奔流的洹水。

上述河流构成安阳地区的主要水系.据卜辞资料,殷墟地区商代先民的生产、生活与这些河流有相当密切的关系[10]。

1。

4土壤

农业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部门,在以农业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里,都城所在地的土壤往往格外受到重视。

安阳一带位于豫北、冀南的河(古黄河)、漳冲积扇上,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是理想的农业地带。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今京广铁路以西洹河两岸,史前时期以来并无剧烈地貌变化,两岸地面堆积有较厚的早期全新世黄土。

今京广铁路一线以东,除当时河道南北两侧堆积有东西延伸的条带状早期全新世黄土外,其余地段,包括现今洹河所经地区,当时地势较低,地面堆积主要是一种黑色土壤[11]。

结合测量出的该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来说,土壤内含较多的腐植质,地力十分肥沃.肥沃的土壤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5气候

殷墟一带的气候状况,学术界已作过不少深入细致的探讨。

在此阶段,我国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越,雨热同季.许多学者均认为,上古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类似于今天长江流域的气温和潮湿度。

竺可桢先生说:

“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高于现在2°C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C-5°C”[12]。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于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

综上所述,安阳一带高亢的地势适宜于古代人类的居住和生活,依山傍水的地理形胜有利于军事防守,太行山区为人类提供各种丰富的野生林木资源,还提供大量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良好的气候三者的最佳组合正是新石器时代以来聚落选址的基本依据,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奠定了商代中期安阳兴起和发展的地理基础。

2殷都安阳兴起的历史人文基础

殷都安阳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与洹河流域长期以来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关,同时人类长期活动于洹河流域,形成了较为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与悠久深厚的文化基础,也是殷都安阳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地理因素。

2.1经济发达

安阳一带在商代乃至以前,是一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农业是商代经济的重要部门。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考古学资料可知,安阳殷墟东西的洹河两侧分布有许多商文化遗址,这些遗址靠近水源,土壤发育良好,基本是定居农业遗址.商代安阳一带农作物种类主要有粟、小麦、黍、稻和豆等。

最近在殷墟白家坟东及孝民屯晚商文化层中,多次获得炭化了的农作物。

经鉴定为粟、小麦和黍。

商代后期酿酒业发达,酒的品种复杂,祭祀用酒和饮用的数量之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产品丰盛,农业已发展到相当高度.商代安阳一带养殖业也较当发达。

在殷墟花园庄中商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大批动物骨骼。

其中属于家畜和家禽的动物有黄牛、水牛、绵羊、猪、犬和鸡等[14].1960年大司空村制骨作坊出土的半成品、骨料及废料35000余件[15];1959年和1973年在北辛庄遗址清理的兽骨数万件[16];1986和1987年在花园庄南地一座灰坑中,清理的各种兽骨数十万多块[17]。

大司空村和北辛庄的两批都以牛骨和猪骨居多,其次为马、羊、狗骨.花园庄的兽骨绝大多数是废弃的牛骨。

此外,商代安阳一带渔猎业也很发达。

相对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渔猎业,为殷都安阳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2交通便利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河南四·彰德府》中称安阳一带:

“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

毕沅在《重修彰德府志序》中说:

“其地⋯⋯辙迹所会,此为要冲。

"安阳特定地处于发源于太行山的漳、洹河谷和太行山东麓交通大道的交会处,这就使安阳先民在与各部族之间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中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侯仁之教授在分析古代北京城兴起时曾强调过沿太行山东麓自古形成的交通控道的重要性[18]。

由于受特殊地形的制约,这是当时中原地区通往北京小平原的一条控制性道路。

发源于太行山的许多条河流与这条南北大道相交,形成许多渡口。

渡口所具有的客货中转和物资集散职能,往往成为城市兴起的动因。

先秦以后,更由于白沟和利漕渠的开凿,漳水与其它河渠相沟通,太行山东各处的船只,能够驶抵邺城之下,邺城由此而得到繁荣和发展。

2.3人口相对密集

由于安阳一带在先秦时期具有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所以在历史上开发较早,在当时也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龙山时期洹河流域不仅邑聚数增多,而且出现了汤阴白营[19]、安阳后岗[20]、辉县孟庄[21]3处规模较大的中心邑聚。

1976—1977年,在汤阴白营一座龙山文化的村落,发现房基40多座,纵横排列成行,大致有序。

1992-1995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辉县孟庄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发掘,该遗址龙山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尤为重要的是遗址内发现了一座目前河南境内面积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

目前已发掘出房基16座,均为地面式建筑.以上中心邑聚首次从规模上打破了邑聚间的平衡。

中商时期洹河流域的聚落发展进入新阶段,集中表现在洹北商城的出现[22]。

据初步的钻探和试掘可知,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2100-2200m,面积470万km2。

城内分布着多处夯土基址。

尤其值得重视的,在城的中部偏南部位发现大范围的夯土建筑基址群,排列密集有序,有的规模很大.《史记·货殖列传》中曾列举了战国到秦汉时期天下人口分布状况,其中尤其提到被称为天下之中的三河地区“土地小狭,民人众”.显然战国、秦汉时期三河之中的殷都河内地区应该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殷都的兴起与该地拥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有一定关系。

2。

4历史文化基础深厚

历史地理学家认为,古都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文化基础.盘庚迁殷可以说正是也考虑到了这一因素,因而迁殷后使商朝逐步稳定下来。

文献和考古学资料表明,安阳殷墟一带曾经是商族兴起和早期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商时期,安阳一带已成为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

有的学者以为洹北商城遗址年代上略早于殷墟时期,地理位置不出文献关于盘庚迁殷范围,不能排除该遗址可能是盘庚迁殷的最初地点,而以小屯为中心的传统意义上的殷墟是武丁以后发展起来的[24]。

也有学者认为,洹北商城遗址可能并非盘庚所迁之殷,而应是河亶甲所居之“相”[25]。

盘庚迁殷可以说正是考虑到了中商以前商族在安阳一带已进行了数世纪的经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这一因素,因而迁殷后使商朝逐步稳定下来,从而也使殷都安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

四、安阳都城地位的失去

政治中心的转移。

商代以后,周、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的统治集团均兴起于西部地区,安阳一带远离以上王朝或政权建立者的根据地,安阳作为统一王朝都城的社会基础随之丧失。

灭商前周人已在关中地区确立了较为巩固的统治,关中一带已成为周人倾覆殷商王朝及进一步经略四土的后方基地.以后秦选择咸阳作为都城同样与秦在西方经营已久有着密切的关系。

隋、唐王朝也因获得关陇集团的支持相继选择关中地区作为都城。

总之,自西周以后,随着王朝政治中心转移,安阳永远失去作为统一王朝都城的历史机遇。

五、安阳文化

纵观几千年安阳文化,其特点可以归纳为根、信、博、智。

根—--安阳是“三根之源”,人类祖先在这里繁衍,华夏文明在这里发端。

“文字之根”在安阳。

一片甲骨惊天下。

100多年前,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沉睡3000多年的甲骨文得以拂去尘埃,重见天日。

甲骨文的发现,宣告了我国在殷商时期就已形成较成熟的文字体系,从而震惊了国际学术界和考古界.千年岁月流逝,我们却仍然能透过那些凿刻在龟甲之上的文字,触摸到人类的童年时代,解读那段古老的岁月。

甲骨文不仅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在世界三大古文字体系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也唯有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

甲骨文和现在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从形体上看,它和现代汉字都是长方块;从构制上看,它和现代汉字都具有相形、会意等结构;从行排上看,在文字改革以前,它和现代汉字都是竖排右起阅读;从文法上看,它和现代汉字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主语、谓语等。

所以我们说,甲骨文是汉字鼻祖、文字之根。

癸guǐ卯卜;

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人祖之根”在安阳.在浩瀚的中华文明中,三皇五帝的地位显得非同一般。

他们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曙光,让我们的先祖一步步摆脱蒙昧与混沌。

他们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就曾生活并且葬在安阳,如今的安阳市内黄县就有“二帝陵”遗址.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曾赞二帝陵:

“人文初祖,万方同宗。

”从颛顼开始,华夏开始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整顿社会秩序,促使宗教进化,民安其生.颛顼又是一位天文历法家,他根据对天文的观察和测算,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对农林牧业的生产起到了科学指导作用。

颛顼还创制了九州,确定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中国首次有了自己的版图和行政区划。

至此,华夏泱泱大国雏形初现,“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是传说中的颛顼诞辰日,许多华夏儿女千里迢迢,云集帝陵,大行祭祀。

如今,二帝陵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和华人寻根祭祖的一处圣地。

颛顼、帝喾正用他们“人文初祖,万方同宗”的博大胸怀,吸引着无数华夏子孙来此念古思今,缅怀先祖。

“文化之根”在安阳。

在安阳城南15公里处有一座羑里城,这里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

“五经”之首《周易》就诞生在这一片寂寞的土丘之上。

在约公元前1069年,周文王姬昌被殷纣王囚禁于羑里城。

82岁高龄的周文王苦心钻研,发愤著述,观日月交替,察草木枯荣,看鸟兽生息,思人世沧桑,提出了“刚柔相济、变在其中"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哲理,完成了《周易》。

这部千古不朽的巨著,又称《易经》,被称为“中华第一经”.《周易》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理,以及它博大深奥的内涵,是中华文化发展、发扬的“原点”,是不可争辩的“文化之根”。

《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一切皆动,一切皆变.从那时起,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宇宙观。

从那时起,我们的先人便通过观察浩渺宇宙的变化,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代代华夏儿女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原动力。

信———安阳是考古圣地,众多文物在这里发掘,历史足迹在这里印证。

殷墟的考古发掘,把片片甲骨和尊尊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也让我们在司母戊鼎的厚重和文字舞的轻盈中探寻人类文明的起源。

形制雄伟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被称为“国之重器”。

大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其外形被博物馆定为馆徽标志,并成为镇馆之宝.1936年,殷墟遗址内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的甲骨最多的一坑,共17096片龟甲,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在1996年召开的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甲骨文的出土和研究,打破了20世纪弥漫国内外两种占统治地位的“东周以上无信史”和“东方文化西来说"的观点,它不仅证实了《史记》、《尚书》等文献关于商代历史的记载,中国的历史由此上溯近千年,而且以实物的形式证明了千年文明古国的存在.在安阳市西北部有一个渔洋村,这个小小的村庄浓缩了安阳6000年的历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七垣文化,到商、春秋战国以来各个朝代,乃至民国、新中国抗美援朝等,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在这里都有实物和印证,被外界称之为中国最古老的村庄。

渔洋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普通村落6000年演变的标本,在它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普通人的生活6000年来不间断地在这里进行,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堆积。

博——-安阳是艺术殿堂,科学技术在这里兴盛,文化成果在这里交融。

安阳前后有殷商、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深厚的历史积淀,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

商代,就有了求雨和祭祀乐舞,有歌颂商王朝“文治武功"的“韶”舞、“武”舞和“桑”舞;春秋时期,安阳属卫国,《诗经·卫风》收录的就是安阳一带的民歌,经前人考定,邶风、鄘风、卫风都是卫国的诗,卫诗有三十九首之多,近风诗的四分之一;“郑卫新声”说的就是当时安阳一带的民间音乐,这种音乐倾倒了各国诸侯,使魏文侯“乐而忘倦”;三国时期,安阳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涌现出了“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北齐时期,安阳出现《兰陵王》、《踏摇娘》等歌舞;元代安阳人郑廷玉是仅次于关汉卿的元曲大家,代表作《看钱奴》是中国古典十大戏剧之一。

“智”——-安阳是智慧摇篮,人间奇迹在这里创造,哲学思想在这里闪耀。

《周易》被誉为五经之首,东方文明的源头,它所包含的辩证思想,一直影响了几千年中国的文化,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派,多多少少都和《周易》有着渊源关系.孔子提出了“未知人,焉知鬼”的人文思考,断言“天地之性人为贵"(参见《汉书·董仲舒传》)。

《礼记·礼运》称:

“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荀子以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董仲舒则肯定: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而摇荡四海之内。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宋明时期的理学家更引入周易的阴阳思维,论证“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周敦颐《太极图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些《周易》中的名言,至今广为流传。

安阳历史上出现了一批科学家、改革家、发明家,他们为推进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家,战国时期卫国(今属安阳)人,辅佐秦孝公变法,奖励耕织,废除世袭特权,推行连坐法,废除井田制,按男丁征税,按军功大小授爵,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制等,在他的改革措施推动下,秦国完成了从封建领主制到封建地主制的历史转变,一个半农业半游牧的落后国家,数年时间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出任邺令时期,政绩最著者当为凿渠引漳灌溉农田。

至今,漳河南岸还留有当年西门豹兴修水利的遗址,漳河边上的稻田村就是因为引水种稻而得名。

六、安阳老城概况

安阳老城始建于后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增筑于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筑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几经变迁,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形制.老城面积约2。

4平方公里,居民约8万人。

作为我国明清府城的代表。

安阳老城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街道以南、北大街为轴线,呈片字状分布。

安阳老城地势呈龟背型,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马道。

以东、西大街为东西轴线,南北大街为南北轴线,街道布局呈片字状,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城内街道以十字形、丁字形为主,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

由于九个府中有7个,十八个巷中有7个在南、北大街以东,2个府和11个巷在南北大街以西,所以老城街道又有“东府西巷”之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