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9888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docx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

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策略分析

  【论文关键词】囚徒困境蜈蚣博弈情侣博弈

  【论文摘要】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寡头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通常会采取价格竞争策略。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寡头企业价格竞争策略,阐明了寡头企业竞相削价的原因,分析了价格联盟的不稳定性和可能性。

  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巨型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如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彩电、移动电话等。

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寡头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会运用价格竞争手段。

  1寡头企业竞相削价的不合作均衡

  我们可以运用博弈论里经典的模型“囚徒困境”来分析寡头企业价格的竞争。

“囚徒困境”描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嫌疑犯,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

如果其中至少有一个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

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嫌疑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

如果他们俱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个人中有一个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轻处理,立即释放,而另一个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个人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徒刑。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甲和乙,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得益。

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

甲和乙均坦白或均不坦白、甲坦白乙不坦白或者乙坦白甲不坦白。

由于这两个人被隔离开,其中任何一个人在选择策略时都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的选择是什么。

这个博弈最终结果是两个人都坦白,各判5年徒刑。

这是因为,假定甲选择坦白的话,乙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乙坦白判5年而抵赖却要判年;假定甲选择抵赖的话,乙最好还是选择坦白,因为乙坦白不被判刑而抵赖要被判刑8年。

即是说,不管甲坦白或抵赖,乙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

同样地,不管乙是坦白还是抵赖,甲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

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5年。

  值得注意的是,对两个囚徒来讲,最佳结果是同时选择不坦白,则各判1年,显然要比各判5年好得多。

但由于两个人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及同伙的利益,不敢相信对方的合作,因此只能得到不理想的结果各判5年。

  囚徒困境可以用来分析寡头企业的价格战,由于在寡头市场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厂商,每个厂商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厂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往往会采取降低价格的竞争手段。

但是某一个厂商首先采取降价的竞争手段后,其他厂商也会采取相应的降价手段作为回应和报复,以保住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于是在经过寡头厂商轮番降价后,市场的价格会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2价格联盟与合作均衡的不稳定性

  在寡头市场上,寡头厂商面对由于竞相削价的恶性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的结局,自然会意识到与其相互激烈地进行价格竞争而招致惨重的损失,还不如相互之间达成协议,共同谋求总报酬最大化。

正因为如此,实际上在寡头市场上,厂商之间经常会达成协议,成立合作性质的卡特尔组织,共谋卡特尔组织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且每个成员也均得到一定的好处。

  我们可以运用博弈论中着名的“蜈蚣博弈”(CentipedeGame)来分析寡头企业的价格同盟,“蜈蚣博弈”是由罗森塞尔(Rosentha1)在1981年提出的一个动态博弈问题。

由于这个博弈的扩展形很像一条蜈蚣,因此被称为“娱蚣博弈”。

  它是指这样一个博弈:

两个博弈方A、B轮流进行策略选择,可供选择的策略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

他们的博弈展开式

  在图中,博弈从左到右进行,横向连杆代表合作策略,向下的连杆代表不合作策略。

每个人下面对应的括号代表相应的人采取不合作策略,博弈结束后,各自的收益,括号内左边的数字代表A的收益,右边的数字代表B的收益。

如果一开始A就选择了不合作,则两人各得l的收益;而A如果选择合作,则轮到B选择,B如果选择不合作,则A收益为0,B的收益为3;如果B选择合作,则博弈继续进行下去。

  可以看到每次合作后总收益在不断增加,合作每继续一次总收益增加l。

这样一直下去,直到最后两人都得到10的收益,总体效益最大。

遗憾的是这个圆满结局很难达到!

我们注意到,在上图中最后一步由B选择时,B选择合作的收益为10,选择不合作的收益为11。

根据理性人假设,B将选择不合作,而这时A的收益仅为8。

A考虑到B在最后一步将选择不合作,因此他在前一步将选择不合作,因为这样他的收益为9,比8高。

B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也要抢先A一步采取不合作策略……如此推论下去,最后的结论是:

在第一步A将选择不合作,此时各自的收益为1。

蜈蚣博弈的分析告诉我们,在有限次重复博弈条件下,因为最后一次博弈背叛者不可能受到惩罚,所以可以推测,寡头企业会在最后一次博弈中选择背叛。

逆推1我们发现,如果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寡头企业的合作从一开始就不会产生。

蜈蚣博弈解释了卡特尔组织合作的不稳定性,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的很多行业的价格联盟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理论上,几乎所有的卡特尔都会遭到失败,原因就在于卡特尔的协定(类似囚犯的攻守同盟),由于首先背叛协议者会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每一个寡头都存在强烈的背叛动机,结果都选择了背叛。

  3走出囚徒困境二:

威胁与承诺

  在寡头市场上,寡头厂商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有时需要对竞争对手采取威胁或承诺的策略。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厂商采取的是威胁策略,还是承诺策略,他的威胁或承诺必须是可信的,否则,他的威胁或承诺策略就会失败,他所期望的经济目标就无法实现。

  博弈论另一个经典的模型:

情侣博弈,在这个博弈中对手是两个卿卿我我的情侣,两人平时上班都很忙,难得周六晚上能在一起过。

男友是个足球迷,今天晚上电视要转播一场他喜欢的足球赛,两个人一起看足球对男友的收益是2,但女孩对足球一窍不通,但是能和男友在一起看足球的收益是1。

  女孩是个歌迷,恰好今天晚上她喜欢的歌星来开演唱会,她准备约男友一起去。

两个入一起去听演唱会对女孩的收益是2,可男孩偏偏对听歌不感兴趣,和女朋友听歌对男孩的收益是l。

由于两个人正处于如胶似漆的热恋阶段,在一起对双方都非常重要,一旦分开,无论是男孩单独看足球,还是女孩单独去听歌;还是男孩单独去听歌,女孩单独看足球,对双方的收益都是0。

那么他们会怎样选择呢?

对男孩来说,假如女孩同意看球,自己也看球收益为2,自己去听歌收益为0,所以选择看球;假如女孩选择听歌,自己去看球收益为0,自己去听歌收益为l,选择听歌。

可见男孩的决策依赖于女孩的态度。

对女孩来说,假如男孩选择看球,自己也看球收益为1,自己去听歌收益为0,选择看球;假如男孩同意听歌,女孩选择听歌收益为2,自己去看球收益为0,所以选择听歌。

同样女孩的选择也是依赖于男孩的态度。

博弈最终结果取决于谁能说服谁,谁坚持己见、不肯妥协的劲头更足,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如果男孩能够让女孩相信他打死也不会去听歌,那女孩会陪他看球;如果女孩能够让男孩相信她打死也不会去看球,那男孩会陪她听歌。

  1994年,RupertMUrdoch公司将纽约邮报的价格从40美分提高Nso美分时,其主要竞争对手每日新闻却没有跟上提价。

在将纽约邮报的价格回~1.140美分之后,RupertMurdoch公司宣布有意将邮报价格降到25美分,但每日新闻仍没有做任何响应。

不久,RuperMurdoch公司果然将邮报在Staten岛这个试验市场上的价格降到了25美分,此时其竞争对手每日新闻终于明白对方的策略,将价格提高N50美分,没过多久,RUPerMurdoch公司也将价格重新提高至50美分。

这里RuperMurdoch公司成功地运用了“承诺与威胁”策略,使得在这场价格博弈中出现了合作双赢的局面。

两个企业都知道价格战难免两败俱伤,RupertMurdoch公司首先承诺将价格提高到50美分,在对手没有做出回应后,他设计了一种让对手提价的战术,就是在Staten岛这个市场上将价格降到了25美分,对手明白了RupertMurdoch的用意和决心,RupertMurdoch的目标是显示力量,要让对手感到威胁的可信,为了避免全方位的降价把自己拖入价格战,《每日新闻》也只好把价格从40美分涨50美分。

  由此可见,在寡头厂商的相互博弈过程中,所采取的威胁或承诺策略一定应该是可信的。

只有这样,其威胁或承诺策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了经济活动中诚信的重要性。

  :

  [1]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美]朱·弗登博格.博弈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