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9686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19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新.docx

高三政治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新

巩固练习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是()B

A.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B.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C.认识社会,改造社会

D.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2.当前,对广大青年学生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这是因为()D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④人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应当形成理论化的世界观

⑤青年时期是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3.下列具体科学知识,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类,其中属于以社会活动和人的思维为研究对象的知识的有()B

①伦理学②生物学③生理学④经济学⑤政治学⑥医学⑦历史学

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⑦C.②③⑤⑥D.③⑥⑦

4.下列对哲学含义的理解最准确的是()D

A.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学说

C.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5.世界观是()B

A.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D.人们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观点

6.下列对方法论的理解中,最正确的是()A

A.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B.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性原则

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7.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D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派生的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这就是说()B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能解决所有问题

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任何错误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的全部智慧的总和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D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0.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宇宙间不存在什么造物主,这种观点是说(    )D

  A.自然界是由天地创造的    B.人类社会是从来就有的

  C.天地是万物之源            D.世界本来是客观存在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座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说明()AB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反过来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

D.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BD

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

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3、对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把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述出来,就成为哲学

D、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14.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ABD

A.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C.它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科学体系

D.它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材料,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

三、简答题

1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6.材料一:

在1956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关于“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的明确规定下,我国一些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人口问题,在估量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预测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论。

但在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鼓励生育的片面人口思想却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出现了用所谓“人手论”去批判和取代“人口论”的现象。

“人手论”认为,在人手与人口的关系中,“主导的一面是手”,“口的消费量是有限的,手的创造力却是无穷的”,人多固然消费多,但生产更多,因而积累也必然更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等等。

这种“人手论”造成了全国总人口从1961年的6.58亿猛增到1971年的8.47亿,10年间净增长1.89亿,年均增长2.56%等等严重恶果。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指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联系材料一,谈谈你对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的理解。

巩固练习2:

世界的客观性

一、单项选择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阳阴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

就是说,世界是由“元气”构成的,万物的变化是“元气”自身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天帝和诸神。

这种观点()A

A.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是机械唯心主义观点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原和发展的原因

2.赫拉克利特说过:

“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中国西周末年史伯则说: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3.随着科学的发展,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不得不说:

“(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

但又说:

“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

”这表明()C

①科学每向前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会失去一块阵地

②宗教神学与科学根本对立

③宗教神学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反科学的一面

④宗教神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②④

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重要能源的供求割据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长三角的“电荒”到涉及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与“油荒”,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正月作用开始显现。

这一事实说明

A、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

B、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

C、人的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

D、认识和利用自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5.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但我们却说: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这表明()

A、意识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

B、人能够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

C、人能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和概念

D、有的意识不是物质的反映

6.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B

A.自然界提供的丰富资源

B.物质资料生产

C.生产力D.生产关系

7.“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都是由人的意愿、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种观点()C

A.否认了意识的反作用

B.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

C.夸大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D.肯定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

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段话表明()B

①生产关系的依次更替是客观的

②社会的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生产力每向前发展一步就必然要求变革生产关系

④只要有生产力的变化,就有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9.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是对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的概括和总结

B.具有离开人脑而客观存在性质的都是物质的

C.每一个具体存在的事物都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0.2018年夏,全球许多地区“高烧”不止,“热浪”、“高温”、“干旱”席卷欧亚大陆,高温夺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近2000人的生命,高温使俄罗斯100万公项森林被火吞噬,干旱使我国南方8省区5570万亩农田受害,630万城乡居民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专家们认为,这一年的普遍高温对人类掠夺式开发自然是一次警示。

从唯物论角度看,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变化,主要是由于()C

A、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B、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频率增大了

C、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后果

二、不定项选择

11.“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这告诉我们()ABC

A.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

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前提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人类不能消极地听凭自然的摆布

12.“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这是因为()A

A.物质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B.只有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才是客观的

C.人在客观物质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13.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它的正确理解是(    )AB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D.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依赖于人的创造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因为(    )ABCD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C.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人的意志不能决定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三、辨析题

15.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愿望决定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四、论述题

16.由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忽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忽视对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的科学治理,以致使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污染,臭氧层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今天人类又不得不高喊:

要保护自然!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

(2)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巩固练习3: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单项选择

1.意识()c

A.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是大脑的机能

C.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D.是人脑自行产生的

2.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事例。

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这类事例表明()D

A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D狼孩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3.“如果小猫看到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

”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性批判中可以看出,作者主张()C

A.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D.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4.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拥有淡水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面对缺水的现实,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

这说明C

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5.费尔巴哈说过: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这主要说明b

A.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C.能否认识事物取决于人的意愿D.正确的认识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

6.在诗词中有一种“移情”现象,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是移情的具体写照。

这种“移情”()D

A.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认为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主张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D.说明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7.“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8.爱因斯坦说:

“有两样东西是无止境的,茫茫宇宙和人类的愚昧,但是只有后者我能肯定的确如此。

”从哲学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B

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C、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9.玉皇大帝的外貌像汉族人,上帝的外貌像西方人,可见()B

A.人是按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有人就有神

B.宗教观念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歪曲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C.宗教观念的根源在人的意念之中

D.宗教观念中有的事物,客观世界中也有

10.“要知道,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这个论断说明宗教中的鬼神是()

A.自然界存在鬼神必然的合乎实际的反映

B.人脑通过幻想创造出来的一种错误的观念

C.客观世界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不定项选择

11.健康的人脑能够正常思维,严重损伤的人脑则不能,这说明()AB

A.意识依赖于人脑

B.意识依赖于外部世界

C.意识只能来源于健康的人脑

D.意识不一定总是离不开它反映的对象,但一定离不开人脑

12.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ABD

A.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B.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C.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

13.为调节劳动者在收入差距上的过分悬殊,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从1999年11月1日起,国家开始征收银行存款利息税。

对此问题,有人从局部利益考虑,认为国家这一政策不合理。

而大多数人能从国家利益考虑,认为国家这一政策合理。

从哲学上讲这表明()D

A.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存在有少数人和多数人的意见分歧

B.人生观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不同

C.人的阶级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会不同

D.一个人原有的知识构成正确与否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

A、1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纷纷上网,网络词语也大量出现,有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也有网民根据网络特点新造的一些词汇和符号,有的词语则不太健康。

网络词语的出现体现了

B、A.人们的好奇心理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C.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辨析题

15.任何意识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论述题

16.礼记:

“富润屋,德润身”。

在文化方面,十六大报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提出不仅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首次明确提出要提高人的健康素质。

这三大素质的明显提高,标志着我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试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德润身”的道理。

巩固练习4:

物质和意识辩证的关系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辩证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在于()C

A.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B.物质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C.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是不能独立存在的D.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静止的

3.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物质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B.特殊情况下意识的能动作用起决定作用

C.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本质

D.意识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对事物发展有反作用

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这句话体现了()B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的关系

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6.我国之所以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因为()C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引导我国公民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③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④公民道德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7.恩格斯说:

“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意识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8、党的十六大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因为()C

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只要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就能实现全面小康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在特定情况下精神决定物质

9.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或消雨的方法产生降雨或不下雨,用人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

这说明()A

A.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人的意识能决定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存在与变化

C.物质和意识相统一,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

D.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0.“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升空、变轨、运行、返航、降落,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安安全全。

它的成功源于中国航天人的严谨,源于他们对“零缺陷”的追求。

中国航天人以三“零”——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为指导,才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

这说明D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知识构成是决定人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

C.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改造世界的立足点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不定项选择

11.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BCD

A.能够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B.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

C.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D.通过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12.最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C

A.物质决定意识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13.对于温州人,人们有三个说法:

“可怜的温州人”,“可恶的温州人”,“可敬的温州人”。

为什么是“可怜的温州人”呢?

温州人一开始很穷,自然条件也不好,只好出卖苦力,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积累原始资本。

有钱后,温州人就办企业,搞经商,他们发现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来钱快,于是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一双鞋一个星期不到鞋帮鞋底就分了家,人称“可恶的温州人”。

后来,温州人发现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到头来坑的是自己,没有人敢跟他们做生意了。

这时候,温州人就想到重建信誉,不仅自己打假还请外人帮着打假,行业协会现在是全国最好的,人称“可敬的温州人”。

这段材料从哲学道理来看,体现了()ACD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客观事物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4.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论断说明()ABD

A.意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

三、辨析

15.“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句话概括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6.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分析,依据对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是如何体现的?

巩固练习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单项选择

1.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必须反对本本主义。

下列关于“本本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本本主义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个别事实

②本本主义把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作为办事情的出发点

③本本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④本本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

2.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点是()C

A.以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实

B.以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为出发点

C.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

D.承认意识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

3.“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

A.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由于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的一些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这说明B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观念的变化决定于实践的变化

C.原有的观念是主观自生的,因而是错误的

D.新观念是真理,旧观念是谬误,真理必然战胜谬误

5.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

这体现了B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6.我国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多次强调,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

会背景不同,各国应制定和落实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

这一主张体现了A

A.一切从实际出发B.普遍联系C.变化发展D.一分为二

7.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