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9626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docx

上饶县七中五年发展规划814修订稿

 

上饶县第七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2011-07-23

目录

一、过去三年学校发展的基本评估3

二、未来五年学校发展愿景6

(一)发展背景分析6

(二)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7

(三)学校的办学追求7

(四)学校发展优先解决的问题7

三、学校发展目标分解与措施8

(一)项目目标之一:

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效能8

(二)项目目标之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9

(三)项目目标之三: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11

(四)项目目标之四:

强化教科研意识,健全教科研管理体系,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12

(五)项目目标之五:

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完善德育网络,打造德育工作特色14

(六)项目目标之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鲜明办学特色,营造学生发展新天地15

(七)项目目标之七:

树立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17

四、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机制18

(一)舆论保障18

(二)组织保障18

(三)制度保障18

(四)经费保障18

五、学校发展规划监控评估19

(一)规划制定阶段19

(二)规划实施阶段19

(三)形成性评价19

(四)终结性评价19

 

为切实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质,推动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国家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以及上饶县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过去三年学校发展的基本评估

上饶县七中是2008年10月在上饶县二中初中部的基础上成立的一所初级中学(2009年9月1日正式揭牌)。

学校位于上饶县城吉阳东大道9号,东临上饶市新行政中心和上饶县湿地公园,西接上饶县人民政府,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学区为县城凤凰大道以北、三清山大道以南、工业园区兴园办等区域,学区内有后畈、桥下、信美和月亮湾四个居委会,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学区内总人口45600余人,其中,学龄人口1000余人。

学校占地105亩,现有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规划并在建的建筑面积58519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60个,学生4300余名,在编教职工209名。

因学校正处于改扩建中,部分学生(28个班)在设于县二中的教学点上课,构成“一校两点”的办学格局。

学校独立建制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喜人。

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县域内乃至上饶市的一所品牌初中。

1.领导班子务实进取。

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勤奋务实,以身示范,有较强的凝聚力;带头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与教学,指导教研,有较高的威信;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干群关系融洽;有发展意识,不满足于现有的办学质量,希望立足于更高的标准谋划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学校的内涵发展,走文化兴校、特色办学之路,全方位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

2.管理机制运行有效。

学校传承了县二中成功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完善、提高,初步形成了学校的管理文化——严谨、规范、精细;校级及中层领导牢固树立“先做最好的老师,再做优秀的干部”的理念,理解教师、服务教学;学校形成了上下沟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并实行月报制。

3.队伍建设成效初显。

现有专职教师209人,职称结构(高级、中级职称教师分别为47人、87人,比例为19.6%、41.6%)、学历结构(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分别为49人、157人、3人,比例为23.5%、75.1%、1.4%)、性别结构等基本合理。

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教学名师11人、校级教学名师13人。

教师热爱事业,认同学校,责任心强,积极上进,自我加压,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实施“青蓝工程”等措施,致力于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

4.办学质量广泛认可。

学校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认真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二率(达优率、及格率)一平(平均分)”全县领先,各项竞赛屡获佳绩。

2011年首届毕业生中考,即获得优异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社会声誉好。

5.办学特色初步显现。

在充分分析现有办学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加以打造。

以“机器人”、“科技小制作”、“生物标本制作”等项目作为切入点,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学生在省市有关比赛中屡获佳绩,为下一步创建科技教育的特色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但当前学校办学也面临到一些困难,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办学硬件条件亟待改善。

目前,教学条件比较简陋,没有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和音体美专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足,缺乏运动场地,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严重制约;因为教室不足、教师缺编,成班率偏高;“一校两点”带来管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改扩建一期工程计划2012年投入使用,二、三期工程要如期启动,都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限于条件,学校文化建设仅限于一些墙面文化,环境育人的功能难以显现。

第二,教师幸福指数有待提高。

教师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大,社会期待高,既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也容易给教师带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职称聘任难;家校关系不如以前融洽,部分学生家长抱着“让孩子混到毕业”的想法,对学校教育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对教师工作不理解。

这些因素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较大,迫切需要营造宽松融洽的内外部关系。

第三,学生全面发展需高位落实。

需进一步处理好升学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既关注中考科目,也重视非中考科目;既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也要保持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推动学生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未来五年学校发展愿景

(一)发展背景分析

1.时代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小班教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等。

这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初中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指导我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办学既是挑战,也是契机。

特别是上饶县作为省教研室“高效课堂”的试点县,我校又是全县教学改革的试点校,肩负教学改革实验的任务,如何在已有办学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加大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队伍(干部、教师)建设、学生管理等工作力度,以最大限度地达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使学校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应该着力思考并大力践行的重大课题。

2.区域背景

近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快速推进,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学在城西,打造教育名县”的教育发展目标,这给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要求不只是“有学上”,而是要“上好学”,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压力。

学校地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县城,面临来自兄弟学校的竞争压力,而且因为县城距离上饶市市区较近,还会受到来自市级学校的生源竞争。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从2011年秋季起严格按学区划片,没有了生源优势学校该如何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如何将以上“四个压力(问题)”变为动力,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期望中、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负重前行,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谋划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二)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秉着“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功”的办学理念,同心同德,负重克难,将上饶县七中打造成一所“环境园林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精细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生向往、家长放心、教师安心、社会满意、全市一流的省级示范学校,使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教师幸福生活的和谐家园。

(三)学校的办学追求

1.面向全体学生

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切实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和“抓中间促两头”,既给成绩好的学生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全体学生实现各得其所的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要努力做到,从七中走出去的学生,一要以德立身;二要具有对学习有兴趣、对人生有激情、对他人有爱心、对自己有信心等基本品质。

(四)学校发展优先解决的问题

今后五年中,学校应着重做好“三篇文章”:

做优管理,探索建立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创名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做强教学,打好课堂教学“攻坚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减负增效”;做足特色,通过五年建设,使目前尚处于“特色项目”阶段的科技教育上升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学校发展目标分解与措施

(一)项目目标之一:

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1.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教代会的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在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最终决策;党支部对学校工作起保证监督作用,完善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听取和尊重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树立“教职工是学校主人”和“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完善工会职能。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科学管理素养

完善领导班子学习制度,采用领导中心发言或外请专家报告等形式,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同类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积极参加较高层次培训,“走出去”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建设一支办学理念先进、管理方法科学、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领导集体。

3.完善“点面结合,双线管理”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干部业务素质

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协调年管会与职能处室的关系;定期举办中层干部业务培训班;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名校挂职锻炼(影子培训),帮助中层干部端正角色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4.设置“公共服务岗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岗位”,每学期开学前,拿出一定工作作为“公共服务岗位”,在全校教职工中“招标”,由教职工结合自身特长和愿望进行申报,并加强指导和过程监控,给予相应报酬,改变“忙闲不均”状况,营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和谐氛围。

(二)项目目标之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1.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师德水平再上新台阶

编印《教师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读本;定每年九月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教育全体教职工自觉弘扬高尚师德,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作不懈追求,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健康发展;鼓励教师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营造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精神氛围。

2.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制订《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1357”工程:

即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入门、站稳讲台,三年成熟、学生欢迎,五年成才、教学骨干,七年成器、学科带头”。

充分挖掘老教师资源,以学科为单位组建“导师团”,导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制订“传、帮、带”计划,引导青年教师练好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缩短成长期;在导师指导下,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加强检查、考核,使规划落到实处;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沙龙,通过研讨、汇报、观摩等多种形式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3.多途径助推教师冒尖,打造一批专家型“领军教师”

在现有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功勋教师”评选制度,分别制订评选标准和办法,定期组织评选,使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努力有方向,赶超有目标;对当选教师实行津贴制度,并注意评选结果的教育意义,发挥奖项获得者的示范作用,使评选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鼓励并支持骨干教师开展课例研究,主持科研课题,使之成为研究型教学名师;积极选送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拓宽视野,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并实行参训教师汇报制度,实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对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有经验有潜力的教师实施针对性的培养和管理,打造一支研究型、专家型名师队伍,成为教师中的领军人物。

4.优化校本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增强培训工作实效性

组建学校“校本教师培训工作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制订“校本教师培训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给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校本培训的规范化管理,精心组织,严格执行,强化考核,提高实效。

5.积极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开展“教师读书月”活动,定每年四月为“读书月”,倡导教师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评选“书香教师”并给予适当奖励,以营造“书香校园”。

6.关爱教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合理控制学校办学规模和成班率,逐步减轻教师工作负荷;随着新校园建设的推进,逐步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定制教师校服,重大活动时统一着装;由工会牵头,组建“教师健康俱乐部”,促进教师加强体育锻炼,缓解工作压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项目目标之三: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学习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工作常规制度,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教学总结等教学环节的管理;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对集体备课的指导和管理,鼓励各备课组创新备课形式,教务处加强对备课活动的督查,增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行教学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加强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巩固课程与教学改革已有成效,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牢固树立“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意识,形成人人研究课堂、个个致力“减负增效”的浓厚氛围;继续完善并全面、深入实施“OTS情感教学法”,注重情感沟通,使学生“乐学”“勤学”“巧学”,引领学生成为心灵健康、行为儒雅、学习自主的人,最终形成具有七中特色的教学方法;学校领导带头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带头上示范课;实施教学技能大比武,开展“初级教师汇报课、中级教师优质课、高级教师研究课、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风格,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交流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逐步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行开放课堂,倡导领导听课、各学科各年级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围绕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和焦点问题,设计专题开展行动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教学质量分析,强化教学过程监控

组建教学督导组,制订《教学质量督导工作办法》,强化督导组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检测作用;完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定期召开分科教学质量分析会,校领导亲自参加,让每位教师结合考试结果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分析会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新校园的建成,逐步建立学生电子成绩册,全面、动态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5.加强教学资料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专业支持

充分发挥高级教师的作用,组建“学术顾问团”,负责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撰写优秀教学课例、班级管理案例,建立校本“名师(名班主任)教育教学案例库”;加大对图书、报刊资料的投入,订阅各科教学必要的报刊杂志,为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帮助。

6.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对原有的“写字”、“主题阅读”等活动进行总结、完善和提炼,编写校本教材,形成校本课程;围绕学校“科技教育”特色,拓展教育平台,扩大学生受益面,开设“科普讲坛”,编写科普系列讲义,开展科普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形成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项目目标之四:

强化教科研意识,健全教科研管理体系,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1.强化教科研意识,健全教科研管理体系

强化科研兴校意识,确立“教学中的问题是研究的课题、课堂是研究的基地、教师是研究的主人”的观念,建立“教研课题来自教学,研究成果服务教学”的机制,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习惯,促进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充实教研处的管理力量,制订《教研处工作办法》,规范教研处工作程序;由教研处牵头,制订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教研处和教师教科研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每年召开一次教科研总结表彰大会,大力营造教科研氛围。

2.加强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每年度由教研处征求教师意见,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设计《课题指南》,以招标的形式确定研究人员,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指导、中期检查、结果评估,并根据研究情况分期给予经费资助;鼓励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提高教学微技能,实现“聚小成大”“以小见大”;积极组织申报市级、省级课题,鼓励教师开展合作攻关,强化团队精神。

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

选拔专业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具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制订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规划和活动计划;开展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计划展示和交流活动,促进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实行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评选、奖励制度。

4.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普及教科研知识;举办教科研经验交流会和教科研沙龙活动,促进教师教科研经验交流;加强对教师教科研的指导和管理,切实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和能力。

5.建立校级“教科研基金”,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对有价值的成果发表、出版给予经费资助,帮助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职业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为“推名师”计划(推荐教师参评县、市、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荣誉称号)准备充分的成果条件。

(五)项目目标之五:

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完善德育网络,打造德育工作特色

1.以正确的学生观为指导,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树立“学生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成长中的人”、“学生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功”的教育理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学生工作;树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在评选“三好学生”的同时,开展“团结协作之星”、“勤奋之星”、“守纪之星”、“进步之星”、“活跃之星”等“星级学生”的评选,真正体现“不拘一格”的人才观,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信。

2.升华德育工作特色,多维全面育人

建立“班科联席”、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形成班主任主导、各科任教师积极参与的“同班教师群体”,共同讨论班级工作,形成学生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重大节日,在三个年级开展不同主题的系列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活动”的作用,形成“自主性强、自律性高、富有实效”的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的班主任队伍

成立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实施“薪火工程”,发挥中老年教师在班主任培养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组织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开展班主任专业技能比赛,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在落实班主任常规管理任务的同时,鼓励班主任探索“个性管理”,形成班级管理的特色和风格;开展“首席班主任”、“星级班主任”评选,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并给予适当奖励。

4.成立家长委员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由政教处牵头,成立校级“家长委员会”;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年级家长委员会”,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机制;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向学校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工作,商讨学生工作对策,请优秀学生家长代表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召开家长和教师交流会,增进相互了解;制作《家校联系手册》,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建立家长学校,合理引导家长的教育期望。

5.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研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举办师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对“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后进生”心理状况的实证研究,以理论指导教育工作;组建“心理咨询室”,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矫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项目目标之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鲜明办学特色,营造学生发展新天地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化新校园

加快学校基本建设速度,按照“一年内一期工程交付使用、三年内完成二期工程、五年内完成三期工程”的进度安排,完成校园改扩建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凸显“科技教育”特色的文化景观。

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全方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让传统游戏回归校园,使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动起来”;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和各种活动,丰富师生精神生活,陶冶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鼓励年级、班级组织各种专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人文素养养成的体验经历;发挥团委、学生组织的作用,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小型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注重节庆仪式的育人功能。

认真设计并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节庆仪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

成立绘画、合唱、写作、舞蹈、篮球、器乐等学生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舞台。

通过合唱团带动班级的音乐艺术活动,让校园充满歌声。

3.加强科技教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特色是学校的“名片”,是一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之所在。

学校将始终坚持科技育人的素质教育观,通过五年建设,使目前尚处于“特色项目”阶段的科技教育上升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为此,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阵地,以学科教学为补充,以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为载体,以学生社团组织为抓手,以“科技节”为平台,以成立少年科学院、评选“小小科学家”为激励,以科普讲座、科技小竞赛、小发明为活动形式,切实将科技教育落到实处,以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素养,实现“普及科学知识,树立崇尚科学的思想;锻炼创新思维,培养科学想象的习惯;发掘创造潜能,打好探索科学的基础”的目标。

(七)项目目标之七:

树立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1.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

后勤管理人员应强化“服务育人”的意识,认真研究后勤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