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考核知识点考纲.docx
《两学考核知识点考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学考核知识点考纲.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学考核知识点考纲
心理学考核知识点
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感觉的作用: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感觉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离开了感觉,人类已有的正常心理活动也会遭到破坏,没有感觉人不仅不会产生新的认识,而且正常的心理活动也将遭到破坏。
3、感觉种类:
①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
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②外部感觉包括:
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
③内部感觉包括:
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4、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
5、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而知觉则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在是孤立的属性或部分,而是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到基础之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充实越完整。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是比感觉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6、知觉的分类:
不同的角度和标准知觉分类是不同的
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映实际的精准程度,可以把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
精准知觉可以分类为:
对物的知觉和社会知觉。
7、知觉的特性:
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8、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按照感知觉规律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①基本的直观教学形式:
包括,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②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效果,教师应根据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组织直观教学,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感知事物的清晰度,是形成感知觉的基础。
使用活动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重视感知对象的组合,以形成整体知觉;③语言与形象结合;④尽量使学生的多种分析感觉参加活动。
二、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1、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觉,这种特殊形态的知觉之所以异与一般知觉就在于人们在观察之前必须先有一定的目的,并且根据一种目的拟定计划,按照计划去全面、仔细、准确地知觉事物,所以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离不开思维和言语的作用,它是一个知觉、思维、言语相结合智力活动过程。
在观察过程中离不开思维活动的参与,因为如此,观察有时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个人通过长期观察活动所形成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观察能力,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训练,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②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学生观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②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
③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变多思。
④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
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三、良好的观察品质
良好的观察品质有以下几种:
(1)条理性。
(2)创造性。
(3)敏锐性。
(4)精确性
四、记忆的种类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他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
记忆由三个环节构成:
识记是第一环节;保持是第二环节;再认和回忆是第三环节。
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四种。
①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内容的记忆。
④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思想、概念或者命题等形成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又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①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刺激停止后,刺激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它的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二是一持时间极短。
三是容量较大。
四是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进入短时记忆。
②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有三个特点:
一是记忆容量相当有限。
二是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三是短时记忆的内容通常经过复述能进入长时记忆。
③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
它的特点一是保存时间长,二是容量无限。
三是以意义编码为主,四是内容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五、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识记的有意性随记忆的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2、记忆的方法虽有机械记忆,但已经不占主导地位,运用理解记忆逐渐发展
3、内容上,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得到较大发展
六、提高记忆的方法
1、科学的认识和记忆,提高识记的效果:
①增强识记的目的性;②提高对识记材料的理解水平;③把识记的对象变成智力操作的对象;④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2、有效地组织复习①及时复习;②集中与分散复习;③过度复习;④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⑤复习形式要多样化;⑥注重对材料的复述;
七、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
1、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想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首先,根据想象有无明确的目的和意识,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①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②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按照想象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①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描述或图表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②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作出新形象的过程。
培养创造想象,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主要有个方面。
①丰富的表象储备;②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决问题的途径;③艰苦的劳动和灵感。
灵感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状态。
灵感具有在潜意识中酝酿而成,突然飞跃猛现于意识状态的特点。
灵感的表现:
创造意识敏锐而清晰;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情绪高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积极再现和改造。
培养想象力:
①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原理,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②强调启发式、探究式、研究性的教学方法;③对学生加强言语训练;④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同思维”;限制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多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好的思维品质;⑤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八、思维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思维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按思维发展水平和内容分类
按照人类思维水平的演化序列和人类儿童的思维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以及思维进行时凭借物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三类: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借助实际操作进行的思维叫做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利用头脑中事物的表象进行的思维叫做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叫做抽象思维。
从思维发展历程看,人类经由了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三个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
(二)按其它标准的分类:
①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②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③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
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
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学习者:
特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人在学习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3、教育影响: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关系:
上述三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1、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要素;二战后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2、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观念;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教育与文化: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⑤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
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四、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中国的孟子、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及学说:
中国的荀子,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有称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又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的标志:
生理方面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具有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概念: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功能(作用):
①导向作用;②激励作用;③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特点:
①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②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③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规定教育目标。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观点: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主张:
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
代表人物:
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涂尔干等。
7、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②适应于超越问题;③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④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人本位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②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③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5、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6、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六、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帮学生解除学习困惑,启发他们智慧。
3、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人格特征: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五种品质:
①热爱、同情、尊重学生;②知识广博、肯教人;③耐心温和、容易接近;④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⑤教学方法好。
学生不喜欢的教师五种品质:
①经常骂人、讨厌学生;②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学生看死;③上课拖时间、下课不理学生;④偏爱、不公正;⑤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4、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①课程开发的技能;②对课程整合的能力;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④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
5、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那么,教师也就应该具备时代要求,具备新课程所倡导、所希望的标准和素养,应实现几个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①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新课程强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就应该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服务。
②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③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与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做终身学习的楷模。
④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走研究型的道路。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研究。
其次,教学行为的科学化需要教师的研究。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从课堂中研究,从课程里研究,从方法上研究;在研究中充实,在研究中调节,在研究中提升。
⑤教师应该是合作者:
现在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
作为教师,需要很好地和领导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
⑥教师应该是理想的追求者: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走得多远。
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也不可能走多远。
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
(三)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的本质特点:
①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③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丰富、多样的人;②学生教学的中心;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④学生是为成熟的、发展中的人;⑤学生是能动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四)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2、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②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③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3、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5、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的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6、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①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②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
学生方面:
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7、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①尊师爱生、相互配合;②民主平等、和谐亲密;③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8、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④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⑤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七、课程:
(一)课程内涵
广义的课程:
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
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从广义的角度研究,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依据不同标准,对课程的分类不同: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
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3、从课程功能角度:
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从教育阶段角度:
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看:
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③从小学至高中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