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8825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docx

领导讲话稿之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

协会成立讲话稿二胡

【篇一:

艺术协会成立大会讲话稿】

xx剪纸艺术协会成立大会讲话稿

各位领导,协会会员代表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xx艺术协会成立大会。

协会的成立是xx爱好者展示才能的一个平台,是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件盛事。

在此,我代表xx单位对协会成立大会的胜利召开,对新当选的协会会长、副会长等表示热烈的祝贺!

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弘扬剪纸艺术可以提升xx文化品味,深化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xx夕阳红剪纸艺术协会的成立为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开展艺术交流、学习,进行技术创新,做大做强xx文化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持。

同时,协会的成立也让老年人找到了发挥余热的舞台,丰富了晚年生活,陶冶了情操,在“老有所乐”中,实现了“老有所能”、“老有所为”。

借此,我在这里谈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完善内部治理,规范协会运作。

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协会健康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协会公信力的关键。

希望你们进一步健全内部运作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将协会打造为新区的优秀品牌社会组织。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文化传承。

剪纸艺术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艺术,在当代却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尴尬境地,希望协会重视人才培养,吸纳xx青年人参与,不断提升会员及广大剪纸爱好者的创作水平,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是积极开展活动,参与社区建设。

社会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服务社会,参与社会建设。

希望协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活跃社区氛围,激发社区活力。

最后,预祝协会发展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篇二:

太极拳协会成立领导讲话稿】

太极拳协会成立领导讲话稿

各位会员、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东石镇太极拳协会成立大会,目的是以协会成立为契机,宣传和动员全镇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积极参与太极拳运动,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培养群众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全民健身素质。

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东石镇人民政府向太极拳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关心、支持东石镇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健康素质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而太极拳运动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应该说,太极拳运动在我镇有相当好的群众基础,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等都有一批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

这是一项老少皆宜、集健身、防身、观赏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太极拳是武术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历经数百年发展,它已经成为全世界流传最广、练习人数最多的拳种。

太极拳不仅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武术功能,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大极拳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当中,处处闪烁着中国人智慧的光芒。

在构建

和谐社会的今天,太极拳是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在我镇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成立太极拳协会既是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我镇太极拳爱好者的热切期盼。

我想,东石太极拳协会的成立对促进全镇乃至全市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协会今后要在主管部门的具体领导下,团结和带动广大会员,积极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加进来,在全镇形成广泛影响,使太极拳运动成为东石对外宣传的一个新品牌。

协会在工作中,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篇三:

二胡的发明和发展历史】

摘录:

二胡的发明史

2008-04-1910:

18

《中国胡琴之“第一”》

(潘朝茂收集整理)

(一)、胡琴类乐器及其配件

1、中国民族乐器之首——二胡。

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作为胡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二胡在全国各地区的使用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在民乐团中是主要的旋律乐器,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戏中都使用二胡作主奏乐器,是很多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和主奏乐器,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刘天华将二胡推向艺术舞台至今,二胡的演奏水平和二胡乐器本身的质量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

2、二胡最早的雏形——奚琴。

奚琴是隋唐时期居于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少数民族奚部落所使用的一种乐器,奚琴也因此而得名。

它是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胡琴类乐器的鼻祖。

唐代奚琴传入中原,当时称为嵇琴。

唐宋时期的奚琴(嵇琴)有弹弦和轧弦并存的演奏方式,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为用马尾毛制成琴弓来拉奏的胡琴。

“胡”是中原人对游牧民族的泛称,同时表明这种乐器源于草原,后来汉族又根据胡琴的两弦称之为二胡。

3、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和图片数据——宋代陈旸的《乐书》。

该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1068一1085)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共200卷)。

其下篇(96一200卷)称《乐图论》,有关乐器的论述不仅有文献依据,尺寸规格,而且有540幅插图列于其间,使人一目了然。

《乐图论》里记载了一种和二胡相似的乐器“奚琴”并附有插图:

“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

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从插图看,奚琴没有千斤,二个弦轴与今天的二胡方向相反,琴杆上节点突出,好像是用竹杆制成。

琴筒与今天的二胡基本相同,琴筒上蒙的是蟒皮还是木板,从插图上很难判断,但琴码俨然在目。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和图片数据。

4、最早记载嵇琴的文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宴荣山人池亭诗》:

“竹引嵇琴人,花邀戴客过。

5、最早记载“胡琴”的文字——唐代大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

“中军置酒饮客归,胡琴琵琶与羌笛。

”但许多人认为这里的“胡琴”不是指二胡的前身拉弦乐器,而是指由胡部所传入的弹拨乐器。

6、关于马尾胡琴最早的文字记载——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五记自作《凯歌》其三之中有这样的诗句: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忧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7、最早进行二胡型制改革的人——周少梅。

20世纪初,江阴顾山镇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在常熟周万兴胡琴店周荣根、陶洪茂技师的支持和配合下,将二胡的琴杆增长至90公分(现在二胡的内弦转轸为那时的外弦转轸位置),改选瓜子蛇皮为琴膜,琴筒加大,更换琴弦(将

内外两丝弦都加粗,定弦的音高也随之降低了三至四级音),配置软弓等使二胡的音量、音色有了很大改进。

8、二胡生产加工历史最早的城市——苏州。

苏州是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的发源地,其乐器制作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南宋时期已有乐器作坊,而且从家庭手工业逐步演变到了专业化的作坊生产,出现了专门以制作乐器为主的一条街。

到清康熙年代,苏州的乐器制造业已繁荣鼎盛、饮誉全国。

乾隆年间,“苏州即有数户人家,主要产品是鼓、笙、笛箫、胡琴等”。

嘉庆初年,苏州的乐器制作已颇具规模,建立了民族乐器行会组织,统辖江浙一带乐器店行。

同治年代,“金石丝竹,无不具备。

”。

9、最早的月弯头二胡和逥纹头二胡——20世纪30年代,著名演奏家蒋风之设计了顶部呈半月形,琴筒为六角哑铃式的二胡,这就是解放前被称为“蒋氏南胡”的二胡。

周万春乐器号店主、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师周荣庭(1907~1975)根据蒋风之、陆修堂等人的要求并协同探讨,制作了洋山柄头二胡(现月弯头)和逥纹头二胡。

10、二胡“宋官帽”琴头和“大叶千秋”琴头的创制人——台湾“胡涂二胡工坊”制琴名师涂明顺(自称“胡涂”)。

11、直边蛋型筒二胡的改革者——熊正林、封明君。

改革时间:

1973年,特点:

音量大、高低音平均、音质纯正、统一。

12、方圆筒(前八后圆)二胡的研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曾组织成立民族乐器试制组试制了一些二胡及其它民族乐器,对不同大小、长短和圆形、六方形、八方形的二胡琴筒进行过测试。

70年代,新影乐团的汤良德研制了前方(八角)后圆的二胡,而且花板是可以转动调节的半月形,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声音的传导进行调节。

1975年中央音乐学院王国潼和北京民族乐器厂满瑞兴研制成功琴筒长133毫米,前口纵向直径86毫米,横向直径92毫米,后口内径84毫米的方圆筒琴。

琴筒中央加装一个小竹筒,目的是增强高音区的音量。

前口成扁八角型,目的是要使擦弦点降低,以增加音量与音色的稳定性。

王国潼和满瑞兴的这项改革曾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3、扁八方筒高胡的研制人——王国潼和满瑞兴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

扁八方筒高胡的琴筒前口小,后口大,中部呈细腰形,琴筒内加装长10.2cm、直径4.2cm的小竹筒,使高把位的发音格外明亮。

演奏时一般无需用双膝夹持琴筒,而采用与二胡完全相同的演奏姿式,利用前音罩、后音罩替代两膝夹持琴筒的演奏习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4、低调粗弦二胡(二泉琴)的研制人——王国潼和满瑞兴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

80年代闽惠芬与王瑞泉、沈德庆共同研制成功标准的南音二泉琴。

15、扁圆筒二胡的研制人——吕伟康。

扁筒二胡的研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当时北京、苏州、沈阳均开始进行试验。

吕伟康从1958年即开始搞三胡试验,琴筒做成扁筒,但因声音大音色不美而搁置。

后来又通过无数次的设计,并破天荒地把蟒皮横过来鞔,终于在1968年成功制出音色、音量统一的扁圆筒二胡,成为最早定出型制的椭圆形琴筒。

16、第一把四个筒的二胡——台湾文化大学艺术学院前院长庄本立教授于1958年研制的“大四筒琴”。

1981年他还发表了《四筒琴之创作与研究》一文。

17、“曾氏二胡”的研制人——曾宪勇。

1961年,原武汉军区胜利文工团二胡独奏员曾宪勇因设计自用二胡而开始改革传统二胡。

他设计的这种改革二胡由武汉民乐厂资深老师傅雷志明制造,将琴杆装在琴筒上,琴筒为束腰式,筒内分前后腔,俗称“大屁股二胡”。

1964年

4月他带着第一把改革二胡(64-2-1型)参加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并在当时全国乐改展示交流会上试奏。

1965年2月又设计了椭圆二胡,由武汉民乐厂乐义明制作。

随后胜利文工团民乐队正式起用他改革的椭圆二胡及中胡(65-2-2型、65-2-3型、65-中-4型)。

2000年8月25日,曾氏“改进型胡琴”申请发明专利,2004年4月获得批准。

这种胡琴的最大特点是琴杆不穿过琴筒,并在琴筒内增加了不同形状的部件,通过喉管的作用,使音质、音色更美,并且防止了“狼音”的出现。

18、凸轮式双千斤二胡的研制——20世纪70年代末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果俊明等人参加“凸轮式双千斤二胡”改革获得成功。

他本人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上用凸轮式双千斤二胡作了献礼演奏。

19、电子变音二胡的研制——1987年,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群众艺术馆王占英发明成功“电子变音二胡”,获得国家专利并获省第二届发明展览银奖。

同期研制成功的“wii—38型、wii—46型电子变音胡琴”、“效果器”、“两用电二胡”等系列产品获河北省文化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子变音二胡用新振膜取代了原二胡所用的蟒皮,通过音色转换开关控制可演奏出二胡、高胡、中胡、京胡、京二胡、坠胡、马头琴、大提琴等效果。

该产品已被《二胡艺术概览》、《中国乐器》等书收入。

20、加弦二胡的研制人——河北师范大学卢俊德。

该琴特点是弦多于等于3根,相应地轴子、千斤、码子都有改进。

为了不致因弦多影响演奏,将琴杆下部由直形变为弯形。

为了保证音质,将琴筒改为扁不等八角形,其顶点可连为蛋圆形。

1988年6月获得国家专利。

21、两用胡琴的研制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平机器厂劳动服务公司装卸队徐国柱、马修身、沙广英、徐国权。

两用胡琴是在原二胡基础上,在调弦器的螺杆外穿有一头带外螺纹的套管,在琴担上装有连接琴弦变换装置的连杆,在琴筒上装有变换高胡和二胡琴弦的变换装置,在琴筒内装有带蒙皮的小筒,从而使一把胡琴获得高胡和二胡两种音色。

1988年10月获得国家专利。

23、长铁牌滑动千斤二胡的研制人——李长铁。

辽宁新民市长铁乐器厂厂长李长铁从1986年开始至1999年,历经13年时间研制成使用滑动定位千斤变调的bdq-1型变调二胡。

新型二胡在传统二胡基础上增加了滑动定位千斤、琴弦微调器和琴弦锁,可以演奏12个调式,比传统二胡扩大了四度音域,每档之间均为小二度音程,琴弦微调器可以更加方便的对音准加以调整,而琴弦锁则有效地避免跑弦的问题。

该琴2001年12月得到二胡专家认可,2003年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并获国家专利证书。

除滑动千斤变调二胡外,李长铁根据相同的工作原理,先后研制成了多功能电声二胡、六档转调高胡、七档变调板胡、五档转调京胡、电声京胡、旋转式变调笛等新型民族乐器,这些都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

24、内调式人造蟒蛇皮二胡的研制人——北京提琴厂退休工人李培俊。

他的这一产品1998年获得国家专利。

25、“陈式二胡”的研制人——陈宝田。

这种新式二胡是由中国音协二胡协会副秘书长陈宝田发明的,筒内置两根长短不一的竹风管,并在筒内壁粘有方锥型及园柱型的阻音块,据介绍可增大共震,改善高低音之间的音量比例及内外弦的音色。

26、齿膜侧置音窗胡琴的研制人——甘肃兰化公司退休职工周荣松。

1998年至2002年,经周荣松近5年的研究,一种全部采用纳米塑料制作琴筒、琴杆等部件,采用人造蟒皮制作振膜的“齿膜侧音窗二胡”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其特点是在蒙皮端制作若干个凸齿和缺口,借助这些凸齿和缺口使振膜张紧,以便支承琴马的压力。

与此同时,若干个缺口又使振膜的相应区域处于相对比较松驰的状态,琴弦振动时振膜上相对较松驰区域的振动比较自由,产生丰富的泛音,使音色更好。

侧置音窗是把音窗移到琴筒的侧面,使音窗朝向听众,使音量增大。

27、瓷胡琴的研制者——1985年,景德镇几位专家由“击瓯”产生联想推出了以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

1991年他们又研制生产了瓷二胡等16个品种18件(套)的瓷系列乐器。

陶瓷二胡为景德镇青花瓷艺,由纯手工制成,可奏出具有金属般质感的美妙音乐。

28、纯手工普通玻璃二胡的研制人——包头市东河区的个体经营者马可夫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用普通玻璃做二胡,二胡通体都是纯手工玻璃的,琴皮选用塑料薄膜。

5年里他不仅做了30多把普通玻璃二胡,而且还将传统二胡进行了大胆改进,制作了反拉胡、中置胡、漫瀚胡、宽音域胡等五种创新二胡。

29、“撑持二胡”的研制人——安徽省铜陵市长江新村汪宽礼。

这种1990年申请专利的品种系将普通二胡的琴杆由细圆柱状改为纵向扁平状,内外弦轴相对琴筒的位置上移一定高度,可使二胡的音域范围扩大三分之一。

30、“新型胡琴”的研制人——天津市河北路庆捷里周福隽。

与传统胡琴相比,区别主要在于琴担子用音响合金铜管制成,音膜采用高分子塑料薄膜材料,用自锁可调卡环固定,可方便地进行松紧调整。

1991年4月申请了专利。

31、悬杆音柱二胡的研制人——1993年河北省艺术学校教师王曙亮与大提琴演奏家王连波共同改革悬杆音柱二胡,由王连波制作。

32、一种“胡琴”的研制人——江苏省镇江市镇江船舶学院8系804室教研室王子犹。

此琴一改过去琴杆穿过琴筒,琴头轸子为圆锥手柄的结构,将琴杆与琴筒从外部连接,琴头轸子的绕弦端外露悬伸,琴杆截面形状为其中有一条直线围成的形状。

可演奏无指板和有指板两种形式,可演奏和弦,并可在三弦、四弦胡琴及圆形、六方形、椭圆形琴筒上推广。

1993年2月申请专利时产品名为“胡琴”,1994年10月获得国家专利。

33、“A杆胡琴”的研制人——湖北省监利县鲁家兴。

该琴是在把现有各类胡琴的琴杆与琴筒的结构点从琴筒中央移至左右两边后构成的。

由此,弓子的弓毛穿过A杆运行就自然同琴筒平行了,同时A杆琴杆同琴筒的结构点由原来的一点变成两点。

1995年1月获得国家专利。

34、“双杆琴”的研制人——江西省九江市歌舞团易祥忠。

其特征是在同一个音箱上插装连体双琴杆而形成前后两面各自独立的两个音组,琴轸、指板、琴托与琴弦的结构类似于提琴,在音箱内装有蛇皮、拉线板,琴马压在音键上,音键的下端通过轴带动音梁压紧在蛇皮上,上端通过音垫压紧在频率片上,频率片装在琴杆之间的空间里。

此琴具有可固定两个音组,能演奏出增宽了音域的二胡的音响效果,1993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

35、“宽音域二胡”的研制人——山东省临沂艺术学校孙庆远。

此琴由现有双千金二胡改进而成,第二千金为滑动式千金,有一直径稍大于琴杆直径的套筒套装在琴杆上,套拉弦部分为圆弧形,起用时可与换把同步由左手虎口带动。

琴筒外可增设金属套筒,琴杆通过一套管装接在金属套筒上,套筒下端擦弦处还可以加工成一平行于琴筒的斜面,使弓毛擦弦与琴筒平行,琴弦垂直于蟒皮振动。

1993年5月获得国家专利。

36、“多功能双弦胡”的研制人——江西省余干县政协易文广。

此琴的特征是:

四个调弦轴装在琴杆上部,双弦马架附在发音筒上,底部开有圆弧形槽,其上与底边平行开有两个各供一根弦通过的小孔,弦的一端缠于调弦轴上,另一端固定于发音筒下部。

其中二根弦通过小孔,另外二根弦置于双弦马架的外侧,弓毛从弦排列的中间穿过,两侧各为二根弦。

1993年9月获得国家专利。

37、“旋律二胡”的研制人——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和平里刘沛愚。

此琴是以能演奏“旋律性”强的音调而特别设计的,除琴杆、弓、轴、码、弦、筒外,特在弦下加装与千斤、撑弦、琴杆一道整木做出的“按音板”,以实现按弦深浅的一定,使产生能演奏大量半音、转调、离调所要求的音乐,并使用了高强力纤维做成的闭合安全压弦绳带。

1994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38、李长春研制的改革二胡——1978年12月,陕西商洛地区剧团李长春改革试制的二胡在中国音协西安分会筹备小组召开的二胡改革座谈会上亮相。

这种改革二胡主要是增加了一根低音琴弦和琴轴,采用三根弦阶梯排列的金属千斤,在二胡下方扩充了纯五度,加宽了音域,保持了原有的音质、音色和演奏技巧,并能用双弦、三弦演奏。

39、“三用胡琴”的研制人——天津市红桥区沧德庄马勋强。

此琴是在原二胡千斤位置上安装活动滑道,在琴筒内套上二个直径较小的中琴筒和小琴筒,在各琴筒后面连接有调谐器的支架,支架上有两个内外旋钮,使用时调谐中琴筒和小琴筒的位置,并在琴杆的滑道上调谐千斤的高低来改变声调,使其发出京胡、京二胡或二胡的音响。

1995年5月日获得发明专利。

40、“一种二胡”的研制人——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黄斌。

该琴采用金属条加固琴杆、外压内顶滑动式千金系统、丝杆调弦和琴筒内加音柱,琴筒外加金属箍等方案,使琴杆不弯曲、千金不易松动、琴筒不裂缝。

此琴专利使用名称为“一种二胡”,1997年9月获得国家专利。

41、古瓶式三音板双音柱胡琴的研制人——北京丰台区明春东园江云铠、江山。

该琴特征在于琴身为古瓶式整体框架,由高音柱和低音柱组成双音柱,在面音板两端有活动顶块,拉弦板与底托采用挂钩结构,音量、音质可调节。

1998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42、“曾式三弦二胡”的研制人——武汉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宪勇。

经30余年潜心研究,于1972年制出第一把三弦二胡。

它在曾式“改进型胡琴”基础上加了一根低音弦,在弦上设置了微调器,琴筒内增加了不同形状的部件,比传统的二胡音量大、音域宽,可在快板部分拉出和音。

1999年7月2日,三弦二胡实用新型专利获批准。

43、三弦双共鸣筒拉弦琴的研制人——安徽省合肥市谢霞山。

该琴由双共鸣筒、琴杆、琴弦、琴弓及声音放大装置等构成。

共鸣筒成左右安置,其间用扒钉固连。

右共鸣筒左口蒙有蟒皮,蟒皮中间处设有内弦码,左共鸣筒左口与泡桐木振动板胶接。

琴弦设三根弦,一粗二细。

其结构独特,拉琴者坐着或站着均可操作使用。

2000年8月获得国家专利。

44、“一种多用胡琴”的研制人——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张兆鹏。

该产品2000年研制成功,在原二胡的基础上,分别放上板胡瓢、京胡筒、高胡筒几个配件,就可达到一琴四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