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docx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建设方案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了响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高度融合的要求,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经济运行分析体系和公安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支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绿色引擎”作用。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是在已有智慧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汇总整合,为领导和各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并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实现全员人口管理系统的应用示范建设。
1.2项目目标
通过梳理整合各局委办政务信息资源,建立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实现政务数据的集中,为各局委办业务应用提供权威数据;建设目录和共享交换体系,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定位,实现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基础设施,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智能、直观、易用的信息资源服务应用,支持业务系统应用和辅助领导决策。
具体建设目标:
梳理政务外网信息
梳理信息资源的内容及分布情况。
建立标准体系
建立电子政务外网数据标准规范、目录与交换体系数据和接口标准。
建设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建设基于电子政务外网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定位。
搭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搭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依据信息资源分类,建立主题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利用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的即席查询、OLAP多维分析、交互式图表设计和展现等功能,辅助建设智慧城市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为各政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和辅助决策的支持。
建设智慧城市相关应用
以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目录系统和交换体系为基础,利用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建设辅助决策应用系统,提供人口业务应用服务、综合信息查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等资源服务应用。
1.3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重点是数据中心、交换体系、目录体系以及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项目提供宏观经济、人口等专题智能化展现的服务平台,提供人口相关业务支撑。
本项目服务对象包括各局委办。
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基础设施,通过目录与交换体系从各局委办获取相关信息资源,依据业务重点和领导关注的领域对已获取数据重新整合构建主题库,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商业智能等先进技术将数据资源转为有用的知识,多形式展示信息简报,为政务业务和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以下是智慧城市项目系统建设的框架图。
智慧城市项目框架图
应用系统层
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
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和挖掘,为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
人口业务系统主要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人口相关数据基础上建设人口业务应用。
支撑层
支撑层包括GIS引擎、中间件、单点登录/统一管理(SSO/UUM)、工作流引擎等基础支撑功能,以及在数据仓库基础上建立的支持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
通过这些基础的功能和系统支撑上层应用系统建设。
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包括六大基础库、业务数据库,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专题库等,此外还包括目录数据库和存储非结构数据的公文政策文件库,并且数据中心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作为政务数据的权威数据源。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包括对各委办局数据通过共享交换系统进行采集和对社区数据检索综合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
采集的数据首先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比对清洗,再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整合到数据中心,同时在数据中心对信息资源进行编目,实现资源的定位和管理。
数据来源层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委办局的业务系统和社区数据。
各委办局的业务系统数据采集通过交换系统完成,社区数据采集通过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标准规范制定
制定信息资源采集、应用的标准和规范,具体包括:
电子政务外网数据标准规范、目录与交换体系数据和接口标准。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信息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本项目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层面使用技术手段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并建立责权分明的安全管理制度。
2项目建设路线
2.1业务需求分析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涉及多领域、多方面,要实现统筹社会发展的目标,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全面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归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必须以涵盖多领域的宏观数据为基础,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辅助各委办局的业务和决策。
基础数据需要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入手,充分利用各领域、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深入挖掘信息资源之间的内在规律,综合分析重大问题的成因和发展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结合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现阶段政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建设综合数据中心,其建设的目的是为各委办局提供具有宏观性、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直观性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宏观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与发展、社会稳定、文教卫生、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
如何将海量的数据资源经过定位、梳理、加工、挖掘、分析、管理等流程形成支撑业务、辅助决策的信息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重要工作。
2.2信息资源分析
智慧城市项目采集的信息资源来自各个委办局,涉及各委办局业务系统、办公系统和公文流转系统等,数据类型多样化,信息资源可以分为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两方面。
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政务工作中产生的各类公告、公文、政策法规等文件信息,结构化数据包括各委办局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如人口基础信息,经济数据统计信息等数据资料。
以上信息资源物理分散、种类繁多,由于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存在壁垒,使这些宝贵的资源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和应用,无法发挥更高的效益和价值。
政务信息资源除了具有信息资源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1)事实性和权威性
由于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务系统正常运作和正确行使职能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必须真实、准确、精确和客观,即政务信息资源具有事实性。
与此同时,政府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必然具有权威性。
政务信息资源的事实性和权威性是其首要的和最基本的特性,是政务信息资源的中心价值。
(2)简单性和可靠性
由于政务系统的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依赖政务信息资源,过于详细复杂的政务信息资源,必然导致各部门信息泛滥、信息超载,造成管理混乱,干扰决策,人为制造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障碍。
政务信息资源必须简单明了,即具有简单性。
同时,不可靠的政务信息资源将给国家、社会、企业和公民带来巨大灾难,政务信息资源必须具有可靠性。
(3)相关性和时效性
由于各政府部门往往都有确定的职能权限和工作范围,所以只会关注与本部门管理和决策相关的信息资源,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具有相关性。
例如,对于教育卫生工委而言,有关人口年龄结构信息资源就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将会对教育资源提出不同的要求。
同时,只有及时有效的政务信息资源才真正对各委办局工作有作用,因此政务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也很重要。
只有提供最新的政务信息资源,不断更新政务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进行日常管理、制定科学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
2.2.1信息资源分类
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是实现采集、处理、服务、利用政务信息的有效手段。
下面将政务信息按照不同的分类模式进行多种分类,保证在使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1.政府信息与政府部门信息
政府信息是指国家政府以及国家各级政府行政产生和使用的信息。
政务信息主要分国家政府信息、地方政府信息,国家政府信息的效用范围是全国各地。
而地方政府信息的效用范围通常是该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区。
政府部门信息主要是指政府各部门发布的、并且只针对本部门适用的信息,也可能是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发布的、与本部门相关文件等信息。
2.按信息加工深度分类
从加工处理分析的深度上,将信息分为原始信息、目录型信息、三次信息以及专题信息。
从其作用来看:
原始信息主要是供机关工作人员阅读的;目录型信息主要是为原始信息建立各种索引,为用户查找政务信息提供多种途径;三次信息主要是为政府各委办局进行工作总结、规划和决策提供综合数据;专题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为解决专门问题或某一特殊事件而及时采集的政务信息。
3.按信息的功能分类
政务信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具有立法功能的政策法规党务信息;带有管理性质的行政管理信息;具有预警功能的危机型信息;具有提醒监督功能的信访型信息;提供综述分析汇总功能的报告型信息;具有为社会公众和企业服务功能的服务型信息;为解决社会疑难复杂问题,研究机构为政府提供的研究报告,即研究型信息;机构改革、调整、干部任免等方面的文件,即内部人事管理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由政府各委办局产生。
4.信息的服务对象和信息职能分类
政务信息是面向整个社会的,不同的群体所关注的信息会有差别。
因此,依据政务信息服务的不同对象可以将其分为:
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面向农村的信息、专门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文件等。
政务信息许多来源于各委办局,所以政务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职能。
如人事组织类信息、财务类信息、宣传类信息等。
有些职能型信息是各个政府部门都拥有的,而有些则是某个政府部门独自拥有的。
因为不同的部门拥有某些相同的职能,如人事职能、财务职能;不同的政府部门也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能。
正是政府职能使得政府部门拥有某些相同的政务信息,如人事类政务信息、财务类政务信息;同时也由于各政府部门的不同职能的也各自拥有不同的政务信息。
5.按信息的公开程度和运行周期分类
政务信息由于涉及面广,既有面向公众的政务信息,又有涉及政府机密的绝密政务信息。
因此,按信息的保密程度可分为:
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即可向公众发布、公开的信息,如一些政府公告、政策法规、政府办事流程等;部门间共享信息,即各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或部门间工作联系共同利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宜向社会公开;部门专有的政务信息,即只能在部门内部或部门内少数人之间传播的信息;政府绝密信息,如涉及国家安全的绝密文件、尖端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等。
政务信息具有一定的运行周期,有的信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具有效用,有的每隔一段时间需要遵照执行,有的只是临时发布并只在一段时间有效。
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把政务信息分成:
常规政务信息,如政策法规文件、政府公文、政府办事指南等;周期性政务信息,如政府年度报告、周期性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文件、夏季城市用电政策等;动态性政务信息,是指政府开展的一些重大活动发布的信息,也包括政府为处理一些重大事件从社会和媒体采集到的有关信息;突发性政务信息,是指如重大疫情、土地纠纷、重大事故、防汛抗旱、抗灾救灾等事件产生的有关政务信息。
6.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主题分类
政务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形式上也可以反映出信息的某些作用。
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将政务信息分为:
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政府公告、会议资料、规划资料、政府工作日志、政府档案等。
信息都具有一定的主题,人们查找信息一般都从主题去查找,因此政务信息需要按主题进行分类。
主题分类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多种,如按照信息的主题内容,给出代表这一内容的主题词,主题词的选择可以借助现有的政务主题词表或各学科主题词表。
另一种按主题内容分类的方法是,利用现有的文献分类表(如中国图书分类法),将政务信息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并给予相应的类号。
当然也可以根据政务信息的特点,编制政务信息分类表,将政务信息按此分类表归类。
2.3项目建设思路
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目前各部门已有系统,可获取的所有数据信息,根据工作的重点,利用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业务系统,建设提升业务水平、服务领导决策的人口业务系统和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政务信息资源广博、多样化,准确、充分和全面的利用这些资源,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编目;为保证信息资源的数据完整性,同时满足各职能部门协同工作,需要将编目信息进行共享交换;围绕不同领导的关注重点,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定向汇总;传统的统计报表不能直观展现效果,需要打破传统报表的局限性,实现多种应用方式,将信息资源转变为知识,为领导制定政策、管理党务政务,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针对以上需求,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实现资源编目、共享交换、分类及应用。
2.3.1资源定位和梳理——目录和交换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基础,由于政务信息资源覆盖面广,并且物理分散、形式多样,对信息资源进行定位和梳理,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首要工作。
目录与交换体系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基础设施,需要满足如下需求:
满足各委办局系统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汇总需求,为共享交换系统提供技术支撑环境。
各级政务部门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各类报表、多媒体等不同类型的共享信息资源需要将信息编目,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条目,形成综合性政务信息目录,实现数据的大汇总。
智慧城市项目的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建设,实现将各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共享数据信息汇总为电子政务外网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为物理集中的政府信息资源的数据仓库提供技术实现方法。
2.3.2资源加工和管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外网的后台服务中心,为了构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需要建立国家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目录数据库等基础类数据库。
国家基础数据库指国家对几大基础数据库已经定义,包括有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和感知库等;业务数据库是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能中必不可少的业务数据,是历史积累下来的数据,如税务、财政、统计、工商等业务系统基础数据信息;目录数据库指汇总各职能部门不同类型信息的综合库。
在这些数据库基础上实现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包括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共享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和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比对清洗系统。
在支撑系统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重点工作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业务上的支撑、为各委办局提供智能、高效地综合报表、多功能图表的数据资源,以六大基础类数据库为核心,按不同的领域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构建主题库,形成辅助业务和决策的科学依据数据,是政务发展和业务水平提升的必然需求。
2.3.3资源分析和应用——业务和辅助领导决策应用
基于目录与交换基础设施,各部门共享的数据逻辑汇总成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将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方便、直观地为各委办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是智慧城市项目应用要满足的根本需求。
智慧城市项目应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全面准确整合人口数据,支撑人口业务应用。
智慧城市项目需要从计生委、公安、民政等部门,以及社区采集详细、准确的人口数据,为人口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为设计人口业务的各部门提供业务支撑。
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人口业务系统实现了计生、流动人口等基本的人口管理和服务功能,为人口发展和管理服务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分专题展示统计分析信息,条理清晰。
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面向各委办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的应用领域建立专题,将政务系统信息资源按照不同的专题展示。
将数据规模不断增长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统计和分析。
各部门人员只需订阅自己关注的专题,屏蔽其他信息,节省阅读时间,确保“看得少、看得精”。
信息资源展示时不是孤立呈现的,而是按照一定的关联方式进行,体现信息资源内在的联系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专题展示还应做好权限控制,禁止越权查看信息资源。
覆盖社会、经济全领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各部门上报的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围绕领导关注的专题,进一步揭示区域人口、经济、社会等问题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活动规律,在调整结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发展繁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为各委办局领导和管理部门提供丰富有效的决策依据。
在功能使用上要注重易用性,避免复杂的分析操作,通过技术保障快速得出客观的分析结果。
2.4安全需求
政务信息资源是敏感的、涉密的,在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将信息资源的表示和安全相结合,对信息资源设置相关安全属性。
政务外网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同于其他信息化系统,要根据政务外网系统各项制度政策,确定保密与公开的边界,加强政务外网信息化的安全管理,要严格按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原则、范围、保密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对政务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界定。
在信息资源充分应用的同时保持信息安全性。
智慧城市项目应具有高强度的授权控制。
政务信息资源的应用应严格根据用户权限确定用户可访问的资源范围,用户权限的划分可根据用户的角色、职责与信息资源的秘密级别相结合的方式设定。
另外进入政务外网的单机和业务系统都应该经过保密评测,保证安全。
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建设安全保障系统应根据国家保密局《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和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中的相关规定,在现有各个层面的安全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
3项目建设方案
3.1项目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项目逻辑上由基础设施层、数据来源层、基础支撑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服务层六层组成。
总体架构图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汇聚点提供数据交换共享和应用服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应用服务器、前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逻辑集中,分布式计算,提供数据资源服务。
数据来源层
数据来源层指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资源服务应用、目录和交换体系的数据来源。
政务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及其应用项目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各局委办的业务系统数据、办公系统数据、公文政策文件等各种结构化数据资源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
通过在各部门部署前置库为政务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及其应用项目提供数据。
基础支撑层
智慧城市项目基础支撑层主要实现各委办局数据的采集和社区数据的采集,其中各委办局数据的采集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社区数据采集通过建设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此外,还包括基础支撑系统: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和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将各委办局的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包括各种政策文件、公文、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进行编目,并将目录信息进行共享供各部门各系统进行资源检索。
共享和交换系统实现了各委办局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政务协同,为政务应用提供综合信息。
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建设以六大基础库为主,即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和感知库,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目录数据、共享交换数据、业务数据、专题数据等各种数据资源信息库,构成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数据资源层是智慧城市项目的数据支撑平台,并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了目录服务和资源服务。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括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共享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和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比对清洗系统。
应用支撑层实现了基础的应用支撑功能,支撑上层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层包含了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
基于目录和数据中心基础上,通过基础支撑功能和集成GIS功能的统计分析展现工具,实现政务信息源服务应用,包括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
其中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包含个人门户子系统、简报制作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简报制作子系统、日程安排子系统和系统设置子系统,人口业务系统为人口发展和管理服务提供相应的功能。
应用服务层为各委办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各种资源应用服务,支撑业务、辅助决策。
3.2应用系统
3.2.1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3.2.1.1个人门户子系统
个人门户能为用户提供个人收藏和个人设置功能,系统功能模块和专题信息快捷访问的方式。
个人门户分角色为不同用户提供具有个人特色的操作界面。
系统管理员在系统初始化阶段根据各个用户角色的工作范畴规定用户可选择的信息资源内容,将用户职责范围内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经济指标、人口专题、文化产业、综治信息、社会民生等专题信息主动推送到用户的个人门户供用户选择和使用。
用户在个人门户系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关注点,收藏相关信息资源。
3.2.1.2主题定制子系统
主题定制子系统可以让用户根据需要灵活定制所需的主题,通过个人门户子系统展现定制的主题。
用户可以对主题进行浏览查看,找到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定制若干主题,定制的主题会自动展现在个人门户。
3.2.1.3资源定制子系统
资源定制子系统可以让用户根据需要灵活的定制所需的资源,资源包括服务平台中所产生的数据统计分析图表资源、政策公文文件、图片音视频文件等一系列党建、民生等数据资源。
资源定制系统实现这些资源的分类查询和定制展示。
3.2.1.4简报浏览子系统
简报浏览子系统可以让用户看到与某一专题相关的所有简报,同时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以往的简报。
在查看具体一个简报时,用户不仅能看到图文信息,更可以深度查看,或者放大图表。
在同一界面内呈现文字、数字、视频、音频、图片等综合元素,体现信息资源的联动性。
支持对组成简报的单个元素,如一篇政策文件、一个统计图、一段视频等,实现一键收藏。
3.2.1.5信息查询子系统
信息查询子系统主要为领导及工作人员提供综合信息查询功能。
信息查询子系统能够根据查询条件将来自网站群的数据信息、政务外网业务系统、OA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公文、政策文件和音视频文件等进行关联搜索、综合展示,为领导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辅助决策。
3.2.1.6简报制作子系统
简报制作子系统是制作专题简报的管理系统,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文件、多媒体等信息资源经过加工处理,形成可供领导查阅,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专题简报信息。
包括模版设置、内容编辑和成果发布三个功能模块。
3.2.1.7日程安排子系统
日程安排子系统可以实现日程的制作。
日程管理子系统可添加日程,并添加信息资源、简报作为行程当天所需的资料。
3.2.1.8信息订阅子系统
信息订阅子系统主要满足用户及时收到关注的信息有更新的通知。
用户可以按照关键词和主题资源分类两种方式进行订阅,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功能更改订阅内容。
当订阅的信息有更新时,用户可以收到短信或者邮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发送通知的时间。
信息订阅子系统满足了用户对信息时效性的获知需求,及时了解更新状况,充分利用最新的资源参与到工作中。
3.2.1.9用户管理子系统
用户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维护资源服务平台各种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名称、登录密码和用户组等。
用户管理子系统是保障资源服务平台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的基础功能,通过用户管理建立、删除和修改用户信息。
3.2.1.10安全管理子系统
安全管理子系统主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管理,并且进行严密的身份认证。
对于合法用户,严格控制其操作权限,防止越权使用。
安全管理子系统从事前预防和事中验证和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
3.2.1.11操作审计子系统
操作审计子系统实现了对系统操作的审计,以日志的形式详细的记录系统的操作记录。
操作审计子系统包含了系统操作审计、数据操作审计,对用户使用系统,访问数据库行为进行记录,便于事后追溯。
3.2.1.12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是对软件系统的设置、运行、维护及监控的管理,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工作流设置、界面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