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7602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港澳台考试大纲.docx

港澳台考试大纲

2011年港澳台联考联招 英语 考试大纲

2011年联考联招考试大纲

1)英 语

.考试要求

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平时学习中,考生应注意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熟记2000以上常用词和习语,

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报考非英语专业的考生仅需参加笔试,可重点提高听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使用英语进行简单写

作的能力。

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除了要在笔头表达方面具有稍高水平外,还必须注意听说能力的提高。

考试内容

考试主要针对下列5个方面

1.词汇

本大网词汇表所列2000单词为最基本的词汇要求,考生需在此基础上再扩大一些词汇量。

2.语法

此项着重测试考生对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内容一般不超出本大网所规定的语法项目。

3.听力

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简单英语对话或讲话的理解能力。

4.阅读理解

此项主要测试考生理解英语短文的能力。

在不超越中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前提下,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三个原则

(1)阅读量不少于1000个单词,不少于4篇短文;

(2)题材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

(3)体裁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4)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

读懂所给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

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

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能由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写作

 此项测试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按规定的题目和字数写一篇英语作文。

作文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一般交

往等。

考生必须按照题目要求用英语将意思表达清楚,所写的内容必须切题,层次分明;语言需准确得当。

.试卷结构

全卷包括5个大题:

Ⅰ.听力。

共20小题。

考生根据所听到的简短对话或独白,从所给的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Ⅱ.英语运用。

共分A、B两节:

 A.单项填空。

共15小题。

每题在一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B.完形填空。

共20小题。

在一段难度与中学教材大致相当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考生在答题时应通篇考虑、掌握大意、

综合运用有关知识。

Ⅲ.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选择最佳答案回答问题。

Ⅳ.短文改错。

共15小题。

本题给出一篇短文,其中15行右边标有题号。

要求考生判断是否有错,如有错即将其改正。

误的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

该题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

Ⅴ.书面表达。

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所写材料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长度等),写一篇100个单词

左右的作文。

试卷题目数、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题号内容题数计分时间(分钟)

Ⅰ听力203015        Ⅱ英语运用353525     Ⅲ阅读理解205040

Ⅳ短文改错151510    Ⅴ书面表达12030        总计91150120

2)语  文

Ⅰ.考试要求

中国语文指的是汉语和中国文学。

本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

包括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和古代汉语(文言文)的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考生答题的语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文字则繁体字和简体字。

Ⅱ.考试内容

一、语文基础知识

1.汉语知识

(1)正确辨析词义

(2)正确使用词语

(3)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恰当地运用语言

(4)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正确把握语意

(5)借助语法、逻辑知识修改表达不清楚的语句,使之清晰连贯

(6)借助修辞、语法知识,使语句表达准确、有文采

(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中国文学常识

(1)了解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辞赋、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杂剧、章回小说)

(2)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3)了解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4)默写常见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

二、阅读

1.现代汉语(白话文)阅读

(1)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2)理解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句子

(3)筛选并整合文章中重要的信息

(4)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5)归纳文章的主旨

(6)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7)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8)评价、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技巧

2.古代汉语(文语文)阅读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3)了解古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

(4)把浅近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5)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6)归纳文章的主旨

(7)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

1.准确理解题意

2.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

3.语言规范、连贯、得体

4.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5.文章内容充实,情感健康

6.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论点明确、论述充分、论证合理

7.了解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习惯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书面笔等。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各部分内容的占分比例

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约20%

文言文阅读        约15%

白话文阅读        约25%

写作           约40%

3.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和作文。

3)数  学

Ⅰ.考试要求

1.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2.熟练运用本大纲规定范围内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法问题(包括简单的应用问题)。

Ⅱ.考试内容

一、代数(Algebra)

1.数(Number)

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绝对值,复数及其向量(Vector)表示,复数的四则运算。

2.代数式(Algebraicexpression)

整式、分式及其运算,因式分解,根式及其运算,二次根式的有理化。

3.方程(Equation)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组和三元一次联立方程组的解法。

4.不等式(Inequality)

不等式及其性质,简单不等式的证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5.集合(Set)

集合,子集,交集,井集,补集。

6.函数(Function)

函数,函数符号,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以及它们的图像间的关系。

7.一次函数(y=ax+b,a≠0),二次函数(y=ax2+bx+c,a≠0),反比例函数(y=k/x,k≠0)幂函数(y=xa),它们

的图像和性质。

8.指数函数(y=ax,a>0且a≠1),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记作lgx),它们的图像和

性质,对数换底公式,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

9.数列(Sequence):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和前n项之和的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和前n项之和的公式。

10.极限(Limit):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及其四则运算,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的和。

1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及排列数公式,组合及合数公式。

12.二项式定理,数学归纳法(Mathematicalinduction)

13.多项式(Polynomial):

多项式、余式定理、因式定理。

二、三角(Trigonometry)

1.角的度量和角的孤度制,锐角a的正弦(sina)、余弦(cosa)、正切(tana)和余切(cota)的定义。

2.化任意角三角函数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公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公式,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函

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直角三角形的解决及其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在斜三角形解决中的应用。

4.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5.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和反正切函数以及它们的图像。

三、立体几何(Solidgeometry)

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斜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

与平面所成的角,如果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称为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3.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二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4.正棱柱、正棱锥、正棱台、圆柱、圆锥和圆台的体积和侧面积,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5.正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间的关系,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四、解析几何(Analyticalgeometry)

1.坐标系(Coordinate)

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分式。

2.向量(Vector)

向量,有向线段与向量,平面向量的内积。

3.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方程,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两条直

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的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4.曲线与方程,简单的轨迹问题。

5.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抛物

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

6.坐标轴的平移,利用坐标轴平移将缺xy项的二元二次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7.极坐标系,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8.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平面方程式,空间直线方程式。

五、微积分(Differentialandintegralcalculus)

1.连续函数及导数(Derivative)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C,xm(m为有理数),ex,ax,lnx,logax]

的导数,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基本导数公式。

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Extremum)、最大值和最小值.。

六、概率与统计(ProbabilityandStatistic)

1.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独立重复试验。

2.抽样方式(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及其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用钢笔或圆珠笔作答,不许用红色笔述,不许用铅笔。

3.文理科考生使用同一份试卷,其中包括对文理科考生要求不同的试题。

4.考试可使用计算器和圆规、直尺等绘图仪器。

5.各部分知识内容的比例

代数        约35%  

三角        约15%

立体几何      约10%

解析几何      约20%

微积分       约10%

概率与统计     约10%

6.各种题型的比例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要求写出

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论证题和应用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卷三种题型所占

分数比例:

选择题       约35%

填空题       约25%

解答题       约40%

4)物理

Ⅰ.考试要求

1.理解本大纲中所列的基础物理知识(包括现象、概念、定律和应用)。

2.掌握本大纲中所涉及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包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3.能够运用基础物理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具体问题。

 关于考试要求的几点说明:

(1)本大纲既包含理论知识,也包含实验知识。

但考试时,实验知识只要求用书面回答,不要求考生在考场动手做实验。

(2)本大纲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包括三角、代数、几何、解析几何等普通数学知识。

微积分不作要求。

(3)一般采用国际单位制(SI)。

但也要求熟悉下列符号:

µ(微),m(毫),k(千),cm(厘米)。

还要求会用下列一些单位:

A(埃),degree(度,指角度),℃(摄氏度),eV(电子伏特),kWh(千瓦小时),atm(标准大气压),mmHg(毫米汞高),以及年、日、小时、分、秒。

(4)考试答卷时,物理专用名词可以写成英文。

Ⅱ.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包括核物理)五部分及实验。

一、力学

1.运动学(kinematics)

 标量(scalars)和矢量(vectors),矢量的加法,矢量的分解(限于二纳)。

质点。

位移和路程。

速度。

加速度。

相对速度(relativevelocity)。

 匀速运动。

匀变速运动。

落体和抛体运动。

 图示法(s-υ图,υ-t图)。

 曲线运动:

钭抛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2.牛顿运动定律(Newton'slawofmotion)和万有引力定律(Lawofuniversalgravitation)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inertia)

 牛顿第二定律。

力。

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弹性力。

胡克定律(Hooke'slaw)。

摩擦力。

静摩擦和静摩擦系数。

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系数。

牛顿定律的应用。

质点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3.物体的平衡(equilbrium)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4.动量(momentum)

 动量。

 冲量(impulse)

 动量守恒定律(lawofconservationofmomentum)

 碰撞(collisions)(限于一维)

 反冲(recoil)

5.功和能(workandenergy)

 功。

功率(power)。

 动能(kineticenergy)。

 势能(potentialenergy)。

重力势能。

弹簧的势能。

 机械能(mechanicalenergy)守恒定律。

6.振动(vibration)

 弹簧振子(loadedlightspring)。

简谐运动(simpleharmonicmotion)。

 振幅。

周期和频率。

 单摆的周期公式。

 受迫振动(forcedvibration)和共振(resonance)现象。

(定性)

7.波(wave)

 横波(transverse)。

纵波(longitudinalwave)。

 波速(wavevelocity),波长(wavelength),频率(frequency)以及三者的关系。

 波的干涉(interfetence)。

驻波。

波的衍射(diffraction)。

(定性)波形图。

二、热学

1.温度

 摄氏温标(Celsiustemperaturescale)。

 热力学温标(thermodynamicscaleoftemperature)。

2.热量(heat)

 热量。

热容量(heatcapacity)。

比热容(specificheatcapacity)。

3.理想气体(idealgases)和分子运动论(kinetictheoryofgases)

 理想气体。

普通气体恒量(universalgasconstant)

 分子运动论。

布朗运动(Brownianmovement)。

分子力。

 温度和压强的微观解释(microscopicinterpretation)。

4.热力学第一定律

 分子的动能。

分子的势能。

物体的内能(internalenergy)。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电磁学

1.静电学

 电荷。

电荷守恒。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库仑定律(Coulomb'slaw)。

 电场强度(electricfieldintensity)。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电场线。

 场强迭加原理(superpositionprinciple)。

 电势差(electricpotentialdifference)和电势(potential)。

等势面。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限于匀强电场)。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oscilloscopetube)。

静电场中导体上的电场强度,电势以及电荷分布。

 电容器。

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板面积和间距的关系(不要求推导)。

 电容器的串联和井联。

2.直流电

 电流强度。

奥姆定律(Ohmlaw)。

电阻。

电阻率(resistivity)。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电阻的串联和井联(resistorsinseriesandinparallel)。

 电源的电动势(e.m.f.)和内电阻(internalresistance)。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3.电流的磁场

 电流的磁效应。

 磁感应强度(magneticfluxdensity)。

磁场线(magneticfieldlines)

 通电流的长直导线,圆环和螺线管的磁场线分布。

右手螺旋定则,right-handedscrewrule)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均匀磁场对通电流的直导线的作用力。

左手定则。

 洛兰兹力(Lorentzforce)。

 荷质比(e/m)的测定。

5.电磁感应和交流电

 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Faraday'slawofelectromagneticinduction)。

楞次定律(Lenz'slaw)

 自感(self-induction)现象。

 互感(mutualinduction)现象。

变压器原理。

 交流发电机原理。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

有效值(effectivevalue)。

峰值(peakvalue)

6.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振荡电路(定性)。

电磁波。

电磁波的波速。

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spectrum)。

四、光学

1.几何光学(geometricaloptics)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

折射率(refractiveindex)。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光路的可逆性(reversibility)。

全反射(totalreflection)。

临界角(criticalangle)。

三棱镜折射。

色散(dispersion)。

透镜(lens)成像。

作图法。

2.光的干涉(interference)和衍射(diffraction)。

 光的电磁学说。

 光的干涉(定性)。

 光的衍射(定性)。

3.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effect)

 光电效应。

普朗克恒量(Planckconstant)。

 光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dualityoflight)。

五、原子物理学

1.原子

光谱。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线状光谱(linespectra)和连续光谱(continuousspectra)

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Rutherford)散射实验(定性)

氢原子的玻尔模型(BohrmodelofHydrogenatom)

2.原子核

 天然放射现象。

半衰期(half-life)。

 原子核的人为嬗变(artificialtransmutation),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nuclearequation)。

 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

质能关系式(mass-energyrelation)。

六、实验

1.光标卡尺(verniercalipers)的使用和读数。

2.螺旋测微器(micrometercallipers)的使用和读数

3.打点定时器(ticker-tapetimer)或数据收集器(digitaldatalog-ger)的使用。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5.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

6.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7.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8.学习使用变阻器(theostat)。

9.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10.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1.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12.学习使用多用电表(multimeter)。

1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4.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书面笔答,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中各部分内容(包括有关的实验)的占分比例:

 力学       约34%

 热学       约12%

电学       约34%

光学       约10%

原子物理学    约10%

3.试卷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普通题。

两种题型的占分比例:

选择占40%,普通题占60%

5)化  學

Ⅰ.考試要求

1.正確理解和運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了解常見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

3.了解有機化學基本知識。

4.掌握基本化學計算。

5.掌握實驗基本技能。

6.注意以上各部分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

7.了解化學與生活、社會、環境及相關學科的聯繫。

Ⅱ.考試內容

一、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原子和分子

(1)原子、分子、離子;

(2)物質的量(amountofsubstance)及其單位摩爾(mole)、摩爾質量(molarmass)、氣體摩爾體積(molarvolumesofgases);

(3)化學式(chemicalformula)、化學方程式。

2.原子結構

(1)原子組成,原子核(nucleus)、質子(proton)、中子(neutron)、電子(electron);

(2)原子序數、同位素(isotope);

(3)以稀有氣體元素為例,掌握原子孩外電子層排布。

3.元素周期律(PeriodicLaw)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和元素性質遞變的關係,原子半徑、化合價等的周期性變化;

(2)元素周期表,周期、主族和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