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评课稿.docx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意义评课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篇一: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韩秀元
今天有幸听了邬杰老师的《小数的意义》一课,我认为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数学课,首先教师能以“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这一理念为统帅,整节课所有的课件简单而朴实,全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每个环节的设计都珍视孩子个性化的体验,引发孩子深度的思考,尤其是教师对教材的专业理解,不再是做教材的消费者,而是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扮演的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这一角色。
纵观这节课,肖老师简约的设计、简单的方法,简练的语言,达到了教学的最大效果。
尤其是很多出彩的地方更是让我们值得借鉴。
1、新知、旧知链接巧妙
先让学生出示一条绳子,让学生上台测量,得出数据2米10厘米,要求把数据2米10厘米更改为“米”做单位,得出2.1米,其间的0.1该如何表示,继而课件出示米尺,让学生猜、找、表示出0.1米,整个流程环环相扣,紧凑而流畅,切入点快而准,尤其是绳子的长度更是教师课前精心预设好的,足见教者的智慧,可见,只有课前精心的预设,课堂才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
2、探究深入、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本节课中,邬老师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渗透对应、包含等数学思想,如“由0.1想到0.9,0.2想到0.8这是对应思想的渗透”,1里面有几个0.1这是包含思想的渗透,这一渗透为后继学习“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做好了铺垫,整个过程教师由扶到放,牵引的痕迹逐渐淡化,更多的是学生浓浓的探索味道;
可贵的是教师在处理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时,时间调控的非常科学合理,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把重心放在一位小数的探究上,通过观察、
猜想、对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进而逐步完善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出二、三位小数的意义。
归纳小数意义时,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渗透抽象化的方法,去掉单位名称,抽象出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
的分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通俗而易懂。
篇二:
评《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评《小数的意义》
通过聆听郭老师这节课,对照我以前上的课堂情况,我想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1、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读写小数,以此为突破口,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
2、教师教学准备充分,对教材知识的重难点把握准确。
教师在处理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时,时间调控的非常科学合理,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把重心放在一位小数的探究上,通过观察、猜想、对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进而逐步完善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出二、三位小数的意义。
归纳小数意义时,在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的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上,抽象出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通俗而易懂。
3、在教学中紧紧渗透教学难点——小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首先,是十分之三中有几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七中,有几个百分之一。
其次借助数轴使学生体会1里面有10个0.1。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已经体会到0.1和0.01、0.01和0.001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还没来得及指出小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本节课课堂教学是有效。
这与教师本身有密切的关系,郭老师是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
5、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
只有个别学生发言,他们知道,但就是习惯在下面自己讲,让他们举手又不敢,可能与平时的课堂习惯有关。
(陈荷英))
评《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陈老师能很好地把握单位‘1‘的起点,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上开展新知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觉得有如下几个亮点:
1、合理运用课前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新知的教学作了铺垫,自然地渗透了“整体”的思想。
2、,设置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赋予学生观以单位1为导向、通过思考、交流的活动空间,促使学生充分地去探究自己所需,自己之所想,自己之所能。
从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求知心理,本课中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定的学习材料,有图形、有一些物体,让学生认识巩固一个分数必须要确定单位“!
”,为学生的探究和交流创设了一定的基础。
3、练习的设计呈现出开放性、思考性和层次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图形或图案,找出的分数,特别是让学生猜一猜,已知六分之一是几个物体,那么盖住的是多少个呢?
”如果是两个呢?
这样更加突出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总的来说,这堂课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新理念,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
但遗憾的是在归纳总结3/4表示什么意义时,学生没能完整的说出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郭洪香)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陈荷英
这个学期认真阅读了《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一书。
这本书是作者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但却是教师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好书。
因为每个教师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细心品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需要我们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每一项修炼都让我们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
这本书共包含三篇:
一、修炼教师形象;二、精炼教师生活;三、锤炼教师专业。
教师的形象主要是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行、智慧和情感;教师生活的修炼是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和幸福;教师专业的锤炼是指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和教育之梦,共20项修炼。
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
书中有几处对我的感触很深:
第一项是:
教师的服饰。
在没有看这章内容之前,我一直认为,穿衣服嘛,不需要美丽也不需要漂亮,凑合着穿穿。
而书中却不这样认为。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记得很深刻:
细节决定品质,服饰影响人的品味。
之前的我,一直不注意穿着,从来不考究也不思考衣服的搭配和衣服的样式。
而书中举出的例子,很多都和我相似,我这才知道,在别人的眼里,在学生的眼里,我是什么样的。
通过学习还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服饰有增强对学生感染力的功能。
第一,衣着反映出教师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的精神。
第二,衣着是教师个人的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的外部符号。
第三,衣着本身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衣着的重要性。
同时也迫使我每天出门前,都要去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
第二项,教师的微笑。
是的,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能照亮暗淡的心灵,驱散学生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
书中“修炼教师形象中
的‘教师的微笑’”中有一句话是:
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
课堂中教师还是应少一点如雷贯耳、面目可憎,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少一点言语慌张、啰嗦繁琐,多一点娓娓道来,言语精炼。
第三项,教师的语言。
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对于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来说,除了要符合一般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要求外,还有其特殊的要求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
要求发音规范,表达确切,阐述分寸适度,通俗简洁,学生易懂。
二、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
要求脉络分明,推理严密,没有闲话、废话。
三、活泼、形象、传神,具有启发性。
要求语音、语调、节奏富于变化,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既含蓄委婉,又能充分表情达意。
教师的语言要简洁精炼,特别是数学语言要有数学味,而且要准确无误。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语言习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善于倾听学生的教师,心定是能够使学生产生亲近感的教师。
第四项,教师的教学行为习惯。
教师的教学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教师,学生的思维也不严密;不讲道理的教师,学生也蛮不讲理;相反,语言表达清楚准确的教师,学生也会特别注意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假如你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无所谓,那么你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不好。
反正只要上完课就行,考试又不会考到。
往往,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是很懒的,只要你一说考试不会考到,学生马上就想偷懒,那就不要做了,其实,数学教会学生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如何去解决问题,越是这些有点难度的问题越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篇三: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microsoftword文档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三河市第四小学杜国静
今天非常有幸聆听了张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这节课。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学生虽然对小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属于小数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
而张老师这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抓住了旧知的生长点,水到渠成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1\10米=0.1米这样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掌握,张老师巧妙的利用这一点,通过丰富的类似1\10米=0.1米这样的数据材料,通过学生观察归纳得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接着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等等,层层剥笋般的归纳出小数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的设计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巧”。
亮点二: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张老师改变传统的用教材教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亮点三:
教师专业素养强、教学基本功扎实。
其一,张老师的课言简意赅、思路清晰、干净利落,充分体现出一名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
其二,感情投入真挚,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堂气氛非常融洽。
无论是学生回答对问题时老师赞许的眼神,还是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那种期待信任的目光,都是老师与学生心灵的交汇与融合。
师生通过这种目光的交流,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教师这份真诚带给学生的是学习的动力与信心,这样的交流确实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那种效果。
总之张老师身心一体的教学行为展示给我们的是她雄厚的专业素养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张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这些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篇四: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意义》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为过渡到本节课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在小数部分的学习中还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的。
学习了本节课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重、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确定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抽象小数的意义”为本节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互探以及师生互探的讨论教学法。
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自从县倡导“五环---探构”高效课堂模式以来,在县领导、校领导的培训指导下,我渐渐发现他的有用之处,在我灵活应用下,我把这节课设计如下
(一)、目标导学
通过启发学生记起三年级已有的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开门见山地引人新课《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
我在这里预设了几个问题。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
3份呢?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米?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思考什么是分数?
什么是小数?
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自学课本的知识,并且能够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合作探究
在这一阶段,我将让学生讨论在自学中所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先以小组互探的方式进行探讨
交流,如果小组内还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完了之后,我将引导学生一起来解决遗留问题。
(四)、达标训练
师生共同把遗留问题解决后,我出示了几道练习题,来看看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到底掌握的怎么样。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所出的问题也是由易到难,不同程度的同学酌情完成相应的题。
1、基础训练
(1)、0.1是()分之一,0.7里面有()个0.1。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厘米,用小数表示是()。
(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2、变式训练
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克()
3、拓展训练
把下面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五)、堂清检测
在学生完成达标训练之后再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加以总结,总结完了之后出示堂清检测题。
让每一位学生都来检测一下本节课的知识是否全部掌握,要做到当堂任务当堂清。
1、基础测试:
把相同的分数和小数连起来
13947231001010010005100
0.0470.130.050.90.023
2、能力测试:
0.8里面有()个0.10.32里面有()个1100
()里面有4个0.10.04里面有4个()
3、优生拔高测试:
问题一:
256克=()千克
问题二、小明用15元买了10根铅笔,请问,一根铅笔多少元?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0.50.70.90.010.450.990.0010.1460.789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0.10.010.001
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
的数叫做小数。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小数的意义,以及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树该如何表示。
作业设置:
课本51页做一做和55页第一题。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篇五: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记录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记录
参加人:
数学组教师
主持人:
王艳玲
内容:
主持人:
本学年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存在的困惑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创新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今天小殷老师针对我们活动主题上了一堂课,请大家结合我组研究实际,对《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例提出修改建议。
王艳玲:
听了殷老师《小数的认识》这节课,首先我们来对比分析一下教材:
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注重扎实,有效。
课堂上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
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较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虽能讲出,但应该指出是这样规定的,是否可以这样设计:
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者为什么应该这样?
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解释,到达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殷老师让学生说出分数再说出小数,说出小数再说出分数,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
然后让孩子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
格的对比,孩子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
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
其实我也上过这节课,怎样准确把握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处理好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是一个教学难点。
宋春丽: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的,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殷老师在钻教材、定教法的同时,善于用“心”去读“懂”学生。
熊老师对本内容的教学,其教学起点把握准确,不是按部就班地先学小数的意义再学读写,最后练习,而是先从学生有一定基础的读写开始,再重点突破小数的意义。
在理解小数意义时,借助于分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感悟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
曹宏业: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小数,比较抽象的,殷老师通过介绍超市里的常见物品价格显示的数字,引入小数,非常贴切。
对于这节课感触颇多,现谈谈自己几点看法;
1、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学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
殷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用商场里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感悟小数。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又把学到的新知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好学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画一画,分一分代表1元的正方形,初步感知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还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任意制造小数,自主探索。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
3、重视知识延伸
数学知识百变莫测,不能只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
如果光从价格数字上说明小数的含义,只会让学生以为小数只能表示价格,殷老师准确的引导学生从长度当中寻找小数,从把1米分十等份,引导学生把每段表示成分数,再利用新知试着表示成小数,引入了小数在长度当中的应用。
张晓军: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
但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殷老师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用米表示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为了能降低难度,殷老师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
殷老师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借助学生熟悉的商场价格标签,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
再通过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内容比较多,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
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
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周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熟悉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及时抓住生成资源,利用米尺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用米表示的小数的含义,从而达到学生将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整个教学中有以下的不足:
加强小数的认读,促进有效教学在完成了学生对小数的基本认读过后,由于学生是初步接触小数,部分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认读易犯错误,因此在此环节结束后,还应结合课本教学插图加强学生对小数的认读,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加深理解,为完成后面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化写
打下基础。
引入数轴,可以在数轴上方便表示小数。
使学生明白小数还可以在多方面的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多样性。
总之,听了殷老师条理清晰,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探求新知的学习兴趣的课,让我受益匪浅。
1、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并富有科学性。
本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殷老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对熟悉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进行了实际调查,为学习新知识积累感性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整节课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
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比如:
本子的价格、铅笔盒的价格、老师的身高、同学的身高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
这节课殷老师先让学生读小数,再让学生写出小数,最后教学小数的意义,一环紧扣一环,清楚明了。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它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陈老师主要借助了货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这两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1角=1/10元写成小数0.1元、3分=3/100元写成小数0.03元、35厘米=35/100米=0.35米等,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还学生以课堂的主动权。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元平均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猜测、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
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
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对于难点知识,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