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436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xx年唐山模拟)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解析:

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是希腊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雅典商品经济、海外贸易极为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使公民有机会直接参政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

2.某书中写道:

“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Polis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

其中的“Polis”是指(  )

A.公民       B.政治

C.城邦D.民主

解析:

雅典是古希腊城邦之一,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讨论和决定城邦事务,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3.(xx年广州一模)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

其中包括(  )

①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 ②陪审法庭的监督 ③“陶片放逐法”的震慑 ④任期的限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与城邦管理,其他人员不可能成为公职人员,因此“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规定没有任何实质约束力,故排除①;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有法律上的监督作用,“陶片放逐法”对威胁雅典民主政治的人有震慑作用,轮番而治、任期的限制避免了长期任职的弊端,故②③④正确。

因此选B项。

答案:

B

4.(xx年石家庄模拟)阿里斯泰德指挥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在抗击波斯侵略的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

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

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

这表明(  )

A.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

B.雅典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C.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解析:

“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说明阿里斯泰德已经危及雅典民主政治,而雅典公民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说明“陶片放逐法”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政治,故D项正确。

B、C两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时期的措施,此时雅典民主政治已经确立,故A项错误。

答案:

D

5.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

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解析:

从材料“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可以看出平民不是最高统治者,A项错误;结合材料“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说明平民拥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故B项正确;雅典是公民政治,当然也包括贵族,所以贵族不能说在政权中无足轻重,C项错误;梭伦改革只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谈不上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D项错误。

答案:

B

6.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

“……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

”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强制性,这显然与民主的权利相矛盾,实际上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故D项正确。

材料“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直接反映了雅典要求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而非侧面反映,C项错误;公民没有履行参政义务,不一定是因为高频政治活动,A项错误;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在材料中更无从体现,B项错误。

答案:

D

7.恩格斯指出:

“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

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

”上述观点的最有力的论据是(  )

A.制定《十二铜表法》B.编纂《民法大全》

C.颁布《拿破仑法典》D.万民法的形成

解析:

恩格斯的意思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换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逐渐产生了交换的规则,这些规则开始表现为习惯,逐渐演化为法律,可见恩格斯强调的是习惯演变成法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由习惯法发展而来,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故A项正确。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备的体系,它不是由习惯法直接发展而来,B项错误;《拿破仑法典》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律成果,与题干中“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的信息不符,C项错误;万民法的形成不是由习惯法直接发展而来,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答案:

A

8.(xx年威海模拟)公元前452—公元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

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这一过程说明(  )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古罗马平民的努力”“引起平民不满”,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产物,它的出台表明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A项正确。

B、D两项观点错误,贵族仍然受到法律保护,平民并未取得罗马法的制定权;C项罗马法学体系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是《民法大全》。

答案:

A

9.古代罗马人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

以下关于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公民法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

C.万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D.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解析:

万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纠纷,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A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公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内的公民的法律,B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D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10.(xx年大庆模拟)“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的平等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解析: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2—公元前450年制定,从时间上排除。

罗马法实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材料强调“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但不能说“确保了……平等”,但能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的精神。

故选D项。

答案:

D

11.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贵族利益D.维护帝国统治

解析:

法律制定的目的是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

A项属于材料现象,不是目的;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主要是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C项不正确;公元前445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D项不正确。

答案:

B

1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即使在英国,为了司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材料说明(  )

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D.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解析:

材料反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不能说明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A项错误;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性质的法律,B项错误;材料中“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等信息反映罗马法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立法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近代英国立法参照了罗马法的制定,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活跃,当然各地移民纷纷前往希腊定居贸易。

雅典的上层都是由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他们有雄厚的财力,连国王都必须依靠奴隶主组成的元老院议会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国王无权力没收奴隶主的财产,这有点类似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雅典的民主制,是早期的民主制,所谓的民主大门仅仅是对有钱有权力的社会体面人敞开的。

——任寅虎《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雅典人极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虽然允许修改法律,但有着严格的限制。

在雅典,提交公民大会讨论的议案事先都要经过议事会的审查。

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

在雅典全盛时代,自由公民的总数连妇女和儿童在内约为90000人,而男女奴隶为365000人。

在伯利克里时期,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总数约有30000~35000人,而公民大会的出席人数通常不超过2000~3000人。

作为雅典普通公民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谋生的需要,常常不能出席约10天举行一次的公民大会。

材料三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

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早期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

(6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希腊民主的特点。

(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

(8分)

解析:

(1)题,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概括。

(2)题,可以从民主形式、民主范围、民主实质等角度归纳。

第(3)题,可以从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及民主程序等方面分析其局限性。

答案:

(1)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活跃,大量移民定居雅典;奴隶主有雄厚经济实力,要求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民主制度;国王的权力有限,受元老院议会制约,这样的传统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

(6分)

(2)希腊实行的是城邦制的直接民主。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限制,民主权利不具有广泛性。

是维护奴隶主行使特权的工具。

(6分)

(3)局限性:

古代雅典对公民的身份作了严格限制,公民只占城邦人口的极少数,奴隶、外邦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不能享受民主,其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8分)

14.阅读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和古罗马的法律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思想则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

……正如西塞罗所言:

“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理性;它适用于所有人且不变而永恒,……对于真正的法律,其神圣性不可能被贬低,其合法性不可能被扭曲,其效力不可能被废止。

”古罗马法学家将自然法称作自然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不变的正义、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

材料二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

礼治具有以下特点:

强调法律的从属地位,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礼服人;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依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

——以上均摘自《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有何积极进步的意义?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几大重要特色,并分析该特色给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6分)

(3)试从国家主权归属的角度分析造成古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律原则不同的因素。

(8分)

解析:

(1)题,第一问可根据材料一“罗马法思想则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概括出答案;第二问从维护罗马统治、成文法的准则、对近代法律的影响等角度作答。

(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可从“……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礼治具有以下特点”等句子中概括,语言要精练;第二问可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作答,积极的可从传统文化的普及、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等角度作答,消极的可从君主专制的强化、人治对法律体系的破坏等角度作答。

第(3)题,古罗马可从主权在民、平民对贵族的制约等角度分析;古代中国则从宗法“家天下”的角度分析。

答案:

(1)特点:

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

积极进步意义:

强调自然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不变的正义,有助于维护罗马长期、稳定的统治;成为后世西方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为近代法制的渊源。

(6分)

(2)特色:

法以礼为灵魂;法律从属于人情、道德;社会治理重教育、和谐;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影响:

有助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普及,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导致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最终破坏法律体系。

(6分)

(3)古罗马国家主权归属全体公民,平民与贵族通过不断的斗争,进而完善了法律体系,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最终形成自然法原则;而古代中国则强调君主的“家天下”,法律只不过是维护“家天下”的工具,在“家天下”的君主专制下,社会等级秩序即“礼”成为核心。

(8分)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新人教版

1.(xx·广东江门质检)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

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

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秦朝、唐朝、宋朝都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但也采取不同方式限制和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体现出“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明太祖废除丞相,使皇权强化,故体现出打破这一规则,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xx·浙江东阳二模)“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官员晋升相对容易,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信息可知,明朝初年对中枢机构的设置进行调整,即废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选拔趋向严格,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3.(xx·山东菏泽质检)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

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  )

1.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3.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4.受制于司礼监太监,矛盾深刻

A.唐朝尚书省B.元朝中书省

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

解析 唐朝尚书省、元朝中书省均是中央正式的行政机构,根据材料“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故A、B两项错误;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形成时间较长,且与六部、司礼监等矛盾重重,故C项正确;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故D项错误。

答案 C

4.(xx·江苏盐城三模)“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

”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解析 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说明内阁权力逐渐加大,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皇权是逐渐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内阁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B

5.(xx·福建福州高三期末)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ofMilitary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  )

A.由来B.职能C.特点D.性质

解析 材料中“军事机密办公室”与军机处最初是处理西北军务史实相符,故A项正确;军机处职能是长传下达,故B项错误;军机处特点是“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和决策封闭”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军机处属于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办事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 A

6.(xx·四川凉山质检)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

“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设立枢密院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九品中正制导致豪强实力壮大,不利于皇权的强大,故①错误;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有利于皇权,故②正确;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枢密院管军事,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③正确;军机处进一步加强皇权,使之达到顶峰,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7.(xx·山东济南质检)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完善B.中央机构的精简

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强化

解析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与图中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无关,故A项错误;从中央机构的改革中看不出是否进行了机构精简,故B项错误;行政效率的提高只是官制改革的作用之一,并非中央官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故C项错误;从秦到明清的中央官制变化,明显呈现出相权不断被分割、直至被废除的过程,反映出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8.(xx·湖北襄阳质检)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 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

答案 D

9.(xx·北京海淀区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

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

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

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

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

解析 第

(1)问,第一、二小问,依据朱元璋“丞相……多有小人……病及于国君”与黄宗羲“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等信息概括。

(2)问,结合近代的相关史实回答。

答案 

(1)朱元璋:

①看法:

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

②原因:

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

黄宗羲:

①看法:

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

②原因:

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

(2)促进了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削弱了专制集权统治,促进了政治和社会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