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328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docx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段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4年兴中会建立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第二阶段从1919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4月孙中山卸去大总统职务。

第三阶段从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前。

学习第二章时,我们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这些战争和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虽然建立了农民政权,但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封建主义的枯树结不出资本主义的硕果。

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

维新变法的昙花一现,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同三大运动相比。

1919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

革命:

就是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打破旧的国家机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

代之而取,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辛亥革命就是在资本主义革命政党领导下,在“三民主义”学说指导下,以推翻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因而,它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

1939年,毛泽东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因此,辛亥革命成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就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这一段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4年兴中会建立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事件有:

兴中会的建立.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学说的提出。

第二阶段从1919年10月武昌起义的爆发到1912年4月孙山正是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胜利和失败。

主要历史事件是:

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务。

第三阶段从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卸去大总统职务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前。

主要内容是孙中山为坚持民主.共和反对帝制.反对专制而继续奋斗最后归于失败。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主要事件: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本章是学习的重点,主要有:

第一,了解资产阶级改良与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第二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性和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

 

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恩格斯曾经说过:

“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个社会要求为其背景的。

”我国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也不例外,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中国民族是在屈辱中进入20世纪的,国家主权丧失,山河破碎,民族灾难日益深重,当时,资本主义列强相继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转变,世界上残存的封建王朝大多成为他们的附庸,封建古老的中国也不例外。

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同年9月又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此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2.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在中国的争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与此同时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

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退兵,妄图在东北推行“黄俄罗斯”计划,这与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1904年2月6日,日本向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军舰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

这场为了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竟然实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清政府除了划出“交战区”外,还要严守局外中立。

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

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重新划分了在中国的利益,战争结束。

俄国将汲取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

在战争期间,英国在西藏燃起战火,德国也将炮舰驶入长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帝国主义对华掠夺性贸易恶性膨胀。

对外贸易为例,1901年到1903年,平均每年进口值为四亿七千三百万元,出口值为三亿一千一百万元,入超达一亿六千二百万元(严中平等编: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64页。

)与1891年到1893年的平均数相比,进口值增加了一倍多,入超增加了两倍以上。

掠夺性贸易的恶性膨胀,不仅造成中国民穷财尽,而且严重压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使民怨沸腾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等,10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

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被迫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主要表现在:

(1)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紧控制清政府:

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经济上通过对华资本输出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军事上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2)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派系并欺骗人民,在逃亡西安期间,就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谕旨,清末●立宪活动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很多新政改革流于一纸空文。

1906年,为了抵制各地愈演愈烈的革命风暴,西太后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宣布在中央筹设咨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23条中共有14条是维护君上的权力的,1911年5月组织了“责任内阁”,但大部分内阁成员由皇族组成,“皇族内阁”遭到立宪派和一些汉族地主的不满和反对,所谓“立宪“骗局至此完全戳穿。

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因此,在清朝最后十年中,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清革命,因为清室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成为解决中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4.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

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

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1).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农民的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的风潮和反清武装斗争。

(3).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日益高涨。

据不完全统计群众性的反抗斗争在1905年为103次;1906年为199次;1907年为188次;1908年为112次;1909年为149次;1910年上升为266次。

这些群众性的反抗斗争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相互呼应,形成了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

把清帝的宝座推到了火山口上。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1.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增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间,新设立的民族资本厂矿达416家,资本额超过8000万元。

2.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

3.设厂的地区集中

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和广东三个地区,三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的一半以上。

虽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非常小,但是近代工矿企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比以前有较大的进展,商办企业大量出现,与此同时,随着商办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及其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后来,同盟会领导的革命活动其中心之所以在江浙.两湖.广东地区,是与这三个地区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4.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新政措施有30余项,主要有

(1)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提倡出国留学;

(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3)改革兵制.编练新军。

等等。

这些措施同当年维新变法的主张在某些方面或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性质上并不相同。

维新变法不仅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且要求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反映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愿望和要求。

而“新政”不是资本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强化国家机器,讨好帝国主义,挽救自身的危亡。

1906年9月请政府又迫于形势的内忧外患,慈西太后又下诏实行预备立宪。

其目的是皇位永固,外患见轻,内乱可弥。

当时,资产阶级立宪派也参与其中,对清政府实行立宪抱有幻想,提出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但清政府迟迟不予答应。

甚至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1911年5月,在为形势所迫的情况下,清政府为了掩人耳目,不得不以立宪为名,成立责任内阁。

13名内阁大臣中满人有9人,其皇族占5人。

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阶级内部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而分崩离析。

当时的形势如孙中山所说经:

“清政府可以比做即将倒塌的房子,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难道有人只用一个小柱子支于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子免予倒塌吗?

总之,不管事“新政”还是预备立宪,推行的结果只能加速清王朝的覆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这是清政府始料未及的。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政治舞台。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

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形势的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当时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

中国留日学生最多时达近万人。

有些人还远渡重洋,赴欧美留学。

他们在国外更多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思想,而且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

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许多先驱者早年也曾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

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相比,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一个由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的,进而形成新的领导集团。

这部分人就是史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代表了一个时代。

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他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既由改良到革命的变化过程。

1894年,孙中山本人就写过《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并北上天津,希望能将上书递交李鸿章,但被拒绝。

这对孙中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也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但经过现实的教育,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进而走上革命道路。

就在这一年,孙中山到了檀香山,在这里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团体兴中会。

开始了职业革命生涯。

在兴中会的章程中,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1894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既是反清的口号,也是初具雏形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标志着比较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它较之于康.梁的资产阶级改良的主张,的确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这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

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在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同时,我国在20世纪初又兴企一场留学热潮,留学生的人数以几倍乃至几十倍的速度上升,其中著名的人物有廖仲恺,陈天华,秋瑾,邹容,黄兴,鲁迅,吴玉章等,当时吴玉章曾写下这样一首诗,

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为寻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离子情。

表达了他们的志愿和心情。

20世纪初留学热潮的出现和国内进步知识分子的活动,使一大批一初步接受西方社会思想和科学文化的青年学生组成了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新型的知识阶层,在他们的影响下,投身革命活动的志士仁人越来越多,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获得了更多的响应者和支持者。

孙中山也逐渐成为人们公认的革命领袖。

他们著书立论.创办报刊,宣传民主思想。

他们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讴歌,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抨击,呼唤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暴的到来。

在宣传民主思想中,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轰动海内外,影响日深。

.其中邹容的《革命军》,更是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他倡言革命,讴歌革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呜呼!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离满人之  缚,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20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文章还指出: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

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

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

革命者,去腐败而存善良者也。

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

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革命军》在当时海内外影响较大,影响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投身革命。

(二)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反清运动的发展,要求资产阶级革命派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用暴力手段达到推翻清同志的目的。

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黄兴)活动于两湖地区;科学补习所(吕大申)活动于湖北地区;光复会(蔡元培)活动于东南地区;岳王会等。

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但是这些革命团体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1)他们都是地域性的团体,活动范围限于一省或数省;有些小团体在某一城市活动,它们之间缺少联系,孤立活动;

(2)他们都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那么,随着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活动的开展,各个团体之间也发生了比较广泛的联系。

孙中山革命领袖地位的日益提高把坟山的革命团体联合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形成领导革命运动的核心就成为当务之急。

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转赴日本,和黄兴.宋教仁等反清革命志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与他们畅谈革命形势,探讨革命办法,孙中山建议把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联合起来,组成新的革命政党,共同致力于革命。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日常工作。

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这是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什么说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呢?

这是因为:

第一它有统一的革命纲领即“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同盟会这16字纲领作为同盟会会员共同奋斗的目标。

第二,它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成立总部,国内外各地设立支部;

第三它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第四,他主张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坚持,同盟会较之以前的革命团体,在各个方面都向前迈了一大步。

从而加速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

正如孙中山后来说讲“从此革命风潮日益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料者也“他坚信革命大业可及时而成。

当然,应当看到同盟会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参加的成员对革命的态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对同盟会纲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组织也相当松懈,这就埋藏着日后分裂的因素。

尽管如此,同盟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此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增强了与国内社会各界层的联系,推动了国内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正义的.进步的革命事业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这是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加深的思想认识。

正是从这个认识出发,孙中山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深入研究的比较之后,逐渐构成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这就是中国应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是要取其长.避其短。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孙中山强调的民族主义不是单纯的种族不同,而是把满族贵族和满族人民加以区别。

明确指出,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

而是反对少数掌握政权的满族统治者。

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卖国政策。

 但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

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其目的就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重要的标志。

民权主义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认为几千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恶劣政治的根本,就是汉人当皇帝,也不能不革命。

因为中国几千年以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第二,民建立之后,官民皆有平等参政的权利,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皇帝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第三政治革命与国家革命并行。

正如孙中山所说:

“我们推翻满族政府同驱除满人一面说是民主革命;从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并不是说分两次去做,推翻清政府就是担负这两重任务。

缺陷:

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考虑,忽视了各阶级在国家中得地位。

尤其是没有提出清出君主专制政体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就是推翻地主豪绅阶级的统治。

 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

为此,他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当年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的弊端,进而造成社会为危机的严重性。

他试图在中国试行一种解决土地问题的新办法,这就是“核定全国的地价,其现有的地价仍属原主,在革命胜利以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

为国民所共享,从而达到国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并行。

民生主义实际上是实行土地国有,是十足的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但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上缺乏社会基础。

因而也不可能真正地解决我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同样,严重地影响了革命的结局。

三民主义尽快有许多局限性,但它是孙文主义的核心和结晶,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方案,也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这一纲领以“民“为中心。

正如孙中山所说的”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他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把握了时代的思想脉搏,努力追赶世界民主思想的潮流。

也符合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

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交出的一份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这一中国历史课题的答卷。

这一学说的提出,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列宁对三民主义作了高度的“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着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的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

当然,对于“三民主义”学说有赞成.怀疑和反对。

从1905年到1907年间,在中国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实际上就是围绕三民主义的内容展开的。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投入这场论战的还有其他十几种报刊。

 

(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

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

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