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三)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二、 难点、重点分析
(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三) 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四) 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五)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逃脱,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地爬上帝王的宝座。
其人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外还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
我们接着将要学习的《五人墓碑记》会加深我们对“义”的认识和理解。
(二) 给生字注音,并指名朗读课文。
阉yan旌jing湮yan皦jiao缇ti抶chi溷hun傫lei脰dou詈li逡qun冏jiong
(三) 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
1、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用政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江南是全国首富之区,情况更加恶劣。
明神宗朱翊钧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大事营建宫殿,为搜括财物,他大兴矿税,通都大邑,都设税监,税监又滥用群小,布满城乡,竭力榨取、掠夺。
一时间农商交困,民怨鼎沸,因而爆发多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抗税、反税、惩治税监的斗争。
当时江南地主阶级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了政治清明,减少社会矛盾,挽救江河日下的局面,常常在一起议论朝政。
因为他们的领袖顾宪成等
在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就被称为东林党。
对于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他们不仅同情,而且积极支持并参加。
(关于东林党: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顾宪成革职还乡,于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一部分士大夫支持,形成改革派的政治集团,世称“东林党”。
)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受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执掌要职;后来他又兼掌特务机关东厂,加紧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实行阉党专政。
熹宗初年,东林党人在朝任职的人还较多,他们一再上疏熹宗,反对魏忠贤,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统治,要求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允许知识分子公开讲学,议论朝政。
这些主张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但是由于熹宗的包庇,东林党人的斗争都遭到失败。
在朝的东林党主要人物,有的被革职、贬谪,有的被逮捕酷刑致死。
江南广大人民深受阉党之害,同情并支持东林党人。
因此,当阉党在天启六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反抗阉党的暴动就爆发了。
2、周顺昌简介
周顺昌(1584一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
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
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
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
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
像他这样的人,人民欢迎,阉党不容,被魏忠贤列名《东林点将录》(阉党捕人的黑名单)。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
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
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
周顺昌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
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
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
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
到崇侦元年才得到昭雪,谥忠介。
3、五义士简介
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
一向好打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
“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
”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
市民马杰也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
当阉党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不许东厂缇骑逮捕周顺昌。
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堤骑更加凶横,首先举剑扑击沈扬、杨念如。
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缇骑的武器,同堤骑扭打起来,结果额头受伤。
聚观的市民一见缇骑动武伤人,就一起鼓噪围攻,吓得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上屋顶。
其中两个缇骑被群众打死。
颜佩韦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他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
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
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位壮士大骂魏忠贤及其亲信毛一鹭,从容就义。
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事后,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
群众斗争的威力,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
十一个月后,熹宗死了,魏忠贤失了靠山,畏罪自杀。
苏州人民倡议公葬五位义士,一夜之间,把毛一鹭为向魏忠贤献媚而监造的魏忠贤生祠拆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义士的墓。
4、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人。
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
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
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针对当时士大夫空疏不学的弊病,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同时强调“居今之世”,必须“为今之言”,“各为有用”。
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质。
曾编辑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著有《七录斋集》等。
(四) 讲读第一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魏阉是对魏忠贤的贬称。
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阿谀奉承,在各地多有建生祠以媚者。
魏忠贤死后,其生祠陆续被废。
“五人”即葬于已废的魏阉生祠之址。
3、 学生翻译。
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
到了现在,(吴)郡的贤士大夫向当权的人请示,就清理魏阉已废的生词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表扬他们的事迹。
啊,也真是盛大的事啊!
4、 教师小结。
本段写五人死因及立碑缘起。
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死后建墓立碑经过。
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
五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卑微,行事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十分显耀。
清除权重一时的宦首魏忠贤生词的原址为墓地,其身份显赫可见;还要“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其为人所敬重由此可见。
墓地之择,立碑之举,葬仪之隆,可谓“盛矣”。
(五) 讲读第二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3、 学生翻译。
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在)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人,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在)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
唯独(这)五(个)人光明显耀,什么缘故呢?
4、 教师小结。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说明魏阉失败之速。
(2)以众人之死与五人之死作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作者有几方面的对比?
有什么作用?
以“众”和五人的数量悬殊作比,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野莽无闻之士比,以“湮没”与“
皦皦”比,充分显示了“疾病而死”的无声无息,不为人道,“激于义而死”者的名声赫赫,万民敬仰。
(3)最后,作者以设问引起下文。
(六) 讲读第三段
1、 学生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1)丁卯三月之望:
“丁卯”即明天启七年(1627),“三月之望”即三月十五日。
按:
此事当在天启六年(丙寅,1626)三月,系作者误记。
此文刻碑时已改正。
(2)吾社之行为土先者:
课本注解:
“我们社(指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不少选本的注解都释“吾社”指复社。
有些选本的注解释“吾社”指东林党,谓张溥是东林党后期组织复社首领之一,追述当年东林党人反对魏阉的斗争,故称东林党为吾社。
&nb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词的.写作背景。
3、掌握重点字词。
4、学习以生动精炼的语言表达感情的.写作特点。
5、认真领会词的意境。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
2、训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欣赏词作的语言美;引导学生领会词作情景交融的崇高美(壮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难点:
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培养教材意识和单元意识
请学生回答问题:
1、本册书有几个单元,都有些什么内容?
2、第一单元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3、第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二)明确目标
1、学习《沁园春•长沙》,课内熟读成诵。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三)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自古文人多悲秋。
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
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心田。
2、学生自读词作两遍。
3、词的有关知识
[投影] 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词有词牌,是词乐曲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词牌之下是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3、背景介绍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
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4、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
[活动] 教师范读。
抽查学生朗读。
纠正读音,通过点评把握文意。
[明确] 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
“立、看、怅、问、忆、记”六个动词清晰地显示出了本词的思路层次。
(四)赏析重点词句,突破重点、难点。
1、齐声朗读。
2、思考问题,引发讨论:
(1)上片的“看”字统领哪些句子?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者是抓住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描绘这幅画面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点拨]
①“看”字统领至“竞自由”。
这种格式称为“扇面对”。
诗人站在橘子洲头,远眺近看,一切尽在视野之中。
②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
通过寒秋、霜天、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景物(形象、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③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赏析:
万山:
写出山之多; 层林:
写出林之密; 红遍:
写出红之广;
尽染:
写出染之透; 漫江:
写出水之盛; 碧透:
写出水之清;
鹰击:
写出鹰飞的矫健,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
鱼翔:
写出鱼游的轻快,用“翔”不用“游”,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在空中一样轻快自如;
万类霜天:
可见诗人视野的开阔; 竞:
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为我们描绘出了广阔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体现了壮阔的崇高美,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2)看到这幅绚丽壮美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
[点拨]
①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深沉的思索,提出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怅”字写出了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问”字引起设问,是本词的词眼。
(3)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为什么?
[点拨]
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
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诗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其中也包含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进一步理解: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积淀,历代文人都走不出这悲秋的老路。
本词一反传统做法,描绘的是色彩绚烂的秋景,表现出昂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因为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肯定不同于封建文人。
因而,同是面对“秋”,由于胸襟不同,抱负不同,所选取的景物、着眼点也就不同,所渲染的情绪、抒发的感情也就自然不同。
正如王国维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4)下片的“恰”统领至哪一句?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
①“恰”安统领至“当年万户侯”。
②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五)小结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正是他本人性情、才华的充分显示,本词富有语言美的特点,很多词语极富表现力。
“遍、染、透、争”显示了寒秋、霜天、万山、湘江等一派绚丽动人的秋景图。
而一“怅”一“问”更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虑和重整山河的崇高使命感。
(六)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背诵这首词。
毛泽东词两首之一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十 垓下之围
《史记》
[教学目标]
1.掌握“壁、逝、莫、骑、绐、东、卒、独、面”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熟悉“何……之”、“奈……何”、“无以”等句式。
熟记有关《史记》的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本文选材、组材方面的特色。
3.熟悉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形象,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重点、难点]
1.本文是从那些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悲剧英雄个性的。
2.本文虽是历史传记,其中却多有细节描写,试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背景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86?
),宇子长,阳夏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作太史令。
司马迁10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古文,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
青年时代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
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下层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
父死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史记》的.写作。
五年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
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史记》记述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有12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绩),30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70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另外还有少数列传为国史和少数民族史),10表(是多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8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计52万多字,不论在文学还是史学方面,司马迁都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宋人郑樵评曰:
“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六经之后,唯有此作。
”鲁迅评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美的一篇。
全文主要描写了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勇冠三军,成为天下注目的英雄;鸿门宴上,坐失良机,埋了悲剧的种子;垓下之围,慷慨悲歌,留下末路英雄之悲怆。
课本节选了第三战役的部分文字。
二、请学生根据注释正音、朗读课文。
三、以学生互问方式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项王军壁(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壁:
营垒,名词活用为动词,扎营、驻扎
兵:
军队
及:
以及
之:
代词,指代项王军
句子翻译:
项王军队在垓下驻扎。
军队很少,粮食也完了,汉军以及诸侯的兵马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
夜:
在夜晚,名作状
楚:
用楚地方言,名作状
惊:
惊异
在夜晚听到汉军营的四面八方都用楚地方言唱歌,项王于是非常惊异地说道:
“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占有了楚国吗?
(不然)这汉营中楚人怎么这么多呀!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则:
于是
夜:
在夜间,名作状
项王于是夜中起床,在营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项王)常骑之。
有美女名叫虞,常受宠幸而跟随在项羽身边;有匹骏马,名叫骓,(项王)经常骑着它(行军作战)。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
于是:
在这时
忼慨:
同“慷慨”,情绪激昂(忼,慷的古字)
就在此时,项王情绪激昂悲愤地唱起歌来,自己作诗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兮:
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啊,呀
盖:
超过
时:
时运
逝:
奔驰
“力气能拔起大山呀,英雄之(豪)气超过全世,时运不利啊,乌骓马也不奔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奈何:
怎么办
若:
第二人称代词,你
奈……何:
固定句式,对……怎么办
乌骓马不奔驰啊,我可对你怎么办?
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办呀!
”
(项王)歌数阕,美人和之。
唱了好几遍,美女虞姬也应和着唱了一首诗。
*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这是刘邦在彻底击败项羽,做了几年皇帝后回家乡沛县时,在欢乐的宴会上哼唱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豪情满怀的歌。
《垓下歌》和《大风歌》说不上有多少艺术性,但十分确切地表明了“诗言志”的道理。
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泣:
眼泪;哭
莫:
没有谁
项王流下了几行眼泪,左右的将士都哭起来,没有人能仰视。
四、小结
开篇就把人物置身于特殊的典型环境之中:
“军壁垓下”点出大战发生的地点,“兵少食尽”、“围之数重”、再加上四面楚歌,可见楚军局势之危。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项王并不顾惜自身的生命,而是割舍不下常伴左右的虞姬和乌骓马,作者为我们展现了英雄的另一个侧面:
此时的英雄身处末路,纵然他非常多情,但有的也只能是无奈的悲愤。
所以作者在这一段中重点是抒情,写英雄的柔情,节奏纡徐,感情深沉,表现英雄身处末路,多情而又无奈的心境。
本文虽是历史传记,其中却多有细节描写,如“夜闻楚歌”、“项王悲歌”、“虞姬和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等,并且在这些细节多有对历史事实合理的艺术加工,如“”慷慨悲歌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悲剧英雄形象。
语文教案-三十垓下之围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