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5525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docx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9篇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1

刚刚过了世界公历的新年,又迎来了中国农历的春节。

世界各国年的味道截然不同,过年的感受千差万别。

过了一年,我又长了一岁,我对中国春节风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进入农历的腊月,欢度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了。

考完试,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计划,完成了部分作业,我也融入了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

腊月的节点太多了。

首先是腊七腊八冻坏脚丫、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等等,老人家说这就是过年的开始。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人称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种乳白色、味很甜、还粘(zhan)牙的东西,叫“糖瓜儿”。

大人问我“粘不粘(nian)?

”我说“粘(年)!

”这是提醒大家要过年了!

长辈要讲许多过年的趣事和嘱咐许多过年的忌讳。

真好玩!

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总是好奇的听不够,问不够。

接着腊月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说法,我可长见识了。

现在急着过年,今天卖个关子,以后我可以仔细说说。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吉祥时刻,此时进入春节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候。

白天大人们都忙着过年的各种事情,放松了对我的管束,我就彻底自由了,吃我爱吃的食品,喝我爱喝的饮料,玩我爱玩的游戏……开心极了!

晚上全家欢聚一堂。

大家从厨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

煎炒烹炸、鸡鸭鱼肉、特色食品、各种饮料……母亲端来炖鱼,说这是“年年有余”;父亲端来饺子,说这是“交子元宝”;姑姑端来拼盘,说这是“全家福”;姑夫端来米饭,说这是“团圆饭”;姥姥端来一盘水果,有柿子、苹果、桔子、香梨,说取它们的谐音:

“事事平安、人人吉利”;姥爷端来一盘年糕,有白米、黄面、双喜、八宝,说借它们的字音“添岁增福、年年提高”,人的岁数和身体要长高、知识也要提高。

哈哈!

我灵机一动,端来一摞奖状说这叫:

“辛兔祥瑞、龙腾虎跃”(我属虎)……全家人说这是一道最丰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尽尝美味佳肴。

我不断举杯,给各位长辈敬酒并针对每人说上几句不同的祝福话,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给我加菜,有时还给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酒足饭饱,全家人看春晚、包饺子、侃大山……零点整,电视里的新春钟声敲响了,房间外的迎春鞭炮响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家人下楼放炮。

姑姑和母亲提着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姥姥提着一大捆烟花一起下楼了。

楼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聋、烟云翻滚。

开始我有点害怕,父亲拿着鞭炮,姥爷领着我去点,邻居说:

“这叫双保险”。

我们几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响”、“坐地炮”、“窜天猴”、“夜明珠”。

后来我胆子大了,也想过把真瘾,让父亲放好花炮,姥爷护着我去点,点着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窜上了夜空,随着一声声巨响,绽放出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百鸟争鸣”、“吉祥如意”、“火树银花”、“万紫千红”,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声中一岁除”,我又长大了一岁。

回到楼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给长辈一一磕头拜年,他们给了我很多压岁钱。

我在兴奋中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无边光景一时新”,新的一年开始了。

龙年春节这是时间最长,内容最多,也是我最快乐的节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龙的传人在龙年将会更加的幸福、美好……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2

年年大鱼大肉过新年,岁岁花红柳绿迎新春,迎佳节,闹元宵,为异乡之客,不禁缅怀起家乡四川久远的元宵习俗偷青。

春节是堂而皇之FB的好时节,好酒好菜对胃构成威胁,久而久之,肥腻感骤生,搞点清淡适口,绿色环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开胃清肠。

并且在四川民风民俗中元宵晚上,看斗哪家小菜长得爽口青翠顺手牵羊代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顾者的荣幸,来年预兆庄稼必定长势迅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青菜萝卜等小菜也值不了几个钱,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几颗青菜莲花白(苞菜)相赠,也够一家人吃上几顿的。

偷青一词定格在童年的记忆中是那么的清晰,时光的隧道带你回到从前,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裤,跳起国际舞”那是属于哥哥姐姐们的神气,流着鼻涕系着红领巾的我辈,成了前卫青年的跟屁虫,指往哪跟往哪,说干啥就干啥。

春节是小孩子的天堂:

吃喝玩乐尽情开怀。

荷包里永远装满红苕杆儿沙胡豆;手里冒烟一扔便响的是“甩炮儿”叩首做揖讨要红包;走街串户吃的是“转转饭”;人山人海图个看耍龙舞狮,穿街走巷数“柳莲柳”(打连枪儿);追过几村几队看露天电影;一家老小正月上玟祭老辈子;十五元宵吃完就算过完正月间,明朝“大的做生意小的捡狗屡”该干啥子就得干啥子去,错,还有最后一项既刺激又安逸的活动偷青。

初春乍寒,夜里漂起淡淡雾气。

三五成群的偷青队伍有备而发了。

我匆匆的拎个菜篮子跟在大哥的后头,二娃三娃已在邻居的菜园子开工了。

莲花白,萝卜,莴笋,豌豆颠儿(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见一样采一样。

有用背兜的,有用麻布口袋的,有用塑料口袋的(那时还没有手袋)应用有尽有,五花八门。

忙得不可开焦之时,一声清脆的狗叫,立马吓跑几个胆小的。

毕竟是在做偷鸡摸狗之事,确实心虚。

好在是闹元宵玩风俗之际,只当适可而止。

夜半三更时清点胜利果实,小菜大葱一大堆,无需明日花钱买菜。

不想幺妹半路跑脱鞋,李二麻子撕破裤儿之事不可辟免。

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年代里,人们尽情享受不很丰年但很满足的天伦之乐,在坐着神六飞船,科技奔小康的今日,物质商品相当丰富满足的网球时代,人们消费享受欢庆之佘,徒生节日变味的悲哀:

平淡化,缺少过节的气氛,年年过新年,新年只此过。

一方土养育一方人,一定的经济基础造就一特定的地方文化。

历史在向前,时代在发展,能够留下的就是精华。

树时代新风,改革促发展,今天的繁荣富强的大好光景背后,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正在衰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遗忘。

科技知识产生的原动力,猛烈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同时,却在极大程度上破坏着我们的环境,资源,是史无前例的。

只能无奈的叹息,因为科技的发展如离弦之箭,是人力无法竭止的。

回想到八十年代说到情人节来临和玫瑰花巧克力,可能不知为何物?

还不如来几斤猪头肉和糍粑实在。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3

春节是人们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一重要节日中,人们自然会有许多风俗,比如吃饺子,守岁。

春节并不是从除夕开始的,而是从腊月八日就开始了。

腊月八日是腊八节。

这一天,人们通常都喝腊八粥,腌腊八蒜。

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豆、绿豆、花生、桂圆、莲子还有红枣等几种材料熬成。

腌腊八蒜是把蒜剥去皮放到醋坛子里。

到了除夕,可以就着饺子吃。

腊八节过完后,再过一段时间就到小年了。

灶神这天要赶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每一家人一年的功过是非,我们拿甜甜的年糕“贿赂”灶王爷,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说我们的好话。

小年过完后,人们就开始为除夕做准备了。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打扫家里,擦擦窗户,洗洗被罩,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五,做豆腐。

”有条件的家庭在这一天会磨豆子,做豆腐。

没有条件的家庭,会在这天买豆腐或吃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在这一天里,人们到街上去买肉,做成腊肉或留着过年吃。

“二十七,洗疚疾。

”这天人们通常会洗洗澡,理理发,把旧的一年里身上的晦气洗掉,高高兴兴的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八,贴花花。

”“花花”指春联、窗花、门联、年画、灯笼、福字等。

我家在这一天也在门上贴上了年画,顿时觉得屋里的年味浓了不少。

“二十九,蒸馒头。

”在这一天,人们都会蒸各种各样的馒头,在以后的几天中吃。

姥姥在这天也蒸了许多馒头,有刺猬的,有桃的是,都很好吃。

除了以上这几种风俗,人们还会买许多鞭炮,以备除夕晚上时放。

因为除夕晚上的鞭炮声是不能停的。

到了除夕那天,我们去了奶奶家。

晚上,妈妈和婶婶在厨房忙碌了不多会儿,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就做好了。

吃完以后,我们通常会看春节晚会。

到了九点多,我们又吃了一顿宵夜。

我们边看边吃,到了十二点,我们都困得不行了,就都上床去睡觉了。

初一早晨,我们早早的就起床了。

早饭当然是饺子,不过在这近百个饺子里,有二三十个包了一分硬币的饺子。

这是我们那的风俗。

谁要是吃的硬币多,谁在新的一年里就更幸运。

吃完了饺子,除了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招待客人外,其他的人都出去拜年。

我们会把村里凡是认识而且很熟的人都走了一遍,向他们问新年好。

初一拜完了年,初二就该走亲戚了。

爸爸妈妈去了姥姥家,小叔婶婶去了小雨的姥姥家。

他们吃过了午饭就都回来了。

到了晚上,村头响起敲鼓声,于是我们几个孩子和婶婶就去玩的。

原来那里不仅有敲鼓的,还有敲小锣的。

那里聚集了一些人,大家绕着“乐队”围了一圈,找到自己认识的人,笑呵呵地聊起了家常。

聊了一会儿,大家就都回家去休息了。

到了初三,我的那些姑姑和姑父们来看奶奶了。

他们在这里一直待到晚饭吃了才回去的。

到了初四,我们就回到自己家了。

年过完了,可是春节并没有结束,要等到元宵节过完才算春节结束了。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要吃元宵。

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

元宵是把馅儿和面掺在一起做成的;汤圆里面是馅儿,外面裹着一层面。

元宵节又叫花灯节,过了这天晚上人们也都忙了起来了。

农民该去干农活了,学生该去上学了,又恢复了节前忙碌的景象。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4

除夕团年和吉祥菜

大年三十,全家围一大桌欢聚一堂。

旧时,宜昌人和大多数地方一样,吃团年饭前,要祭拜天地君亲师。

团年饭自然是一年中难得的丰盛晚宴,桌面上可谓荤素俱全,凉热兼备,熏鱼、腊肉等地方特色菜是不论贫富人家都少不了的荤菜。

桌面上少不了几种图吉利的菜,比如下汤菜的多是“三丸子”,即肉丸子或鱼丸子、藕丸子和豆腐丸子,呼其为“元宝”;黄花菜配笋丝烹饪,谓之“金银丝”;将笋子烩以肉丝,谓之“节节高”;将腊鱼蒸熟撕片,谓之“富贵有余”。

不知现在大家家中的团年饭有哪些吉祥菜呢?

年宝和春联

现在已很少见到“年宝”,“年宝”是宜昌特有的吉祥物,用大红纸包裹几束青翠的柏树枝悬于堂屋正中处,以表示新年吉庆、百事顺遂。

春联倒是四处有售,在解放前,宜昌城里写春联的多半是学高才博的老先生,但大都是家境不甚宽裕的斯文人,靠此聊补家用的。

关财门和金块财

除夕之夜正值冬末春初,天黑得早,各家各户大门外,门神、春联早已贴好,两盏大红灯笼和用剪花红纸包裹的几束柏枝,就是“年宝”,高高悬挂。

将大门两扇骑缝贴上“开门大发”的红纸贴,依门靠上一块用红纸绕缠的柴棍称其为“金块财”,然后轻轻拉拢门。

这项仪式叫做“关财门”。

守岁还是挖窖

“守岁”,守岁守岁,一夜不睡,旧时,堂屋正中一盆木炭火,火越旺越好,象征来年的日子更火红。

农家的火笼要放一个粗大的树兜做“火柱”,也有叫“火主”、“火猪”的,从大年三十烧到正月十五,彻底不熄,预示来年的兴旺,留未烬柴头,送至菜园,园中蔬菜就不生虫子了。

小孩子“守岁”坚持不住,则多被长辈喊去“挖窖”。

吉祥语“挖窖”便是睡觉,和衣而卧或睡得时间短叫“挖银窖”,蒙头大睡或睡得时间长叫“挖金窖”。

旧时宜昌城,除夕夜的户外十分热闹,击鼓鸣锣曰闹年。

这一夜大街小巷灯火通明。

卖发糕的小贩“发糕、发糕,越发越高”的叫声此起彼伏,通宵不断。

购糕者接连不断,构成宜昌城独有风景。

三十送灯

年三十晚上,宜昌许多县市区都有给亡人送灯的习俗。

吃过年夜饭,一大帮子子孙孙呼啦啦地带着鞭炮、纸钱、蜡烛去上坟。

早年送灯用的是油灯,怕被风吹灭了,所以要用皮纸糊成灯笼。

送灯人在天快黑时把灯送到坟头,边点亮油灯,边喃喃而语:

某某大人,今儿是大年三十,孩儿们给您送灯来了,请您保佑我们百事顺遂。

点亮油灯后,静观几分钟,见一切正常,送灯人就会踏着夜色回家去守岁。

讲究的人家初一早上还会把油灯取回来,晚上再送去,如是三天才告结束。

现今人们送灯不再送油灯,一般送蜡烛。

时间一般都是中午一家人吃过团年饭后,就去送灯。

祭祖让新年更是充满了希望,这样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仪式,在活着的人们心里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一种满足,一种安慰。

只有在这个时候,坟茔才不会是一个伤心的地方。

赶毛狗子

除送灯外,在宜昌有的地方三十晚上还有“赶毛狗子”风俗。

“毛狗子”学名狐狸。

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打开大门,灯火通明,男女老少齐声大喊:

“毛狗子shuo吙!

shuo吙!

”“shuo”有音无字,其意为滚开滚开。

据说,年三十晚上赶走了“毛狗子”,就赶走了霉运,第二年就会百事顺心。

赶毛狗子时,有的人还会把家里的铜脸盆拿出来敲打,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以此吓跑“毛狗子”。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5

刚刚过了世界公历的新年,又迎来了中国农历的春节。

世界各国年的味道截然不同,过年的感受千差万别。

过了一年,我又长了一岁,我对中国春节风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进入农历的腊月,欢度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了。

考完试,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计划,完成了部分作业,我也融入了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

腊月的节点太多了。

首先是腊七腊八冻坏脚丫、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等等,老人说这就是过年的开始。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人称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种乳白色、味很甜、还粘(zhan)牙的东西,叫“糖瓜儿”。

大人问我“粘不粘(nian)?

”我说“粘(年)!

”这是提醒大家要过年了!

长辈要讲许多过年的趣事和嘱咐许多过年的忌讳。

真好玩!

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总是好奇的听不够,问不够。

接着腊月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说法,我可长见识了。

现在急着过年,今天卖个关子,以后我可以仔细说说。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吉祥时刻,此时进入春节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候。

白天大人们都忙着过年的各种事情,放松了对我的管束,我就彻底自由了,吃我爱吃的食品,喝我爱喝的饮料,玩我爱玩的游戏……开心极了!

晚上全家欢聚一堂。

大家从厨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

煎炒烹炸、鸡鸭鱼肉、特色食品、各种饮料……妈妈端来炖鱼,说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来饺子,说这是“交子元宝”;姑姑端来拼盘,说这是“全家福”;姑夫端来米饭,说这是“团圆饭”;奶奶端来一盘水果,有柿子、苹果、桔子、香梨,说取它们的谐音:

“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爷爷端来一盘年糕,有白米、黄面、双喜、八宝,说借它们的字音“添岁增福、年年提高”,人的岁数和身体要长高、知识也要提高。

哈哈!

我灵机一动,端来一摞奖状说这叫:

“辛兔祥瑞、龙腾虎跃”(我属虎)……全家人说这是一道最丰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尽尝美味佳肴。

我不断举杯,给各位长辈敬酒并针对每人说上几句不同的祝福话,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给我加菜,有时还给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酒足饭饱,全家人看春晚、包饺子、侃大山……零点整,电视里的新春钟声敲响了,房间外的迎春鞭炮响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家人下楼放炮。

姑姑和妈妈提着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着一大捆烟花一起下楼了。

楼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聋、烟云翻滚。

开始我有点害怕,爸爸拿着鞭炮,爷爷领着我去点,邻居说:

“这叫双保险”。

我们几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响”、“坐地炮”、“窜天猴”、“夜明珠”。

后来我胆子大了,也想过把真瘾,让爸爸放好花炮,爷爷护着我去点,点着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窜上了夜空,随着一声声巨响,绽放出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百鸟争鸣”、“吉祥如意”、“火树银花”、“万紫千红”,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声中一岁除”,我又长大了一岁。

回到楼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给长辈一一磕头拜年,他们给了我很多压岁钱。

我在兴奋中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无边光景一时新”,新的一年开始了。

龙年春节这是时间最长,内容最多,也是我最快乐的节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龙的传人在龙年将会更加的幸福、美好……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6

春节到了,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我们坐时光机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为什么过年不叫“过日”或是“过喜”?

也许,大家头上都满头问号。

这也是由一个故事引起的,不,应该说是一个传说。

从前,天庭有一只怪物,有鹿角、虾须、鹰爪、蛇身、鱼鳍,这只怪物到处兴风作怪,吃人、吃兽,人见人怕,兽见兽躲,天庭把它锁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来,神仙们叫它“年”。

每到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兽,谁见了它就倒。

终于有一天,人们发明了烟花,红对联,红纸。

除夕之夜,人们放着烟花点着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红家具,红对联。

这时,“年”来了。

可是,红色刺的它睁不开眼睛,火把烤着了它的尾巴,对联搞的它满身都是,人们见它怕红色,就使用红家具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点烟花,搞的它头咬尾巴转圈。

年气愤的回到了天庭,人们就叫这一天过年,有的时候也叫春节。

春节大家都会包饺子,吃年饭,有的时候,一些较有钱的人家里,还会回老家的。

我现在在湖南过春节,湖南都是一些唱戏的人来表演的。

湖南人都是去卖对联,对联也是象征幸福美好。

春节大家都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也会去包饺子。

东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上了首,晚辈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

饭后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最后全家吃饺子,百十个饺子中,只有一个饺子有硬币,吃到的诸事顺遂。

河北:

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里小狗过生日;初三初四,走亲访友,媳妇回娘家;初五,“破五”祭财神;年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年初七,吃面条;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准备闹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灯火;年初十六,回归清淡;年初十七,春节落幕。

我们湖南人,先是去先辈坟上祭祖。

除夕,一定会吃鸡鱼肉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

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公鸡,炖到后,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到后,上面撒满红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鱼千万千万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是红红火火了,初一早上吃点东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对了,春节父母亲朋友家人都会给小孩子红包,压岁钱,传说是除夕络绎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

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安徽南部仅肉类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猪肝,猪心,猪肚制品,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为三蒸,三糕,三丸。

占岁。

旧时民间进入新日初几日的天气占本年年成。

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八日为谷,当日晴,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阳,所主之物不昌。

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花生,苹果,瓜子,糖为主。

春节,你快乐吗?

总之我很快乐。

我们要把春节传下来,它是我们的骄傲啊!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7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

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象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

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象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

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

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

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

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风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

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

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

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

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欢同乐,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初三会亲家,初四会朋友,初五春节高潮结束。

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人们耍龙灯、舞秧歌、踩高跷、玩狮子、昼夜尽欢。

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恢复营业,春节至此结束。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风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

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

“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

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风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篇8

年年大鱼大肉过新年,岁岁花红柳绿迎新春。

迎佳节,闹元宵,为异乡之客,不禁缅怀起家乡四川久远的元宵习俗偷青。

春节是堂而皇之FB的好时节,好酒好菜对胃构成威胁,久而久之,肥腻感骤生,搞点清淡适口,绿色环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开胃清肠。

并且在四川民风民俗中元宵晚上,看斗哪家小菜长得爽口青翠顺手牵羊代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顾者的荣幸,来年预兆庄稼必定长势迅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青菜萝卜等小菜也值不了几个钱,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几颗青菜莲花白(苞菜)相赠,也够一家人吃上几顿的。

偷青一词定格在童年的记忆中是那么的清晰,时光的隧道带你回到从前,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裤,跳起国际舞”那是属于哥哥姐姐们的神气,流着鼻涕系着红领巾的我辈,成了前卫青年的跟屁虫,指往哪跟往哪,说干啥就干啥。

春节是小孩子的天堂:

吃喝玩乐尽情开怀。

荷包里永远装满红苕杆儿沙胡豆;手里冒烟一扔便响的是“甩炮儿”叩首做揖讨要红包;走街串户吃的是“转转饭”;人山人海图个看耍龙舞狮,穿街走巷数“柳莲柳”(打连枪儿);追过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