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类.docx
《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类.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类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建筑材料检测类)
版号:
A/0
编制人员:
审批人:
受控状态:
受控□非受控□
受控编号:
持有人:
批准时间:
2016年3月1日实施日期:
2016年3月1日
关于《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
各检测室: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检测类)A/0版。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计划、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计划、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检测类)A/0版。
《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检测类)A/0版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检测类)A/0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综合部为《作业指导书》(建筑材料检测类)A/0版的归口管理部门。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二○一六年三月一日
修改表
文件编号
修改条款
修改日期
修改人
批准人
JH-JCZD-001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的检验
1、目的
根据国家标准检验砼用钢筋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
2、范围
2.1钢筋砼用热扎带肋钢筋
2.2钢筋砼用热扎光圆钢筋
2.3钢筋砼用余热处理钢筋
2.4低碳钢热扎圆盘条
2.5冷扎带肋钢筋
3、执行标准
3.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228-2011
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
3.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13
3.4.《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设备》GB/T2975-1998
3.5.《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3.6.《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3.7.《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1991
3.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3.9.《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GB/T4354-2008
3.10.《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1984
3.11.《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C/T540-2006
3.12.《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
3.13.《冷轧扭钢筋》JG190-2006
3.14.《碳素结构钢》GB700-2006
3.15.《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3.1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5223.3-2005
4、仪器设备
4.1WE-100液压万能试验机
4.2WE-300液压万能试验机
4.3WE-1000液压万能试验机
4.4WS-8反复弯曲机
4.5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环境要求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省级以上部门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站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
样品的放置和检验室内环境应保证国家规定的温度要求,在10℃-35℃内。
6、操作规程
6.1试验前应按照程序文件《样品管理程序》检查试验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等技术指标和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
若不符合应退回样品登记室,联系委托方重新取样,若符合进入检验环节。
6.2试验前应检查所用环境、仪器设备和电脑及其附属设施的技术状态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应停止检验,检查原因并报告试验室负责人进行处置,待各项要求符合后方可进行检验。
6.3接通总电源开关,打开数据采集仪,启动电脑,以自身密码登陆检验系统,按照程序文件《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控制程序》进行检验。
6.4选择需要检验的项目,再次检查样品的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测量样品实测尺寸,打好标距,将有关数据输入电脑。
6.5根据样品选择合适测量范围,通过挂上或取下摆砣并将仪器设备调整至符合测量范围的要求,调整缓冲阀,对准标线。
6.6选择合适夹具,将样品装入上下钳口。
6.7开动电动油泵,将样品一端夹于上钳口。
若采用手动试验,应调整刻
度盘指针对零。
6.8将样品另一端夹在下钳口内,点击电脑开始采集数据。
按照样品要求开启送油阀达到一定的加荷速度,进行检验。
6.9试验至样品断裂后,关闭送油阀,停止油泵电动机,取下断裂样品,测量断后标距,输入电脑。
6.10弯曲试验参照GB/T232-2010标准进行。
6.11检验完成后,提交校核处理,关闭数据采集仪和电脑,将设备擦洗干净,定期保养。
6.12手动检验应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填写记录表格。
7、质量记录表格
7.1《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原始记录》(手动检验时填写)
7.2《设备使用记录》
7.3《试验室环境记录》
JH-JCZD-002
钢筋焊接和机械连接接头的试验
1、目的
测定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观察试件断裂位置和断裂特征,判定试件塑性断裂或脆性断裂,评定试件焊接质量。
2、执行标准
2.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2.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2.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228-2011
2.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
2.5.《钢筋焊接接头验收规程》JGJ18-2011
3、检测仪器
3.1WE-1000万能液压试验机
3.2WE-300万能液压试验机
3.3WE-100万能液压试验机
3.4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4、环境要求
4.1实验前应先检查实验环境是否满足程序文件《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的要求。
4.2环境温度:
10-35℃。
5、人员要求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省级以上部门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站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
6、操作规程
6.1试验前应按照程序文件《样品管理程序》检查试验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等技术指标和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
若不符合应退回样品登记室,联系委托方重新取样,若符合进入检验环节。
6.2试验前应检查所用环境、仪器设备和电脑及其附属设施的技术状态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应停止检验,检查原因并报告试验室负责人进行处置,待各项要求符合后方可进行检验。
6.3接通总电源开关,打开数据采集仪,启动电脑,以自身密码登陆检验系统,按照程序文件《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控制程序》进行检验。
6.4选择需要检验的项目,再次检查样品的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测量试件实测尺寸,将有关数据输入电脑。
6.5根据样品的级别和直径,选用合适的试验机并通过增加或减少摆砣调整试验机的测量范围,调整缓冲阀,对准标线。
6.6选择合适夹具,将样品装入上下钳口。
6.7开动电动油泵,将样品一端夹于上钳口。
若采用手动试验,应调整刻度盘指针对零。
6.8将样品另一端夹在下钳口内,点击电脑开始采集数据。
按照样品要求开启送油阀达到一定的加荷速度,进行检验。
6.9检验完成后,提交校核处理,关闭数据采集仪和电脑,将设备擦洗干净,定期保养。
6.10手动检验应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填写记录表格。
6.11按照JGJ18-2011评定试件质量。
7、质量记录表格
7.1《钢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原始记录》(手动检验时填写)
7.2《设备使用记录》
7.3《试验室环境记录》
JH-JCZD-003
水泥物理性能的检验
1、目的
根据国家标准检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
2、范围
2.1.通用硅酸盐水泥
2.2.道路硅酸盐水泥
2.3.白色硅酸盐水泥
2.4.砌筑水泥
3、执行标准
3.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1345-2005
3.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
3.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3.4.《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3.5.《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2005
3.6.《白色硅酸盐水泥》GB2015-2005
3.7.《砌筑水泥》GB/T3183-2003
4、仪器设备
4.1GB3350.6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4.2GB3350.8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
4.3沸煮箱(FZ-31)
4.4雷氏夹
4.5量杯(50ml,100ml)
4.6电子天平(ACL-5)
4.7湿汽养护箱,温度控制在20±2℃,湿度大于90%
4.8雷氏夹测定仪(LD-50)
4.9GB3350.7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标准稠度
4.10负压筛析仪(FSY-150B)
4.11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关在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环境要求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部门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站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
试验室的温度17-25℃相关温度大于50%。
6、样品
试验前应按照程序文件《样品管理程序》检查试验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等技术指标和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
若不符合应退回样品登记室,联系委托方重新取样,若符合进入检验环节。
7、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7.1标准稠度用水量用符合GB3350.6规定的仪器进行测定,此时仪器试棒下端应为空心试锥,装净浆的试模采用锥形模。
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用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用水量方法为准。
7.2试验前须检查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7.3水泥净浆的拌制:
7.3.1用符合GB3350.8的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
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采用调整用水量方法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水量标准至0.5ml。
7.3.2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7.3.3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2mm时为止。
7.3.4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8、凝洁时间的测定
8.1凝洁时间的仪器用符合GB3350.6规定的进行测定,此时仪器试棒下端应改装为试针,装净浆的试模采用圆模。
凝洁时间的测定可以用人工测定也可用符合本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洁时间测定仪测定,两者有矛盾时以人工测定为准。
8.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试件的制备:
以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汽养护箱内。
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8.3凝结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汽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汽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的指针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2-3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下沉不超过1-0.5mm时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开始加水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用小时(h)和分(min)来表示。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一次,当两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回湿汽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
9、安定性的测定
9.1安定性的测定方法可用饼法或用雷氏法,有争议以雷氏法为准。
饼法是观察水泥净浆试饼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的膨胀值。
9.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若采用雷氏法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80g的玻璃板两块,若采用饼法时一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00×100mm的玻璃板。
每种方法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
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需稍稍涂上一层油。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按标准稠度用水量法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
9.3试饼的成型方法:
将制备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成两等份,使之呈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温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动。
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汽养护箱内养护24±2h。
9.4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将预先制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15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试模移至湿汽养护箱内养护24±2h。
9.5沸煮: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保证能在30±5min内升至沸腾。
9.5.1当为饼法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原因,确证无外因时,该试饼已属不合格,不必沸煮),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蓖板上,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3h±5min。
9.5.2当用雷氏法时,先测量试件指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水中蓖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
沸3h±5min。
9.6结果判别:
沸煮结束,即放掉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若为试饼,且目测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若为雷氏夹,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10、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1345-2008)
10.1样品处理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10.2使用的仪器设备:
10.2.1天平:
最大称量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
10.2.2负压筛:
负压在4000-6000Pa范围内
10.3实验程序
10.3.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10.3.2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10.4试验结果计算:
F=(Rs/W)×100%
式中:
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W----水泥试样的质量,g
结果计算至0.1%。
JH-JCZD-004
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
1、目的
根据国家标准检验水泥强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范围
2.1.通用硅酸盐水泥
2.2.道路硅酸盐水泥
2.3.白色硅酸盐水泥
2.4.砌筑水泥
3、执行标准
3.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1345-2005
3.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
3.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3.4.《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3.5.《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2005
3.6.《白色硅酸盐水泥》GB2015-2005
3.7.《砌筑水泥》GB/T3183-2003
4、仪器设备
4.1压力试验机(YAW300-B)
4.2水泥胶砂搅拌机(JJ-5)
4.3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ZS-15)
4.4量筒(250ml)
4.5天平(JPT1)
4.6湿汽养护箱
4.7水泥试模(×160)
4.8水泥抗压夹具(40mm×40mm)
4.9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关在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环境要求
5.1人员要求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部门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站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
5.2环境要求
5.2.1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温度应不低于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在20℃±1℃范围内。
5.2.2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时温度与相对温度至少每4小时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
6、水泥胶砂强度检验(GB/T17671-1999)
试验前应按照程序文件《样品管理程序》(代号:
WCJC/B010-2002)检查试验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等技术指标和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
若不符合应退回样品登记室,联系委托方重新取样,若符合进入检验环节。
6.1胶砂的制备: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水泥:
标准砂:
水的值为1:
3:
0.5。
本配合比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6.2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
水用自动滴管加225ml,滴管精度应达到±1ml。
6.3试体成型
6.3.1搅拌: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控制在±1S以内。
6.3.2试件的制备:
尺寸应是40mm×40mm×160mm棱柱体。
用制备好的胶砂立即成型。
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子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下,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下。
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的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
6.3.3试件的养护:
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
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气养护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
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它试模上。
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
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它标记。
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7、脱模
脱模应非常小心。
①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分钟内脱模。
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h-24h之间脱模。
8、养护
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我们养护基本上是竖直的)。
试件彼此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
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强度试验试件的龄期是从水泥和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
±15min——48h:
±30min——72h:
±45min
——7d:
±2h——28d:
±8h
9、破型试验程序
9.1抗折强度测定:
将试件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
直至折断。
保持两个半截棱柱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结束。
1.5FtL
Rf=Rf(MPa)
b3
式中:
Ft—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b—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
9.2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试验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
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Fc
Rc=Rc(MPa)
A
式中:
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受压部分面积,mm2(40mm×40mm=1600mm2)
10、试验结果的确定
10.1抗折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10.2抗压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