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docx
《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60多年历史。
18世纪60年代应该以工业革命,30-40年代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为英国“世界工厂”。
1825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人民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全面地阐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
(单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 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独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多选)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单选)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1 (单选)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2 (单选)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单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简答)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多选)(单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 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简答/问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3 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4 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提出的研究课题。
5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单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简答)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个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2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哲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且还批判现实世界,构想更理想的世界。
(单选、简答)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简答)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单选)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多选)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多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单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单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简答)物质含义: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受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未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时间和空间即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多选)实践有三个基本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多选)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除此还有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等。
(简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 物质生产时间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单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多选)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单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单选)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多选)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第二,新事物优起于旧事物。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
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论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它们
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单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单选)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论述)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单选)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这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单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
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
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年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多选)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面,生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社会生活当中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商讨等等,也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
(简答)(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事物发展的动物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多选)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简答)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内因就是实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1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2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3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单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多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
1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 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4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用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单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简答)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2 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是有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3 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4 相互转化。
(二)质量互变规律
(名词解释)质量互变规律:
(单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单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多选)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都是错误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 (单选)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说: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
2 (单选)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3 (单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论述题)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乔布斯,有人买一篮子苹果,有人挑为放腐烂先吃有点坏掉的,有人挑最好吃,用哲学观点。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简答)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1)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指规律是一种内在的、非表面现象的联系,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2)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1 第一,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不能任何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在改变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2 第二,普遍性。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简答)意识的本质包括: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单选)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简答)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单选)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主观唯心主义:
“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
”
客观唯心主义:
“理”是万物根本、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二、(多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单选)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多选)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具体表现在:
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实践为认识不为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社会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单选)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
(单选)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从物理学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
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第四,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
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是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
(单选)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在认识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单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单选)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
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多选)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单选)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多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
(多选)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认根源。
(多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二、(单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单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把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论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单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多选)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
从客体方面来考察,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单选)每个时代的人的第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单选)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简答)简述真理的属性
(单选)检验真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单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生、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单选)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多选)在哲学上有两个对待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的错误态度,即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多选)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第一种,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
如在我国古代有人提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第二种,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准,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到得检验。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单选)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多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
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多选)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单选)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单选)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与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多选)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单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单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单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单选)实事求是最早出现于东汉班固《汉书》中的《河间献王传》,文中写道:
河间献王“修书好古,实事求是。
”
(单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单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多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多选)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简答)(单选)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
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合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单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多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单选)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