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3986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docx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

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格

学生姓名:

李婷婷

专业:

美术学

班级:

06美

(1)

指导教师:

于秀军

 

二○一○年四月

 

摘要

在经历了对传统及西方艺术的学习借鉴后,中国工笔画以积极发展的态势走向现代。

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时代,中西文化并存,各种美术思潮纷呈,中国工笔画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给世人。

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借鉴中,工笔画应有选择性的完成拓展和创新。

本文以分析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以评述当代工笔画代表画家、艺术理念、绘画作品为对象,对当代工笔画的绘画流派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当代工笔画现状特征。

关键词

现代中国工笔画;流派;特征;继承与创新

 

Abstract

AfteratraditionalandlearnfromWesternart,ChineseMeticulouswithapositivetrendtowards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Intheglobaleconomy,informationintegrationtime,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coexist,variousartscenethoughttheChineseMeticuloustoshowtotheworldanewattitude.Inheritedinthetraditionalartsandculturewithreferencetoexternal,theMeticulousshouldcompletetheselectiveexpansionandinnovation.ThisarticleanalyzescurrentdevelopmentofcontemporaryMeticulousasthebasis,onbehalfofReviewofContemporaryRealisticPaintingartist,artphilosophy,paintingasanobject,paintinggenreofcontemporaryarrivaltoanalyzeandcompare,summarizethecurrentcharacteristicsofcontemporaryGongbi.

Keywords

ModernChineseMeticulous;schools;characteristics;InheritanceandInnovation

 

目录

引言………………………………………………………………………………1

一、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发展历程……………………………………………1

二、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现状……………………………………………………2

三、中国当代工笔画的流派风格分析…………………………………………2

(一)、传统派的表现风格……………………………………………………2

(二)、重彩派的表现风格……………………………………………………4

(三)、岩彩派的表现风格……………………………………………………5

四、现代工笔画的继承与创新………………………………………………6

结语………………………………………………………………………………6

参考文献…………………………………………………………………………7

致谢………………………………………………………………………………7

 

引言

从战国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工笔画一直以较为单一的形式发展着。

八十年代至今,工笔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工笔画初步形成了风格流派、题材内容和创作观念多样并存;新材质的开发,特殊技法的运用,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追求等多角度、多层面、多种艺术取向交融互渗、竞相探索的新局面。

在这种形势下,审视当代工笔画现状,探究其在相应语境下产生的流派,并对这些流派的传承、特点、发展等进行系统分析。

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工笔画源远流长,若从今天所能见到的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算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工笔画是东方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古典绘画中,工笔画一直扮演着民族审美文化载体的重要角色。

工笔画结构严谨,具有装饰意味的着色绘画样式是中国画最早的风格和形态。

所谓“工笔”亦称细笔,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画法,是相对于“写意”、“水墨”而言。

北宋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提出“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这种说法强调了工笔画注重“细致严谨”的特点。

相对于欧洲绘画、日本绘画等,中国工笔画在艺术表现内容、艺术形式、风格技法上都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在浩瀚的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

一、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史上,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战国帛画《人物夔凤图》以及1973年同样出土于长沙战国墓的《人物御龙图》二图已经具备工笔画的雏形,只是这时期的工笔画艺术尚处于幼稚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艺术呈活跃状态,工笔画有所发展;隋唐五代时期是工笔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工笔画仕女图,其线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产生了如《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仕女图》,以及敦煌莫高窟中的宗教题材壁画、西安的章怀太子墓室壁画等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厚文化价值的不朽之作。

宋元明清时期,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笔画家顺应时代的审美要求,将工笔人物及工笔花鸟进一步推向艺术高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笔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的渗透促使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不断创新,工笔画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变更时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古开今,中西融合”成为了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

除了运用传统技法外,现代工笔画家为了追求新的艺术语言还不断探索新的技法表现,如淡化线的表现,追求虚幻的调子、多变的色彩等,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现状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绘画正在呼唤用颜色来填充近代绘画的色彩空白。

而工笔画历经了两千多年的起落,终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步入绘画主流。

现代中国工笔画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从事工笔画艺术的画家人数之多,创作之活跃堪称空前。

今天的工笔画无论在艺术观念还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上都有了重大变化。

工笔画中,题材内容、风格流派及创作观念多样并存,形式构成普遍增强,造型更趋复杂。

现代色光学在工笔中找到发挥的广阔空间,较好地传达出现代生活的特征和情感氛围。

在艺术的多元时代,画家们在艺术语言、艺术形式上所做的选择和实践,虽还不能言及成熟,但它反映出当下艺术创作中所孕育的活力,只要这种活力存在,不成熟可以走向成熟,不完美可以趋向完美,事实上我们已高兴地看到,画家们的这些艺术思考和艺术行为在经历过不断修正后,更趋于主动和明确,探索正向精、深层次突进。

今天的工笔画无论在风格流派、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有重大变化。

近年来,工笔画家人才辈出,表现风格各异。

虽然对工笔画的流派没一个规范的说法,但根据其创作理念、绘画风格和材质运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流派:

传统派、重彩派和岩彩派。

这些流派的工笔画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风格上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使当代工笔画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推动着工笔画的发展。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变化,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工笔画也在风格上发生了多种改变。

造型上,融入了西方写实造型能力。

绘画材料以及绘画理念上,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吸入了日本、欧洲国家的一些绘画方式。

色彩构成上,由于中国画从宋元时期以后,画面色彩的运用几乎为空白。

现代工笔要想在色彩上有所突破,就要从外来绘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胆的吸收与借鉴,为我所用。

所以,在这种境况下,工笔画渐渐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境况。

三、中国当代工笔画的主要流派风格分析

当今对工笔画类型的划分有很多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有的人说:

“当代中国工笔画格局大致可分为何家英为代表的传统技法型、胡伟与胡明哲为代表的材料型、唐勇力代表的绘画语言型。

”而从艺术形式、材料使用、技法运用上,可以把当代工笔画划分为传统派、重彩派和岩彩派三个流派。

这三个流派在材质内容、变现手法、创作理念上都独具个性。

(一)、传统派的表现风格

传统派也可称为淡彩派,其坚持中国的民族文化,致力于在中国画传统的理论、技法的继承中出新,相对独立的推动国画的发展,这一流派占据工笔界主流。

借助现当代绘画形式尤其是素描所提供的丰富真实的直觉感受展开富于刨造性的工作,以此填充传统演化轨迹中的薄弱环节。

这是在新的层面上对传统的拓展,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真正延续。

注重对基本艺术规律的阐发,其绘画技法上也是围绕着这一思路展开的。

在空间层次处理、勾线、着色、染法等具体手法上,他既保留了传统中国画的精神特质,又有所突破。

比如画家追求人物二度半空间的塑造,它既没有西方化,也超越了传统中国画的单一平面性,既有厚度,又很空灵。

把对现实生活及大自然的深入观察,融入到传统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中,从而寻找契合点,完成美的表达。

从传统派的画家人数、绘画作品来看,传统派在当代工笔画界中占主要位置,如在人物画创作方面,刘大为、王天胜、何家英、唐勇力、刘泉义、李乃蔚、李爱国等等都是走在最前面的创作画家。

何家英的绘画多以表现女性题材为主,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在两者的契合点上参悟变革,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

在画面表现上,何家英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将传统程式的钉头鼠尾描、兰叶描和西方人体结构、透视结合起来,即显示线的独立的形式美感,又传达了对象真实的面、体、空间讯息。

在色彩处理上,他追求更丰富、更有层次的色彩效果,统一或对比的色凋,过度色的运用,冷暖变化与色彩层次的丰富性。

在画面底色的处理上常采用和谐的灰色做背景。

沉着而明朗。

画面设色多以邻近色为主,求和谐。

过多分染而接近平涂的着色手法,不仅避免了刻板,同时突出了线条的独立审美作用。

利用色彩间铺垫呼应,在纯中画出了色彩的对比度。

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自然大方,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

何家英的代表作有《山地》、《十九秋》、《酸葡萄》、《米脂婆姨》等。

分析何家英的这些幅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传统派的精神特质。

其绘画程序与传统工笔画程序大致一样,起稿、勾线到晕染。

画面表现运用了以线造型和骨法用笔的传统方式,将其与西方的造型结构、透视原理结合起来,表现线的形式美感以及传达对象的空间感。

色彩运用上主要使用传统的国画颜料,以渲染为主。

仔细分析他的画,便能看出,画面多以平涂着色,不过多分染。

衣物道具,多使用具有装饰性的图案,通过花型围绕衣纹转动的变化,来表现体积感。

画面技法运用较少,多以渲染为主。

工笔画界描绘女性的画家很多,但女性题材经常会陷入“俗”或者千人一面的程式化,何家英在这一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通过上面对何家英艺术理念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传统派绘画的特征为:

以继承传统工笔画为主,并在继承中出新;绘画颜料主要传统颜色,绘画形式多属于淡彩;绘画技法较单一,以渲染为主。

传统派不仅继承了传统美学思想中意境的表达,在构图、设色等理论方面也主要吸收传统工笔画理论。

(二)、重彩派的表现风格

现代重彩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极重色彩的表达。

往往利用材料自身的美感,使画面呈现斑斓的色彩美。

色彩更多的表现出主观情感而不是物体的固有色。

但是如果认为色彩问题纯然感情问题,绘画时只凭借个人的有限经验和自我感情的驱使去创造色彩语言,必然导致画面表现贫乏。

色彩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只有学习色彩的科学知识,理解色彩的关系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才能够加强视觉评价能力和敏锐的直观感受能力并随着绘画工具材料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的重彩画是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的,它是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但又与传统工笔重彩画拉开了距离。

因为受传统工笔画的影响,重彩派的绘画风格较工整。

由于绘画材质的使用特点,画面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它以突出线条的神韵,强化矿物质颜料的覆盖性、材质美为基调,重视意境的烘托,既继承传统的装饰性,也强调现代的绘画性。

线条是重彩画的造型基础,于一笔一画中欣赏画家的功力与匠心所在。

色彩在线条周围晕化、渲染,烘托画面的意境,使读者沉浸于作者的情感之中。

矿物颜色的使用,大大增加了画面的视觉表现力。

粗细颗粒的叠加,晶莹光泽以及质感,还有丰富的肌理效果,把重彩画的装饰性展现出来。

由于矿物颜料用胶调和,画面有一定的厚度,并怕有折痕,所以传统的卷轴装裱便不适合,一般是先裱于画板上,画完再镶框。

画框多选用装饰性比较好的金属画框,所以又进一步增加了重彩画的装饰效果

蒋采苹、刘新华、郭继英、焦志广等可算是重彩派的主力军,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和日本绘画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貌。

蒋采苹以写实的手法,装饰性和绘画性相结合的表现风格,多以少数民族为题材创作。

读蒋采苹的画,我们能看出她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以及对绘画材料运用的重视。

《金芭蕉》是作者园丁情结的体现,蒋老师说:

“我对南京天王府中一棵老芭蕉印象太深了,它虽然枯萎了,但仍金灿灿地挺立着……”“布满画面的老芭蕉枯叶,不仅是优美的色彩对比组合更给人以沧桑变迁、生命无涯的联想与感慨。

”画面使用了大面积的金箔,并根据芭蕉叶的结构和肌理把金箔贴敷上去,背景用朱砂映衬,黄金色叶子点缀着绿色,工笔画的多层渲染已不见痕迹,画面形式感强。

“用线造型”是重彩画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古代的画论作者把描写人物衣褶不同的画法,总结成为“十八描”。

不论人物,山水,花鸟,都用线描去表现。

这种线描规律性强,流露出一种浓厚的装饰风格。

重彩派在认识、领会民族绘画的艺术特色和掌握民族绘画艺术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外艺术尤其是日本画艺术中有用的绘画手法和技巧,以矿物颜色为主要颜料,着意色彩的塑造力及材质美感,使画面更具时代性。

总之,重彩画要有创新和发展,主要是构思、题材、立意要新,要有时代的气息,加上写实或抽象的艺术形象,统一和谐的色彩调子和浪漫理想的装饰风格。

重彩画的前途就会有新的空间,也就能够从局限于表现传统形象中一步步解放出来,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出发点,创造出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使“重彩画”这一艺坛中的奇葩在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中与群芳争艳,永不凋谢。

(三)、岩彩派的表现风格

岩彩画的语绘是综合性的,在艺技制作方法上独具魅力,无论是写实、写意、抽象尽可发挥,为中国现代工笔艺术注入生命的活力。

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都十分喜爱运用岩彩去创作。

著名岩彩画家胡明哲老师说:

“岩彩画要求我们具备现代空间观、造型观、色彩观,具备明确的材质意识及原创性技法意识,将创作灵性直接注入材质技艺。

在一个制作过程中、不断生发拓展创意,在绘画语言的整体构成中展现个性和智慧,还要求我们吸取东西方文化之精华,从宏观的高度拓展审美视野和表现能力”。

岩彩画色彩鲜艳强烈,以厚涂风格为主,绘画技法多样,不受传统绘画限制。

画面具有装饰美、现代感和形式感。

胡明哲认为在绘画语言的形、色、肌理上,造型要有图形的平面意识,把传统的线结构转变为色块结构,把背景的虚体空间转变为实体空间,色彩要重视装饰性、象征性和主观设计意识,肌理要注重材质美以及技法的个性意识。

在画面的造型上,她认为要在图形的平面意识上,把线构图变成色块构图,以平面色彩构成为目的,以构图形式和色彩的解构为前提,强调色彩与色彩的对比。

由于图形在画面上强调平面性,所以只能用相互衬托的方法来表现,空间意识就从虚体空间变为实体空间。

在画面的色彩运用上,她强调色彩的设计意识,也就是色彩构成、装饰构成。

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冷暖、色调、对比、和谐等诸方面进行语言的思考并象征自已希望表达的精神情感,是一个主观的抽象的摆布过程。

《远方来信》是作者想表达收到友人来信后的激动心情。

这幅画基本上没有绘画,多是拼贴构成。

以斜贴的金箔为背景,再以几个大色块的对比为衔接,拼贴了几枝树叶几朵干花和剪裁下来的信封。

或许作者只是想表达一种心境吧,但这种作品只能算是一种材料制作或者材料表现,缺少了些许文化气息以及绘画性。

岩彩画表现出来的特征与西方现代艺术甚至于后现代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

现代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变革传统、强调视觉效果和追求个性张扬。

而岩彩画也有着这几点特征。

岩彩派的绘画形态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吸收与借鉴。

新技法的不断探索运用是岩彩画的另一个特征。

”由于使用材料的不同,绘画技法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岩彩派是工笔画派中技法运用最多的,只要能为画面服务,喷、刷、刮、滚的方法无不使用。

这种技法的运用,增加了画面的制作感,而作为绘画最基本的绘画感却大大减少。

四、现代工笔画的继承与创新

工笔画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

要不断从优秀的传统和当今世界的多种文化艺术中吸取有益成分,在借鉴的基础上,走自己独特的创新之路。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当今国际艺术大开放的背景中,显得既独特又古老。

石涛和尚说过“笔墨当随时代”。

时代已发生变化,作为传统的工笔画,只有“变”才能“生”———工笔画必须走创新求变之路,才可以适应这个各方面快速发展的社会。

艺术需要创新,形式需要发展,无论怎么变,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民族性,它是由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文化决定并体现的,是区别于其它民族艺术的特征,它也是这种艺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工笔画发展了几千年,成为了中国画中一门最古老、最具特色和最有发展潜力的画种。

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要求中国工笔画要不断创新,不断地从优秀的传统和当今世界的多种文化艺术中吸取有益成分,在借鉴的基础上,走自己独特的创新之路。

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继承优秀的传统,植根于自己民族的土壤中,抓住20世纪末开始的这个全面复兴的历史机遇,用新的绘画观念和语言为现代工笔画闯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结语

艺术贵在创新,有破有立,才能不断发展。

中国的工笔画要寻找新的艺术语言,必须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视觉文化环境不断变迁,人的审美观念也随之不断变化。

艺术观念的拓宽,则出于画家对社会现实和文化变革的感受,而艺术表现方式,则有赖于具体的形式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新的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求新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第135页.

[2]苏鸿升.当代中国画家画风[M].郑州: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3]何家英.创作随笔两篇[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

(1):

33~39.

[4]蒋采苹.工笔人物画技法[M].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胡明哲.岩彩画艺术[M].哈尔滨: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1~96.

[6]胡明哲.谈“岩彩”命名[J].美术,2002(11):

60~61.

[7]李冉.从传统走向现代[D].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06.

 

致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美术系的老师们在我四年大学学习期间的谆谆教导。

在本次论文写作中,要衷心感谢于秀君老师。

从论文的选题到成文,都得到他细心的指导,尤其是构思阶段,他逐步的引导,让我深受启发,正是他悉心明晰的指导才使我完成了本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