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人力资源小测试.docx
《北邮人力资源小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人力资源小测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邮人力资源小测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原理
一、绪论
知识点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1、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有六个要素或六项资源:
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管理、技术和信息。
其实时间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2、人,是存在多种属性的客体,具有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性质。
这三个属性,不仅各自都是把人作为经济资源所必须认识的前提,而且三者还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3、从经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具有立意的战略性、内容的广泛性、主体(管理者)的全员性、对象的目的性、手段的人道性和结果的效益性。
4、管理学家和管理实践者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视为企业的四大运营职能。
知识点1.2人力资源范畴
1、就业人口总体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等。
2、从人力资源的经济运动过程来看,包括生产(形成)、发掘、配置、使用等环节。
知识点1.3人力资源结构
1、人力资源结构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三大方面。
2、从工作内容看,生产性企业的员工包括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四类。
知识点1.4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
1从总体上影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公共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基本方面。
二人力资源个体分析
知识点2.1人的能力
1、从现实应用的形态看,能力要素包括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四部分。
2、从一般意义上说,体力包括力量、耐力(持久力)、速度、灵敏度、柔韧度等人体运动生理指标。
3、从总体上看,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心理学家在分析智力结构时,一般都承认它包括感知力(特别是其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四个方面。
5、从人力资源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应用的角度看,知识可以分为一般知识或者普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工作知识等三个部分。
6、加德纳所指的多元智力包含语文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自然能力等八种能力。
7、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是个统合体,由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情境因应智力三个成分组成。
8、加德纳提出的“三智二心”认知学说,包括学术专业之智、综合统筹之智、开拓创新之智、尊重包容之心、责任道德之心等五项内容。
知识点2.2人的个性
1、最常见的划分是气质法,它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
2、科斯塔和麦克雷提出的“五大人格”把人格分为亲和性(合作性)、可靠性(责任感)、外向性、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创新性)等五个大的因素类别。
3、从一般的角度看,人们的情感智力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对自身情绪的体察;对自身情绪的把握;对他人情绪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把握;对于自身的要求和激励。
4、霍兰德的“人职类型匹配理论”认为人格包括现实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六种基本类型。
知识点2.3人的行为
1、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链条包括需要、动机、行为、结果等环节。
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
3、影响动机的个人心理因素有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抱负水准。
4、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情景因素。
5、人的行为根据内容可分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社会行为、管理行为、宗教行为等。
知识点2.4人性假设理论
1、雪恩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包括“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等四种人性假设。
知识点2.5人的个体复杂性
1、个人条件的多样性,包括人的能力状况、人生的经历与职业的具体履历、教育背景(就学年限、等级和专业)、家庭背景、工作潜力、对用人单位的重要性等,而这些又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工作目标、工作需求等诸多方面。
知识点3.1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
1、人力资源数量,是指构成劳动力人口的那部分人口的数量。
2、从动态方面看,人口总量的变化体现为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而自然增长率又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
3、人力资源的质量最直观表现是人力资源或劳动要素的体质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情智能力的高低(智商、创造力、情感智力等)、道德情操水平等。
4、人力资源能力质量体现在知识(一般知识与专业职业知识)、工作技能、创造能力、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流动能力、从事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等水平上。
5、人力资源的精神质量包含思想、心理品质、道德因素,因而成为影响人力资源群体关系、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微观、宏观经济效益重要因素。
6、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劳动力人口质量。
知识点3.2人力资源供求
1、从人力资源供给曲线可见,当工资水平上涨时,人力资源增长;当工资水平下降时,人力资源供给下降。
2、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人口总量×100%=(就业人口+失业人口)/人口总量×100%
3、从人力资源需求曲线可见,当工资水平上涨时,人力资源需求减少;当工资水平下降时,人力资源需求增加。
4、判断对错: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的总需求是由社会上所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简单地加总而成。
错
5、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可以分为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三种基本类型。
知识点3.3人力资源与用人单位
1、作为人力资源的劳动者与雇佣单位之间,有着既对立又共存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在具体的某个组织中雇佣者与雇员的权利和义务。
3、艾齐奥尼矩阵说明,在组织和员工的关系中,组织的管理是因,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是果。
知识点3.4人力资源与市场体制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际上存在着国家、市场、企业、个人四种要素和四个运动主体。
知识点3.5社会保障制度
1、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几大内容。
知识点4.1人力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配置指的是将人力资源投入到各个局部的工作岗位使之与物质资源结合,形成现实的经济运动。
2、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基础是劳动力自身生产成本(人力投资)及用人单位对该项资源未来的劳动产出预期,条件是企业与求业者供求关系决定的工资结合,形成现实的经济运动。
3、人力资源市场运行包括确立市场规则、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介入等。
知识点4.2人力资源流动
1、人力资源的流动,可以分为宏观、微观、个人。
2、宏观人力资源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人力资源个人流动的收益主要有货币性收益、技能性收益、机会性收益、文化性收益。
知识点4.3就业
1、失业者的认定条件包括有就业要求、目前没有劳动岗位两方面。
2、失业的类型包括总量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失业、技能性失业、选择性失业两方面。
3、按照经济学家的经验数据估算,失业率在4%~5%以下时,即达到了充分就业。
4、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失业登记;职业介绍;提供就业训练;发放失业救济;组织生产自救;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农村进城劳动力就业管理等。
知识点5.1工资收入基本范畴
1、广义上的工资主要形式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农民与其他自营劳动者的实物收入。
2、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企业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利息等。
3、我国的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等部分。
知识点5.2人力资源收入学说
1、均衡价格工资论是由马歇尔提出的。
2、人力资源收入学说主要有均衡价格工资论、工资谈判论、利益分享论。
知识点5.3工资政策与收入政策
1、工资政策主要包括导向政策、保护政策。
2、工资差距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部门差距、地区差距、职业差距、教育程度差距、年龄差距、性别差距。
3、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最常见的指标。
知识点6.1人力资源战略基本分析
1、人力资源战略,是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状况及其发展,进行总体上的规划和调节。
知识点6.2人力资源生产战略
1、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措施主要有抓住人力投资重点、努力搞好国民教育、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强化继续教育。
2、提高人力资源精神素质的措施主要有市场经济规范观念、市场经济主体观念、市场经济人本观念。
知识点6.3人力资源就业战略
人力资源就业战略的内容主要有发展经济和开拓就业岗位、挖掘就业需求、调动创业力量、鼓励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实行就业扶助。
知识点6.4人力资源市场化战略
人力资源市场化战略包括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制、强化人力资源流动、完善劳动人事仲裁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点6.5人才资源战略
人才资源战略包括发掘和吸引人才、优化人才资源利用的社会环境、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知识点7.1组织与组织设计
1、组织应当包含目标、分工与合作、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等内容。
2、组织设计通常包括工作划分、建立部门、决定管理跨度、确定职权关系、修改和完善组织结构等步骤。
3、组织目标的设定包括调查研究、拟订目标、评价论证和目标确定等步骤。
4、组织结构设计有职能设计法、矩阵设计法和流程设计法等基本方法。
5、组织结构设计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结构、模拟分权制、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等模型。
6、各种组织结构模式设计的组合方法主要有以任务为中心、以成果为中心和以关系为中心等。
7、部门职能分解的步骤主要有展开职能调查、进行职能识别、职能汇总组合、划分部分职能等。
知识点7.2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
1、工作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工作说明和任职资格。
2、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资格等条件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3、工作分析的方法按照分析结果的可量化程度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知识点7.3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1、职位说明书通常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两部分内容。
其中工作描述主要包括岗位基本信息和工作说明两部分内容。
知识点8.1素质模型
1、常用的素质评价方法有理论推演法、经验法、综合法等三种。
2、建设素质模型的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和主题分析。
知识点8.2人才测评
1、人才测评按照测评技术划分,可分为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
2、评价中心是人力资源测评的一种综合性方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情景性的测验方法,具体测评形式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试、案例分析、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
3、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能力测评包括生理与心理素质、知识经验素质、能力与技能素质三个方面。
知识点8.3人力资源招聘计划
1、招聘的原则是因事择人、公开、平等竞争、用人所长。
2、招聘计划要根据公司的人力需求状况状况结合公司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情况制定。
3、招聘评估一般采用成本效益评估、数量质量评估和信度效度评估三种方法。
知识点8.4面试管理
1、面试的行为描述法中,一个完整的行为事件应当包括情景、任务、行动和结果四个因素,简称“STAR”。
2、面试管理误区的主要有晕轮误差、近因效应、暗示误差和个人偏见。
知识点9.1员工培训和发展概述
1、培训:
是通过教学或实验的方法,使员工在知识、技术和工作态度方面有所改进,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培训强调即时成效。
2、发展:
是增进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以满足企业目前和将来的工作需求,发展强调企业长期的需要,利益较为间接。
3、员工培训与发展的作用有提高工作绩效、提高满足感和安全水平、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形象。
4、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原则有学以致用、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并重、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
5、员工培训与发展的目的有育道德、建观点、传知识、培能力。
知识点9.2培训方法
1、从受训者身份的角度看,培训工作可以分为在职培训和非在职培训两大类别。
2、在职培训常见的方法有教练法、工作轮换法。
3、培训内容的角度看,非在职培训可以分为增加知识的培训、发展技能的培训和改变态度的培训。
4、传授知识的培训方法有讲授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5、发展技能的培训方法有模拟训练、实地工作训练、管理游戏、案例分析、文件篮方法等。
6、改变态度的培训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敏感性训练法和拓展训练法。
知识点9.3员工培训工作流程
1、组织的培训需求具有组织层、工作层和个体层等层面。
2、从组织总体的角度看,确定培训需求可以从组织目标和发展计划、组织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绩效数据、人力资源统计资料等渠道把握。
3、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绩效分析包括绩效评估、成本/价值分析、绩效偏差的原因分析、激励员工、明确目标、消除障碍、实施培训、对培训后仍不能达到满意绩效者,则可考虑变换工作内容、调职直至按合同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等步骤。
4、培训规划设计包括培训什么、培训谁、何时培训、在哪里培训、谁从事培训和怎样培训等内容。
知识点10.1职业与职业生涯
1、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
2、保谷六郎认为,职业具有经济型、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连续性等特征。
3、生涯(career),有人生经历、生活道路和职业、专业、事业的含义。
4、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在职业方面的发展历程。
5、职业生涯管理包含职业生涯决策、设计、发展和开发等内容。
6、萨帕(Super)认为职业生涯具有独特性、发展性、阶段性、终身性、互动性等性质。
7、影响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包括所接受的教育、家庭背景与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职业动机、社会及组织的“大小”环境和机遇。
知识点10.2职业生涯的阶段
1、薛恩把麻省理工学院管理系毕业生的系留点划分为技术型努力、管理能力、创造力、安全与稳定、自主性等类别。
2、薛恩认为社会从业人员可能具有的职业生涯系留点有基本认同、服务、权利欲及扩展、工作中的多样性追求等类型。
知识点11.1考核与绩效管理概述
1、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有激励、技能、环境和机会。
2、企业绩效包括工作效果、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三方面的内容。
3、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有:
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4、绩效考核的原则主要有:
公开与开放原则、客观与公正原则、程序化与制度化原则、反馈与修正原则、可靠性与准确性原则。
5、从总体上上说,考核项目可以分为个人特征、工作行为、工作结果三大方面,其中个人特征包括技能、能力、需要、素质等项目。
6、绩效考核的内容一般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行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
7、绩效管理由绩效标准的界定、绩效的衡量(考核)与绩效信息的反馈等三大部分构成。
8、设计和选择绩效考核方法时,可以采用品质导向型、行为导向型和结果导向型三种绩效考核方法。
9、平衡计分卡(BSC)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为财务、内部流程/内部运营、客户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它不仅是一个指标评价系统,而且还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是企业战略执行与监控的有效工具。
知识点11.2绩效考核流程
1、绩效考核的流程通常包括制定考核计划、进行技术准备、选拔考核人员、收集资料信息、考核分析评价、将考核结果进行运用等环节。
2、选拔绩效考核人员时通常可以考虑直接主管、高层管理者、相关部门管理者、同事、下属、客户、专家、自己等人员。
3、以生产企业为例,成套的收集信息的方法有生产记录法、定期抽查法、考勤记录法、项目评定法、减分抽查法、限度事例法、指导记录法等。
知识点11.4考核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方法
1、目标管理法的实施步骤有确定工作职责范围、确定具体的目标值、审阅确定目标、实施目标、总结报告、考核及后续措施等。
2、平衡计分卡的视角有财务、客户、内部运作流程、学习和成长等。
3、具体说一个组织要建立和实行平衡计分卡,需要进行建立公司愿景与战略、建立组织的四类具体目标、为四类目标确定业绩衡量指标、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教育、实施绩效指标的测量与管理等工作。
知识点11.5绩效考核的操作
1、绩效考核时主考人常因晕轮效应、宽严倾向、平均倾向、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个人好恶等原因产生误差。
2、绩效考核中处理申诉的要点主要有尊重员工的申诉、把处理考核申诉作为互动互进的过程、注重处理结果。
3、完善绩效考核的措施有采用客观性考核标准、合理选择考核方法、确定“最合适的”考核者、培训考核工作人员、做到“考核有依据,结论必客观”、以“公开”保证考核的公正、进行考核面谈。
知识点12.1薪酬基本分析
1、影响人力资源报酬水平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组织的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的理念与薪酬政策、组织的工资管理制度、员工的绩效状况等。
2、员工的劳动可以分为潜在劳动、流动劳动和凝固劳动等三种形态,这是实行不同的薪酬制度与同一制度内不同报酬结构的基本出发点。
3、影响人力资源报酬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组织的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的理念与薪酬政策、组织的工资管理制度、员工的绩效状况等。
知识点12.2薪酬制度原理
1、具体来说,内在薪酬的内容包括工作中参与决策;较大的工作自由度;较大的责任;个人有兴趣的工作;成长的机会;活动的多元化等。
2、外在薪酬属于经济性待遇,包括直接薪酬、间接薪酬和非财务报酬等。
3、直接薪酬是一般意义上人们的工资薪酬收入,这是人力资源报酬的主体。
它包括基本薪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工资性津贴、加班工资、业绩工资(如销售提成)、分红、利润分享、股权期权等。
4、间接薪酬包括组织的福利开支、人力资源养护费用(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和非工作时间(节假日和病假)的经济给付等。
5、组织的福利包括带薪休假、住房补贴、免费午餐、员工食堂或伙食补助、交通接送或交通补贴、培训教育资助、家庭困难补助、集体组织旅游、节日生日礼物、优惠实物分配等。
6、组织薪酬制度的目标主要有维系组织的发展、强化激励作用、开发和吸引人才等。
7、一般而言,薪酬体系设计的内容由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和保险五个部分组成。
知识点12.3薪酬制度设计
1、薪酬制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进行岗位工作评价、开展市场薪资调查、绘制工资等级表、薪酬水平的比较与确定、工资差距的处理、确定薪酬管理原则等。
2、绘制工资等级表的主要环节有设计职务工资类型、确定职务工资级差、制作工资等级表、协调不同职务类型之间的关系等。
3、薪酬管理的原则主要有薪绩一致、业绩优先、分享利益、目标管理、合乎法律等。
知识点13.1员工关系基本分析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中的员工应当具有自由就业、择业权,得到适当的劳动条件权,合理工资权,享受社会保险权,组织与参加工会权,其他权利等基本权利。
2、帕塞尔(Purcell)和西森(Sisson)认为,组织的管理风格主要有传统式管理、温情式管理、协商式管理、法制式管理、权变式管理等五种。
知识点13.2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有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等。
2、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形式必须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合法等方面。
3、我国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主要有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等。
4、无效的或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包括合同的内容条款违反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订立劳动合同时,采取了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等。
知识点13.3劳动争议
1、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主要有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原则、着重调节原则等。
2、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主要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等。
知识点13.4人力资源保护
1、根据行业、工种、工作条件不同,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防止有害物质的危害,防止噪音、强光、辐射的危害,降低劳动对人体器官的伤害,妥善处理危险品,其他措施等。
2、为了保证组织的职业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等。
知识点14.1人力资源使用文化
1、从个人在组织之中的角色角度,一般可以把员工分为操作工、管理者、分析师、辅助员、领导人五大类型。
2、影响员工组织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有组织性因素、文化性因素、心理性因素、个人性因素等。
知识点14.2人力资源激励
1、在激励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有个人的需要、个人的努力、组织的目标等。
2、从内容的角度,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3、从性质的角度,激励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
4、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和奥德弗的“生存、相关、成长理论”(ERG)等。
5、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包括弗隆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等。
6、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包括“强化论”、“归因论”、“力场论”和“挫折理论”等。
7、对管理人员实施有效激励的措施主要有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授权、用好薪酬杠杆、强调精神激励等。
知识点14.3工作满意感
1、组织把握员工工作满意的主要意义有监控组织状况、改进组织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的发展等。
2、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坎贝尔指出:
工作满意感的激发点主要有工作本身的内容、合作共事的有哪种人、工作所提供的独特报酬等。
3、哈克曼、劳勒等学者提出了工作由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和工作结果反馈等五个核心因素构成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