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3398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docx

地下车库模板施工方案1

泰山150亩保障性住房二标段

地下车库B工程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0日

 

一、工程概况

二、模板及支撑选型与布置

三、模板安装

四、模板计算

五、模板验收

六、模板的拆除

七、安全措施

八、应急救援措施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抗震设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为Ⅲ类,抗震等级为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工程采用带反柱帽的平板式筏板基础。

2、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二、模板及支撑选型与布置

柱模、板模、梁侧模、梯模、框架梁均采用18厚多层胶合板。

模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钢管选用Φ48*3.5焊管,可锻铸铁扣件。

支撑的一般要求

⑴支撑底部用的垫木应坚固。

⑵模板支撑全部结束及安装过程中,全过程由专人认真检查,并负责对有削弱部位进行适当的补强。

⑶对于垂直支撑应当在两个方向都保证竖直,对竖线的偏差,每层不超过3mm。

⑷对已承受荷载的支撑,在未经技术人员批准前,不得放松或任意拆除。

⑸主梁下2根立杆,纵向间距800mm,小横杆间距400mm,承重架步距1200,每步设双向水平横杆。

为增加整体稳定性,按外架要求,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纵横剪刀撑。

三、模板安装

1、柱模板

①安装柱模板:

通排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

安装前应按图纸尺寸进行加工预制。

②安装柱箍:

柱箍用Φ48钢管扣接,间距400-500,为防柱子跑位,事先用同规格钢管搭接整体固定架子,安装柱箍与固定架子连接成为整体。

③柱模先安装两侧,经较正后,清理柱内杂物,后封另两侧柱模。

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式拼合。

④临时支撑柱模应校正三方,支撑杆件采用木楞,其与地面倾角不应大于60度。

⑤柱模的安装,应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支撑。

⑥工艺流程:

搭设固体整体架—弹柱位置线—柱模就位—安柱模—安支撑—固定柱模—检查清理。

1.1模板施工顺序:

第一步、弹控制线:

首先根据柱子周围弹出双线(模板线和20CM控制线)。

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柱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模板位置就位。

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

放双线控制以保证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

如图示:

 

第二步、拼装就位:

本工程均方柱,现场互锁式拼装。

四面模板拼接缝应相互错开,避免同一横向水平面有两道接槎。

四片拼好后加上钢管抱箍。

模板安装前要在柱底四周用1∶3水泥砂浆座浆找平。

第三步、截面的校正:

柱钢筋绑扎后在根部预先焊好柱定位钢筋。

柱模就位后调整柱子的轴线位置,调整过程中保证柱子的根部截面满足要求,达到要求后方可加固。

柱底校正以后把木楔子打紧。

方柱上口截面的校正:

调整柱子上口的截面。

第四步垂直度:

最后调整柱子的垂直度。

柱模板垂直度的调整需要在模板上口四周加花篮螺栓,通过调整钢丝绳来调整。

1.2调整、校正的措施:

柱子下口:

在浇筑本层楼板砼时,在柱子位置四个侧面各预埋两排φ20以上的钢筋头,作为调整柱模的支点,内排钢筋头预埋两根,离柱边线150mm~200mm,在钢筋头和柱底部间加木楔子楔紧。

外排钢筋头圆柱预埋一根,方柱预埋两根,离开柱边大约一个柱高的距离,使其位置和截面大小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以内。

在调整时必须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操作。

1.3其他要求

⑴通排柱,选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

⑵为防柱子跑位,事先用同规格钢管搭设整体固定架,安装柱箍与固定架子连接成整体。

2、梁板模板

2.1模板设计

2.1.1.本工程梁、板模板均使用18厚多层胶合板作为面板,使用5×10cm木方作为龙骨,支撑体系使用φ48钢管及配套扣件。

2.1.2.梁板模支设顺序

支设梁板模板应先按照梁轴线位置搭设梁模的支撑钢管,然后安装梁底固定梁侧,同时搭设板模板的支撑--满堂脚手架,铺龙骨(5×10cm木方)及面板,并进行固定。

流程图如下:

施工放线→梁底支撑搭设→满堂脚手架搭设→梁底模支设→梁侧模支设→楼板模板支设

2.1.3.梁底立杆的设置

支设梁模板时,梁底两侧沿梁方向各设一排立杆,间距1000-1500mm,垂直于梁方向立杆间距1000mm。

2.1.4.梁模支撑水平杆的设置

梁底模板的水平杆件间距随立杆间距走,梁下的立杆10cm处支撑要设水平杆,以减少杆件自由长度,保证其稳定性。

梁底的支撑系统要与楼板的满堂脚手架连成一个整体,并与已封模好的柱子进行抱箍加固。

2.1.5.梁底模木方的放置

梁底木方的放置根据梁宽的不同而不同,梁宽不大于250mm时,梁底两侧放置两根5×10cm木方,当梁宽大于250mm且不大于400mm时,梁下均匀放置三根木方。

对于梁宽大于400mm(为450mm)梁下木方间距不大于200mm,两边的木方要分别长出胶板边一个胶板的厚度,以放置梁侧模(如图)。

 

2.1.6.梁侧模的支设

本工程,(梁高-板厚)均>300mm,需要增加木方以减小胶板的净间距,且保证两木方间距不大于200mm。

将梁侧模放置在底模预留的空缺上(如图),并用竖向钢管固定,当(梁高-板厚)>450mm时,需加设斜撑。

对于梁高超过700mm,需在梁高中部加设M12对拉螺栓。

螺栓间距不大于500mm设置。

梁侧模高度=梁高-板厚。

 

梁底模、侧模节点图

在正常支模以后立即将所有的梁模的一侧侧模加木楔子进行顶紧处理。

如下图:

 

2.1.7.板模板的满堂脚手架支撑

支撑间距采用900×900mm布置,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并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立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易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易大于布距地1/3.

严禁将上段地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满堂脚手架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为4-6米,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的低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度-60度。

2.1.8.板模板下的龙骨间距

胶板下所衬的木方净间距不大于300mm。

2.1.9.扫地杆及垫木

JGJ130-2001规范规定: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每根立杆底部都要设置硬木垫板,垫板厚度不少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长度不小于两跨。

梁板模板支设的具体方法如下图:

 

2.2节点做法

主次梁节点、梁柱节点的施工是胶板平台施工的难点,也是施工水平的体现,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各节点的做法特别重视,在施工中严格按方案执行。

2.2.1主次梁节点

1)次梁模板做法

次梁模板在临近与主梁接头处,下面的木方要提前截断10cm,使主梁侧模的龙骨通过,保证堵头模板的平整牢固。

次梁的底模直接伸到与主梁相接触处,而次梁侧模则要比底模短一个竹胶板厚的长度,即此处模板是次梁的侧模顶着主梁的侧模。

次梁模板如下图:

2)主梁侧模做法

主梁侧模在与次梁相交的位置要预留出次梁宽的缺口,次梁下面的空缺用堵头模板封堵,并使主梁最下一根龙骨整根通过,如果主次梁高差在100mm以上,则需在堵头模上口再加一根龙骨固定。

次梁的侧模要顶在主梁的侧模上,因此主梁上口的龙骨要在离开接口边缘一个板厚处断开,以给次梁侧模留下位置,具体如下图:

 

在支设此节点时,要先支设主梁模板,并先固定好堵头模,然后再将次梁底模搭在堵头模的加强龙骨上,并用铁钉固定,然后再进行次梁侧模的安装。

主梁与次梁的接头如下图:

 

2.2.2梁柱节点做法

对与一些超过700的超高梁和方柱梁头,按下面的方法处理:

在梁与柱节点上使用预先加工好的柱头模,即将柱子四面的模板按照梁截面的尺寸切割出凹槽,与梁模板衔接,浇筑砼时与楼板一起浇筑。

柱头模加工时,要将相对的两片作为一组加工,其中一组的宽度为(柱截面+2倍竹胶板厚),另一组宽度与柱截面相同,这样可以将柱截面误差所引起的模板与柱间的缝隙减到最小,使模板尽可能的贴近柱面,减小柱子浇筑时所产生的界面误差带来的影响。

在支设柱头模时必须在柱与柱头模及梁模接触处粘贴海绵条,并用模板顶紧,防止漏浆污染柱面。

柱头模加工如下图:

 

柱子砼浇筑高度应为较高梁梁底向上2cm处,柱头模底至少要低于柱砼表面250mm,以保证加固柱头模时其表面与已浇好的砼表面不发生扭曲、异面的现象。

梁柱节点模板的支设顺序应为先支梁模,再支柱头模,最后封平台模板。

如果颠倒顺序,将导致当梁模板到柱位置时,要先在接触面上贴好海绵条,再将梁的底模侧模均紧紧的顶在柱子上,而不能让梁的侧模顶在柱头模上,因为这样可以使柱头模更容易拆除,这一点与主次梁节点的处理方法不同,在施工中应注意。

加固柱头模时,先用钢管抱箍的方法在柱头模底部进行加固,箍紧后还需用木楔子打紧,在抱箍以上的部分每侧用四个可调头撑紧,然后通过调整可调头的松紧来调整住上口的尺寸。

支设方法如下图:

 

墙模安装

1.选材:

墙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50*100mm木方做为竖龙骨,固定横杆采用φ48钢管及配套扣件,对拉螺栓采用φ14通丝螺杆及φ12通丝螺杆,地下室墙板螺杆采用焊接止水环,标准层采用预埋PVC套管。

墙模安装方法及顺序:

先根据轴线及墙板控制线焊好定位钢筋,再按照墙板尺寸将预先组合好的模板按顺序定上,安装内外横向杆件,用山形卡及螺丝固定好木模待模板固定后再从每道墙板的两端校正轴线偏差及垂直度,两端校正后再拉上通线,校正中间模板,每校好一方墙板再采用斜撑固定以防偏位,每道墙板以此类推。

模板竖龙骨方木间距控制在30mm以内,水平横杆控制在600mm以内一道对拉螺栓间距小于500mm,1.5米高度以下再用螺母固定。

2.3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2.3.1楼盖模板支设方法

⑴支好主梁模板,经轴线标高检查校正无误后,加以固定,在主梁上留出安装次梁的缺口,尺寸与次梁截面相同,缺口底部加钉衬口档木,以便与次梁模板相接。

楼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梁模板的外侧弹水平线,其标高为楼板板底标高减去模板厚和搁栅高度,再按墨线钉托木,并在侧板木档上钉竖向小木方顶住托木,然后放置搁栅,再在底部用立柱支牢,从一侧向另一侧密铺楼板模板,在两端及接头处用钉钉牢,其他部位少钉,以便拆模。

⑵楼盖模板支好后,应对模板的尺寸、标高、板面平整度、模板和立柱的牢固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出现较大尺寸偏差或松动,应及时纠正和加固,并将板面清理干净。

⑶检查完后,在支柱(顶撑)之间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以保持稳定。

水平拉杆离地面200mm处一道,以上每不大于1.5m设一道,支柱底部应铺设50mm厚垫板。

2.3.2梁模板安装

⑴安装梁支柱之前(底层地面必须夯实)按设计要求在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支柱按安全要求加剪刀撑和水平拉杆。

⑵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并注意梁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

安装伸入柱头时,先弹出纵横线和四周边线,固定小方盘,调整标高,立柱头板,小方盘一侧要留清扫口。

柱头板可用厚25-50mm长木料板,门子板用厚24-30mm的短料或定型模板,短料装定时,要交错伸出柱头板,以便于拆模及操作工人上下。

为便于拆模,柱模板与梁模板连接时,梁模缩短2-3mm,并锯成小斜面。

⑶绑扎梁钢筋,先清除梁内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联接。

⑷梁托架或三角支架固定梁侧模板。

主龙骨50*100mm@600单面刨光方木,次龙骨50*100mm@200双面刨光,加以横楞并用支撑体系将梁两侧夹紧,在1/2处加穿墙螺栓@800固定。

⑸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

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⑹工艺流程:

搭设和调节模板支架(安水平拉杆、剪刀撑)—按标高铺底模—拉线、找直—绑扎梁筋—安垫块—梁两侧模—调整固定。

2.3.3楼板模板安装

⑴在主次梁模板安装完毕后,按楼板标高往下减去楼板底模的厚度和楞木高度,在楞木和固定夹板间支好短撑。

在短撑上安托板,再在托板上装楞木,在楞木上铺板模。

⑵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楞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楞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

支柱间距不大于1000-1200mm,楞木间距为600mm,楞木断面为50*100mm。

⑶铺设多层胶合板模板块,为保证楼板砼成型效果,将整个楼层多层板按同一顺序、同一方向对缝平铺,且应拼缝严密,表面无错台现象。

⑷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2.3.4安装楼梯模板

⑴楼梯模板施工应根据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再安装楼梯板,然后安装楼梯外侧线,外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套板画了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再现场安装钉侧板。

⑵踏步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最上和最下一步的宽度和高度,必须考虑到楼地面层粉刷厚度,防止由于粉成厚度不同而形成楼梯步高度不协调。

⑶安装顺序:

搭架子—支平台梁模—板下支撑—安梯段樘—安踏步模—支撑加固

四、模板计算

4.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3kN/㎡

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24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

板取1.1kN/m3,梁取1.5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标准值:

2.5kN/㎡

楼板厚度按300mm考虑

荷载标准值:

F1=(0.3+24×0.3+1.1)×1.2+2.5×1.4=13.82kN/㎡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水平面模2kN/㎡

垂直面模4kN/㎡

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

倾倒砼产生的荷载4kN/㎡

4.2、计算次龙骨间距

新浇砼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梁考虑,梁宽取500mm,板厚300mm。

最大弯矩

最大挠度

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1=F1×0.5=6.91kN/m

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

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

故满足要求。

4.3、计算板下支撑的抗压强度

采用φ48×3.5钢管,间距取1000mm,最下一层距地200mm,中间水平拉杆间距最大1200mm,支持有效面积A=489mm2

抗压强度计算:

4.4、柱模板计算

柱箍采用50×100方楞,间距取500mm计算。

4.4.1、柱模受到的新浇砼侧压力

,式中

F1——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

V=砼重力密度取24kN/m3

To——新浇砼的初凝时间,按商品砼为4-6h,取to=5h

V——砼的浇筑速度,取v=3m/h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0

——砼塌落度修正系数,按塌落度120—150mm,取

=1.15

4.4.2、柱箍所受的匀布荷载(N/mm)

Q=52.58×103×500/106=26.29N/mm

4.4.3、柱箍最大弯矩值(Nm)

Mmax=qλ22=26.29×6502/8=1388441N/m

4.4.4、强度计算

N/A+Mmax/W=26.29/650+1388441/162×500

=10.89N/mm2<[f]=13N/mm2

故满足要求。

4.4.5、挠度计算

满足要求

4.5、梁模板计算

4.5.1、底模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1)荷载

①钢筋砼梁自重:

0.4×1.3×26×1.2=16.23KN/m

②梁底、侧模自重:

[0.4+2(1.3-0.3)]×0.5×1.2=1.44KN/m

③振捣砼荷载:

2×0.4×1.4=1.12KN/m

④倾倒砼产生的荷载:

4×0.4×1.4=2.24KN/m

⑤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

0.4×2.5×1.4=1.4KN/m

集中荷载取F=2.5KN

I、当作用于模板上的施工人员及设备为匀布荷载时,竖向总荷载q1=①+②+③+④+⑤=22.43KN/m

II当作用于模板上的施工人员及设备为集中荷载时,竖向个总荷载q2=①+②+③+④=21.03KN/m

2)抗弯承载力验算

底模下的龙骨间距为0.2m,是一个多等跨连续梁,考虑木材的长度有限,按四等跨计算。

按最不利荷载组合,则

弯矩系数kn=-0.121

剪力系数:

kv=-0.620

挠度系数:

kn=0.967

按集中荷载计算,

Knp=0.169,剪力系数kv=-0.661,挠度系数=-0.446

则M2=Kmq22+kmPFl=0.121×23.72×0.22+0.169×2.5×0.2

=0.2KNm

比较M1

W=bh2/6=450×162/6=19200mm2

σ=M2/W=0.2×106/16200=10.4<13KN/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应力: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砼载荷,则

q=①+②+⑤=18.25+1.69+1.58=21.52kN/m,胶板的弹性模量取9000kN/m2

u=Kuql4(100EI)=0.967×21.52×2004/100×9×1000×450×163=0.023<[u]=l/400=1.125mm

满足要求

4.5.2、侧模验算

⑴荷载验算

按T=300,β1=1.2,β2=1,γ=3m/h,考虑,则,

1)侧压力:

取较小值,即F2=28.32kN/m

考虑倾倒砼产生的垂直载荷4kN/m2

砼对侧模的作用宽度为900,则模板最大侧压力设计值q=(1.2F2+1.4×4)×0.9=35.62kN/m

(2)抗弯强度验算

仍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其中km,kv,kn于前述相同,侧横按16mm厚度计,则

满足要求

(3)抗剪强度验算

剪应力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取侧压力15.83kN/mm2,化为线载为15.83×1.18=18.68kN/m

满足要求

⑸对拉螺栓验算

梁中穿Φ12@600对拉螺栓。

对拉螺栓直径为Φ12,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8-11,容许拉力为12.900KN。

对拉杆承受最大拉力P=FcL=28.32×0.60=17KN

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拉力:

S=2f=2×12.900KN=25.8KN>17KN。

梁中穿二道Φ12对拉螺栓间距600满足要求。

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

螺栓直径(mm)

螺纹内径(mm)

净面积

(mm2)

重量

(kg/m)

容许拉力(N)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9.85

11.55

13.55

14.93

16.93

18.93

76

105

144

174

225

282

0.89

1.21

1.58

2.00

2.46

2.98

129000

178000

245000

296000

382000

479000

4.5.3、梁底模板下横楞计算(200mm)

 

计算简图如下示:

 

450

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①模板自重:

1.69KN/m

②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

18.23KN/m

③施工振捣荷载:

1.265KN/m

④倾倒砼荷载:

2.52KN/m

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58KN/m

总竖向荷载:

q1=①+②+③)+④+⑤

=25.3KN/m

木枋自重均布荷载:

选用松木,弹性模量E=10000N/mm2,容重r=6.0×103N/m3。

q2=1.2×0.05×0.10×6.0=0.036KN/m

〈2〉强度验算

w=bh2/6=2×50×1002/6=166667mm3

б=M/w=1.181×106/166667

=7.09N/mm2<[б]=13N/mm2

间距为200mm可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V=qb/2=(25.3×0.45)/2=5.69KN

τ=3v/2bh=(3×5.69×103)/(2×50×100)=1.71N/mm2

>fv=1.4N/m2不满足要求,需要采用70mm*100mm方木。

〈4〉挠度验算

q=①+②=19.94KN/m

E=10000N/mm2

I=2bh3/12=2×(70×1003)/12=11666666mm3

ω=[qbl3(8-4b2/l2+b3/l3)]/384EI

=[19.94×450×703(8-4×702/4502+703/4503)]/(384

×10000×11666666)

=1.063mm<[ω]=l/400=450/400=1.125mm满足要求。

4.5.4、最下排木枋(支承在顶托上的木枋)的计算

采用双排木枋,计算简图如“计算简图7”示

〈1〉荷载计算

下排采用双木枋,每一根梁底木枋传到最下排木枋的集中力设计值是

P1=3.852KN

〈2〉强度计算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Km=0.107剪力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ω=0.632

KFm=0.169剪力系数KFV=-0.661,挠度系数KFω=1.079

M=KmP1+Kmql2=0.169×3.852+0.107×0.036×0.452=0.652KN.m

W=166667mm3

б=M/w=(0.652×106)/166667=3.9N/mm2<[б]=13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v=KVp1=0.661×3.852=2.546KN

τ=3v/2bh=(3×2.546×103)/(2×(2×70×100))

=0.273N/mm2

〈4〉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荷载,则

q3=①+②⑤

=21.52KN/m

I=2bh3/12=2×(70×1003)/12=11666666mm3

p=qb/2=21.52×0.45/2=4.84KN

满足要求

4.6、梁下支撑计算

4.6.1、荷载组合

脚手架自重(包括立柱、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扣件及施工活载等),合计为2.54KN/m

梁传递的荷载:

18.25+1.69+1.26+1.58+2.54=25.32KN/m

4.6.2、扣件防滑计算

当梁下立柱纵横间距600mm、450mm时,梁下水平钢管的支坐反力R=25.32*0.27=6.84KN<8KN,为增加安全储备,主梁下采用双扣件。

4.6.3、水平钢管强度计算

立柱纵向间距600mm,横向间距450mm时,

按简支梁计,

跨中弯矩M=0.125*25.32*0.452=0.64KNm

抗弯强度0.64*106/5.08*103

=126N/m2

4.6.4、立杆稳定性计算

立柱步距取1.5m,其计算长度

l0=1.155*1.5*150=260cm

λ=260/1.58=164.48

查得Φ=0.251

又,钢管截面尺寸Φ48*3.5截面积A=489mm2,回转半径l=15.8mm,考虑最不利因素,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取1.5,长度取15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