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总论.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269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会计学--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会计学--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会计学--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会计学--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学--总论.ppt

《会计学--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总论.ppt(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学--总论.ppt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发展史第二节会计的含义和作用第三节会计目标、假设和核算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计量和会计方法第六节相关会计案便、热点等,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一、古代会计(1494)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最初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剩余产品,出现了社会分工、私有制,特别是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后,会计开始成为特殊的、专门的独立职能。

第一节会计的发展史,从会计的产生以复式簿记记账出现以前的会计被称为古代会计。

古代会计以“官厅会计”为主。

一、古代会计(1494),最早记载“官厅会计”周礼,公元前1046年至771年,西周王朝,设立“司会”之职。

周礼:

零星计算为计,总合计算为会。

周礼:

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首次出现“会计”一词。

宋、元年间的“四柱清册”。

四柱: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新收-开除=实在-旧管,实在,西方在10世纪前后,一般也采用单式记账,但技术上并未达到我国水平。

12-15世纪,地中海出现合伙经营、代理经营,复式记账在意大利产生。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正式介绍了复式簿记理论。

标志着近代会计的产生,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世纪末,英国,产生了会计报表;在理论和实务上完成了由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循环;首次出现了“注册会计师”,产生了查账和公证业务。

又一里程碑。

二、近代会计阶段(1494年-19世纪末),在西方近代会计发展阶段,我国会计演进到了明代。

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后二者为我国初期复式记账法龙门账:

进-缴=存-该天地合账:

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从“来源”和“动向”两个方面加以登记。

二、近代会计阶段(1494年-19世纪末),20世纪以后,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重心转移到美国,会计发展的重心也主要在美国。

会计不仅要进行事后记账、算账、报账和分析,还要进行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参与经济决策。

传统的会计已不能满足需要,产生了会计和管理完美结合的“管理会计”,从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单独成科,标志着现代会计的诞生,是会计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三、现代会计阶段(19世纪末至今),20世纪初以后,西方会计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复式记账方法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运用。

三、现代会计阶段(19世纪末至今),综上所述:

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会计随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会计:

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工具,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预测和参与决策,以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信息系统论,第二节会计的含义和作用,1.信息系统论,会计(会计程序),A公司与B公司2014年发生业务如下:

3月1日签订合同:

B公司购入A公司某型号钢材5吨,合同金额50万元,3月15日前B公司支付订金5万元,约定由A公司负责运输,交货日期为4月1日前,B公司在收到钢材后10日内支付剩余货款。

A公司于3月10日收到订金5万元;3月25日发货;4月1日交货;4月8日收到剩余货款。

例: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提供资料只是手段,而不是会计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即是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活动。

2.管理活动论,会计:

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工具,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预测和参与决策,以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一、会计的含义,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单位,对各种经济业务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计量,并据以编制会计报表。

二、会计的职能,会计在客观上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监督职能,即:

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社会再生产过程: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它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

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内容。

这些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称为资金,即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对象,企业会计对象内容及资金运动表现,生产企业资金循环,资金投入,货币资金(现金、存款),货币资金(现金、存款),资金退出,购进过程,销售过程,结算资金,结算资金,支付工资、费用、运用固定资产,资金周而复始循环、周转,流通企业资金循环,商品资金(库存商品),1.资金运动中的静态表现2.资金运动中的动态表现,企业会计对象内容及资金运动表现,会计对象:

再生产过程中的预算资金收支。

1.行政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收支活动,以及在资金活动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静态:

预算资金的使用和来源动态:

经费收支和结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对象内容是各类事业单位在资金收支过程中的各项收入、支出和结余,以及在资金运动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2.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一、会计目标1.总体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具体目标向各有关方提供会计信息,以帮助决策。

企业会计准则:

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第三节会计目标、假设、核算基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二、会计假设,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配比原则(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四)历史成本原则,三、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和“会计分期”有关指收入和费用是否记入某会计期间,不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是否归属该期间为标志。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以实际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

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会计处理可以正确地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更为准确的计算和反映损益。

营利性组织采用该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例:

某企业6月共发生以下几项经济业务:

(1)4日购商品一批10件进价3000元,尚未付;

(2)8日售出该10件商品售价5000元,收到货款;(3)10日预收货款3000元;(4)14日预付下一季度仓库租金900元;(5)15日购进商品一批20件4000元,已付;(6)19日出售该20件7000元,未收到货款;(7)26日支付本月水费2500元;(8)1月份已预付上半年的保险费2400元。

(9)估计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840元。

采用收付实现制计算本月收入、费用和利润如下:

本月收入=5000+3000=8000本月费用=900+4000+2500=7400利润:

8000-7400=600,例:

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

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的费用,以正确确定该期间的损益。

(二)配比原则,两层含义:

因果配比;时间配比

(1)某产品的收入必须与该产品的耗费相匹配;

(2)某会计期间的收入必须与该期间的耗费相匹配;(3)某部门的收入必须与该部门的耗费相匹配。

(二)配比原则,A制造企业,12月,销售自产商品420万元,次年1月收到货款,这批商品成本220万元;兼营运输劳务取得收入16万元,各种汽油费、过路费、税费等7万元;为维持A企业12月正常经营运转,支付管理人员工资5万元,办公费18万元,销售费用20万元。

例,配比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并与权责发生制共同作用来确定本期损益,最终受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两个前提的制约。

收入在发生时而不是在收账时确定,与之相配比的费用成本就是为取得该项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费用,不必考虑费用是否已经以现金付出。

即会计主体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各期的收入费用进行核算,而按照权责发生制算出的费用并非全部都是期间费用或产品成本,只有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与本期收入或产品收入相对应的费用才是期间费用或产品成本。

(二)配比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管理人员本月工资120万元,本月电话费4万元,办公用品消耗6万元;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购入不需安装设备一台100万元。

(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成本性支出,只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正确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将收益性支出记入当期的损益,将资本性支出记入资产的价值。

(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成本性支出,历史成本原则(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

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

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四)历史成本原则,2005年12月购买的固定设备原值1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

2006年12月,该设备账面价值90万元;如果继续使用9年,该设备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入现值为91万元;如果用此设备进行债务清偿,其公允价值为95万元。

问:

2006年12月如何确认该设备的价值,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例,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账务报告(八)会计资料分析利用,会计核算方法,一、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二、相关性(十三条)三、可理解性(十四条)四、可比性(十五条)五、实质重于形式(十六条)六、重要性(十七条)七、谨慎性(十八条)八、及时性(十九条),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一、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三个因素:

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一、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第十三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取决于:

(1)有助于评价过去:

反馈价值

(2)有助于预测示来:

预测价值(3)及时性。

二、相关性(有用性),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A:

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来说,有用的会计信息必然同时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它们在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方面存在统一性。

B:

可靠性与相关性具有此消彼长的联动关系。

二、相关性(有用性),第十四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取决于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是否简洁、易懂,是否能清晰明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容易被信息使用者理解;取决于使用者理解会计信息的能。

三、可理解性(明晰性),第十五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横向对比,要求权其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相同或相似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四、可比性,存货的领用、发出: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固定资产折旧:

直线法、工作量法、又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经营业务复杂和会计核算多样,有些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可能与其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实质不一致)飞机的融资租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