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228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输血不良事件分析.ppt

.,护理安全管理安全输血,.,2010年2017年输血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原因分析与对策,xx县人民医院护理部2017.11,.,美国调查报告在医院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统计中医师38%药师11%护士38%但其他人发生的差错、事故中与护士有关2%,全球关注病人安全,.,每天10%刚入院患者遭遇医院不良事件20%患者住院期间遭遇过至少一件不良事件每年几千万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每年医疗费用增涨高达几百亿美金国外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住院患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中3050%可以通过系统的介入加以避免,全球关注病人安全,.,我国文献显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916.6用药错误14.928.2%跌倒坠床20%皮肤压伤2.511.6非计划性拔管1.胸腔引流管拔脱率3.8%2.气管插管拔脱率322.5%,全球关注病人安全,.,危机四伏,.,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

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确保患者安全。

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

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创建更加安全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医疗人员是好人而不是坏人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2005.美国.科恩等,大多数医疗过失不是因个人的粗心大意或某特定群体的行为而产生的,这不是某一个人犯错的问题。

更普遍的是,错误的系统、流程,还有导致人们犯错误或未能预防错误发生的条件,导致了错误的产生。

.,海恩法则的警示:

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对于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

.,安全输血的概念,安全输血:

是指通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由输血不当或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致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甚至发生的并发症。

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严重的差错。

对于做好安全的输血工作,保证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护理人员起到关键、把关的作用。

.,如何做到安全输血?

.,输血法律法规,护士应掌握与输血相关法律文件1.1998年10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2.2000年6月1日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3.2012年8月1日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安全输血制度,一、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载入病历。

由电脑护士核对医嘱、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必须核对患者两个独立身份信息)等患者信息,正确采集防凝血标本送输血科备血,血标本要保证准确无误并符合配血要求。

有两名患者及以上抽血时,一名护士一次只能拿一名患者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采血(即单采单送),并做到双人核对。

.,安全输血制度,医务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输血科工作人员认真核对以下输血资料。

1.患者病区、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

2.血袋编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血液品种、血量、采集日期、有效期。

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异常、有无溶血等。

5.以上核对完成后,发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安全输血制度输血流程,三、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放置于血液运输箱内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四、取回的血液室温放置30分钟内输入,以免长时间放置引起溶血、污染。

五、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患者信息、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完整性、血袋标签内容、血液外观等进行再次核对后,并将血袋上条形码撕下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血液备输。

六、至患者床前输血时,双人再次核对医嘱、床头卡及腕带上患者信息,反问式询问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要与其亲属共同进行身份确认并确认患者床头卡及腕带信息。

.,安全输血制度输血流程,七、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给患者,并签署输血开始时间。

八、输血通道为独立通道,不能同时加入任何药物输用。

如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外一袋血液。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每4小时更换一次。

.,安全输血制度输血流程,九、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时,前15min要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15分钟后,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直至输血结束。

在输血的全过程要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记录。

输血护理记录内容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15分钟、半小时、1小时及输血完成时间、血液成分、剂量、有无不良反应等,在输血开始和结束时必须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值班医师,并更换输血器为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及时配合医师抢救,并按输血反应相关规定处理。

若无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袋外用黄色医用垃圾包装后,外面写上患者科室、姓名、住院号、输血结束时间后,送血库低温保存24小时后,再按医疗废物处理。

.,安全输血制度输血流程,十、若疑为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临床医师、护士长和输血科,进行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核对、检查,保留输血器及剩余血制品,封存送检,并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报返输血科,同时通过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上报至医务科、护理部,必要时上报医院。

.,安全输血制度输血流程,十一、血液为特殊制品,如因故不能立即输用,应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置在温室中或放置在无温度监控的冰箱内。

血液一经出库原则上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换。

血液离开冰箱30分钟,有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者,应当报废。

十二、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并作相应处理。

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反馈给输血科,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若无输血不良反应,将输血申请单、输血科输血(检测)报告单和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存入病历永久保存。

.,安全输血制度输血流程,十三、关于血液加温问题:

(1)一般血液禁止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一侧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

需要加温的情况为:

(1)大量快速输血:

成人50ml/(kg.h);婴儿换血;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

(2)血液加温应在血液专用加温器中进行,不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温,也不得使用任何非专用血液加温器的器具给血液加温。

.,安全输血制度,十四、加压输血问题:

加快输血的方法是加压输血。

加压输血应采用专门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

若无加压输血设备,可选用以下输血方法其中之一种:

(1)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血袋膨胀起来,便可起到加压输血的作用。

(2)将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加压输血方法,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

十五、两名医务人员一次只能为一名患者采血、交叉配血、输血。

十六、输血前必须确认患者已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输血查对制度,

(一)血样采集查对1护士采血前必须采取反问式询问法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房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等信息,确认以上患者信息后,与床头卡、腕带、输血申请单再次核对后,方可开始采集血样。

昏迷、小儿、言语不清者须与家属反复确认并核对床头卡及腕带信息。

2打印输血申请单,护士打印输血标本相关条形码,同时将打印好的条码撕下,竖着粘贴于血标本采样试管上。

由两名执业护士持粘有条形码的试管与输血申请单,当面核对患者床头卡及腕带上信息(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信息),用EDTA管采取血标本23ml后,在患者床前再次核对以上内容,无误后在采血试管标签上标明采血时间及日期、采集者及复核者姓名等。

专人送检,并做到单采单送。

.,输血查对制度,3采血时如有疑问,不能在错误的输血申请单和试管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重新打印输血申请单及试管标签。

4.交叉配备与血型初次鉴定不能使用同一标本,且不能是同一次采集的标本(急诊抢救除外)。

5医务人员将配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当面共同核对输血申请单和试管标签,无误后登记。

.,输血查对制度,

(二)取血查对医务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工作人员认真核对以下输血资料。

1.患者病区、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

2.血袋编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血液品种、血量、采集日期、有效期。

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异常、有无溶血等。

5.以上核对完成后,发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输血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1输血前,检查血液有效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无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2输血时,由两名执业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患者床头卡、腕带,确认受血者,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核对供血者血型、编号、血液成分、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

3输血后,再次核对医嘱及输血信息,将输血科输血(检测)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回输血科低温保存24小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欢迎积极上报不良事件!

首先感谢积极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是你们的及时上报,让全院护士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起不良事件,能够信息共享,并从这些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发现护理系统存在的不足;以免重蹈覆辙.共同探讨有针性的,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不良事件上报的意义,1.不良事件上报不代表各科室临床结果,但能显示本科室医护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2.有利于揭露无伤害或虚惊事件,及早发现问题,落实预防效果,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3.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了解并掌控不良事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减少恶性事件发生,尽量避免不良后果。

4.有利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发现和识别复杂的系统问题,改进系统,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或将事件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

5.有利于提供完整的资讯。

6.有利于安全文化的营造。

7.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改善。

.,免罚与奖励护理,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后免于处罚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议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护理不良事件注重点,.,护理不良事件注重点,1,鼓励上报:

重视系统改进,而非个人追责,重视查找根本原因,更有利于自觉上报。

2,分析根本原因:

分析与事件相关的组织与系统的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备、沟通系统、组织领导等,从中筛选出根本的原因。

3,积极完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4,最终目标: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输血不良事件类,.,院外案例警示,院外错输血事件分析,院外案例,.,院外案例警示,日本:

2017.7.患者男,重症车祸伤,被紧急送达山梨县县立中央医院,立即输“0”血,共输血5600ML,但其中840ML血为“B”型,导致患者不幸死亡。

香港:

2017.4.6上午香港玛嘉烈医院护士将“0”血,错输给相邻床患者体内,患者男70岁“AB”型,输入约5ML时,被同班护士发现后立即制止。

大陆:

2016.2.12大冶县人民医院,患者84岁“B”RH阳性(非熊猫血),错被血库鉴定为“B”RH阴性(熊猫血),输血800ML后病情加重,立即转院治疗。

.,院外案例警示,2016.2.2西平县患者罗XX,男,60岁,在中牟县打工患痢疾入住中牟县人民医院,一名低资历护士错将其他患者的“AB”型血,给罗XX输入约10多分钟,而患者罗XX为“B”型,发生溶血反应后,立即转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

2016.4.23日陕西商州区人民医院,护士错将29床“A”型血,错输给19床“B”型血的患者,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治疗费高达33万元。

2016.7.4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采集血交叉标本时未做到单采单送,而是与其他标本混放,错将其他患者的标本送到血库,血库工作人员未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