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2243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

语文版八上第七单元教案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课型

教学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⒉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⒋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流程

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一:

导入故事: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

这个热水澡好哇!

结果呢?

——青蛙熟了!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疏通文意学法指导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

删——删除一些语气词

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补——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

调——倒换原句颠倒的语序

2、字词小结

①词语的特殊用法(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特殊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②一词多义:

国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国恒亡

拂违背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假字

①曾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同“横”,梗塞,指不顺衡于虑。

③拂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4、虚词于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由于而死于安乐也

在征于色发于声

凭借  以天下之所顺

与“所”连用,用来所以动心忍性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课型

教学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⒉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⒋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流程

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四、精读评味 条分缕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一步一步是如何论证论点的?

 困难对于弱者来说就是绊脚石,而对于强者而言就是垫脚石。

凡能成就大业的都是久经磨难的!

 3、应用哪些论证方法?

首先 列举六位名人事例

接着 说明人才必先经过一番磨练

然后 从正面论证个人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

      从反面论证国家无忧患易灭亡

最后 得出结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引申拓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你还能举出其他人的例子吗?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

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六、知识积累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

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七、背诵课文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他忠诚的爱国精神。

 

2、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是如何详略得当来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学情分析

经过近二年的学习和积累,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基本掌握常用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但对于文言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还理解不够。

好在多数学生求知欲更强,结合教材,适时引导,运用合作和探究的策略,教与学的效果会很好。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一)

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一、导入新课(1分钟)同学们,今天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工业、农业如此,国防也如此。

“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努力学习,用知识和智慧去捍卫祖国的尊严。

面对强敌,该如何去战胜他,春秋时期的曹刿用他的智慧战胜了强敌,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资料助读,发放印刷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历史和历史散文体例(5分钟)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

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编年体:

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

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

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

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

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

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

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

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他忠诚的爱国精神。

 

2、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是如何详略得当来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学情分析

经过近二年的学习和积累,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基本掌握常用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但对于文言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还理解不够。

好在多数学生求知欲更强,结合教材,适时引导,运用合作和探究的策略,教与学的效果会很好。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二)

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三、预习情况检查,多媒体显示课件(8分钟)

(一)、重点字注音:

guìmóujiànbózhéjiémǐ

刿谋间帛辙竭靡

(二)、【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今义:

中间,空隙)

2、小大之<狱>(古义:

案件今义:

监狱)

3、弗敢<加>也(古义:

虚报夸大今义:

增加)

4、必以<信>(古义:

言语真实今义:

诚信)

5、<牺牲>玉帛(古义:

用来祭祀的牛、羊、猪今义:

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

目光短浅今义:

轻视)

7、<可以>一战(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能,行)

8、<再>而衰(古义:

第二次今义:

事情进行重复,第二次)

9、必以<情>(古义:

实情今义:

感情)

10、<忠>之属也(古义: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

忠诚、忠心)

11、忠之<属>也(古义:

类今义:

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安>(古义:

养今义:

安稳)

13、弗敢<专>也(古义:

个人专有今义:

独自掌握和占有)

14、神弗<福>也(古义:

赐福,保佑今义:

幸运)

(三)、一词多义故逐之所以

故公问其故原因

民弗从也听从

战则请从跟随

(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赐福。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他忠诚的爱国精神。

 

2、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是如何详略得当来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学情分析

经过近二年的学习和积累,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基本掌握常用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但对于文言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还理解不够。

好在多数学生求知欲更强,结合教材,适时引导,运用合作和探究的策略,教与学的效果会很好。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三、四)

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四、理清线索,梳理结构(8分钟)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播放范读音频,学生听读,注意语气和停顿。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和气势。

2、思考: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出示课件

明确:

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请几位同学试概括课文的内容,教师归纳出示课件

明确: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

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学活动4

五、深入学习课文,合作交流,解读探究(20分钟)

1、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出示课件,设疑讨论

1)认真阅读课文,揣摩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

2)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

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3)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4)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说明了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要点:

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

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

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

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

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

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他忠诚的爱国精神。

 

2、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是如何详略得当来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学情分析

经过近二年的学习和积累,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基本掌握常用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但对于文言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还理解不够。

好在多数学生求知欲更强,结合教材,适时引导,运用合作和探究的策略,教与学的效果会很好。

教学活动五

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3、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文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探究。

教师归纳并出示课件。

明确: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

记述一次战役,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本文

的中心是表现曹刿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所以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搏杀写得极为简略,既刻画出了曹刿的形象,又突出了文章主题,效果非常显著。

4、课堂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

2)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3)你知道多少保家卫国的名言。

学生讨论,以小组发言。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师引导:

1)学习古人忠诚爱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和克敌

制胜的智慧;鼓励学生培养热爱祖国,不怕困难的思想。

2)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

3)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六、总结学习,拓展训练(3分钟)

1、课堂小结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剪裁得当的特点,学习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写法。

2、布置作业,巩固知识,出示课件

1)重点实词解释

①驰()②鄙()③糜()④孚()⑤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③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

3)在课文中找出《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毛泽东“敌疲我打”战术相近的句子。

板书

战前-------问战------政治远见

曹刿战中-------指挥------审时度势远谋

战后-------分析------深谋远虑

战前-------小惠、小信------政治上无能比较

鲁庄公战中-------求战鄙

战后-------既克,问其故----军事上无知

2012年—201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年月日第周星期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题

干将莫邪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全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2、叙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理解赤不惜生命,客以身殉义的思想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赤、客行为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教学方法

读、说、议、辩等相结合

教具

投影仪、电脑、无线话筒、插图、记分牌。

教学方式

分组对抗(全班同学分为两大小组)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一、情境导入: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讲述一个传说中的神奇鬼怪的故事,看谁讲的最好。

(以掌声决定胜负)。

引出《搜神记》,从而引出节选自《搜神记》的课文《干将莫邪》。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解决疑难的字、词、句,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2、出示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补充后半部分故事情节。

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复述整个故事情节,并且由对方相互评价。

三、合作探究:

(力求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a) 快速抢答:

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b) 围绕“复仇”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最简洁的语言分段来概括)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子赤取剑,欲报父仇→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教师出示具体的语句,学生围绕这些语句展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1、:

儿曰:

“幸甚!

”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曰“不负子也。

”    于是尸乃仆。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2、:

客曰:

“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仇。

客曰:

“此乃勇士头也,当与汤镬煮之。

客曰:

“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也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3、楚王:

王怒,欲杀之。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王怒,即杀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王即钩之千金。

(学生广泛讨论,踊跃发言后,得出结论)

被统治阶级:

赤——为报父仇,至死不渝客——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统治阶级:

楚王——心胸狭窄,残忍暴虐—— 强权政治的代表

当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时候,势必会发生反抗压迫的斗争。

由此揭示文章蕴涵的道理——忠诚勇敢、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四、延伸拓展:

“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们怎么看?

召开辩论会:

正方——这种行为是可取的。

反方——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辩论过程:

1、双方1、2辩,陈述本方的观点。

2、双方自由辩论。

3、双方3辩,总结本方的观点。

4、评委作精彩评述。

(冲破难点___让学生明白赤和客行为的可取性和局限性,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

五、链接生活:

c) 大型民族舞剧《干将莫邪》。

(让学生体会舞蹈家们用形体语言展示的“干将莫邪”的精神)。

d) 苏州重修干将路,又建了莫邪路。

使他们重新又团聚在一起。

(让学生理解  “干将莫邪”将永世不分离。

六、品味欣赏:

成语含义——干将莫邪。

补充和课文故事有关的传说——干将铸剑之时,因为炉中那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过了六个月,而不能熔化,莫邪便以身投炉,用自己的生命和旷世的爱情帮助丈夫铸成了神剑。

干将莫邪的故事是一个神奇的传说。

后来,干将、莫邪成为利器的代称,他们化为一对锋利无比的宝剑,成为许多武侠大师笔下的利器,演绎了许多恩爱情仇的江湖故事。

干将莫邪那种为了事业不惜生命的精神将永传后世。

   而电影《英雄》中的人物也有这种千古传诵的精神。

欣赏《英雄》片段。

七、课外作业 :

阅读鲁迅的《铸剑》,体会鲁迅对<<干将莫邪>>作了哪些再创造?

 

2012年—201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年月日第周星期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题

劳山道士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2、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3、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的道理,在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课前、课中、课后反思

一、引入:

不少同学喜欢看神鬼故事书,其实神鬼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二、学生汇报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预设要点: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

世称“聊斋先生”。

耗费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幅幅水彩画。

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

《劳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让我们先睹为快,感受它神奇梦幻的文学魅力吧。

四、交流1、你读懂了哪些词,或者哪些字词需要大家帮助你理解?

神采奕奕:

精神饱满的样子。

倾慕:

倾心爱慕。

珠圆玉润:

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

这里形容歌声婉转优美。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一两句话概括。

王七在劳山学法术,不想吃苦,结果什么也没学会。

五、快速阅读,理清脉络

1、哪几段写他山中的学法经历?

(3到12段)

2、山中学法时有两天发生了一些特殊的事儿,说说。

    相机小结、板书:

    看师演法(4到8段)

    缠师授法(9到12段)

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给1到2自然段取个小标题吗?

   板书:

拜师求法

4、王七学法,结果如何,试根据13自然段内容写小标题。

板书:

演法失败

5、根据小标题,理清故事脉络。

六、重点探究

1、哪部分还有疑难,或者你想重点研读哪部分?

三读课文。

2、交流。

预设:

①学生可能对王七最后演法失败百思不得其解。

此疑问可暂不作答。

②可能有不少学生对“看师演法”一部分兴趣浓厚,可引导进一步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看师演法”一段的确精彩。

有几大奇迹?

试拟个节目单。

举例:

纸月光满屋壶酒饮不尽筷子化嫦娥酒席移月中

七、拓展演故事:

劳山道士精彩演法,几大奇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