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976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三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三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三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三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教案.docx

《初三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语文教案.docx

初三语文教案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理解字词句。

2.通过对文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分析,了解人物形象。

3.能联系相关背景了解故事,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请一个同学讲述课前预习所了解到的“陈胜起义”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请一个同学讲述自己对《史记》的了解,帮助大家了解“世家”的含义。

3.尝试阅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

二、文学常识:

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生于公元前145年,10岁时随父到长安,从名儒孔安国学习,20岁时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名山大川,采访逸闻轶事,考察古迹,搜集了丰富的史料。

元丰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事务。

他遍阅皇家史馆藏书、档案。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42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改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述,终于完成皇皇巨著《史记》。

司马迁大概死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享年约60岁。

2.《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约526500字。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读课文:

1.请一个小组齐读课文,其他组员注意在课文中标注出他们读音错误或停顿不正确的地方。

注意字音:

阳夏(jiǎ)辍(chuò)鸿鹄(hú)嗟乎(jiē)闾左(lǘ)谪戍(zhé)

度(duó)扶苏以数谏故(shuò)罾(zēng)祠(cí) 陈胜王(wàng)

注意停顿:

(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2)扶苏/以数谏故

(3)上/使外/将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蘄以东

2.课文阅读纠错。

3.齐读课文。

四、解释字词:

1.结合书下注释,联系自己的文言积累理解字词。

标注出不会理解的字词。

2.字词理解质疑,强调重点字词的意思。

……者……也:

表判断   尝:

曾经    佣:

被雇佣   辍:

停止  之:

去、往

久之:

音节助词,无意义 苟:

倘使    安:

哪里,怎么等:

等同、一样或:

有人

唱:

同“倡”倡导 然:

对的 数:

屡次 且:

况且 会计:

集会商议若为佣耕:

功宜为王:

做杀之以应陈涉:

用来

五、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串译句子。

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实施建议:

一定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重点字词小组互测。

三、翻译句子:

1.回忆翻译的规律:

直译、补充、调序、语气

2.注意点:

字字落实、凸显语法现象、鲜明句式特点

3.各小组分工合作组内讨论,尝试翻译句子。

4.各小组提出在讨论过程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范围内质疑、释疑互动。

5.各小组推举发言人串译句子。

注意点:

字字落实、凸显语法现象、鲜明句式特点

实施建议: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当堂进行循环往复的抽查掌握情况,及时弥补听课及参与缺漏。

6.同座互助,翻译给对方听,找出对方的错误。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字词,会翻译课文

2.找出文中陈涉的语言,揣摩这些语言所透露的人物性格。

板书设计:

规律:

直译、补充、调序、语气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情况,抽几个句子翻译。

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4.将军身披坚执锐。

二、自读课文,思考:

1.“苟富贵,毋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两句话,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性格?

参考:

充分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写出了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壮志,这也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2.起义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参考:

导火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陈涉的“谋”和对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参考:

“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对形势的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

”说明“谋”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也估计到了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壮烈而有价值的。

这表现了陈胜远大的抱负和起义的决心。

对形势的分析既揭示了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又分析了秦王朝内部矛盾和与六国的旧矛盾,既揭示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又提出了发动群众的策略,还预见到运用这一策略的结果“宜多应者”。

这段话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表现了这位农民起义领袖洞察时局的能力。

4.陈涉是如何制造舆论来号召、发动群众的?

参考: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5.说说“公等遇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番话对当时起义的作用,思考它反映了陈涉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

这番话说明走投无路的处境,指出死里求生的前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极大地号召力,所以徒属们都“敬受命”。

起义领导人卓越的宣传、组织才能得到了充分显示。

反映了陈涉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

三、文章是以什么为顺序组织材料的?

哪些部分详写?

哪些部分略写?

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为什么?

四、揣摩字词

1.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生动的地方有哪些?

为什么?

参考:

此题开放。

如:

其中描写陈涉、吴广“并杀两尉”和叙写起义军胜利进军势如破竹用了一系列动词就很生动。

2.找出文中活用的字词,对文中的“之”“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归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和“号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两段。

2.整理笔记。

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

天下苦秦久矣(根本原因)

形势分析 扶苏之谜(秦王朝内部矛盾)发动群众(敏锐的洞察力)

项燕受怜(与六国旧矛盾)

实施建议:

本课第二部分分析讨论了解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部分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形式,最后还要总结:

紧扣课文思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

(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乐《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

这种美景过去有吗?

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

——“世外桃源”。

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

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

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

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

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习

  晋太元中(jìn)缘溪行(yuán)便舍船(shě)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yǎn) 阡陌(qiānmò)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刘子骥(jì)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

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流畅:

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

如: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成语: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无人问津不足为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无人问津

  要:

通“邀”,邀请。

  4.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味道)新鲜今义:

指运输事业

  妻子古义:

妻子和儿女无论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今义:

连词,不管

  绝境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足古义:

不值得

  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今义:

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

像这样

  今义:

这样

  4.一词多义

  舍:

舍弃乃:

于是,就具:

  房子竟然详细地

  志:

作标记遂:

终于寻:

寻找

  所作的标记于是,就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

都云、道:

说乃、遂:

于是

  缘、扶:

沿着

  6.课文翻译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四、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线索--渔人行踪。

  ★★第一节:

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故事的开端)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人。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

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

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

A、有人。

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

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

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比

  只有父子之分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

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

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

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

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

(魏晋时期,战乱年代。

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

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

(注:

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

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

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结局和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

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

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故事曲折回环。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课堂小结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方案之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读出情感,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语言美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应该有很多人去过浙江吧?

你们知道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请学生回答。

师:

看来同学们对浙江美景的印象很深。

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富春江,就请他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师:

他说的真不错。

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中就详细地描绘了富春江的风光,这就是著名的山水游记《与朱元思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多媒体)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

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

二、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标出不明白的读音、停顿。

(教师明确补充: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

2.再读课文:

圈出不好理解的词句,准备提问。

3.齐读课文:

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读出情感处理。

(二)、分析结构,概括内容

 1.第一部分

(1)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部分

(2)分写:

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异水”清澈,江流湍急;“奇山”轩邈,景中含情。

“异水”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奇山”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

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厌弃尘俗之情,含蓄地流露出对美好的大自然向往。

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三)、梳理字词

(四)、翻译全文

(五)、文本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明确:

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本文写景很有条理,你觉得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明确:

全文共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先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再写“奇山”:

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三、小结:

    1、描写景物角度多变,手法多样。

    2、文章笔法灵活,构思精巧。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时作业。

2.根据导游词的要求,试着把文章改写成一篇导游词。

附板书:

             异水:

“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奇山异水{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天下独绝 奇山:

“看”(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 

“听”(听觉)(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运用衬托、对比写法,突出中心思想: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2.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3.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本文作者是我们熟悉的一位古代文学家,初二我们曾经学习过他的什么作品?

从他的那篇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他的情感变化,是什么原因引发他如此大的情感波动?

请一个同学介绍他写作《小石潭记》的背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是作者被贬谪到永州时所作的一部作品,从《小石潭记》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悲己,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作者怜人的情感。

二、“说”这一体裁的特点,理解课文题目:

我们学过哪些“说”这一体裁的文章的?

你能从《爱莲说》《马说》等文章中看出说这一体裁有怎样的特点?

根据学生生的回答总结: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或叙事兼议论,或议论兼叙事,将叙事和评论结合起来,以说明一个道理。

从课题看本文会写些什么?

(说说捕蛇人的事)

三、读准课文:

1.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指名板演)

啮(niè)人    腊(xī)之      挛(luán)         踠(wǎn)   

瘘(lòu)      疠(lì)         募(mù)有能者    当(dàng)其租入  

嗣(sì)为之   几(jī)死者数(shuò)矣            貌若甚戚(qī)者

莅(lì)事者   汪然出涕(tì)    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     

转徙(xǐ)     顿踣(bó)       叫嚣(xiāo)

曩(nǎng)      隳(huī)突      恂(xún)恂而起     

其缶(fǒu)    谨食(sì)之     熙(xī)熙而乐 

以俟(sì)夫(fú)

2.读准停顿:

先自由读课文,再指名读部分语段,重点出示以下几句注意读准停顿: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而乡邻之生日蹙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读准文章层次:

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为什么这样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写异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4段):

通过蒋氏的自诉悲惨遭遇,写出赋敛之毒,揭露苛捐重赋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三部分(第5段):

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的主题是通过捕蛇人的诉说来体现的,因此,写蒋氏跟作者的谈话时全文的主要部分。

而文章的开头从“永州之野产异蛇”写起,意在交代捕捉异蛇的缘由。

文章的末尾一段则是作者听了蒋氏哭诉后的感慨和议论,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结论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读课文尝试理解文意,将疑问画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分别指名读课文,按上节课的要求。

二、读懂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第1段并疏通文义。

(1)让学生试译,师生共同研讨。

明确

  ①“黑质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关系。

  ②“得而腊之以为饵”中“而”表示承接关系。

③“以啮人”中的“以”假设连词,如果。

④“可以已大风”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今义“可以”是“能够”的意思,是一个词。

“已”是止,这里指治好(病)。

  “腊”,干肉,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把肉晾干”。

  ⑤找出写“蛇毒性之剧”的句子。

(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