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过关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过关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过关测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过关测试题及答案
I.必记知识全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必记概念
1.协同作用是指 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例如在促进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和 。
在升高血糖过程中的 和 。
2.拮抗作用是指 。
例如在调节血糖浓度时的 和 。
3.动物的印随行为是在 时发生的, 时发生模仿行为, 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
4.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
第一运动中枢是 。
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各皮层运动区的功能特征是:
① ;② ;③ 。
一、1.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2.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起相反的作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3.出生;幼年;判断推理 .4.大脑皮层;中央前回;①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即一定部位的皮层刺激引起一定肌肉的收缩。
从运动区的上下分布来看,其定位安排是身体的倒影,下肢代表区在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头部、面部肌肉代表区在底部;②皮层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支配具有交叉的性质,即一侧皮层主要支配对侧躯体的肌肉
二、必记规律
5.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变为 ,这样在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就可以在神经纤维上进行传导了。
6. 叫突触小体, 叫做突触,突触包括 、 、 三部分。
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 或 ;在突触小泡内含有大量的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或 ,而不能反向传递。
7.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都是 的,激素分泌都会对机体有害。
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 ,调节和控制某些 中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这种调节作用叫做 。
通过这种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8.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在 和 方面。
影响性行为的激素主要是 ;垂体分泌的 不仅能够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而且能够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
9.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包括 、 、 ;后天性行为包括 、 、 等。
二、5.外正内负;外负内正 6.突触末端膨大;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胞体膜;树突膜;递质;树突;细胞体7.稳定;异常;垂体;内分泌腺;反馈调节8.性行为;对幼仔的照顾;性激素;催乳素9.趋性;本能;非条件反射;印随;模仿;条件反射
Ⅱ.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 过关斩将 一马平川
考点详解精剖细解入巿三分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通过体液的传送。
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神经调节则是指神经系统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如表415-1:
表4-15-1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区
别 地位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
结构基础或物质基础 反射弧 主要是激素
调节方式 反射 通过体液完成
反应速度 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 有局限性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时间短暂 时间比较长
联系 ①大多数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举一反三
考题1-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01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考题1-2)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一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考题1-1点拨:
下丘脑可通过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或通过神经调节的作用指导其他内分泌腺的分秘。
故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答案:
D。
考题1-2点拨:
一个人对危险情境的感受,必须通过相应的感受器作用产生兴奋,井转到中枢神经系统,在此作用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含量上升使人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并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所以在危险时候,血中肾上腺素含量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答案:
C。
总结提示:
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涉及神经系统的,属于神经调节的范畴;是体液中的物质(如CO,、激素、HC@一等)起作用的,就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
考点2.生物体内的激素及其化学本质、生理作用、分泌部位
表4-15-2
激素名称 产生激素的内分泌腺名称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化学本质 失调症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蛋白质 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氨基酸衍生物 呆小症、甲亢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蛋白质 高血糖、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使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使一些
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蛋白质 低血糖
性激
素 雄激素 主要是睾丸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
常的性周期 类固醇
雌激素 主要是卵巢
孕激素 卵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促激
素 促甲状
腺激素 垂体 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垂体 维持肾上腺皮质的正常生长发育,促
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蛋白质
促性腺 激素 垂体 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肾上
腺皮
质激
素 盐皮质 激素
肾上腺的皮质
主要调节水和无机盐的代谢,促进肾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对K+的排泄 固醇类
糖皮质 激素 肾上腺的皮质 主要是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成糖元和葡萄糖;还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考题2-1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
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
这一事实说明( )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问有着直接的联系
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C.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题2-2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
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
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表4-15-3,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表4-15-3
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甲 3.8 0.1 5.8
乙 3.6 2.8 0.1
丙 0.8 3 5.5
丁 4 3 6
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
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生长停滞
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性情变得温顺
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
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手术前状态,乙、丙狗不断长大
考题2—1点拨:
通过题干中的事实,可知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性激素可促进动物的性行为。
被切除睾丸的公鸡只是丧失了公鸡的第二性征,由于不具有母鸡的雌性生殖系统,所以不能变为母鸡。
雄性激素在雌性的肾上腺中可少量产生。
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事实的分析综合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答案:
A。
考题2—2点撼:
通过题干条件分析,甲狗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乙狗体内缺乏生长激素;丙狗体内缺乏雄性激素;丁狗为正常狗,在此实验中作对照。
甲狗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所以会出现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乙狗由于缺乏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会表现生长停滞的现象;由于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促进动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协同作用,所以甲狗和乙狗的个体不会长大,而丙、丁则会继续长大。
本题考查了对图表综合分析的能力及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雄激素的生理功能的知识。
答案:
D。
总结提示:
对各种激素生理功能的考查,近几年高考中呈上升趋势,并且考查的方式多以分析题和实验设计题为主。
考点3.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平衡调节机制
(1)反馈调节:
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这种调节作用叫反馈调节。
其具体关系如图4~151。
(2)CO2对呼吸的调节: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它可以引起呼吸反射:
当动脉血中CO2浓度增高时,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运动加强.通气量增大;CO2浓度降低时,呼吸中枢活动下降。
呼吸运动减弱或暂停,直到CO2浓度回升后,才恢复正常的呼吸运动。
可见,CO2不仅调节着呼吸运动,而且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也是人与动物体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必需的。
考题3 152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考题3点拨:
本题考查对课本基本图示的识别、记忆及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能对甲状腺激素产生调节作用的器官为下丘脑和垂体。
垂体可受下丘脑的调控作用,而且也受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的调节。
答案:
c。
考点4.生物体内各种激素问的相互作用
对于生物体内某种生理活动的调节.都不是由单一激素完成的.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此时激素间就会发生相互关系。
具体的关系有两种.一种为协同作用,另一种为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
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例如:
只有当生长素与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时.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2)拮抗作用:
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例如,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与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相互拮抗.共同实现对糖代谢的调节,从而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考题4 给某只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状况并没有改善,该小鼠体内可能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是( )
A.垂体和生长激素 B.胰岛和胰岛素 C.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和肾上腺激素
考题4点拨:
对于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两者缺少任何一种激素,动物体都不能正常发育。
注 射生长激素后,生长发育状况并没有改善,这说明小鼠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部位是甲状腺。
答案:
c。
总结提示:
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除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时具协同作用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增强新陈代谢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过程中都具有协同作用,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在判别两种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时应注意是两激素对同一生理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判断,否则不能说这两种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对人体保水方面来讲是协同作用,但就维持人体渗透压来讲则为拮抗作用。
考点5.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动物的反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感受器有两类,简单感受器只是感觉神经末梢,如触觉、痛觉、冷觉、热觉等,复杂的感受器除感觉神经末梢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共同构成感觉器官,如眼、耳等。
神经中枢接受传人神经传导的兴奋,对兴奋进行整合,然后把兴奋经传出神经传导到效应器,产生反应。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有一部分传出神经纤维,分布到心肌、各个内脏器官和血管的平滑肌、腺体等处,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这部分传出神经纤维所组成的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双重支配内脏器官,但它们相辅相成,协调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具体内容如表4-15-4。
表4-15-4
反射 定义 形成 反射中枢 接受的刺激 举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通过遗传
获得 大脑皮层以外的神经中枢 只能接受外界或体内直接刺激 缩手反射
条件反射 在生活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在生活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 大脑皮层 可接受间接刺激,如语言文字 画饼充饥
考题5 分)据图4—153回答问题:
(1)图标号1所示的结构名称是 ,如果该结构在脊髓的骶段受损,则下列反射活动不能完成的是 。
A.排尿反射 B.缩手反射 C.角膜反射 D.呕吐反射
(2)如果图中3所示的是痛觉感受器,当它受到刺激后,产生痛觉与效应器5作出的反应相比,哪个快?
,其原因是 。
(3)图中7所示的结构名称是 ,其中有重要的 。
如果某人由于车祸在脊髓胸段第9胸椎处横断,则下列症状与此相符的是( )
A.下肢瘫痪,没有感觉但尚有反射
B.下肢麻木,但尚能随意运动
C.下肢瘫痪,无感觉,但能控制正常大小便
D.下肢有知觉,但不能运动
考题5点拨;由题中图示可知此为一反射弧示意图,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如果脊髓受损,则可导致相应的反射不能正常进行,由于受 损的部位位于脊髓的骶段,则以上部位的反射应能正常进行。
则题中只有排尿反射不能正常进行,其他都可正常进行,脊椎胸段第9胸椎处横断,则没有感觉,但还是具有简单的反射。
答案:
(1)脊髓灰质;A
(2)效应器s作出的反应比痛觉的形成快;感受器3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所交换的神经元数目比传到大脑皮层交换的神经元数目少,所以所需的时间短 (3)脊髓白质;上下传导束;A总结提示:
对于反射弧的考查是对神经调节考查的热点,对反射弧及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应加强理解记忆,并能熟练识别各部位的名称及神经传导方向。
考点6.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
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
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内外电位是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即外正内负。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产生的兴奋会使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暂时倒转,即由静息时的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即动作电位。
在静息时,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侧。
而K+主要分布于细胞的内侧;产生动作电位后Na+、K+的位置恰恰相反,并且在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时Na+、K+的运输需消耗能量。
2.兴奋的传导:
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受到刺激能够产生兴奋,并且能够传导兴奋。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在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当受到刺激时,在刺激点上变为膜内为正膜外变负,产生兴奋。
邻近的未兴奋部位膜外的正电荷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兴奋部位正电荷向未兴奋部位移动。
这种在兴奋部与相邻兴奋部位之间的局部电流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会引起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这样兴奋就传递下去了。
而原先兴奋的部位又恢复静息电位。
如图4-15-4所示。
图中弯箭头表示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下方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没有方向性的,也不会衰减。
细胞间的传导: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
①突触的结构(如图4-15-5)。
突触小体:
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
在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等)。
②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是:
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问隙里,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③突触与递质:
突触是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突触传递实现的。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一般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所以,突触_
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突触是两个相联系的神经元之间递质的产生与释放、传递、接受的结构。
突触能够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突触的传导特点如下:
①单向传递:
当兴奋由轴突传至突触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经突触前膜、间隙与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结合,使后膜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突触后电位(使后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纤维末梢传给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
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②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神经纤维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时间较长(约为0.5ms),这段时间叫突触延搁;③对内环境敏感:
突触对内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缺氧、CO2增加、pH变化、各种离子浓度变化(Ca2+、Na+、K+等),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④对某些药物敏感:
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的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考题6-1图4-15-6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考题6-2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
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
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
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人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415—7所示,请回答:
(1)据实验过程及图示你可得出哪些科学结论?
(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 ,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
(3)羞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内24Na的量”(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在上图原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内24Na的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24Na的总量为2.2).
考题6-3(2094,全华模拟,7分)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蔗的神经细胞,浸泡在任氏液中(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如图4-15—8所示,在神经纤维上的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
据图回答:
(1)两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是 。
(2)刺激A点时,电流计指针 (填“能”或“不能”>发生偏转,刺激G点时,电流计的指针 (填?
能”或“不能”)发生偏转,原因是 。
(3)D、F两处膜的主要成分为 ,功能特性为 。
(4)在动物体内,与I相连的往往是 。
考题6—1点拨:
信息传递是耗能过程,突触后膜能特异性地结合递质。
当神经元某处兴奋时,膜外的正电荷变为负电荷。
突触小泡会与突触前膜结合,然后以外排的方式把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所以递质释放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无关。
答案:
B。
考题6—2点拨:
本题重在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ATP之间的关系。
由于神经兴奋的产生与K+、Na+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而Na+、K+穿过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故在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能量。
答案:
(1)药物和ATP对24Na通过细胞膜均有影响,药物会阻止24Na通过细胞膜,而ATP可以解除药物的抑制作用。
(2)消耗ATP(或能量);主动运输(3)见图4—15—9。
考题6—3点拨:
两个神经元相连的部位是突触结构,并且在题中图示中D表示突触前膜,E表示突触间隙,F表示突触后膜,D、E、F可构成一突触结构,在突触结掏中神经冲动的产生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所以刺激图中A处,电流计可感到电流而偏转,如果刺激G点,则由于神经冲动不能通过突触结构,所以不能使电流计发生偏转。
如果刺激A点由于电位发生逆转现象,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并且神经冲动传导到B,B处电位为内正外负,而此时c处还处于静息状态,电位为内负外正,B、c具有电势差,产生电流,电流计发生一次偏转,当神经冲动传导到c点时,B点已恢复静息状态,此时B点与c点之间也具有了电势差,电流计又一次发生偏转,但此次偏转的方向与第一次相反。
本题是一综合性较高的题目,并且其中又涉及物理的相关知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答案:
(1)突触
(2)能;不能;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轴突传到另一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 (3)脂类(磷脂)、蛋白质;选择透过性 (4)效应器 总结提示:
对于本知识点的复习,应着重注意神经冲动产生时,电位的变化和突触上神经兴奋的传导,高考对本知识点经常进行学科间知识渗透综合考查。
考点7.人和高等动物体内高级神经中枢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题6一1点拨:
信息传递是耗能过程,突触后膜能特异性地结合递质。
当神经元某处兴奋时,膜外的正电荷变为负电荷。
突触小泡会与突触前膜结合,然后以外排的方式把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