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051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x

社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

1.社会:

在社会学中,社会指的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

2.社会唯实论:

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唯实论认定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社会独立于并且决定着个人的动机、意识及行动。

3.社会唯名论:

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社会唯名论坚持个人存在的真实性,而社会不具真实性、实在性,因此社会学研究应从了解个人的动机、目的、意识及行动入手。

4.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

5.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科学、艺术、宗教思想、价值观等;二是社会制度与行为规范。

6.文化特质:

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能独立地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7.文化丛:

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被称为文化丛,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

8.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9.主文化:

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它是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采取的行为方式。

10.亚文化:

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是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11.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

某一族群的成员因为过分认同本族群文化而对其他族群的文化表示不理解、批评以致否定,这种现象称为我族中心主义。

12.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族群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族群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族群的文化。

13.文化冲突:

是两种文化接触时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的互相反对的情况。

它常表现为某种文化的拥有者排斥、抵触另一种文化,当一个族群刻意要抵制另一种文化时,他们或者采取封闭的策略,或者对异文化进行否定性的批判。

14.文化融合:

是以拥有两种文化的群体的相互交往(被迫的或自愿的)为基础,通过长期的相互交往,原来的两种文化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而趋于一致的现象。

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15.人的社会化:

指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

16.继续社会化:

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

17.代沟:

转型社会对于社会化的影响也在两代人之间的代际互动和代际文化传递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代沟问题。

所谓代沟,在狭义上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重大差别;在广义上是指社会中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重大差别。

18.再社会化:

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19.社会角色: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20.先赋角色:

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社会角色。

或者说,当一个人的角色不是由于自身的努力,而是由出生这一先天因素所决定时,它就属于先赋角色,即先天赋予的角色。

21.自致角色:

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与此相应,他也就获得了某种社会角色。

22.角色集:

社会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身上集中了一组相互联系的角色就是角色集。

23.角色扮演:

是人们承担具体的社会角色,并按着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的过程。

24.角色认知:

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要承担和扮演的角色的了解和认识。

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它包括了解角色期望和角色认同。

25.角色冲突:

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

26.角色失败:

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是角色承担者严重不称职或已不能继续承担这种角色的情况。

27.社会互动:

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28.人际互动:

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9.戏剧论:

是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会学史定义:

戈夫曼把社会机构比做一个舞台,人们在这里登台表演。

演出是由所有参加者的活动构成的,既包括自我的表演、情感表达、信息发送,也包括周围的人(观众)对这些动作、符号的理解。

表演按照一定的常规程序进行,通过表演,预先设计的模式(剧本)逐渐呈现出来。

戈夫曼的理论因此被称为“戏剧论”)

30.集体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在某种特殊场合下会发生一种无规则的、以当时的场景为基础的群体性的互动现象。

社会学家将这种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称为集体行为。

31.社会群体:

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32.初级群体:

又叫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如家庭。

33.次级群体:

又叫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34.群体凝聚力:

使群体吸引其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使成员将群体目标看做自己的目标,自觉地遵从群体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35.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形式。

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

36.核心家庭:

又称夫妇家庭,就是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37.主干家庭:

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38.联合家庭:

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39.社会组织: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群体形式,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40.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奋力争取达到所希望的未来状态,它包括使命、目标对象、指标、定额和时限等。

41.科层制:

是韦伯提出的现代的行政管理模型。

它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社会学史定义:

科层制是以正式规则为核心管理体制或管理制度。

42.社会分层:

指的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将一个社会的成员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现象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43.社会地位:

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通俗的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位置。

44.社会流动:

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转移、变动。

45.社会制度:

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46.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47.派生的社会制度:

是在本原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它是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制度。

48.社区:

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49.人文区位学:

也叫人类生态学。

它是借用生物学的生态理论来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论。

50.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51.社会变迁:

社会所发生的变化称为社会变迁,它既包括社会整体的变化,也包括部分的变化。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

52.社会现代化:

是近代以来世界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向。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指的是工业革命以来,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它是从“传统社会”向这种新“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即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53.迟发展效果:

发展中国家由于较晚进入现代化而导致了特殊的发展过程,即出现“迟发展效果”

54.社会问题:

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安全运行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55.社会控制:

罗斯,在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要维持社会秩序就必须采用新的机制,即用社会力量去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控制。

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

56.越轨行为:

是指偏离既定规范的行为,也称偏差行为。

是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57.社会保障:

是指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和服务等形式向因生理或精神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亲属提供旨在维持其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社会保障是一种所得保障,即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援助来弥补困难家庭收入之不足。

社会学史

1.社会静力学:

孔德认为,社会静力学的主题是社会秩序,即社会机体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平衡、和谐、稳定的关系。

社会静力学要回答的问题就是:

社会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又是如何联系起来形成社会秩序的。

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2.社会动力学: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朝着某种历史终极状态直线发展,这一发展过程就是社会进步。

孔德把包括知识、思想、信仰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发展看做社会进步的动力。

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3.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将社会层次上特有的现象称为“社会事实”。

任何对个人施以外在强制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社会总体中普遍出现的、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

4.分析原则:

区分社会事实的起因与功能,分别进行研究,这一原则叫“分析原则”。

它规定关社会学的分析取向。

5.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具有“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机制”的含义,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6.机械团结:

是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个体结合在一起。

初民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是其典型表现。

7.有机团结:

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系纽带,其典型形式是工业化城市。

8.利他型自杀:

自杀并非均出利己考虑,有些自杀恰恰是利他精神的表现形式,如义务性自杀和负疚性自杀。

9.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

韦伯把个人及其行动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和基本分析层次,这一特点被称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

10.理想类型:

是一种既包含着普遍性因素又包含历史个性的概念类型;它是研究者选择和强调对象的某些重要的典型特征、舍弃和忽略另一些次要的非典型特征而组合、构建的概念形式。

11.分层的标准: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是个多元现象,即社会是以多种方式划分层次的,他确立了经济、声誉、权力三个分层标准。

12.激情行动:

(情感行动)。

完全受感情或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性支配,具有自发性和即时反应性,缺乏反思,是纯粹的情绪发泄。

13.传统行动:

一种习惯性行动,或者得自某种文化传统长期熏陶,或者是个人长期重复某种活动的结果。

14.价值合理性行动:

行动者根据自己的某种信仰而行动,广义的信仰包括道德义务、审美体验、政治理想、人格尊严等。

其特征是行动本身就体现了价值,因而排除了对行动后果的考虑,具有无条件性。

15.目标合理性行动:

行动者对行动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理性权衡之后选择的行动,其特征是行动者充分意识到并主动选择了行动目标,考虑到他人的反应及他人行动的影响,把行动过程作为达成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16.社会交往:

齐美尔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社会生成的基础,交往是人们之间建立社会联系的重要过程。

有了交往,不相干的个人便能转化为社会;停止交往,已形成的社会又复归消亡。

(P232)

17.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功能系统,它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各部分(子系统)结合而成的。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

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18.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认为,理论社会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他建立社会行动理论就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初步尝试。

19.功能分析范式:

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包括一组精确的概念和研究方案,旨在揭示进行功能分析时应牢记的重要方面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在经验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

20.显功能:

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些后果是参与者所预料所认识的。

21.潜功能:

与潜功能相联系的是那些没有被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

22.反功能:

反功能是指社会制度的后果降低了系统的活力和适应能力,破坏了社会系统的内部协调、稳定关系,造成社会内部冲突,对社会良性运行起破坏作用

23.结构制约性:

指社会结构的既成状态产生的制约力量,它规定一个社会的结构变异即功能替代的可能范围,决定着对各个替代项目的选择。

24.社会冲突理论:

是从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提出来的。

社会冲突论代表激进的社会思潮,强调社会冲突在社会过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米尔斯、科塞和达伦多夫。

25.社会安全阀:

冲突有可能充当发泄敌意的出口。

当冲突在保护原有关系结构的前提下为及时排泄积累的敌对情绪提供了出口,便被称为社会安全阀。

26.权威:

指特定命令被既定个人执行的可能性,是一种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合法的上下级关系。

27.权威结构:

指统治地位与服从地位的结合形式。

28.强制性协调组合:

指一切含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

对团体冲突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只能是强制性协调组合,而不是整个社会。

29.准团队:

指在强制性协调组合中占有相同权威地位,但其利益尚处于潜在状态的人群集合。

30.利益团体:

是普遍意识到与其权威地位相联系的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组织起来的处于共同地位的人群集合。

31.符号互动理论:

是一种侧重于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现象的理论流派。

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人们之间的互动又以各种象征性符号为媒介。

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必须从个人之间的互动中寻找。

32.镜中我: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自我认识是交往对象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即人们是通过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形成自我观念的。

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成为对方的一面镜子。

33.情境定义:

人们的行为并非对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加进了主观因素,如果人们认定某种情境是真实的,那么这一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情境定义就是人们对所处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判断。

34.主体我:

米德,指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状态的本能的我。

35.客体我:

米德,指经过社会化的我,是包容着他人期待和评价的社会我。

36.标签理论:

亦称标定理论,是一种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探讨越轨行为与社会问题的颇有影响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美国社会学界关于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

37.后实证主义:

亚历山大认为,科学连续体中每一层次之间在研究规则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同时彼此间还有高度密切的联系。

亚历山大称这种关于科学实质的观点为“后实证主义”观点。

38.权威关系:

如果行动者甲有权控制乙的某些行动,则行动者甲和乙之间存在着权威关系。

39.信任关系:

信任关系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源委托给受托人使用,以便得到比不存在委托关系时更大的利益。

40.社会规范:

客尔曼认为,社会规范是在微观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宏观建构,它伴随着各种赏罚措施又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因此规范是与利益考虑结合在一起的。

41.社会资本:

在复杂的行动系统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并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为个人提供了新的资源,即社会资本。

(应用社会学定义:

指构成行动者的生产性资源的非正式组织领域,它也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

42.结构二重性:

就是结构既作为自身反复不断地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又是这种行为的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

43.场域和惯习:

是指一束关系。

一个场域由附带一定的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之间一系列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所构成,而惯习则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其形式为知觉、判断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

44.经济资本:

就是经济学通常理解的那种资本类型,指可以直接兑换成货币的那种资本形式,它可以制度化为产权形式。

45.文化资本:

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并可以通过教育证书的形式予以制度化。

46.社会资本:

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时,这个由相互熟悉的人组成的关系网络就意味着他实际或潜在所拥有的资源。

47.第一次现代性(古典工业社会的现代性):

用来描述以民族国家社会为基础的现代性,其中社会关系、网络、共同体主要是从地域意义上来理解的。

典型特征体现为集体的生活方式、进步、可控制性、充分就业和对自然的开发。

48.第二次现代性(自反性现代性):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第一现代性进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变得尖锐化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始料未及的,且是已经逐渐地显露出来的第一次现代性的副作用,它们对第一次现代性的前提提出了挑战和质疑。

贝克将这些挑战称之为第二次现代性。

49.群学肄言:

是由严复翻译的,西方社会学创立时期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赫伯特·斯宾塞所著的《社会学研究》。

50.乡村建设学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地区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

参与的核心人物在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研究中,借鉴了中外各种社会学理论学说,然后以此为指导,从事实际的乡村建设事业。

(P310)

应用社会学

1.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2.刺激—反应:

强调对于学习和模仿的研究,提倡社会学习说,从而它们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构建出所谓新行为主义的潮流。

3.社会态度:

是人们对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看法和具有内在结构的心理准备状况。

4.人际关系:

广义来说,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从狭义来说,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5.差序格局:

费孝通的。

中国人是“自我主义的”,是以“己”为中心的,集体和个人兼而有之,在一定范围内是集体主义,超出这个范围则是个人主义;中国人的关系范围往往是有限度的,在圈子所及范围内是自己人,圈子之外是外人;中国人对待与自己亲疏远近不同的人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6.死亡率:

它是指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7.年龄别死亡率:

即为最重要的类别死亡率。

其定义为某年龄每1000人中人口数的死亡数。

8.生命表:

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指标构成的统计表,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分年龄死亡率反映出的同期出生的一批人自出生后陆续死亡的全部过程。

9.人口迁移:

指人口(个体或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

人口迁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地理距离,一个是停留或居住的时间长度。

10.人口老龄化:

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11.劳动社会学:

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

12.民族:

是一种历史地形成的人们共同体。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情景中,“民族”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13.族群:

韦伯,是指因体质的或者习俗的或者对殖民化以及移民的记忆认同的相似而对共同的血统拥有主观信仰的群体。

14.族群意识:

人们对于自身所属族群的认同和对于其他族群的认异,是族群意识的核心内容。

15.民族识别:

就是对自报族称的、有自我认同的族体进行实地调查并作出科学的甄别,以确定单一民族(民族支系)的法定地位和正式族称。

16.物质资本:

经济学家眼中的资本主要指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本的象征物(如货币)。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依赖于三个重要经济要素:

劳动、土地和资本。

土地和劳动是基本生产要素,而资本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产要素,它本身便是经济体系所产生出来的。

作为一种以物质形式体现出来的资本,物质资本的形成决定于人们对经济产品的消费状况。

17.人力资本:

是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它通过对人的教育、训练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而形成。

18.社会资本:

指构成行动者的生产性资源的非正式组织领域,它也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

19.交换:

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在遵循各类规则的前提下相互换取为他人所拥有的各种形式的“所有物”。

20.制度:

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

包括人类用来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任何形式的制约,由正规的成文规则和非成文行为准则组成。

21.环境:

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它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2.环境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不仅影响到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类社会自身构成了威胁。

23.环境科学:

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是研究环境及其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相互关系和调控途径的科学。

24.环境社会学:

既是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在社会学对于环境问题进行回应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认为环境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的,并且侧重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社会影响。

25.适度人口:

是介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之间的最适宜的人口。

26.环保意识:

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

简言之,环保意识即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27.生态意识:

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态矛盾做出的主观反映。

它在人类生态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