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549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综答案解析 广东卷.docx

文综答案解析广东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答案解析(在后面)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1-10BCACCBADDD11-20BACDCBDDCA

21-30CDBDCBCDAB31-35CADBA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6分)

(l)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人分配公平。

这符合:

①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人分配。

政府对收人分配要进行调节、②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

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人差距拉大。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的要求。

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试域差即的要求。

(2)粤东、粤西、粤北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速度;地区差异正在缩小。

(3)①广东加速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体现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②政府在履行职能中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控产业转移,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组织农民技能培训,履行了捉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7.(26分)

(I)

立足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人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

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

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育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亨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⑤做好最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育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38.(28分)

(l)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其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

(4)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39.(24分)

(l)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

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

(2)低一高一低,低一高的原因:

1929一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高一低的原因:

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3)

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②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满分4分。

40、(26分)

(1)北美欧

(2)自西向东暖流78GPS

(3)三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1.(30分)

(I)草地林地温带草原带

(2)增加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3)原料煤炭开采业

(4)三类工业部门: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热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理由: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5)①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

地理试题解析

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由题意,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即利用秸秆等加工成饲料等来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选项B正确。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据题图,通过读图判断,很容易判断出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高,选项A错误。

甲地降水较乙地丰沛,选项B错误。

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但年降水量只有350毫米左右,降水量偏少,是高原山地气候,选项C正确。

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选项D错误。

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国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由题意,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月20%,这说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使得青藏高原上的冰雪融水消融量增加,选项A正确。

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有关知识的判断。

由题意,北半球的河流右岸更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但是,选择枝A指代不明,选项A错误。

河流最深处可能位于河床的中心,也可能位于河床的的右侧(北半球),也可能位于河床的左侧(南半球),答案不确定,选项B错误。

河流水面宽度一般是在一年中的洪水期大最大值,选项C正确。

如果是在水量丰富地区,河流流量自上游向下游可能逐渐增加,但是,如果是在干燥的沙漠地区的季节性河流,可能越到河流下游,水量越少,D错误。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图,很容易判断。

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读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由题意,我国北方地区因纬度位置较高,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的匹配较差;而我国西南地区因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的匹配较差,2010年持续半年之久的西南干旱就是明显的例证。

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及其影响。

由题意,河流流水对河床沿线地区具有一定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由于三峡水库库区大坝的修建,使得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相比较于未建坝时,其在与其下游河道相比,位置靠上游一些,故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要比建坝前大些,选项A正确。

拓展延伸:

流水搬运物质沉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体积大、质量大的先沉积,体积小、质量小的后沉积。

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霜期的知识及其影响。

由题意,在同一海拔地区,纬度越高其无霜期越短,选项A错误。

对于同一纬度而言,海拔越低其无霜期越长,选项B错误。

同一山地地区,因其阳坡光照强,阴坡背阴,光照条件差,故阳坡的无霜期要长于阴坡的无霜期,选项C错误。

同一地段,地势低洼地带,因水汽量相对较多,风力弱,故其霜期长于开阔地带,选项D正确。

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联系性及其影响。

由题意,华北地区的沙尘暴降尘在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加剧该地区草场资源的退化,即沙尘暴在刮走一些地方土壤中肥沃的浮土时,也给降落地的土壤增加了肥力,选项D正确。

拓展延伸:

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穿过其间的黄河,把大量的尘土冲击下来,沉积形成了广阔肥沃的华北大平原,黄河三角洲也将成为共和国新的战略发展区。

例如,澳洲沙尘暴裹带的红色粉尘也飘落到新西兰各岛,极大的增强了新西兰土地、草场的肥力;澳洲沙尘暴所造成的养分损失却可造成新西兰土地的养分收获。

可以说,沙尘暴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全球土壤的营养肥力。

沙尘暴能有效的缓解酸雨,因为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

抑制温室效应:

沙尘还能大量反射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降温,大约能抵消人为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升温值的20%。

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问题。

由题图及图中数据,很容易判断出选项D正确。

1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及其影响。

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城市近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便利、社会秩序良好,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

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由题图,由于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这说明是郊区城市化现象,选项B正确。

40.【解析】第

(1)题,考查提取地图信息能力。

(2)题考查洋流流向和性质、区时换算、3S技术应用等。

区时换算公式:

所求纽约区时=北京时间-13(北京时间与纽约时间差:

8+5)+720(航行时间)。

第(3)题,考查提取曲线资料信息能力及量化估算能力。

第(4)题,注意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和减排,清洁能源。

找准回答的理论依据即可持续发展下企业清洁生产,根据分值回答四个或以上要点,只要合理即可。

40.

(1)北美  欧 

(2)自西向东  暖流  7  8  GPS 

(3)三  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

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

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1.【解析】第

(1)题,考查提取和估算统计图表资料信息能力和相关区域自然带自然地理知识。

(2)题,考查提取曲线统计图表信息并分析原因,城市化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等地理知识的调动能力。

第(3)题,考查草原畜牧业区位布局主导因素和城市支柱工业。

第(4)题,考查工业部门和工业集聚联系和产业链。

第(5)题,考查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影响因素,可开放性组织答案。

41.

(1)草地  林地  温带草原带 

(2)增加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3)原料   煤炭开采业 

(4)三类工业部门: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理由: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

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5)①城市规划超前;

②配套设施不足;

③交通不便;

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

历史试题解析

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题眼:

“家国一体”

考点:

中国古代宗法制

解析:

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答案:

A.

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题眼:

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的原因。

考点:

均田制与“庄园”的关系——土地兼并

解析: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答案:

C.

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题眼:

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

古代皇权加强

解析: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

D。

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题眼:

“万化根源总在心。

考点:

“心学” 

解析:

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

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

答案:

C。

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题眼:

“民众以为清…‘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考点:

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

答案:

B。

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题眼:

“双百”方针内涵

考点:

新中国“双百”方针

解析: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A、B、C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

答案:

D。

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题眼:

国际邮件资费表数据

考点:

新中国外交

解析:

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答案:

D。

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题眼:

“经验证”,“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考点:

哲学思想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已的理智出发现真理。

A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D认为世界不可知;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三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

C。

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题眼:

“1873年”,“不喜欢共和政体”

考点: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过程

解析:

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

C.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答案:

A。

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

“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

题眼:

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学说)。

考点:

马克思主义学说与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

阐述“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的两个学说分别是1859年《物种起源》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因此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19世纪中期。

答案:

C。

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

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题眼:

时间“1959年”,“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尼克松的反对。

考点:

冷战时期的苏美历史状况

解析:

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度。

A说法与材料无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1973年,B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C项也排除。

故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

题眼:

“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考点:

现代主义艺术

解析:

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其创作采用夸张变形抽象的离奇表现手法。

毕加索具有这一创作精神。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6分)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

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8分)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9分)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5分)

38.(28分)

(1)商品经济发展;(2分)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4分)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3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3分)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2分)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2分)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4分)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

(3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2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3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的“商业的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近代中国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民族工业的发展”,现代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近代世界的“明治维新”等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观点、运用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引导考生从下而上地思考历史,树立整体史观,关注社会现实,增强历史洞察力。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若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

(8分)

 

(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

(2分)

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3分)

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

(3分)

材料二: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6.7

3.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9分)

(2)低—高一低。

(3分)

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2分)

高—低的原因:

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4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

(7分)

(3)①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3分)

②影响: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

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

②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多边贸

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

 

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满分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世界的“工业革命”、现代世界的“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获取和解读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说明和证明历史观点、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对历史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

引导考生以史为鉴,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经济问题,深刻理解社会变革,增强历史洞察力。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若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3问的第②小问要求考生能全面和辩证地思考问题,如考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并言之有理给4分;如仅从一方面分析,但关注到区域和全球的关系,并言之有理给4分;其余情况酌情给分。

政治试题解析

题号

卷别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卷

D

C

B

C

D

A

B

C

A

D

B

A

24.【解析】由图表中价格箭头方向及需求曲线的变化可得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可得③。

25.【解析】①利息税税率上升和②消费上升只可能导致储蓄减少,⑤储蓄机构增加与储蓄增长与否无关。

故选C.

26.【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