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640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环大罗山联盟期末联考高二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共55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浙江省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

截止3月6日,温州确诊人数居全省之最。

完成下面小题。

1.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

2.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技术偏落后B.经商返温人员多

C.外出打工人数多D.在外学生人数多

【答案】1.C2.B

【解析】

【1题详解】

“疫情地图”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建立的信息系统,相关部门把病例相关信息输入到该系统,该系统通过储存、整理、分析,最后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疫情地图”,电子地图本身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疫情地图”建立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而实施的,因此“疫情地图”生成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C符合题意;“疫情地图”生成不直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不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排除A、B、D。

故选C。

【2题详解】

温州属于浙江比较发达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因此医疗技术条件应较先进,因此医疗技术偏落后不是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新冠肺炎是通过人口流动和密切接触而传播,温州在外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数多,特别是从湖北武汉返回的人员多,导致当地确诊人数最多,B符合题意;温州属于务工人员净流入地区,外出打工人数不多,因此外出打工人数多不是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与浙江其它地区相比,温州在外学生人数不是最多的,因此在外学生人数多不是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以下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A.大庆油田的油气资源枯竭B.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C.焦化厂废气排放到天空中D.洞庭湖围湖造田导致面积萎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

大庆油田的油气资源枯竭属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不是生态破坏问题,A不符合题意;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氟氯烃等物质导致,属于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焦化厂废气排放到天空中,属于环境污染问题,C不符合题意;洞庭湖围湖造田导致面积萎缩,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属于生态破坏问题,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4.太阳活动常对地球上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其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干扰地球的磁场,从而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②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①正确;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③错误;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的“明亮的夜晚”,是太阳处于地平线之下,“夜晚仍然明亮”的现象。

这是由于大气对阳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的结果,④错误;故①②正确,答案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读下图“太阳、地面、大气、宇宙之间热力作用图”。

完成下面小题。

5.近地面大气热量大部分直接来自()

A.①B.②C.③D.④

6.温州秋季昼夜温差比较大,人很容易患上感冒。

此季节晚上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比较小B.②比较大

C.③比较大D.④比较小

【答案】5.C6.D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②表示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对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弱,但对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因此近地面大气热量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即图中③,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②表示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温州秋季昼夜温差比较大,人很容易患上感冒。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晚上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逆辐射强弱,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和近地面大气损失的能量多,即保温作用弱,则晚上气温较低,因此温州秋季晚上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弱,即④比较小,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

(1)吸收保存:

大气中的CO2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

(2)补偿作用: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7.与图中省份无关的全国性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

①南水北调中线②南水北调东线

③西电东送中线④西电东送南线

⑤西气东输一线⑥其他输气管道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④D.④⑤⑥

8.忠县、潜江和湘潭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

()

A.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南方地区D.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

【答案】7.B8.B

【解析】

【7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在湖北,①不符合题意。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经过江苏、山东、河北、天津,不经过图示区域,②符合题意。

重庆与湖北都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电力输出地,③不符合题意。

西电东送南线工程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与图示区域无关,④符合题意。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涉及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与图示区域无关,⑤符合题意。

其它输气管道中,如川气东输工程经过重庆、湖北和湖南,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8题详解】

根据我国四大地区划分,重庆属于西部地区,湖北和湖南属于中部地区。

由此判断,忠县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西部地区,排除A。

潜江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中部地区,排除D。

湘潭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中部地区,排除C,选项B符合题意。

鲁尔工业区自19世纪上半叶开始,经历了繁盛—衰落—振兴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是其产业结构及工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时期。

下图为鲁尔区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该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提升B.铁路运输效率降低

C.煤炭资源的枯竭D.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10.甲地钢铁工业搬迁至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①原料来源②燃料种类③运输成本④环境容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9.D10.B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鲁尔区在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了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严重的钢铁危机。

区内原有单一的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替代品增多,产品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D对。

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成本提升关系不大,A错。

铁路运输效率不会降低,B错。

鲁尔区煤炭资源也并未枯竭,C错。

故选D。

【10题详解】

由于鲁尔区钢铁工业的铁矿石主要来自国外进口,为了就近获得从外国进口的铁矿石,降低运输成本,将钢铁工业从甲布局到乙,可以利用廉价的水运,降低运输成本,①③对。

钢铁工业从甲搬迁到乙与燃料种类和环境容量无关,②④错。

故选B。

【点睛】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冲击。

2019年12月,成贵高铁全线通车。

线路在成都枢纽与西成高铁(西安至成都)、成渝高铁(成都至重庆)连接,在贵阳枢纽与贵广高铁(贵阳至广州)、沪昆高铁(上海至昆明)连接。

成贵高铁建有桥梁365座,隧道183座,桥隧比达78.6%,被称为“云上高铁”。

沿线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开采多,途经的河流中珍稀特有鱼类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成贵高铁被称为“云上高铁”,其原因是沿线()

①多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较大②矿藏分布广,跨越采空区多

③旅游资源丰富,多自然保护区④气候垂直分异大,温差明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成贵高铁大多数桥梁一跨过河,墩不涉水(图二)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流水冲蚀桥墩B.保持河道水流畅通

C.保护河流珍稀物种D.增加桥梁视觉美感

【答案】11.A12.C

【解析】

【11题详解】

成都与贵阳之间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喀斯特地貌,河流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多样,遇到山地要修建隧道,遇到深谷或河流要修建桥梁,我国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丰富,分布广,采空区多,所以桥隧比高,被称为“云上高铁”,故①②正确;成都与贵阳间地形起伏大,土层薄,破坏植被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物群落,为保护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高铁尽量不建在地表高铁选线时尽可能的避开自然保护区,故③错;和温差没有直接关系,故④错,本题选A。

【12题详解】

选择以“桥梁—跨过河”的方式,尽量避免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桥墩等涉水建筑物,从而减少对河道、水文的改变,将工程对江河流域中各类特有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故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交通线路设计的原因分析,具体应结合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最大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①、②、③三地最大降水量季节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

14.关于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农业B.投入的劳动力很多

C.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D.只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答案】13.B14.A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②、③地所在半岛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其降水主要来自冬季的盛行西风,冬半年,盛行西风南移,首先影响纬度较高的③地,给当地带来秋雨,随着盛行西风继续南移,开始影响②地,给当地带来冬秋雨,盛行西风继续南移,②地受其影响,给当地带来冬雨,因此影响①、②、③三地最大降水量季节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B符合题意;图中①、②、③地的海陆位置差异不大,排除A;三地受洋流影响不明显,排除C;纬度位置结三地降水量季节分布差异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引起当地降水的直接因素,因此不是影响①、②、③三地最大降水量季节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D。

故选B。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地中海沿岸,应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形成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地中海农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农业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A正确;当地的地中海农业属于典型的商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因此投入的劳动力相对不是很多,B错误;地中海农业的种植业多种植小麦、大麦等及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因此主要的农作物不是水稻,C错误;地中海农业大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中海气候区,不只是分布在地中海沿岸,D错误。

故选A。

【点睛】地中海农业:

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其种植业多种植小麦、大麦等及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

2013年囯家级贫困县河南滑县引进某服装公司。

该公司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探索在村庄建设“卫星工厂”,总厂负责设计、裁剪和后续整理、包装,“卫星工厂”负责生产加工,开启了滑县“总部+卫星工厂”产业发展模式。

截至2019年,该县各类“卫星工厂”已有88家,在家门口就业的工人有6000余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卫星工厂”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地村庄()

A.交通便利B.市场需求量大

C.原料充足D.剩余劳动力多

16.建设“卫星工厂”对该服装公司的主要影响是()

A.削弱了竞争力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延长了产业链D.限制了生产规模

【答案】15.D16.B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卫星工厂”承担的是服装的生产加工环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在贫困地区建设“卫星工厂”很显然是为了获得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故选D。

【16题详解】

建设“卫星工厂”使该服装公司的用工成本降低,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而且还扩大了生产规模,但是产业链并没有延长,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答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卫星工厂”的生产模式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甘肃省开始推广使用农用塑料地膜技术。

下图是祁连山北侧冲积扇分布示意图(图甲)和农用塑料地膜图(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甘肃农业推广使用塑料地膜技术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少水分蒸发B.降低风力侵蚀

C.保持土壤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

18.甘肃农业推广塑料地膜技术,最有可能会()

A.导致土壤污染B.导致土地沙化

C.降低产品质量D.

扩大盐碱范围

【答案】17.D18.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技术。

使用塑料地膜,白天会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使温度相对较低;夜间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使温度下降不会太快,从而使昼夜温差变小。

使用塑料地膜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风力侵蚀,保持土壤温度,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废弃塑料地膜难以降解,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故A项正确。

地膜覆盖会削减风力的侵蚀作用,减少土地沙化,B错误;盐碱化是由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的,D错误;地膜色使用,会降低昼夜温差,提高农作物生长的速度,对农产品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据此分析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技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区域背景进行分析。

2019年7月12日,为期17天的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开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当天,我国某地中学生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景观。

该地区这一景观上一次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6月1日B.6月10日C.7月1日D.7月22日

20.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

A.晨昏线与赤道夹角变小B.北京正午影长持续变短

C.广州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答案】19.A20.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9题详解】

结合题干,2019年7月12日,我国某地中学生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景观说明此时太阳高度为90°,该地区上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观也是在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时候,说明这两天太阳直射点相同,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应为6月1日。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世界游泳锦标赛时间为2019年7月12日-29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且位于北半球,极昼极夜的范围不断缩小,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变大,A错误;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持续变小,因此北京正午影长持续变长,B错误;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以外的其他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正确;地球的公转的速度不断变快,D错。

综上本题选择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丹霞地貌是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岩层经地壳抬升、流水切割侵蚀而形成的地貌,我国丹霞地貌分布广泛,且地区间存在差异,下图为我国三大丹霞地貌分布区部分地理环境要素差异图。

完成下面小题。

21.和三大地区丹霞地貌形成或特征相符的是()

A.东南地区因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多深切峡谷

B.西北地区风化为主,流水作用弱,多干旱谷地

C.西南地区多抬升剧烈,流水侵蚀形成丘陵曲流

D.由东南向西北,内力作用减弱,外力作用增强

22.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丹霞地貌的区别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D.地方性分异

【答案】21.B22.D

【解析】

【21题详解】

东南地区气候湿润,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强,但地壳抬升速度慢,以低缓丘陵为主,深切峡谷较少,A错误。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表黄土覆盖,风化及风力作用较强,流水作用弱,多干旱谷地,B正确。

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快,气候湿润,流水侵蚀形成深切峡谷,而不是丘陵曲流,C错误。

图中显示,地壳抬升速度由东南向西北变快,因此内力作用增强,D错误。

22题详解】

地壳抬升速度差异导致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地势和地形起伏具有明显差异,是造成两地区丹霞地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属于地方性分异。

由此判断,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丹霞地貌的区别属于地方性分异,不是纬度地带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和垂直分异,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23.都市由城区和郊区组成,下图①、②、③分别是都市、郊区和城区在城市化各个阶段的人口变动情况。

Ⅲ阶段()

A.郊区人口数量下降B.都市人口数量增加

C.城区边缘区转变为乡村D.表现为逆城市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②、③分别是郊区和城区在城市化各个阶段的人口变动情况,在Ⅲ阶段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说明城区人口向郊区和中小城镇回流,应为逆城市化过程,D对。

郊区人口增加,A错。

图示Ⅲ阶段都市人口减少,B错。

郊区人口增加,城区边缘不会转变为乡村,C错。

故选D。

【点睛】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四地冬季降雪成因与该区域相似的是

①山东半岛渤海沿岸②田纳西河上游地区

③云贵高原贵阳地区④日本海的东部沿岸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甲海域发现了大量海洋污染物,其扩散方向主要为

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

【答案】24.B25.B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显示,图示区域的降雪地区位于长岭山脉与布雷顿角高地西侧,这两个降雪地区处于冬季大陆吹向海洋的盛行风迎风坡,盛行到达迎风坡之前,经圣劳伦斯湾增湿,使得干冷气流变得湿润,从而在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雪。

冬季风经渤海增湿后到达山东半岛渤海沿岸,沿丘陵山地抬升形成丰富降雪,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相似,①符合题意;田纳西河上游地区的冬季降雪主要来自冷锋天气,与寒冷气流被地形抬升有一定关系,与水域增湿关系不大,因此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不同,②不符合题意;云贵高原贵阳地区的冬季降雪主要来自于准静止锋,因此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不同,③不符合题意;日本海的东部沿岸冬季降雪,是冬季风经日本海增湿后在日本山地西侧抬升所致,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相似,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25题详解】

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甲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洋流在此海域由西南向东北流,因此甲海域发现了大量海洋污染物,污染物会随洋流向东北方向扩散,B正确;甲海域没有向东南、向西北、向西南流的洋流,因此污染物不会向东南、向西北、向西南扩散,A、C、D错误。

故选B。

非选择题部分(共45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成渝城市群主体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内,是连接西藏到长江中下游、西北到西南地区的枢纽,但长期因地形原因较为闭塞,该区也存在其他城市与成都重庆差距过大问题。

在2016年国务院通过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该城市群内外的互联互通能力。

材料二下图为成渝城市群交通示意图,下表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地区内部主要城市之间铁路开行数量对比。

(1)与成都相比,重庆

交通(运输方式)优势较大,重庆市区很多楼顶成为道路或停车场,主要是因为不足,成渝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是因为。

指出成渝城市群交通线路布局特点及形态特征。

(2)说出成渝城市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出发点。

【答案】

(1)水运(河运);土地(建筑用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线路密度大;呈网状分布。

(2)城市群对外交通线路少;对外开放水平低;充分发挥区域枢纽优势;推动成都重庆互联互通(经济融合);促进内部沿线城市发展(或减小内部城市差距)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成渝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交通运输方式、交通区位、交通布局特征、城市化动力、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水运交通便利,而成都附近的岷江航运价值不高,因此与成都相比,重庆的水运优势明显。

重庆地处山城,城市空间紧张,很多建筑物楼顶成了停车场或道路,反映山区城市土地不足的情况。

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推动;成渝城市群主体在四川盆地内部,图中显示,铁路和高铁等交通线路密度大,呈网状分布的特点。

(2)成渝城市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出发点应从现有基础、交通建设目的和目标等方面说明。

根据材料成渝城市群在我国西部处于枢纽位置,但因为对外交通联系少,对外开放水平低,在较大格局上发挥作用弱,所以发展对外交通,提升该优势。

同时内部成渝之间联系线路少,所以推动交通建设利于两个核心城市互联互通,同时该城市群城市体系不合理,发展内部交通,有利于沿线城市缩小与成都重庆差距。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是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勘察加半岛的水系图。

甲是勘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是俄罗斯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冬季气候比较温和。

材料二:

阿拉斯加红海参是世界十大顶级海参之一,品质极佳,价格昂贵,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

(1)简述1月份A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

说出乙地降水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

(3)简析阿拉斯加红海参品质极佳的主要原因。

【答案】

(1)1月份A地为低压中心。

原因:

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中心仅保留在海洋上。

(2)地处夏季风迎风坡;位于沿海,受海洋水汽影响大;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沿岸受暖流的影响

(3)纬度高,水温低,生长期长;污染少,水质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