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ppt课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682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诫子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诫子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诫子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诫子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诫子书》ppt课件.ppt

《《诫子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诫子书》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诫子书》ppt课件.ppt

诸葛亮,诫子书,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作者名片,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诵读全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夫(f)淡泊(dn)(b)淫(yn)慢遂(su)庐(l),放声朗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放声朗读,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的?

用心解读,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1、自译与质疑想结合。

2、补充注释:

以: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来。

广才:

增长才干成学:

成就励精:

振奋年与时驰:

年纪意与日去:

意志;岁月遂成枯落:

最终;凋落,衰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问题设置与探究: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文中表达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

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5、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用了双重否定,语气更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作用。

6、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积累名言,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

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

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A、淡泊:

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3心闲天地本来宽。

(陆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B、立志: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C、惜时:

1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2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3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

(席勒),薛谭学讴(ou,唱歌),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

就是“躁”的最好的例证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

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这篇古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

要虚心好学,追求多学多问。

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

薛谭学讴(5张)(选自列子汤问),乐羊子游学,一年而归。

妻问故,羊子曰:

“久客怀思耳。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织自一丝而累寸,寸而累丈,丈而累匹。

今若断斯机,则前功尽捐矣!

学废半途,何以异是?

”羊子感其言,还卒业,七年不返。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

羊子说:

“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

“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诸葛亮几千前前对儿子说的话,今天还有意义吗?

你如何理解?

品读孔明诫子书悟透十种“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宁静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俭以养德”。

【节俭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计划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

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增值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怠慢则不能励精”。

【速度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

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

险躁则不能治性”。

【性格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

心理学家说:

“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

【时间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想象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

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

【精简的力量】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