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209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docx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详细

 

XX客运中心综合服务区

监理实施细则

(大体积砼工程细则)

 

编制人:

审批人:

XX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XX客运(中心)南站综合服务区项目部

2019年7月13日

 

监理实施细则审批表

总监理工程师:

我们已按有关要求完成了xx客运站(南站)综合服务区工程大体积砼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请予以审批.

监理单位xx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xx客运站中心(南站)综合服务区项目部

专业监理师

日期

 

审批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1、工程概况

XX客运中心(南站)综合服务区工程位于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XX市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地处XX客运中心(南站)北侧,华夏路南侧,疏站路西侧.拟建建筑总建筑面积112899.5㎡,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0710.8㎡,地上建筑面积81686.7㎡,建筑高度125.95米,地上30层,地下2层,建筑功能分区:

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同为地下车库,部分区域为设备用房,车位451个,局部区域战时为防空地下室,一层、二层为商场和办公门厅,三层、四层为商场和办公用房,五层及以上为办公及附属用房,其中九层设避难间,十七层设避难间.

本工程防火类别:

一类,其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结构形式:

高层部分为框筒,裙房为框剪结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等于绝对标高值12.05,室内外高差0.15米.

参与本工程建设各单位:

建设单位:

XX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XX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XX建设集团第一建筑分公司

工程专业特点:

本工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裙楼下筏板厚度60厘米,塔楼下部筏板厚度为3.3米,外围1.8米,与裙楼交界处1.2米.该区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2、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和要点

2.1监理工作目标:

遵循公正、公平原则,完成施工阶段的“四控、两管、一协调”监理实施工作.

2.2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2.2.1熟悉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业主的要求,对图纸进行开工前的预审,提出预审意见,发现影响现场施工质量或影响使用效果等技术问题,通过业主转达给设计单位,请设计单位予以重视或复议.

2.2.2以事前预防为中心抓好质量管理,多预防、严把关.

2.2.3以事前预测指导控制周、月、季度的施工计划的实施,确保网络计划的实现.

2.2.4以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结果要记录,管好信息管理工作和工程计量工作.

3、监理工作方法和监理措施

3.1施工准备的监理控制

3.1.1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制定施工指示图表,确定流水分段划分、浇筑程序、原材料运输、混凝土配料、输送、浇筑、捣固方法以及设备移动、施工平面布置等.

3.1.2基础钢筋已绑扎完毕,并已经过验收;塔楼下部筏板厚度3.3米,外围1.8米,与裙楼交界处1.2米;现场已埋置测温点,纵向约每800米米一个;现场采用C45砼,并且控制入模温度低于28℃,控制坍落度为200-220米米左右,保证砼和易性.

3.1.2配置混凝土用的水泥、砂、石及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经检验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准备足够数量,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试验室已按实际材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3.1.4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搭设好进入基坑的脚手马道.

3.1.5检查复核基础轴线、标高.

3.2施工计划管理

3.2.1审核施工方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检查大体积混凝土在材料供应方案,混凝土浇捣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混凝土养护等方面的施工组织及专项技术措施;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月度施工计划,要求以月计划为依据分解成周作业计划,监督施工单位按计划组织生产,完成周作业计划以保证月度计划的实施.

3.2.2参加工程例会,协调施工先后顺序,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施工单位完成本周计划,对滞后的施工计划,进行滞后差异分析,要求做出补救措施或参与补救建议,以保证计划管理目标的有效控制和实现.

3.2.3审核材料、半成品,配件,设备的采购供应计划,以满足工程进度的需求.

4材料选择要求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

4.1水泥:

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4.2粗骨料:

采用碎石,粒径5-31.5米米,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4.3细骨料:

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米米,细度模数不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4粉煤灰: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粉煤灰及矿粉掺合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水胶比不宜大于0.5,砂率宜为35%-42%.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4.5外加剂:

由于低水化热的水泥缺失,为满足防水抗渗及砼和易性,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并且设计要求掺加HEA(水泥重量10%)或SY-G(水泥重量8%),采用90天强度,混凝土的具体配比由实验室设计单位确认.

4.6混凝土配合比

4.6.1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4.6.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5监理控制实施要点及重点

5.1主要是浇筑混凝土水化热和内外温差过大可能所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而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5.1.1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5.1.2在大体积混凝土中一般选用中粗砂或粗砂,石子粒径一般都要求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来配制混凝土,应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

5.1.3掺一定量粉煤灰外加剂可代替部分水泥,且能改善混凝土粘塑性.改善可泵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后期强度.

5.1.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和内部温度进行监控,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通过技术措施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0℃.  

5.1.4.1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降低水化热等技术措.施监理应组织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等有关方面进行专题讨论.  

5.1.4.2根据编制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的内容组织监理人员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监控要点的技术交底,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监理重点,并明确每个监理人员的职责.

6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6.1材料控制

6.1.1水泥:

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6.1.2砂:

优先选用中砂或粗砂,为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含泥量严格控制在2%以内.

6.1.3石子:

选用自然连续级配的卵石或碎石,粒径5~40米米,为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含泥量严格控制在1%以内.

6.1.4水:

宜采用饮用水.如采用其它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一89)的规定.

6.1.5外加剂:

其掺量应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及应用技术》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6.2施工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方法  

6.2.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6.2.1.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要求,跟踪检查进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监理工程师应目测混凝土和易性,离析状况,混凝土用料规格,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定时、定量抽查混凝土塌落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提出暂缓该车或该批混凝土浇捣,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处理.  

6.2.1.2检查现场试块操作人员试块制作组数应符合规范要求,试块制作应规范,试块抽取应有代表性,反映不同泵站及时间段混凝土强度.试块拆模后应及时送至标准养护室存放,并与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同步制作(按设计和施组要求).  

6.2.1.3商品混凝土到现场后严禁加水,若因为混凝土塌落度而影响泵送时,应立即将不合格混凝土推出现场,并及时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调整.  

6.2.1.4基础筏板混凝土浇捣,应从一个方向斜坡式分层浇捣,混凝土振捣由上下、前后同时进行,监理人员应现场检查混凝土振捣的均匀性,严禁出现振捣不实或漏振情况.经常观察浇捣面混凝土状况,一旦发现混凝土有初凝前兆(用钢筋插入有明显孔洞),应及时督促施工方调整局部混凝土浇捣顺序,避免出现施工冷锋,施工现场重点注意以下部位:

  

(1)落深和面积较大的部位.电梯和设备井坑,外墙板及水池墙板高低止水口部分;由于每个泵台速度不匀或个别由于停泵导致混凝土不连续供应部位的质量,并在混凝土初凝前督促施工方进行二次泌水处理,克服混凝土早期脱水裂缝,检查混凝土平整度;检查现场测温落实情况,及时分析温度差变化,组织有关方面及时解决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  

(2)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落实已浇捣至设计标高部分混凝土表面保温工作,保温塑料薄膜覆盖前必须完成二次泌水处理,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并浇水湿润.薄膜覆盖必须落实,薄膜内保留一定水分,其它保温材料根据温度变化分层覆盖.  

(3)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坍落度,控制坍落度的波动,不得加水,并要振捣密实.  (4)混凝土浇捣方法从一个方向斜坡式分层连续浇捣,不留施工缝.  (5)混凝土振捣采用上下、前后同时振捣的方法进行,即在混凝土浇筑点上下配备振捣棒操作工进行振捣.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大,混凝土流淌坡度小,距离长,依次在浇筑点后面配备振捣人员对斜坡进行振捣,为了便于下坑内施工,操作人员在承台侧模处开设若干孔洞供操作人员上下.

6.3施工操作控制

6.3.1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运输操作工艺:

6.3.1.1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要求车车过磅;装料顺序:

石子→水泥→砂子;如有添加剂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粉沫状的外加剂同水泥一并加入,液体状的与水同时加入.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秒钟,当加有添加剂时,应延长30秒钟.

6.3.1.2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的“离析”,水泥浆流失、塌落度变化和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报告技术部门采取措施.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时间.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罐车,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

6.3.1.3泵送混凝土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如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已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净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6.3.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6.3.2.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分三种类型:

(1)全面分层法

(2)分段分层法(3)斜面分层法.

6.3.2.2斜面分层法: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定点,循序推进、一个坡度、一次到顶”的方法¬——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一次连续完成.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端部模板时,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

6.3.2.3分段分层法: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分段进行时,每段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5倍,最大不得超过500米米.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掌握控制下灰厚度、混凝土振捣时间,浇筑分为若干单元,每个浇筑单元间隔时间不超过3小时.

6.3.3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和泌水处理:

6.3.3.1每浇筑一层混凝土都应及时均匀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接茬部位结合良好,防止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约50米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槎.平板振动器移动的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范围,以振实振动部位的周边.

6.3.3.2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适当的时间内给与两次振捣,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两次振捣时间间隔宜控制在2小时左右.

6.3.3.3混凝土应连续浇筑,特殊情况下如需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凝固以前将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水泥的品种及混凝土的凝固条件而定,超过初凝时间就应按“施工缝”处理.

6.3.3.4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的强度不小于1.2米pa,才能浇筑下层混凝土;在继续浇混凝土之前,应将界面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浇一遍高标号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且振捣密实,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6.3.3.5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斜面分层法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时,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将顺坡向集中在坡面下,应在侧模适宜部位留设排水孔,使大量泌水顺利排出.采取全面分层法时,每层浇筑,都须将泌水逐渐往前赶,在模板处开设排水孔使泌水排出或将泌水排至施工缝处,设水泵将水抽走,至整个层次浇筑完.

6.6.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和测温:

6.6.4.1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采用保湿法和保温法.保湿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用蓄水、洒水或喷水养生;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养护.

6.6.4.2在混凝土结构内部有代表性的部位部置测温点,测温点布置应在边缘与中间,按十字交叉布置,间距为3-5米,沿浇筑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间和表面,测点距离底板四周边缘要大于1米.通过测温全面掌握混凝土养护期间其内部的温度分布状况及温度梯度变化情况,以便定量、定性地指导控制降温速率.

7质量控制标准

7.1主控项目

7.1.1原材料

7.1.1.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1.1.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7.1.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2一般项目

7.2.1材料

7.2.1.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7.2.1.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

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米米.

7.2.1.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7.2.2混凝土施工

7.2.2.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2.2.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2.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米米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1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2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3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2.3允许偏差项目

 

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米米)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2

垂直度

层高

≤5米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米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3

标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8,—5

钢尺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8

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6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7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7.3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序号

关键控制点

主要控制措施

1

混凝土浇筑

为便于沿水平逐层上升并便于检查,应在基础内模板上每隔一定距离,测上标高,画上分层线,使之便与观测和控制;同时应注意使各浇灌区浇筑、下灰,进度应大体均衡,以避免各区层次不一,高低不平,造成较大高差,而使模板走动;或振动低处,使高处已振实的混凝土受侧振而松塌

2

施工缝处理

对于混凝土全面分层带来的水平施工缝应在下层混凝土未硬化前,在混凝土表面插上短的钢筋头,以加强与上层混凝土的连接,钢筋长度20厘米,采用Ф8或Ф10,每平方米一根

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初期,应努力提高混凝土养护环境温度,其内外温差控制在20℃以内,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升峰值出现之前,混凝土具有一定抗拉强度.

8、质量通病防制

8.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包括干燥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安定性裂缝、温差裂缝、碳化收缩裂缝等.

8.1.1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中会导致其体积的收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收缩更加明显.如果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外界的约束,就会在混凝土体内产生相应的收缩应力,当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一个主要来源.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的.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的自干燥作用,导致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及体积减小而最终自身收缩.  

  塑性收缩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一个主要来源.在水泥活性大、混凝土温度较高或者水灰比较低的条件下,混凝土的泌水明显减少,表面蒸发的水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这时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稍微受到一点拉力,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分布不规则的裂缝.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早覆盖养生.

8.1.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另一种是在拆模前后,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第三种情况是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8.2裂缝的防治措施

8.2.1原材料控制措施

8.2.1.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90d~180d)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收缩性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在水化膨胀期(1~5d)可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而在水化后期预压应力可部分抵消温度徐变应力,减少混凝土内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8.2.1.2适当搀加粉煤灰.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后,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减少收缩,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抑制碱骨料反应,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等.

8.2.1.3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所占比例一般为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83%,因此在选择骨料时,应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可以选用粒径4米米~40米米的粗骨料,尽量采用中砂,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石子在1%以内,砂在2%以内).还可以考虑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坚实无裂缝、冲洗干净、规格为150米米~300米米的大块石.掺加大块石不仅减少了混凝土总用量,降低了水化热,而且石块本身也吸收了热量,使水化热能进一步降低,对控制裂缝有一定好处.

8.3混凝土浇注过程质量控制

浇注过程中要进行振捣方可密实,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以表面泛浆为宜,间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