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135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测量实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测量实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测量实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测量实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实习总结.docx

《测量实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习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实习总结.docx

测量实习总结

测量实习总结

实用的测量实习总结3篇

通过实习要求达到: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测量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

实习目的: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

实习任务:

1、测绘1:

500地形图,面积不小于100*100平方米

2、水平巷道的模拟贯通测量。

实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为一周,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地点为学校教学楼和附近的建筑物及其交通道。

实习地点基本状况:

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第四和第三教学楼、图书馆的一部分。

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周围为沥青马路,行人多,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在仪器的操作方面讲,实习的难度不大。

第四教学楼大体上为一长方体,形状比较规则,易于画图和标注。

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

起算数据表

点名坐标x(m)y(m)坐标方位角:

x(m)8960、291y(m)4134、97412方位角(°′″)8641041点高程56、500m测点之间的距离

1-2:

86、695m2-3:

45、074m3-4:

86、743m4-1:

46、743m

(一)、平面控制:

敷设图根导线。

1、准备工作:

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容。

2、外业工作:

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定向。

3、内业工作:

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二)、高程控制:

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准备工作:

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

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

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三)、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

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内容。

2、外业工作:

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3、内业工作:

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

(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1:

500地形图一幅。

(注:

仪器(DS3,DJ6)的检校见后文,内业的具体数据和施工放样的具体内容见附表)

第一部分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

1、控制形式

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

在此次实习中控制点已选好。

2、角度测量

(1)。

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

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调平。

(2)。

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3)。

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

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4)。

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角度测量所得各边方位角为:

α12=86o41′04″α23=356o35′09″α34=267o46′10″α41=176o55′58″

3、量边:

(一)用钢尺进行往返测或单向双次测量,读数至毫米,较差率不大于1/3000;

(二)当地面倾斜大于1、5%时,用水准仪测二点间的高差,或用经纬仪测倾斜角,将斜边改化为水平边长;

(三)边长超过尺长度时,须用经纬仪定线。

定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

此次实习中控制点间距离已知:

l12=86、695ml23=45、074ml34=86、774ml41=46、743m

(二)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水准。

假定高程系统沿导线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1、观测

使用S3水准仪,先目估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应小于5米),调整水准仪之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毫米,以环形闭合差应小于毫米或(式中L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

2、内业计算

(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

起始点为一测点。

(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要时作出调整。

(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表内进行。

平面控制测量数据:

1点高程:

56、500m2点高程:

56、501m3点高程:

56、480m4点高程:

56、414m;

1点坐标:

X=8960、291mY=4134、974m2点坐标:

X=8965、320mY=4221、635m3点坐标:

X=9010、321mY=4219、01m4点坐标:

X=9006、459mY=4132、413m

第二部分地形图测绘

(一)一般规定

1、采用经纬仪测绘法,1996版地形图图式,正方形分幅。

2、当图根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

用视距支导线法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

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差应小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

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在30~150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

3、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

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米。

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高程,高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3厘米左右。

6、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

7、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央不大于2格。

8、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

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

(二)测图准备

1、图幅尺寸:

500*500毫米

2、方格网绘制:

用长直尺法(丁字尺和图版)绘制。

要求粗线0、1毫米,小方格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2毫米,图廓的边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3、展绘图根点:

要求两图根点的展绘长度与实际丈量长度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4、将展绘好控制点的图纸粘贴在图板上。

(三)碎步测量

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每一测站程序如下:

1、准备工作:

(1)观测准备:

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照准另一控制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o00′。

(2)绘图准备:

在图上绘出零方向,并用大头针将半圆仪固定在测站点上。

一个碎部点的测绘步骤:

立尺:

立尺员将塔尺立于碎部点上;

观测:

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塔尺,依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求得水平角,再读上、下丝以计算距离、最后读中丝和竖盘读数可得碎部点的高程。

绘图:

先用半圆仪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点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计算的距离得到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在旁边标出其高程可得碎部点的空间位置。

第三部分水平巷道贯通测量

图上巷道设计:

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选择两导线点,其间为空地,通视好,在这两点附近绘出两点A、B,其连线即为一设计巷道的中心线。

图中实线部分当作已有巷道。

将A、B测设到实地:

先根据设计确定A、B的测设数据。

若A、B位于导线点连线上,测设数据就是A、B到2、3的距离;

测定A、B的坐标和高程:

按规范要求,应从某两个导线点开始重新测定。

由于时间关系,现直接用2、3点及其后视边测定并计算A、B的坐标和高程。

要求:

角度测算至秒,长度测算至毫米。

计算贯通的几何要素有下列五项:

(1)、贯通巷道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

354o13′51″

(2)、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45、163m

(3)、A、B处的指向角:

βA=90o27′13″βB=88o54′57″

(4)、贯通巷道的倾角:

α=0o00′25″

(5)、A、B两点的高程为:

A:

56、489B:

56、484

标定巷道的方向:

分别在A、B测设指向角即可确定巷道方向。

测定贯通的实际偏差为:

0、205米。

实习总结

我们主要进行了3项实习,其中包括吐根点的控制测量、点放羊、和断面测量。

领取仪器后我们到自己的分区进行图根点的采样,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我组选取了6个图根点,围绕八舍大体均匀分布。

之后用铁钉把图根点标记出来,今天的任务就基本完成。

解散之前我们商定明天早晨6点,在工大眼镜店门口集合。

今天的任务很简单,但是我身为组长感觉要带好一个队伍还是要付出很多的。

所以我晚上就如何进行水准测量做了复习,并假设了可能发生的情况。

希望明天的测量进行顺利。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都在和水准仪打交道。

刚开始的时候它不是很听话,经常和我们开玩笑。

我们每次外业测量得到的数据都有错误,但是在我们每位组员的细心观察之下,一些不应该发生的错误被我们发现,并及时地改正。

身为组长,我不能让我的组员失去这个重新学习及掌握测量仪器的机会。

所以在使用仪器测量数据的时候,我都会要求每位组员都亲自递操作仪器并读取一组数据。

我想只有这样才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和学校的资源,才能真正地达到这次实习的目的。

高晨控制测量只是图根控制测量的一部分,水准测量内业完成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仪器有J6经纬仪、测钎、钢尺。

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的时候有位组员临时有事没能参加,但是我们仍然完成了任务。

内业计算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角度闭合差的数值远大于标准数值,经过我们的慎重考虑,决定第二天重新测量。

这样做虽然很累,但时为了数据可靠与准确,我们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次实习是大一到现在的,我认为是最有实际意义的实习,上学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郑老师就说过,我们这学期的实习才是真正的实习。

它并不像认识实习那样只是走走样子,得到的东西都是非常有用的。

这次的分组实习使得我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不同意见,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学习的不同,必会导致方法和思路的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我根据大家想法找出一个有用而且高效的方法。

测量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的错误、还有返工的现象。

我自己认为这些都是我这个组长的责任,并没有好好的学习,导致大家都要和我在路边为这些数据发愁。

我学会的并不只是测量这门课程而已,更多的是如何和同学们一起相处,这点是我这学期,也可能是大学这4年的最大的收获,我在这里真心的感谢你们——谢谢你们我的兄弟姐妹。

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E级GPS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1.2实习地点、时间

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益阳市,从华天大酒店开始沿康复路至迎宾路交点,向北至团圆路交点,以这三个点构成一个闭合圈。

时间从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9月29日

1.3实习组织和安排

本次实习总共35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5个大组,每组7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

所领仪器如下:

工具包1个(内含:

记录板1块,2m小钢尺2把,锤子1把);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

自备:

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1.4实习任务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E级GPS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包括:

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二等水准外业测量记录表。

1.5执行规范

(GB-50026-20xx)《工程测量规范》(GBT128987-20xx)《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级导线测量规范》

2.测区概况

2.1地形条件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2.2气候条件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首级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E级。

3.2GPS网的布设原则

GPS选点要求:

1.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15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GPS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

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E级GPS点4个,E级网其平均边长0.391km,最短边为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7834。

E级控制网采用4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

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1.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各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GPS点标石埋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

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后记录仪器高。

3.7GPS观测

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GPS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

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

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

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