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463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docx

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

XX届高考化学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讲义

  第九单元第2讲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

  解读与阐释

  考纲要求

  权威解读

  .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常见的考查形式:

①乙醇、乙酸分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②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③酯化反应的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的分析;④有机物的鉴别。

  梳理与整合

  一、乙醇

  导学诱思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室中可以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B.可以用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c.乙醇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乙醇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所以是饱和烃

  教材回归

  .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c2H6o

  __________

  或________

  

  2.物理性质

  俗名______,密度比水____,沸点比水____,能与水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将无水硫酸铜与酒精混合,如果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则酒精中含有水,如果不变色,则证明酒精中不含水。

  3.化学性质

  与Na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比Na与水反应____。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氧化: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______。

  我们学习的有机物大多数能被氧化,如甲烷、苯、乙酸,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能在空气中燃烧,被氧气氧化。

  二、乙酸

  导学诱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乙醇与乙酸都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②乙醇、乙酸与Na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相等 ③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 ④可以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 ⑤可以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 ⑥可以用溴水鉴别乙醇与乙酸

  教材回归

  .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c2H4o2

  2.物理性质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因此乙酸又叫______。

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________。

乙酸是____挥发,有__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

乙酸易溶于乙醇和水。

  3.化学性质

  乙酸具有酸性:

cH3cooHcH3coo-+H+,属于弱酸,cH3cooH的酸性____于H2co3。

  ①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____色。

  ②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如: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水、乙酸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1mol的反应物均与1mol的Na反应生成12mol的H2。

但这三者与Na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反应最剧烈的是乙酸,最慢的是乙醇。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

  导学诱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糖类、油脂、蛋白质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②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③纤维素没有甜味,人体不能消化,不属于糖类;④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⑤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但向其中加入淀粉不显蓝色。

  教材回归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水溶性

  糖

  类

  单糖

  双糖

  多糖

  —

  油

  脂

  油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

  肪酸甘油酯

  脂肪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

  肪酸甘油酯

  蛋白质

  ________、

  S、P等

  酶、肌肉、

  毛发等

  氨基酸连

  成的高分子

  —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单糖、双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有机物

  特征反应

  水解反应

  糖

  类

  葡萄糖

  葡萄糖――→银氨溶液△有银镜产生

  —

  蔗糖

  —

  产物为____与______

  淀粉

  遇碘单质变__色

  产物为________

  油脂

  —

  酸性条件下:

产物为______、______;

  碱性条件下:

产物为______、高级脂肪酸盐

  蛋白质

  ①遇浓硝酸变__色

  ②灼烧有__气味

  酶作催化剂,生成氨基酸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糖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______的重要;________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________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______放出的热量最多。

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理解与深化

  一、酯化反应实验

  .原理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2.反应特点

  属于取代反应。

  通常反应速率很慢。

  属于可逆反应。

  3.装置及操作

  用烧瓶或试管。

试管倾斜成45°。

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4.现象

  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

  5.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

  浓硫酸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加热将生成的酯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一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二是溶解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三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提高收集率。

  7.注意事项

  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2H5oH→浓硫酸→cH3cooH,特别注意不能先加浓硫酸。

  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

  对反应物加热不能太急,以减少反应物的挥发。

  【例1】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正确的是。

  

  二、有机物的鉴别、分离和提纯

  .有机物的溶解性规律

  烃类的密度都小于水,都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烃的衍生物中:

①四氯化碳、溴苯的密度大于水,且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②乙醇、乙酸、葡萄糖、蔗糖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③油脂、酯类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常用的试剂

  能与溴水反应的有机物;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与钠反应的有机物。

  3.除杂和检验方法

  物质

  检验试剂

  除杂试剂

  甲烷

  高锰酸钾酸性

  溶液或溴水

  溴水

  酒精

  无水硫酸铜

  生石灰

  淀粉

  新制的氢

  氧化铜悬浊液

  —

  苯

  Na

  水、萃取、分液

  乙酸乙酯

  紫色石蕊或

  NaHco3

  饱和Na2co3

  溶液

  乙烷

  品红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

  溶液、溴水或

  NaoH溶液

  乙烯

  品红溶液

  NaoH溶液

  【例2】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

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乙烷、乙烯、So2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有机物的鉴别实验应当现象明显,常见的实验现象:

液体分层,颜色变化,气泡、沉淀的产生与消失,特征反应。

  实验与探究

  乙醇的催化氧化

  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在试题中经常结合催化剂、酯的制法等考查其性质,同时考查同学们实验的设计、评价能力。

同学们在做题时要结合化学反应原理,分析题设信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实验典例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其实验操作为:

先按图安装好,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地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试回答以下问题: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__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梳理与整合

  一、

  导学诱思

  c

  教材回归

  . cH3cH2oH c2H5oH —oH

  2.酒精 小 低 以任意比互溶

  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慢

  cH3cH2oH+3o2――→点燃2co2+3H2o

  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 乙酸

  二、

  导学诱思

  答案:

①③④⑤

  教材回归

  . cH3cooH —cooH

  2.乙酸 醋酸 冰醋酸 易 强烈刺激性

  3.强 红 mg+2cH3cooH―→2mg+H2↑ cH3cooH+NaoH―→cH3cooNa+H2o mgo+2cH3cooH―→2mg+H2o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三、

  导学诱思

  答案:

  教材回归

  .c、H、o 葡萄糖、果糖 c6H12o6 易溶 c、H、o 蔗糖、麦芽糖 c12H22o11 易溶 c、H、o 淀粉、纤维素 n c、H、o 不溶 c、H、o 不溶 c、H、o、N

  2.葡萄糖 果糖 蓝 葡萄糖 甘油 高级脂肪酸 甘油 黄 烧焦羽毛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能量 葡萄糖 纤维素

  油脂

  理解与深化

  【例1】A 解析:

由于B和D的玻璃导管是插入到小试管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B、D错误;c的小试管中的试剂NaoH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

  【例2】B 解析:

苯、溴苯不溶于水,当二者与水混合时,苯在上层,溴苯在下层,乙醇和水互溶,①能达到鉴别目的。

乙烯、So2均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所以②达不到鉴别目的。

甲烷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乙烯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且伴有烟,③能达到鉴别目的。

  实验与探究

  答案:

2H2o2=====mno22H2o+o2↑ 干燥o2 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参加反应,用水浴加热使乙醇气流较平稳

  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受热部分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

  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解析:

通过控制氧气的用量,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催化剂cu的催化机理。

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实际为o2与cu在加热时反应生成cuo,cuo再将乙醇氧化为乙醛,且自身被还原为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