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394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docx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述

(1986—2005年)

撰稿:

袁锦才

提纲

概述

(1)

一、文化局机构(2—4)

1、文化局沿革

2、文化局主要科室

3、文化局管辖单位

4、文化局党团工会组织

二、文化设施建设(4—5)

三、群众文化工作(5—8)

1、群众文化活动周

2、广场社区活动

3、文化下乡

4、创建省群众文化先进活动

四、艺术生产(8—13)

1、民间艺术

2、少儿书法

3、溧阳市文艺成果奖

4、艺术生产代表作品

五、文化馆、站(13—16)

1、文化馆

2、文化站

六、图书馆事业(16—18)

1、“红读”活动

2、图书流动服务

3、电子信息平台

4、乡镇图书馆(室)

5、基层单位图书馆(室)

七、电影事业(18—20)

1、人民电影院

2、送电影下乡和周末电影

3、乡镇影剧院、电影队

八、锡剧团(20—22)

1、创作演出剧目

2、演出流动区域

3、大众影剧院

九、文博事业(22—24)

1、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十、文化市场(24—25)

1、文化市场管理

2、文化市场现状

溧阳文化事业发展概况

(1986—2005)

溧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即有伍员投金濑、欧冶子铸剑坑等史迹。

秦、汉以来,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辈出,著作颇丰,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艺文志》的不完全记载,经部作品有41部,史部有31部,子部有27部,集部有133部。

唐代诗仙李太白等名人,都曾来过溧阳,撰写诗文。

民国期间,县内的报纸出版和戏曲演出等日渐兴起。

抗战时期,溧阳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活动颇为活跃。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民间文艺活动一派生机,在省、市群众文艺会演中多次获奖。

同时,在全县范围内还进行了文物普查,对重要文物加以保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下,溧阳的文化事业有了质的转变量的发展。

溧阳文化事业展现出新的面貌。

一、文化局机构

文化局沿革:

1951年5月,溧阳县政府教育科改称文教科;1955年6月,溧阳县文教科撤销,分建教育局和文化科;1957年9月,溧阳县教育局和文化科合并,改称溧阳县文教局;1963年4月,溧阳县文教局和卫生局合并成立溧阳县文教卫生局;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机构陷于瘫痪;1968年3月,文化工作由溧阳县革委会政工组统管;1975年6月,文化工作由溧阳县委宣传部主管;1981年7月,成立溧阳县文化局;1984年3月,文化局与广播事业局合并成立溧阳县文化广播电视局;1989年9月,文化广播电视局分设为文化局和广播电视局;1990年12月,溧阳撤县设市,县文化局改称市文化局至今。

市文化局主要科室:

社文艺术科(创作室)、组织宣传科、文物科(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出版科(市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

市文化局管辖单位:

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水西纪念馆、市影剧公司、市锡剧团、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市新华书店(1999年5月与文化局脱钩直属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党组织关系为市委宣传部管理)、市骏马五金工具厂。

市文化局党团工会组织:

中共溧阳县文化局党组于1983年6月建立;1990年12月建立中共溧阳市文化局委员会,同时建立中共溧阳市文化局纪律检查委员会。

溧阳市文化局党委下设:

机关党支部、图书馆党支部、锡剧团党支部、文化馆党支部、影剧公司党支部、五金工具厂党支部。

文化局设共青团溧阳市文化局委员会。

下设:

图书馆团支部、文化馆团支部、影剧公司团支部、锡剧团团支部、五金工具厂团支部、文化局机关团支部。

文化局设溧阳市文化局工会委员会。

下设:

图书馆、文化馆、影剧公司、锡剧团、五金工具厂、局机关6个基层工会。

二、文化设施建设

我市文化事业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关怀下,文化系统各部门辛勤努力,克服困难,务实创新,文化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坚定地落实了国家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的政策,为文化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设施基本建设在“九五”期间采取省、市、县、乡(镇)四级财政切块投入的办法,对全市13个无房、危房文化站进行改造建设,全部建成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大楼;全市先后建成11个万册图书馆;完成人民立体声电影院舞台扩建工程和大众影剧院改造工程;完成水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将帅馆”和“碑林”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图书馆新馆建设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完成文化局机关事业用房调整。

主要设施建设一览表

项目

年份

市财政投入

(万元)

上级投入

(万元)

无房、危房文化站建设

1996—1999年

26

169

万册图书馆建设

1991—1999年

11

人民立体声电影院舞台扩建工程

1995年

20

大众影剧院改造

1999年

80

“将帅馆”、“碑林”一期工程

1998年

40

图书馆建设

1988年

52

18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2000年

20

文化局机关办公用房

2001年

20

三、群众文化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溧阳的群众文化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要求和部署,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充分挖掘人才优势,充分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和社区文艺活动,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主要体现在:

群众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从分散零星到定期定点模式转变;以节庆假日庆典活动和企事业联谊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成熟;群众文化活动周,广场文艺演出,周末广场露天电影放映,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已形成制度持续不间断。

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既弘扬了主旋律,宣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又不断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道德修养,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溧阳市群众文化活动周溧阳县(市)群众文化活动周于一九八七年国庆节期间首次举行,先是两年一届与中国溧阳茶叶节同时举办,一九九二年开始改为一年一届,到二○○五年已顺利举办17届。

每年一届的群众文化活动周,是全市群众文化的大盛会、大检查、大检阅,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和发现文艺骨干,推动群众文艺创作,促进文企联谊,赏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都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每年一届的群众文化活动周,群众性广,活动面大,业余分散,小型灵活,内容健康,主题突出,简朴务实。

集时政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坚持专业与业余相结合,城镇和乡镇共举办。

为扩大溧阳知名度,推动溧阳文化工作,加快三个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积极的作用。

广场(社区)活动溧阳广场(社区)活动由来已久,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繁荣于新世纪开始。

广场(社区)活动,时政性、节令性、行业性、群众性、主题性鲜明突出。

每年均由文化部门拿出实施方案并负责场地舞台灯光音响以及文艺活动的策划辅导,市政府协调召开专门会议部署落实,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头实施。

现在无论是广场或社区空旷场所,每天早晚成千上万的不同年龄段人们,做操、打拳、跑步、练剑、跳舞各有所娱,更有自发组成的各种文艺社团和兴趣小组自拉自唱,自娱自乐,兴味盎然;周末广场电影一年四季科普片、娱乐片、主旋律片轮番上映周周不断;主题大型文艺晚会形式新颖,活泼健康,观赏性强月月有活动,一年20—30场的文艺活动,总是人山人海,歌声、笑声、掌声层出不穷,社会反映极佳。

广泛持久开展的广场(社区)活动,沟通人际,自我宣传,自娱自乐,积聚人气,是近几年来溧阳建设和谐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种新形式,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对于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效果,对于构建和谐溧阳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下乡文化局送文化下乡活动始于一九九○年春节,当初的送文化下乡局限于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一年一次的元旦、春节慰问活动,单纯的以演一台节目,放一场电影结束。

自上世纪末开始,文化局将具体的文化下乡演变为常年不断的送电影、送戏、送图书三下乡。

电影放映到村,文艺(戏曲)演出到村、图书设点交流到村已形成制度,具备一定规模,设专款专车,专业团体和有关部门有指标有考核有奖励保证落在实处。

文化三下乡活动,群众得实惠,文化部门有压力,队伍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威望得到加强,深受边、老、山区人民群众的欢迎。

创建群众文化先进市:

一九九○年起,溧阳就积极响应省政府开展群众文化先进市创建活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部门主动努力,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健全的群众文化体系,活跃的群众文化活动,丰硕的群众文化成果得到社会的肯定,受到省验收组的认可。

一九九四年四月,溧阳市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群众文化先进市并授予牌匾。

同时上沛、后六、溧城、南渡、强埠、清安、社渚、周城、前马、余桥、别桥、平桥、上兴等13个乡镇也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二○○三年九月,溧阳市又顺利通过省政府群众文化先进考核复查,继续保留群众文化先进市称号和牌匾。

四、艺术生产

溧阳建有艺术团队近百支,专业的有溧阳市锡剧团,业余的具有代表性的有老年人的“夕阳红”艺术团和中年人的“红楼”艺术团,少年儿童的有“大眼睛舞蹈团”,民间艺术有戴埠的“太平军锣鼓”,河口的“跳幡神”,蒋塘的“大竹马灯”,泓口的“泓口丝弦”,别桥的“战胜神龙”等团队。

另有几十支书法、美术、摄影、舞蹈、音乐、器乐等团队和兴趣小组。

尤为突出的是溧阳的粉画和少儿书法,人才和队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溧阳的艺术生产活动十分活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坚持自己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卓越的艺术人才,艺术成果一年比一年多,创作质量一年比一年好。

1988年11月至1989年2月,溧阳的书法、美术、摄影分别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这是县级单位能够相继三次在省举办展览独此一家,反响十分强烈。

民间艺术溧阳的民间艺术绚丽多彩。

改革开放的一九八七年以来,古老的溧阳民间艺术在春风吹拂下,生机盎然。

每逢节庆假日,戴埠太平军锣鼓,蒋塘大竹马灯,别桥战胜神龙等民间艺术团队,就活跃在街头巷尾,为节日增加欢乐气氛。

太平军锣鼓、大竹马灯、跳幡神不但在溧阳城乡十分活跃深受欢迎,而且在苏州、扬州、南京小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到邻边附近城乡表演展示。

1997年在常州民俗风情旅游节上,太平军锣鼓、大竹马灯、跳幡神在常州大出风头,深得中外广大游客的好评。

为此,二○○五年,戴埠的太平军锣鼓,社渚嵩里的跳幡神,泓口的泓口丝弦作为溧阳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平军锣鼓、跳幡神正式被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少儿书法受历史的熏陶,溧阳少儿习书蔚然成风。

溧阳少儿书法队伍庞大,活动频繁。

至2005年,溧阳登记在册的少儿书法组织就有近2000家,学龄前儿童学书习字的有上万人,中小学生习书练字的近30000人;溧阳少儿书法人才辈出,成果斐然。

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少儿作者在国内、国际各级书法艺术赛事中摘金夺银。

溧阳少儿书法作品不仅在北京、上海、南京、青岛等地举办展览展示交流,而且走出国门,多次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展示并有作品被国内外收藏。

少儿书法的佼佼者虞晓勇、黄晖、符蝶等多次在国际、国内书法赛事中获得佳绩,而且先后两次出访日本作书法艺术交流。

浓厚的习书练字环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少年儿童热爱书法艺术的情趣,弘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溧阳的少儿书法已成为溧阳人民的骄傲。

溧阳的少儿书法已成为宣传溧阳文化的品牌。

一九九七年,溧阳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少儿书法)。

二○○○年,溧阳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少儿书法)。

溧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为鼓励创作,溧阳从1993年开始设立“文学艺术成果奖”,一年评审一次,政府拨出专款设立奖励基金,专款专用,从未间断。

2005年,重新修订颁发了《溧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评选办法》,增设奖励基金。

至2005年,13年来共有1027人次获得溧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

艺术生产代表作品概览

文学作品类

作者

书名

出版单位

年份

丁纪庚

热点随笔

哈尔滨出版社

1997

丁纪庚

袁锦才

溧阳少儿书法

安徽美术出版社

1998

路发今

山转水也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史剑新

大地情结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陈芳梅

心中的绿荫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蒋霄凌

等你长大

作家出版社

2001

绿树间的风声

2004

马荣斌

粗砺的坚石

吉林摄影出版社

1999

穿越尘埃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路发今

平陵笔记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

奚渭明

秋光集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

张立中

扑进梦的怀抱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邓超

心灵之约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戏剧艺术类

编剧

名称

剧种

年份

备注

夏云心

小康人家

锡剧

1990

陶听

新编“智斗”

锡剧

1996

朱加农

狠心奶奶糊涂娘

大型现代戏

1986

汪士忠

带泪的喜事

中型现代戏

1991

陆云龙

王夕青

妈妈你不要哭

大型现代戏

1997

改编

陆云龙

王夕青

爱心献给你

大型现代戏

1999

改编

谢乃强

放飞

大型现代戏

2002

王胜标

心灵的震撼

大型现代戏

2005

舞台表演类

作者

名称

评奖单位

获奖情况

年份

文化馆

墨趣

全国校园音舞大赛

金奖

2005

文化馆

赶雀儿

中国儿童音乐学会

金奖

2005

文化馆

五色神马

全国校园音舞大赛

金奖

2004

文化馆

茶童

全国新苗杯舞蹈赛

金奖

2003

文化馆

赶集

华东地区社会舞蹈调演

一等

1990

文化馆

山里的板栗熟了

江苏省音舞大赛

二等

1991

文化馆

生命之火

江苏省三民大赛

二等

1995

文化馆

天国勇士

江苏省群文文艺汇演

二等

1996

文化馆

天国童子

江苏省少儿艺术节

二等

1997

文化馆

京戏娃

常州国际旅游节文艺大赛

二等

1999

文化馆

打栗子

江苏省少儿艺术节

三等

2001

文化馆

酒魂

江苏省社区文艺大赛

三等

2001

文化馆

情结

江苏省三民大赛

三等

2002

文化馆

五色神马

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二等

2003

秦俊杰

牵手

全国校园音舞大赛

特等奖

2005

城北幼儿园

金壳壳银宝宝

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二等奖

2005

视觉艺术类

作者

类别

作品

获奖等次及单位

年份

朱富平

蒋晓林

油画

陈毅的棉袄

江苏省五星工程银奖

2005

朱富平

粉画

小天地

全国彩画展优秀奖

1986

粉画

一九七六年夏

全国美展铜奖

1989

粉画

凯旋

江苏省美展金奖

2004

粉画

陕北老农

江苏美术馆收藏

1986

粉画

兰色女人体

江苏美术馆收藏

1989

粉画

女作家—菡子

江苏美术馆收藏

1989

史解元

中国画

立马空东海

江苏省美展银奖

2005

段贵卿

中国画

芦音

江苏五星工程奖入选

2003

蒋晓林

粉画

号角声声

国家级美展入选

2004

小山妮

国家级美展入选

1994

铺路石

国家级美展入选

1989

总司令的兰草情

全国美展入选

2003

摘草莓的姑娘

全国美展入选

2003

备注

溧阳的摄影、书法活动也十分频繁,成绩喜人,每年都有不少作者的作品在省级以上各种赛事中参展或获奖。

五、文化馆、站

文化馆文化馆由刚解放时的民众教育馆而产生。

1950年1月2日改称溧阳县人民文化馆。

1952年8月定名为溧阳县文化馆。

1958年和溧阳县体育委员会、溧阳县工人俱乐部合署办公。

1964年文化馆分出单独办公。

1966年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各自启用馆印,经费统一掌握。

1982年图书馆分出。

1983年,省、县拨款24万元建造文化馆新大楼,面积2041平方米,溧阳县文化馆挂牌正式启用。

1993年,文化馆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二级文化馆,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标准文化馆。

1999年,文化馆被江苏省文化厅、人事厅命名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

文化馆属全民公益性事业单位,市财政全额拨款。

是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是文化艺术的活动中心、辅导中心和研究中心。

文化馆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宣传好人好事和道德新风尚;组织辅导人民群众开展业余文艺创作和业余文化艺术、娱乐活动;普及与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卫生、科技知识;搜集、整理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群众文化档案;指导和辅导基层文化站及其他群众文化组织的活动,并负责培训文化站干部和群众文化骨干;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活动,提高群文干部的专业理论水平。

1987年以来,文化馆着力打造和承办17届群众文化活动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群众文艺骨干,组织创作了大量突出溧阳地方特色,宣传溧阳新人新事新风貌的文艺作品,在常州市的历届兰陵音乐会,在省和国家各级群众文化艺术赛事中取得不菲成绩。

在改革开放以后,文化馆在组织开展广场(社区)文艺活动、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组织文化下乡、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尽心尽职,克服困难,不辱使命,深入持久地开展各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年均完成20—30场次的大型群众文艺活动,为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推进溧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铺路搭桥,为溧阳创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市起到积极的作用,作出很大贡献。

得到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肯定,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989年文化馆朱富平由于粉画艺术上的成就,荣获常州市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政府奖;1987年,文化馆汪青青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文化站乡镇文化站建于上世纪一九七五年。

最初溧阳40个乡镇建有40个文化站。

1992年撤并戴北、陆笪、湖边、庆丰4个文化站;1999年撤并河口、河心、殷桥、旧县、汤桥、大溪、蒋店、古渎、后六、茶亭、城南、清安、马垫、杨庄、强埠、余桥、永和18个文化站;2000年增设开发区文化站;2001年1月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合并改称文广站;2003年10月文广站分设,重建文化站;2004年文化站与体育工作站合并,称文体站;2004年底撤并平桥文体站;2005年5月撤并开发区文体站。

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2002年以前文化站行政上受市文化局领导和监督,业务上接受文化馆的指导和辅导。

2002年7月,文化站行政下放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仍受市文化局指导和辅导。

1992年,江苏省文化厅在全省开展文化馆、文化站达标定级工作,到一九九六年我市南渡文化站被定为一级文化站,上沛、溧城、前马、后周、别桥文化站被定为二级文化站;一九九七年社渚文化站被定为二级文化站,上兴、戴埠文化站被定为三级文化站;一九九八年周城文化站被定为三级文化站。

至2005年底,南渡、上黄、绸缪、天目湖、横涧、竹箦、周城、埭头等八个文化站均有500平方米以上活动阵地,分别设有万册图书馆。

南渡、上沛、溧城、别桥、前马、上兴、社渚、周城等八个乡镇是江苏省文化厅命名的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1996—1999年,用三年时间,由省、市、县三级资助,上黄、埭头、古渎、绸缪、竹箦、汤桥、大溪、河心、天目湖、茶亭、横涧、平桥、殷桥等13个乡镇文化站列为无房危房文化站范围得以建设和改造,新建和改造的无房危房文化站阵地面积均达500平方米以上,同时建有5000册藏书的图书馆(室)。

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编制2003年前分公办(国家干部)和民办(民办公助)两种性质。

1986年,张映发、狄水金、钱如谦、芮明川、张建平、居良松、卞德坤、郝金洪、陈正福、陈田云、潘荣海、石荣茂、史法金、汤国华、狄富保、史剑新;1994年,刘法林、崔和春、徐建平;1998年,宋建林、宋伟、夏长喜、黄源江等23人三批次通过江苏省人事厅招考由民办人员转为国家干部。

1996年,杨如坤、王锁金、宣荣明、彭夕林、刘长柏、莫继生、姜伯庆、李洪庆、王志敏;2003年,刘晓菊、史晓君等11人二批次经过溧阳市人事局考试转为乡镇招聘干部。

1988年,溧城镇文化站刘法林;1999年,社渚镇文化站刘晓菊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文化系统先进个人。

六、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动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全民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溧阳图书事业在民国15年(1926)就出现,一年后并入民众教育馆的书报阅览室,抗战胜利后由县人民政府接管。

民国21年(1932)溧阳民众图书馆在城隍庙内创建。

1952年,溧阳县文化馆在公园内建造图书阅览室。

1953年对外开放。

1958年,图书阅览室与县工人俱乐部图书室合并成立溧阳县图书馆。

1965年,图书馆迁入镇前街新建平房。

“文化大革命”开始,书库封存,基本上闭馆。

1973年,清理45000余册图书登记编目上架恢复对外开放。

1981年8月图书馆与文化馆彻底分开,成为文化局领导下的独立事业单位。

1984年底,图书馆舍与县锡剧团房屋对调。

1987年9月在原址重建新馆舍,占地面积1395平方米,建筑面积2238平方米。

1996年,屋顶平改坡,加层增加250平方米。

1999年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正式上马,建立了十几万册库藏各类书籍的书目数据库。

2003年将网络线路由DDN128K专线改造光纤电缆,并增设网络服务器,建立了溧阳图书馆网站。

2004年,维修更新电子阅览室自动化系统,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

2005年,调整增配电脑及相关设备,建立了电子文献资料室。

至2005年,图书馆辟有外借部、阅览部、采编部、少儿部、电子阅览部等五个服务窗口,有馆藏图书203785册,收集地方文献资料近百种2000余册。

图书馆1994年、1999年两度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馆;1990年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1988—1990年、1991—1993年、1994—1996年、1997—1999年、2003—2005年五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图书馆;1999年,图书馆陈正荣被评为江苏省图书馆先进工作者。

红领巾暑期读书征文活动1996年开始,图书馆积极响应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组织的一年一届的“红领巾暑期读书征文”(简称“红读”)。

图书馆每年广泛宣传、认真组织、层层筛选、及时推荐,每年都有数十所中小学校数以千计的中小学生参加“红读”活动。

历年来,在常州市、江苏省的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

这一活动,已成为图书馆固定的很具影响力的读书活动。

图书流动服务点1989年以来,图书馆延伸服务不断拓展,坚持常年辅导驻溧部队、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乡镇图书馆(室)以及乡镇行政村文化俱乐部的图书服务工作;坚持常年开展图书流动服务,为驻溧部队和老区乡镇边远山村建立图书服务点和“农家书屋”,定期运送周转交流图书到基层网点。

至2005年,已建部队、行政村俱乐部图书室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