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260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北京市昌平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

S32Cl35.5Cu64Br80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2分)

1.下列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2.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A.COB.SO2C.NaHCO3D.C2H4

3.下列金属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A.钠B.铁C.银D.汞

4.下列第三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NaB.MgC.AlD.Si

5.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H2SiO3B.H3PO4C.H2SO4D.HClO4

6.锝(9943Tc)是核医学临床诊断中应用最广的医用核素,其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13B.43C.56D.99

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H2B.NH3C.MgCl2D.NaOH

9.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Na与H2O反应B.H2在Cl2中燃烧

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10.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

B.将块状固体药品研细后再反应

C.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用4mol/LH2SO4溶液代替1mol/LH2SO4溶液与锌粒反应

11.反应2SO2(g)+O2(g)

2SO3(g)进行到2秒时,SO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

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时间段的反应速率为()

A.0.15mol/(L·S)B.0.3mol/(L·S)

C.0.6mol/(L·S)D.0.9mol/(L·S)

12.在实验室中,下列各图所示操作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乙酸和乙醇

B.制取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

D.分离碘和酒精

13.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由锌片通过稀硫酸溶液流向铜片

C.铜片反应式为Cu2++2e-

Cu

D.该电池发生的反应是Zn+2H+

Zn2++H2↑

1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烷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D.乙烷和氯气光照下反应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遇碘溶液变蓝

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6.下列实验事实能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与乙烯类似的双键的是()

①用冰冷却试管中的苯,凝结成无色晶体

②点燃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③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没有明显变化

④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已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其制备反应为:

CO2(g)+3H2(g)

CH3OH(g)+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控反应条件不能改变反应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C.当CO2的消耗速率等于其生成速率时,该反应已停止

D.投入3molH2能得到1mol的CH3OH

18.下列不能证明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的是()

A.HCl的稳定性强于H2S

B.Cl元素最高正价为+7,而S元素最高正价为+6

C.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D.单质与H2化合所需的反应条件,S比Cl2苛刻

19.食盐中所加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根据反应:

IO

+5I

+6H

===3I2+3H2O,可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进行实验,证明加碘食盐中存在I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可观察到试纸变蓝

B.实验可证明该条件下I

可被IO

氧化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5

D.可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出酸性:

HIO3

20.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与乙烷是同分异构体

B.乙烯与乙烷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该混合气体中乙烯与跟乙烷的质量比为28:

45

D.该混合气体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21.M、N、W、Q是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M、N、W相邻。

M的核电荷数为N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N与Q可形成化合物Q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N的氢化物>W的氢化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

Q的离子>W的离子>N的离子

C.NM2、Q2N都是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

D.W和M元素可形成W2M等化合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22.3种有机物①

、②CH3CH2OH、③CH3COOH,能用于医用消毒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是__________,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

23.几种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图如下:

请回答:

(1)Y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X→Y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X+Z→W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实现这一转化。

①试管b中一般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②从试管b中分离出W的方法是_______。

24.下图是H2(g)+Cl2(g)=2HCl(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1)由图可知,1molH2(g)和1molCl2(g)的总能量____(填“>”、“<”或者“=”)2molHCl(g)的能量。

(2)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或者“放”)热反应,从化学键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装置示意图。

(1)该装置是利用反应2H2+O2===2H2O设计而成的,该反应能设计成电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电池的正极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装置描述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导线是电子导体

b.该装置需要点燃才能产生电流

c.Pt电极主要作用是提供得失电子的场所

d.电子从通氧气一级沿导线转移到通氢气一级

(4)该装置是如何形成电流的?

请进行完整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⑦、⑧两元素比较,非金属性强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

(3)④-⑥这三种元素中,写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冶炼元素⑤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不选择热还原法冶炼这种活泼金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①和③可以组成很多种物质,写出其中原子个数比为1:

4的物质的电子式______,请从化学键角度解释该物质中原子个数比为1:

4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6)已知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画出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请任意写出三种Se物质的化学式,预测其性质(一条即可),并说明预测依据,完成在下列表格中。

________

含Se物质化学式

性质

预测依据

27.已知海水中溴元素主要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资料:

溴单质容易挥发。

(1)写出“氧化”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写出第1步“吸收”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SO2的____性。

(3)得到的“含Br2溶液”通过以下不同操作,都可得到溴单质:

①直接蒸馏得到溴单质,该操作利用的是溴的何种性质:

___________;

②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将得到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蒸馏得到溴单质。

可以用四氯化碳对溴溶液进行萃取利用的是溴的何种性质:

_______________。

(4)对虚线框中的流程进行整体分析,完整说明该流程中所有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工业可用Na2CO3溶液代替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Br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Br2+___Na2CO3=___NaBrO3+____CO2+________

若有480g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8.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有Fe3+、Fe2+和Mn2+等离子。

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请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最佳的选择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2)在步骤④中加入的试剂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C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B.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错误;C.铅蓄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故C正确;D.燃气灶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电化学知识的综合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常见能量的转化形成,难度不大。

2.

【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是无机物,故A错误;B.SO2不含碳是无机物,故B错误;C.NaHCO3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是无机物,故C错误;D.C2H4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

3.

【答案】B

【解析】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金属冶炼:

活泼金属K、Ca、Na、Mg、AI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等用热还原法制得,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所以Fe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金属一般的工业冶炼方法,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难度不大,解题关键: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铝及铝前的金属用熔盐电解法,这类金属在自然界一般都是亲氧的,绝大多数以含氧酸盐形式存在,少数也以氧化物形式存在;通常要转化为熔点较低的卤化物再进行熔盐电解(铝除外,因为其熔融卤化物不导电,氟化物可导电却毒性超大,常采用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锌到铜一般用热还原法,这类金属氧化物稳定性高,受热难分解,需要用还原剂,因此用热还原法.在自然界中既有氧化物形式存在,又有硫化物矿存在;若是硫化物矿,则需要煅烧成氧化物,回收副产品SO2.铜后金属用热分解法,这类金属氧化物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矿形式存在,直接煅烧硫化物就可以得到金属,同时生成副产物SO2。

4.

【答案】A

【解析】因Na、Mg、Al、Si均在第三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在减弱,则金属性最强的为Na,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明确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即可解答,较简单。

解题关键:

Na、Mg、Al、Si均在第三周期,利用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在减弱来解答。

5.

【答案】D

【解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酸性是H2SiO3<H3PO4<H2SO4<HClO4,答案选D。

6.

【答案】C

【解析】A.中子与质子之差99-43-43=13,故A错误;B.质子数为43,故B错误;C.质量数是99,质子数为43,中子数=99-43=56,故C正确;D.质量数为99,故D错误;故选C。

7.

【答案】A

【解析】A.N最外层5个电子,形成三个共用电子,故A正确;B.Na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B错误;C.HCl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C错误;D.CO2的电子式

,故D错误;故选A。

8.

【答案】C

【解析】A.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NH3中N原子和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MgCl2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

9.

【答案】D

【解析】A.Na与H2O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H2在Cl2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D、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是铵盐与碱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0.

【答案】A

【解析】A.将易腐败的食物储存在冰箱里,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A正确;B.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加入二氧化锰,起到催化剂作用,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D.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解题关键:

减慢反应速率,可降低温度、减小浓度或减小固体的表面积等。

11.

【答案】A

【解析】v(SO3)=0.6mol·L-1/2s=0.3mol·L-1·s-1;v(O2):

v(SO3)=1:

2,v(O2)=1/2v(SO3)=0.3mol·L-1·s-1/2=0.15mol/(L·S)。

故选A。

12.

【答案】B

【解析】A.乙酸和乙醇混合液是沸点不同且彼此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应用蒸馏来分离,故A错误;B.蒸馏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彼此互溶的液态混合物,故B正确;C.因移液时应通过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以确保液体不漏出,故C错误;D.碘和酒精是互溶的液体,不能采用分液法来分离,故D错误;故选B。

13.

【答案】D

【解析】A.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B正确;C.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2H++2e-→H2↑,溶液中没有铜离子,故C错误;D.该电池发生的反应是Zn+2H+=Zn2++H2↑,故选D。

14.

【答案】A

【解析】A.乙炔中的三键断裂,两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氯原子、氢原子生成氯乙烯,属于加成反应,故A正确;B.乙醇的氧乙基取代乙酸分子中的羟基,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C.苯环上的氢被硝酸的硝基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D.乙烷和氯气反应是乙烷中的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A。

15.

【答案】A

【解析】A.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淀粉遇碘变蓝色,故B正确;C.丁烷有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

)两种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D正确;故选A。

16.

【答案】C

【解析】①用冰冷却试管中的苯,凝结成无色晶体,是物理性质,不能说明苯的结构;②点燃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只能说明苯分子中碳含量高;③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苯分子中没有单独的碳双键;④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说明苯与溴没有发生加成反应;故选C.③④。

17.

【答案】B

18.

【答案】B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故A正确;B.Cl元素最高正价为+7,而S元素最高正价为+6,化合价高低与价电子有关,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与Na2S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故C正确;D.单质与H2化合所需的反应条件,S比Cl2苛刻,说明S的非金属性弱,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以及比较非金属性的角度,解题关键:

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

19.

【答案】D

【解析】A.生成的碘遇到淀粉变蓝,故A正确;B.酸性条件下,I―能被IO3―氧化,故B正确;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IO3―)和还原剂(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5,故C正确;D.可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出酸性:

HIO4

20.

【答案】C

【解析】A.乙烯与乙烷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乙烷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B错误;C.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V/Vm=11.2L/22.4L·mol-1=0.5mol,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所以乙烯的物质的量为n=m/M=5.6g/28g·mol-1=0.2mol,则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0.5mol-0.2mol=0.3mol,质量为:

0.3mol×30g·mol-1=9g,所以,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

0.3mol=2:

3,故D错误;质量之比为5.6g:

9g=28:

45,故C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乙烯与乙烷的性质差别.C与D选项的解题关键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根据n=m/M=V/Vm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关系。

21.

【答案】D

【解析】M.N、W、Q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M、N、W相邻.M的核电荷数是N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M为氧元素,则N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N与Q可形成化合物Q2N,则Q为K元素

A.非金属性O>Cl>S,三种元素中S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因此其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弱,则稳定性为W的氢化物>N的氢化物,故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的半径:

N的离子>W的离子>Q的离子>M的离子,故B错误;C.SO2为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而K2S属于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W为氯元素,其氧化物有Cl2O等,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熟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即可解答,难度不大.解题关键:

M、N、W、Q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M、N、W相邻.M的核电荷数是N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M为氧元素,则N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N与Q可形成化合物Q2N,则Q为K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22.

【答案】②③①

【解析】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作消毒剂,能用于医用消毒的是②;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是③;

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的是①

23.

【答案】

(1).CH3CHO

(2).加成反应(3).2CH3CH2OH+O2

2CH3CHO+2H2O(4).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解析】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①得X为CH3CH2OH,反应②发生氧化反应,得Y为CH3CHO,再氧化生成Z为CH3COOH,CH3CH2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得W为CH3COOCH2CH3.

(1)Y的结构简式是CH3CHO;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3)X→Y的方程式是2CH3CH2OH+O2

2CH3CHO+2H2O;(4)X+Z→W的方程式是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一是可以吸收没有反应的乙酸和乙醇,所以有的书中称之为用碳酸钠溶液洗涤;二是乙酸乙酯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损失的产物少.试管b中一般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②利用两种溶液密度不同,且互相不溶的特点,用物理方法将他们分离,从试管b中分离出W的方法是分液。

24.

【答案】

(1).>

(2).放断裂1molH-H键和1molCl-Cl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molH-Cl键放出的总能量

【解析】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是放热反应,表示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从化学键的角度进行解释断裂1molH-H键和1molCl-Cl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molH-Cl键放出的总能量。

25.

【答案】

(1).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

(2).氧气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降低为H2O中的-2价,得电子,做正极反应物(3).b、d(4).氢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电子沿导电流向正极,氧气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钾溶液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形成电流

【解析】

(1)该装置是利用反应2H2+O2===2H2O设计而成的,该反应能设计成电池的原因是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

(2)该电池的正极反应物是氧气,判断依据是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降低为H2O中的-2价,得电子,做正极反应物。

(3)a.导线中自由电子能定向移动,是电子导体,故正确;b.该装置不需要点燃才能产生电流,在催化剂作用下自发进行,故b不正确;c.Pt电极主要作用是提供得失电子的场所,故C正确;d.电子从通氢气一级沿导线转移到通氧气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