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946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90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葡萄酿酒

C.

冰雪融化

D.

光合作用

4、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易得电子

B.第三周期

C.带负电荷

D.化学性质稳定

5、下列操作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应先检查该气体的纯度

B.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就可以

D.闻药品的气味时,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6、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质食品中含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B.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C.用洗洁精将盘子上的油洗掉,属于乳化现象

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2H

B.N2

C.O

D.Fe

8、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有毒且有致癌性的强氧化剂,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在实验室和工业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用于制造铬矾、火柴、铬颜料、电镀、有机合成等。

重铬酸钾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6

C.-6

D.+12

9、分析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0、工业上利用氨在催化剂(如铂、铑等)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反应来制备生产硝酸所需要的一氧化氮,其反应可表示为4X+5O2

4NO+6H2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物质只含氮、氢两种元素

B.X物质的化学式量为17g

C.该反应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液体

B.饱和溶液升温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C.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

16

13、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鉴定物质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所用到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肥皂水,振荡)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14、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明同学的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不发生反应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是可燃物燃烧反应中的催化剂

D.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

15、进入高原地区,人们一般会产生高原反应,出现缺氧的现象,这里的“缺氧”是指缺少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16、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质量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31∶44   D.10∶11

17、化学方程式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不符的是

A.氢气燃烧:

2H2+O2点燃2H2O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O2点燃Fe2O3

C.红磷燃烧:

4P+5O2点燃2P2O5

D.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O2点燃CO2

18、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分析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g碳与1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

B.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D.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10

反应后质量/g

X(待测)

26

2

12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8g   B.该反应可能属于氧化反应

C.物质丙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13∶6

20、某氧化物A2O3中(A代表某种元素),A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

24,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量为

A.27

B.78

C.113

D.102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题型注释)

21、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有害?

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家的恐慌。

据资料显示:

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利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乙烯利分子中一共含有_______个原子。

(2)乙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中的两项)

(3)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4)14g乙烯中含有________g碳元素

22、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粉用于制作烟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水通直流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空气中加热铜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烷(C4H10)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中国航天工程的大发展离不开化学科学的支持。

发射货运飞船由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液氧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氧气,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A、B、C、D之一)。

①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②变化过程中物质吸收能量③分子间的距离增大④由单个原子变成了分子⑤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④⑤

(2)火箭通过煤基航天煤油燃烧获得巨大能量,由此说明化学反应中______(填“一定”“不一定”之一)伴随着能量。

(3)该发动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CH3(CH2)nCH3+

O2

(n+2)CO2+(n+3)H2O,则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氧化”之一)。

(4)煤基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之一),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__(填“上排空气法”、“下排空气法”、“排水法”之一)。

25、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丹家们就开始了对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应用。

下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

(1)上述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O2、SO2、CO2三种气体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6、某钙片的主要成分为CaCO3,经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某病人每天服用该钙片5g,该病人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27、实验室中浓硫酸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写出具体过程):

 

(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多少克?

28、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溶质为H2SO4)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ZnSO4),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做的一个趣味实验,锥形瓶内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气球内盛有足量锌粒,将锌粒倒入稀硫酸中,至不反应为止。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该装置反应前后的总质量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之一)

(3)若产生的氢气全部逸出,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填“是”或“否”)。

(4)求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评卷人

得分

四、探究题(题型注释)

2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物质分离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氧化之一)。

不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可以通过F装置将其分离出来,F装置涉及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说出图F中的一条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加入药品之前,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通过加热制取少量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

30、下图是小明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1g以下用游码)。

(1)配制溶液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称量(量取)、________、装瓶存放等步骤。

(2)图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造成的结果是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_____(填“大”、“小”之一);E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应该称取NaCl的质量为________g

 

评卷人

得分

五、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3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    

(2)3个氧分子_______;

(3)4个镁离子___________;(4)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___;

32、从氧气、氢气、氮气、氧化铁、一氧化碳、碳酸钠六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一种可燃的单质__________;  

(2)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

(3)含三种元素的化合物__________;(4)碳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A

6、B

7、D

8、B

9、C

10、B

11、D

12、B

13、C

14、A

15、A

16、D

17、B

18、A

19、D

20、D

21、 5   13 纯净物化合物(填一项不得分;有错不得分) 6:

1  12

22、 2Mg+O2点燃2MgO  2H2O通电2H2↑+O2↑ 2Cu+O2△2CuO   2C4H10+13O2点燃8CO2+10H2O 

23、 D 一定 氧化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气,必须答出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才给分

24、 2NO+O2=2NO2 O2  升高   排水法

25、 SO2 2SO2+O2催化剂2SO3 SO2 

26、1.4

27、920g   40g 

28、 产生气泡(气体)或锌粒减少或气球变大等 不变   是  0.2g

29、 锥形瓶  分液漏斗(有错别字不得分) 2H2O2MnO22H2O+O2↑ 分解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MnO2    过滤(有错别字不得分)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下端没有贴近烧杯内壁(说明:

填两条的,两条都对得1分,不管填几条,只要有错就不给分)  2KClO3

2KCl+3O2↑ 【答题空10】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导气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锥形瓶的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A    D

30、 计算  溶解  AB 小 加速溶解(搅拌、充分溶解、均匀溶解都不得分)  2.5 

31、 2H 3O2  4Mg2+ 

  Al2O3

32、 H2  Fe2O3  Na2CO3  CO32-

【解析】

1、试题分析: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合理开发洁净能源;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故选B.

考点:

环境保护

2、试题分析:

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正确;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2×2÷60×100%=40%,错误;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正确。

故选C

考点:

物质的分类、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A、天然气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C。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电子,正确;

B、该原子电子层数是3,所以位于第三周期,正确;

C、该微粒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带正电荷,错误;

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是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

故选C。

点睛: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是电子,大于4个易得电子,等于8个是稳定结构。

5、A、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正确;

B、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不放回原瓶,否则造成药品污染;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错误;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错误。

故选A。

点睛: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是这样的:

首先也要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液体的部位加热。

需要注意的是:

1.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

2.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

3.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4.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

6、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正确;

B、香烟中的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和放射性物质,有害气体等不会被过滤嘴吸收,正确;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所以可充灌在食品包装袋内延长保质期,错误。

故选B。

7、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2H表示2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和元素,错误;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错误;

C、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错误;

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正确。

故选B。

8、重铬酸钾(K2Cr2O7)中K为+1价,O为-2价,设Cr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

(+1)×2+2x+(-2)×7=0,解得x=+6。

故选B。

9、试题分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考点: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构成

10、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0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氢原子,则X化学式为NH3,所以X物质只含氮、氢两种元素,正确;

B、化学式量的单位为“1”,不是“g”,错误;

C、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11、A、广义的溶液可以为气态、液态或固态,例如空气可以看做溶液,错误;

B、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对于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时,不饱和溶液能变成饱和溶液,错误;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还可以溶解其它溶质,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正确。

故选D。

12、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2C2H2+5O2

 4CO2+2H2O,由方程式可知:

A、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错误;

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正确;

C、该反应是甲物质(乙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2×2+1×2):

5×(16×2)=13:

40,错误。

故选B。

13、A、硬水与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正确;

B、水与双氧水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泡产生的为双氧水,无明显变化的为水,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氮气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都立即熄灭,不能区别出两瓶气体,错误;

D、食盐水与蒸馏水分别进行加热蒸发,蒸发时留有固体物质的为食盐水,无明显固体物质的为蒸馏水,正确。

故选C。

14、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不发生反应,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但是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错误;

C、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错误;

D、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错误。

故选A。

15、产生高原反应,出现氧气不足,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A。

16、根据“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

22”,则假设C、D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a、22a,设生成8.8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x,

2A+5B=2C+4D

18a  88a

x     8.8g

 

x=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8.8g-2.6g=8g,则B与D的质量比为8g:

8.8g=10:

11。

故选D。

17、A、氢气燃烧生成水,方程式正确,不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错误,可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正确,不选;

D、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正确,不选。

故选B。

18、A、据碳与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可知:

碳、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

8:

11,即3g碳与8g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