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937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docx

人教版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18讲菱形与矩形

第21讲菱形与矩形

考点·方法·破译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运用它们进行计算与证明;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运用它们进行计算与证明;

3.理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并会应用.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PBC和△Q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P在矩形上方,点Q在矩形内.

求证:

PA=PQ.

 

【解法指导】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如下:

(1)在同一三角形中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在不同三角形中可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

⑶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与直角三角形谢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证明;

(4)利用特殊四边形的边与对角线的关系证明等.

证明:

∵四边形ABCD为矩形,△PBC、△QCD都是等边三角形

∴BA=CD=CQ,∠PBA=30°,BP=CP,∠DCP=∠BCQ=30°,∴∠PCQ=30°

在△ABP和△QCP中BA=CQ,∠ABP=∠QCP,BP=CP

∴△ABP≌△QCP,∴PA=PQ

【变式题组】

0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AE=AD,DF⊥AE与F,连接DE.求证:

DF=DC.

02.如图,矩形ABCD中,DP平分∠ADC交BC于点P,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P点处,且使它的一条直角边过A点,另一条直角边交CD于E.

找出图中与PA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0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AE平分∠BAD交BC于E,∠CAE=15°,求∠BOE的度数.

【例2】已知: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D边上,AE>DE,BE=BC,点O是线段CE的中点.

⑴试说明CE平分∠BED;

⑵若AB=3,BC=5,求BO的长;

⑶在直线AD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B、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如果存在,试画出点F的位置,并作适当的说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⑴∵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CE=∠DEC.

又∵BE=BC,∴∠BCE=∠BEC.∴∠BEC=∠DEC,∴CE平分∠BED.

⑵在Rt△中,AB=3,BE=BC=5,∴AE=4.

在Rt△CDE中,CD=3,DE=1,∴EC=

在Rt△BOC中,BC=5,CO=

,∴BO=

.(注:

此处用面积法求BO也可)

⑶在直线AD上存在点F,使得以B、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延长ED至F,使得EF=BC,此时四边形BCFE是菱形.

∵AE>DE,∴BE>CE,

因此在EA的延长线上不存在点F,使得四边形BCEF为菱形.

【变式题组】

0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菱形OABC的对角线OB在x轴上,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上,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错误!

未指定书签。

02.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1.固定△ABC不动,将△DEF进行如下操作:

⑴如图1,△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即D点在线段AB内移动),连接DC、CF、FB,四边形CDBF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但它的面积不变化,请求出其面积;

⑵如图2,当D点移到AB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CD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例3】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D=12,AB=5,P是AD边上任意一点,PE⊥BD,PF⊥AC,E、F分别是垂足,则PE+PF=__________.

【解法指导】因为P是AD上任意一点,故想求出PE、PF长的具体数据是不可能的,从特殊位置考虑,当P与A重合时,PE+PF就等于点A到BD的距离,

因而只需要求出A到BD的距离,事实上利用面积法可以证明下列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解:

如图,过A作AG⊥BD于G,∵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腰上的高.

∴PE+PF=AG.Rt△ABD中,AD=12,AB=5,BD=13.S△ABC=

AB•AD=

BD•AG,∴AG=

,∴PE+PF=

.错误!

未指定书签。

【变式题组】

01.⑴观察与发现:

讲矩形纸片AOCB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点B落在点B'处(如图1),折痕为EF.

小明发现△AEF为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

⑵实验与应用:

以点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矩形的边OC、OA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若顶点B的坐标为(9,3),

请求出折痕EF的长及EF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02.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到B'的位置,AB'与CD交于点E.

⑴试找出一个与△AED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⑵若AB=8,DE=3,P为线段AC上的任意一点,PG⊥AE于G,PH⊥EC于H,试求PG+PH的值,并说明理由.

 

【例4】如图1,在△ABC中,点P为BC边中点,直线a绕顶点A旋转,若B、P在直线a的异侧,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连接PM、PN;

⑴延长MP交CN于点E(如图2).①求证:

△BPM≌△CPE;②求证:

PM=PN;

⑵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点B、P在直线a的同侧,其他条件不变,此时PM=PN还成立吗?

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⑶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与BC边平行的位置时,其他条件不变.

请直接判断四边形MBCN的形状及此时PM=PN还成立吗?

不必说明理由.

【解法指导】

⑴证明:

①如图2,∵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BMN=∠CNM=90°,∴BM∥CN,∴∠MBP=∠ECP,

∵P为BC的中点,∴BP=CP,又∵∠BMP=∠CPE,∴△BPM≌△CPE,

②∵△BPM≌△CPE,∴PM=PE,∴PM=

ME,∴在Rt△MNE中,PN=

ME,∴PM=PN;

⑵成立,如图3,

证明:

延长MP与NC的延长线相较于点E,∵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BMN=∠CMN=90°,∴∠BMN+∠CNM=180°,∴BM∥CN,∴∠MBP=∠ECP,

∵P为BC的中点,∴BP=CP,∵∠BPM=∠CPE,∴△BPM≌△CPE,

∵PM=PE,∴PM=

ME,则在Rt△MNE中,PN=

ME,∴PM=PN.

⑶四边形MBCN是矩形,PM=PN成立.

【变式题组】

01.如图,一副三角板拼在一起,O为AD的中点,AB=a.将△ABO沿BO对折于△A’BO,M为BC上一动点,则A’M的最小值为________.

 

02.如图1,P是线段AB上的一点,在AB的同侧作△APC和△BPD,使PC=PA,PD=PB,∠APC=∠BPD,连接CD,

点E、F、G、H分别是AC、AB、BD、CD的中点,顺次连接E、F、G、H.

⑴猜想四边形EFGH的形状,直接回答,不必说明理由;、

⑵当点P在线段AB的上方时,如图2,在△APB的外部作△APC和△BPD,其他条件不变,⑴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说明理由.

⑶如果⑵中,∠APC=∠BPD=90°,其他条件不变,先补全图3,再判定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03.如图所示,一根长为2a的木棍(AB),斜靠在与地(OM)垂直的墙(ON)上,设木棍的中点为P.

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

⑴请判断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是否变化,并简述理由;

⑵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最大?

简述理由,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BAE=30°,AB=

,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1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BC的长为()

A.

B.2C.3D.

02.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OC=45°,OC=

,则点B的坐标为()

A.(

,1)B.(1,

)C.(

+1,1)D.(1,

+1)

03.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E沿线段DE翻折,使点A落在边BC上,记为A’,若四边形ADA’E是菱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是△ABC的中位线B.AA’是BC边上的中线

C.AA’是BC边上的高D.AA’是△ABC的角平分线

04.如图,菱形ABCD中,∠B=60°,AB=2,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EF、AF,则△AEF的周长为()

A.

B.

C.

D.3

 

05.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大家在一张长12cm、宽5cm的矩形纸片内,折出一个菱形.甲同学按照取两组对边中点的方法折出菱形EFGH(见方案一),

乙同学沿矩形的对角线AC折出∠CAE=∠DAC,∠ACF=∠ACB的方法得到菱形AECF(见方案二),请你通过计算,比较这两种折法中,菱形面积较大的是()

A.甲B.乙C.甲乙相等D.无法判断

 

06.在矩形ABCD中,AB=1,AD=

,AF平分∠DAB,过C点作CE⊥BD于E,延长AF、EC交于点H,

下列结论中:

①AF=FH;②BO=BF;③CA=CH;④BE=3ED,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

 

07.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则CE的长为__________.

08.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CD=6,则AF=____________.

 

09.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止问题的国际性标志.将宽为1cm的红丝带交叉成60°角重叠在一起(如图),则重叠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cm.

 

10.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其长AD为a,宽AB为b(a>b),在BC边上选取一点M,将△ABM沿AM翻折后B至B’的位置,

若B’为长方形纸片ABCD的对称中心,则

的值是__________.

 

11.一种千斤顶利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图,其基本形状是一个菱形,中间通过螺杆连接,

转动手柄可改变∠ADC的大小(菱形的边长不变),从而改变千斤顶的高度(即A、C之间的距离).

若AB=40cm,当∠ADC从60°变为120°时,千斤顶升高了多少?

=1.414,

=1.732,结果保留整数)

12.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D在OC边上,以AD为折痕,将△OAD向上翻折,点O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

若△ECD的周长为2,△EBA的周长为6.

⑴矩形OABC的周长为_______;

⑵若点A坐标为(

,0),求线段A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13.如图,△ABC中,∠ACB=90°,AC=BC,ME⊥AC,MF⊥BC,D是AB的中点.求证:

△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4.如图,矩形ABCD中,AC=2AB,O为AC的中点,延长AB到E,使BE=AB,连接EO并延长交BC于F,交AD于M.求证:

四边形AFC

M是菱形.

 

15.如图,矩形ABCD,E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CE=CA,F是AE的中点.求证:

DF⊥BF.

 

16.如图1,在△ABC中,AB=BC,P为AB边上一点,连接CP,以PA、PC为邻边作□APCD,AC与PD相交于点E,已知∠ABC=∠AEP=α(0°<α<90°).

⑴求证:

∠EAP=∠EPA;

⑵□APCD是否为矩形?

请说明理由;

⑶如图2,F为BC的中点,连接FP,将∠AEP绕点E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MEN(点M、N分别是∠MEN的两边与BA、FP延长线的交点).

猜想线段EM与E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取一点P,作PA⊥x轴,垂足为A,作PB⊥y轴,垂足为B,且矩形OAPB的面积为

,则这样的点P共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02.如图,在菱形ABCD中,∠A=110°,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EP⊥CD于点P,则∠EPC=()

A.35°B.45°C.50°D.55°

 

03.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米,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9米停下,则微型机器人停在_____点.

0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长方形O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15,6),直线y=

x+b恰好将长方形OABC的面积两等分,那么b=_________.

 

05.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8,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06.Rt△ABC中,∠BAC=90°,AB=3,AC=4,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B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07.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AE⊥BD,垂足为E,BC=

且∠ADB=30°,则△ECD的面积为_________.

 

08.动手操作:

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_.

 

09.已知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两顶点A、B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C在第一象限,连接OC,则OC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多边形OABCDE的顶点坐标分别时O(0,0),A(0,6),B(4,6),C(4,4),D(6,4),E(6,0).

若直线l经过点M(2,3),且将多边形OABCDE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BD=2,E、F分别是AD、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

⑴求证:

△BDE≌△BCF;

⑵判定△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⑶设△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

 

 

12.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中,M为边AB的中点,且MC=MD,分别过C、D的垂线,设两条垂线的交点为P.求证:

∠PAD=∠PBC.

 

1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中,∠ABC=∠AED=90°,∠BAC=∠EAD,F是CD的中点,求证:

BF=EF.

 

14.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E、F分别是AC、AB边上的点,且∠ABE=∠ACF,OQ⊥AB,OP⊥AC.求证:

DP=DQ.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为边OB的中点.

⑴若E为边OA上的一个动点,当△CDE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的坐标;

(温馨提示:

如图,可以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CD’与x轴交于点E,此时△CDE的周长是最小的.这样,你只需求出OE的长,就可以确定点E的坐标了.)

⑵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当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F的坐标.

 

16.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y=-

x+b交折线OAB于点E.

⑴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

⑵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A1B1C1,

试探究O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17.⑴操作发现:

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且点G在矩形ABCD内部.

小明将BG延长交DC于点F,认为GF=DF,你同意吗?

说明理由.

⑵问题解决:

保持⑴中的条件不变,若DC=2DF,求

的值;

⑶类比探求:

保持⑴中的条件不变,若DC=nDF,求

的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