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383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体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总体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总体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总体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总体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体测量方案.docx

《总体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体测量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体测量方案.docx

总体测量方案

总体施工测量方案

—、工程概况

湖北省娜县(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起于鄂豫省界鹑鸽峪,经娜县刘洞、谭山、白桑关镇,在娜县杨溪铺镇跨汉江,后经娜县青山、茶店镇,终点位于十堰市茅箭区,设互通对接汉十高速公路,路线全长66.945km。

本标段为第十合同段,起讫里程桩号为K55+00OK62+230,路线全长7.23km。

本标段路线起点位于十堰市员E县青山镇武家沟,设左家沟大桥,穿过青山镇九里岗,设九里岗分离立交(主线下穿),设

柯家坡隧道,接皮家沟大桥,设鸭子河大桥跨鸭子河,于园岭小学处设罗溪沟大桥,接平地院隧道,终于平地院隧道洞身K62+230处,接第十一合同段,其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路基挖方

万R1

128.68

路基填方

万m3

127.64

桥梁

m/座

1437.58m/4

隧道

m/座

2606m/2

均为分离式隧道

通道

5

人行/汽车通道

涵洞

6

盖板涵5道,圆管涵1道

立交

1

分离式立交

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

80km/h;

路基宽度:

24.5m;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一I级;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和路基1/100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4、〈〈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三、主要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设备

3.1、主要测量人员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仪器编号

仪器精度

1

全站仪

LeicaTC402

761031

士2",

2mm+2ppm

2

全站仪

SOKKIASET2X

101880

士2",

2mm+2ppm

3

水准仪

LeicaNA2

518080

士0.7mm/km

4

水准仪

LeicaNA2

5589449

士0.7mm/km

5

水准仪

苏』DSZ2

217469

士0.7mm/km

四、测量控制方案及作业流程

4.1、首级控制网资料

4.1.1平面坐标和周程系统

我标段使用的测量成果由业主委托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提供,

其交桩测量点作为我标段的施工测量首级控制网点,成果中平面坐标成果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3°、中央子午线为11100'00〃、高斯投影面300米的坐标系,高程成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系统。

4.1.2、交桩控制点成果

点名

横坐标

纵坐标

方位角

标高

备注

m

m

O

m

YS157

3623850.9690

489227.3064

362.5942

一级平面,四等局程

YS158

3623289.1430

489285.0490

405.0974

一级平面,四等局程

YS159

3622944.9470

489306.1420

412.6856

一级平面,四等局程

YS160

3622209.0360

489109.4869

408.751

一级平面,四等局程

GPS60

3621837.6510

488795.1150

410.364

四等平面,四等局程

YS109

3621744.1810

488462.2444

375.8877

一级平面,四等局程

GPS61

3621396.1520

488194.0360

419.536

四等平面,四等局程

GPS26

3618870.4270

488126.7920

390.528

一等平面,一等局程

GPS62

3618571.0900

487944.7070

372.682

一等平面,一等局程

GPS27

3618571.0900

487944.7070

333.531

一等平面,一等局程

4.2、测量控制方案

经过复测满足规范要求,并由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的交桩测量点,作为我标段的首级控制网点,组成首级控制网。

4.2.1、交桩测量点复测方法

平面坐标的复测工作按照一级导线的技术要求执行,外业导线测量构成附合导线。

外业导线观测结束后,现场检查记录手簿,无误后进行内业平差计算,核对成果资料。

高程的复测工作按照四等水准的技术要求执行,外业水准测量构成附合水准路线。

外业水准观测结束后,现场检查记录手簿,无误后进行内业平差计算,核对成果资料。

整理交桩测量点复测报告,上报监理单位批复。

一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等级

导线

长度

(km)

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

(")

测距中

误差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

合差

(")

相对

闭合差

2"级

仪器

一级

4

0.5

5

<15mm

1/30000

2

10Vn

<1/15000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等级

每千米高

差中差

(mm

路线长

度(km)

水准仪

型号

水准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mm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VL

四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等级

前后视距

较差(m

前后视距较

差累计(m

水准仪

型号

视线离地面最底

高度(m

黑红面读数

较差(mm

黑红面所测局差

较差(mm

四等

5

10

DS3

0.2

3.0

5.0

为了满足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我标段将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逐步加密控制点,以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测量放样的需要。

同时,将按规定要求,六个月复测平面控制,三个月复测高程控制,并上报监理。

为满足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视情况在首级测量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控制测量。

技术要求同以上列表,导线加密测量时,根据现场首级控制点的通视情况,选择好两对已知边,组成附合导线;如果由于现场地形、地物的限制,不能找到两对已知边,则组成闭合导线同时,首级控制点构成的已知边中,其坐标反算距离和实际距离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防止因已知点误差而引起的构筑物“错牙”和“揣手”现象的出现,在导线测量计算中选择固定一个已知点和固定此已知边方位角的方法,计算加密点坐标。

4.3、测量作业流程

不合格

 

五、测量作业内容及精度要求和放样方法

测量放样原则是:

平面位置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高程采用水准测量放样,部分能达到精度要求时,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放样。

直线段放样时,采用局部施工坐标系放样。

施工测量采取三级复核制,即

(1)、数据复核:

由各队测量小组进行数据计算,然后交由项目部测量队至少两个人进行独立复核,签字确认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签认。

再将此数据下发作业队,作为以后施工放样的依据。

(2)、放样复核:

由作业队先行放线,之后报项目部测量队进行

复测,无误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部工序。

(3)、放样过程复核:

在施工放样测量过程中,要做到:

报数要响亮、输入后要复述、放样点要量测,保证做到:

报数无误、输入无误、所放点位无误。

确保测量工作万无一失。

(4)、放完线后数据复核:

放完线后,要由专人对当天放线原始记录进行复核,以防止发生数据抄错和输入错误。

(5)、原始资料、测量手簿要填写完整、签字齐全,保存完整,及时存档,备查。

5.1、路基施工放样及控制方法

5.1.1、路基纵断面测量

路基纵断面放样的中线偏位允许误差为50mm路面的中线偏位允许误差为20mm路基纵断面高程允许误差为+10mm^-15mm路面纵断面高程允许误差为士10mm

清表后应立即恢复路基中心桩,并设置指不■桩将路基各层标周测

放到指示桩上,并定期进行复核。

中心桩桩距在直线段为20m曲线

段为10m平、竖曲线起迄点和地形变化点加桩,曲线半径较小处加密为5m

5.1.2、路基横断面放样

路基横坡允许误差为士0.3%,路基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路面横坡允许误差为士0.15%,路面宽度允许误差为士20mm

根据图纸上给的曲线要素表放出路基的中桩与边桩,再根据填筑高度与放坡系数确定路基的宽度,路基放样宽度=设计路面宽度+填筑高度X放坡系数+0.5m。

按路面的设计标高,推算出路面各层位标高

及路基顶面设计标局,确定路基挖填周度,在边桩位置设立指不■桩,并将路基、路面各层位标高测放到指示桩上,并定期进行复核。

同时须做好原泥面标高、清表压实后的地面标高及清淤路段清淤前后的标高,其中原泥面标高测量,一个横断面测5点,两侧路肩、坡脚及路中,在施工时要保护好中桩及边桩。

5.2、桥梁施工放样及控制方法

5.2.1、桩基施工测量放样

利用已有的施工控制网及加密导线,采用全站仪运用极坐标方法进行放样,利用就近的导线点对桥墩孔桩进行定位,放出桩中心及护桩,护桩要设于利于保护、施工方便的位置,(详见孔桩放样示意图)

孔桩放样示意图

控制点.二(后视)

孔桩护桩布设示意图

定出孔桩位置,待护筒埋设到位后,用水准仪将标高抄测至护筒顶,根据此标高反算出孔桩下钻深度。

在孔桩钻进过程中,要对护筒顶标高进行复测,并用测绳随时量测下钻深度,以防止超钻和欠钻

由于测绳极易变形,测绳上的计数不能作为控制桩长的依据,只能采用标定合格的钢尺量出来的数据才能采用并作为控制桩长的依

据。

5.2.2、承台施工测量放样

因为承台大部份在原地面以下至少3m,不能直接用现有导线进行放线,采用在基坑边上稳定的地方设置监时转点,用其及已有的导线进行施工放样。

临时转点的施测原则:

角度采用盘左、盘右作不少于三测回,超差重测,将所测值取中值,作为结果参于计算。

距离采用盘左、盘右

要与控制导线闭合成环,统一施测,整体平差后方可使用。

承台施工放样,承台放样分为基坑开挖及承台施工两个阶段,按如下方法进行控制:

(1)、承台基坑开挖阶段放线,这个阶段不要特别精确,可以放出四个外侧孔桩即可进行定位,并及时引测出护桩,由此控制开挖。

(2)、承台施工放样:

基坑开挖到位后,要重新对承台进行精确放样,以保证承台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的准确就位,此时要放出承台的结构边线的四个角点,并引出300线(距承台结构边30cm)以方便控制及质检进行检查,此外还要引出护桩,随时对施工部位进行校正。

(3)、承台标高控制:

其标高可以直接用水准仪根据就近的水准点进行测量。

孔桩高程传递测量方法

测绳

 

 

承台基坑开挖放线示意图

承台允许偏差见下表

轴线偏位

15mm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

2点

顶面局程

土20mm

水准仪:

检查5处

5.2.3、立柱施工测量放样

立柱允许偏差见下表

轴线偏位

10mm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

2点

柱(墩)顶局程

土10mm

水准仪:

测量3处

桥墩施工放线,只需在承台上放出桥墩纵、横轴线的“十”字线及护桩即可,可直接利用施工导线点就可以进行施测。

护桩采用水泥钉,将其打入承台碌里。

在桥墩施工中,尤其是在钢筋绑扎及立模中,要随时进行其垂直度检查,可用不少于5kg的重型垂球吊线量测,以保证桥墩的垂直度。

桥墩垂直度控制示意图

(2)、桥墩标高测量方法:

因为桥墩本身比较高,直接利用水准仪量测比较因难,要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标高传送,将标高引测至墩顶,要以采用如下两套方案进行标控制:

方案一、采用钢尺进行配合水准仪进行量测(钢尺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图:

方案二:

采用全站仪采用三角高程进行标高传递,其方法如下图所示

墩帽标高直接用水平仪采用不等视长的方法测量(详见后附图)

用钢尺配合水准仪控制墩顶标高施测示意图

承台

 

墩顶帽不等距水准测量示意图

注:

1、高差计算:

水准仪在A墩:

高差△hl-(a+il)-Cb+i2)

水准仪在B嫩:

高差△h2=(a,+技)-(b*+i2)

(△hl+2Xh2)/2-[(a+il)~(b+i2)+(a"+i2)-(b'+U)]/2-I(a-b)+(af-bT)]/2

LA、B墩冰准确性仪必须是同一台水准仪,才能消除水准仪水准轴和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桥墩支撑垫石及锚栓孔测量放线方法:

桥墩的测量控制方法相同,不再重述。

5.2.4、盖梁施工测量放样

盖梁允许偏差见下表。

轴线偏位

10mm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

2点

柱(墩)顶局程

土10mm

水准仪:

检查3〜5点

现浇盖梁主要控制沿桥向轴线及跨径,施工前从控制点在作好的立柱面放出盖梁的纵横轴线,在盖梁底模铺设好后,用全站仪直接将盖梁的控制轴线测放在底模上,然后将盖梁腹板线测出。

严格控制盖梁的平面尺寸和标高。

并将控制点放样复核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好资料,

然后将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做成成果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经复

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2.5、支座安装的施工测量放样

通过桥轴线在墩顶放出的方向线及墩、台中心点间距经设计里程调整后所得的中心点位,即可在墩顶定出墩、台纵、横中心线,并在墩的四边标板上固定。

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图要求定出支座中心线,且用墨线标出,作为安装支座底板的依据。

5.2.6、梁、板安装施工测量放样

梁(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梁、板顶面纵向局程

+8mm-5mm

水准仪:

抽查每孔2片,每片3点

现浇盖梁碌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在盖梁的顶面根据设计图纸及平面

控制点,利用全站仪放出梁板的纵向中心线以及横向端头线,并将控

制点放样复核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好资料,然后将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做成成果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经复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2.7、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施工测量放样

复合桥面混凝土铺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厚度

+10mm-5mm

对比桥面浇筑前后标高检查每100m查5处

横坡

土0.15%

每100m检查3个断面

 

混凝土防撞栏浇筑允许偏差见下表

平面偏位

4mm

经纬仪、钢尺拉线检查:

每100m检查3处

采用坐标法和常规测设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控制。

首先根据设

计提供的坐标点设立坐标控制网(主要控制中线和边线),测设主要内容为直线和曲线的起讫点,然后用常规测设方法按照施工需要放出线

上各点,直线用通视法,曲线用极坐标法或支距法。

施工中,配备专

业、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灵活运用切实有效的测量放样方法,确保准

确无误。

并将控制点放样复核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好资料,然后将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做成成果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经复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3、隧道施工放样及控制方法

5.3.1、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洞外点位布设

施工时通过洞外加密精测点,采用附和导线形式,每个洞口设三个控制点。

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

洞口

导线点位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

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作基准点,进行测量及平差计算。

洞内导线测量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是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布设点为起始点,沿隧道两侧分别设置支导线连接后形成闭合导线闭合于洞外高级点。

导线边长根据实际施工条件直线段为100m曲线段不宜小于70m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

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早上、傍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易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

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

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平差计算。

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宜每50m~100m设置一个,如特殊需要时还可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为闭合水准线路,闭合于洞外水准控制点。

加密水准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控制。

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并定期进行复测。

5.3.2、隧道放样测量

开挖

开挖前应校核中线点,并在开挖断面上标出设计断面轮廓线。

开挖工作完成应及时测量超欠挖并绘出断面图。

隧道开挖在曲线段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及高程的放样。

开挖断面成形后,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断面进行检查,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

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时,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直线地段宜采用正倒镜延伸直线法。

初期支护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加工的钢支撑定位放样。

把拱顶高程和起拱线高程以及隧道中线在实地上测设出来,控制钢拱架两侧拱脚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红油漆标定记号并对本工序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

二次衬砌施工测量

校核厂家预制的台车,台车制作半径与隧道二次衬砌断面内轮廓半径是否相符合,经过检查调试达到设计要求为准。

二次衬砌台车就位定位可采用坐标放样方法把隧道中心线在实地上测设标定出来,严格控制台车所在的平面和高程确保隧道设计净空,放样点间距应与模板台车长度一致。

5.4、箱、管涵施工放样及控制方法

根据涵洞施工设计图表给出的涵洞中心里程,首先应放出涵洞轴

线与路线中线的交点,然后根据涵洞轴线与路线中线的交角,再放出涵洞的轴线方向。

当涵洞位于路线直线上时,依据涵洞所在的里程,白附近的公里

桩、百米桩沿轴线方向量出相应的距离,即可得涵洞轴线与路线中线的交点。

如果涵洞位于路线轴线上时,则用测设曲线的方法定出。

六、路基监测及隧道沉降观测

6.1、路基监测

6.1.1、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仪具名称

适用范围

监测目的

水平位移监测

全站仪

边桩

深路堑、高路堤

观测地表变形发展情况

垂直变形监测

水准仪

边桩

沉降观测

水准仪

沉降板

高路堤

工后沉降监控

6.1.2、监测手段

采用全站仪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水准仪进行垂直位移监测。

采用标

桩、直尺或裂缝计观测地表裂缝发展情况

6.1.3、监测网布置原则

监测横断面一般设置在控制性横断面处,监测横断面间距100〜

200m,宜结合地质钻探设置。

监测横断面于路堑坡顶(夕卜5m、10m、15m)各级边坡平台、于坡脚处设置位移边桩进行位移观测,三级边坡于坡顶、四级边坡于2级边坡平台路堑坡顶设置进行深层位移观测。

6.1.4、监测时间及频率

边坡监测工作时间主要为施工期和公路运营初期,总监测时间应为边坡开挖至公路建成通车运营一年。

监测频率还应当与施工和降雨量相适应,在雨季、边坡开挖(爆破)

期间和已出现变形破坏时应加密观测。

连续3日降雨量大于50mm/

日时,应连续观测3次,间隔时间不大于2天。

(边坡变形速率加大或出现异常变化,需缩短观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

6.2、隧道监控量测

洞口浅埋地段监控点布置断面图

1、沿衬砌中线每2〜3m一个测点

2、监测工具:

水平仪、水准仪。

3、监测频率:

开挖面前>30m,1次/2天;开挖面前后<30m,2次

/1天;

开挖面后30〜80m,1次/2天;开挖面后>80m,1次/7天。

围岩监控量测

施工中会遇到断层、突泥、涌水、软弱破碎带、瓦斯等不良地质条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可以做到有备无患,沉着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实施地质超前预报,加强对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状态的监测,及时获取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信息,不断修正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法,及时将地质病害消除在萌芽状态中,确保隧道顺利安全施工。

洞内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

施工阶段地质勘察和围岩级别判断主要根据掌子面的观察进行,

由经验丰富的地质工程师通过洞内观察,掌握地质状况,判定围岩级别,及时进行围岩级别变更,确定支护效果及决定支护参数,要求绘制掌子面观察(素描)图,进行摄像等,观察中应具体地记录以下各项:

(1)地质状况及分布、性质和掌子面白稳性;

(2)围岩地软硬、裂隙间距及方向等围岩状态;

(3)断层地分布、走向、粘土化程度等;

(4)涌水地点、涌水量及其状态;

(5)软弱层的分布;

(6)其他。

监控监测

(1)现场量测应及时根据量测数据绘制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及拱顶下沉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图

(2)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选择与实测数据拟合好的函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值。

(3)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应根据开挖工作面的状态,净空水平

收敛值及拱顶下沉量的大小和速度综合判定。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收敛见〈〈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布置图》中说明,当速度位移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相对位移值已接近表中的规定数值,或者支护混凝土

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用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

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

变形

基本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隧道围岩变形速度有明显减缓趋势。

b)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

于0.15mm/d;

c)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总变形量,已达预计总变形量的80%以上;

d)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发展。

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围岩变

形无收敛趋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允许施作二次衬砌,或者根据要求采用加强衬砌,及时施工。

在洞口浅埋地段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

6.3、监测资料整理

每次观测时做好完整、准确的记录,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成

果,并定期报监理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作为估算确定填砂路堤/

二灰路堤填筑高程、计算沉降土方、推算工后沉降量的依据。

沉降观

测资料在竣工验收时作为必须的资料并移交相关部门

6.4、监测资料的整理

监测资料应及时进行整理,根据监测资料,及时绘制沉降曲线及图

表,发现沉降速率异常时,应及时报告业主、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并加密观测。

竣工验收时沉降监测点及监测资料移交有关部门。

七、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对于一个工程而言,保证施工测量放样的精确是保证该工程施工质量的最基本要素。

本工程的路线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