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663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读会写9个一类字,理解由9个一类字组成的词语。

抄写课后第三题中的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写出你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精心呵护的心情,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读课文,了解“我”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珍珠鸟又是怎样渐渐信赖“我”,以至达到美妙境界的。

4.理解课文最后“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精读第4到6自然段,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精心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难点:

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人鸟相依相亲的感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预习,重点指导学困生,指导其掌握关键生字的书写,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做好课前预习。

2.通过默读、圈画、简单写感受、同位互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精心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3.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围绕这句话开展体验式阅读。

4.老师启发下,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人与动物相依相亲、友好相处的事例,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写下来。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准备:

1.设计预习单;

2.制作教学课件;

3.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调整教案

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揭题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里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位画家。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真切感受到鸟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从而激起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与写

(1)同位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2)展示预习单上难写的字,由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

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1)同位交流你自学到的生词。

(2)比赛认读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

课件出示:

 愈发陪伴伏案猜想生怕神气十足

拨开淘气扭动推动信赖不由自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情况。

课文共有7段,请7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现场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2.指名读书。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的学习姿势。

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

3.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从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感悟人鸟之情

过渡:

作者喜爱珍珠鸟,鸟儿也不再害怕作者,甚至趴在作者肩头睡着了,作者到底有多爱珍珠鸟,才赢得鸟儿如此的信任呢?

作者哪些字句中透出对珍珠鸟的喜爱,他又为鸟儿做了些什么?

1.默读1——3段,用    画出能体现作者喜爱鸟的句子;用()标出作者为鸟儿做的事。

(1)学生出示重点句子:

①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

笼子里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②我把它挂在窗前。

一盆吊兰……

③三个月后,那愈发……正是这个小家伙!

(2)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3)从“三个月后”、“我猜到”、“拨开”等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作者的悉心呵护及用心良苦)

(本节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领会作者对珍珠鸟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因为有了作者的付出,才有了下文与珍珠鸟相亲相依的感人场景。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感悟人鸟之情

正是作者对鸟的喜爱,对鸟儿的理解、用心良苦。

鸟不怕人了,逐渐信任人了。

这只鸟儿是如何一步步和作者实现“亲近”的呢?

2.精读第4段,边读边想,鸟儿是怎样一步步走近作者时,作者都是怎样表现的?

(1)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现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起先、随后、一会儿、渐渐的、后来)

(2)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他看到“我”不屈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3)这时,珍珠鸟与作者的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

你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吗?

(4)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吧。

(学生读一遍书应有一遍的收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读书,反复读,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3.课文5、6段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读读这两段,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说出你的发现吧!

学生交流

(1)“再三呼唤”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2)“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教师小结:

读书一定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细心体会,如课文中的“竟”、“居然”这些词语,表现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让我们把这一段读一读。

(读书是一种情感的表露,表达着一个学生对所读句子的一种理解和情感,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学生真切体会到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信赖。

4.课文中的插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鸟相依的情景,看到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

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作者不由自主发出了什么呼唤?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吗?

师小结提升:

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一说。

(六)这篇课文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七)试着接触一种你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形影不离的新朋友,把这一过程写出作文记下来。

 

(八)板书设计

21.珍珠鸟

怕人——→熟悉——→放心——→信赖

珍珠鸟——————→信赖————————→“我”

抚摸←——不管它←——不惊扰←——优越的环境

附《珍珠鸟》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内容,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我会识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

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1.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2.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

例如:

愈发陪伴伏案猜想生怕神气十足

拨开淘气扭动推动信赖不由自主

三、我会动脑

1.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2.搜集几条关于鸟的诗句。

例如: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 

3.动物与人类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动物与人类是朋友,请以“保护动物、关爱动物”为主题创作几条宣传标语。

 

4.预习完本课后我的感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照料珍珠鸟以及珍珠鸟怎样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

学生在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紧紧抓住课文“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这个中心句,先让学生找出珍珠鸟一步步对作者产生信赖的句子,充分自读感悟,然后交流“珍珠鸟为什么会这么信赖作者”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弄懂这些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不足之处:

课文写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的。

特别是“人鸟相亲”这一感人画面,学生理解还不深刻。

教学建议:

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导学生扩展延伸:

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与鸟之间需要信赖吗?

他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从而使学生明白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对,才能互相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附送: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

预习提示:

本课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

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

同时,文本产生的特殊年代,还赋予了文本自身独特的人文内涵――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欠收,人们都期盼丰收年的到来。

因而,一场及时的大雪也给胶东半岛上的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和喜悦。

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万籁俱寂、咯吱、嗬、极目远眺、粉妆玉砌、掷雪球”10个生词,达到正确流利地认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知词意。

  2.学习书写“簌、籁”,做到写规范、正确,同时渗透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4.抓住描写雪后美景的语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精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谜语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万籁俱寂、咯吱、嗬、极目远眺、粉妆玉砌、掷雪球”10个生词,达到正确流利地认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知词意。

  2.学习书写“簌、籁”,做到写规范、正确,同时渗透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认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知词意。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

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

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

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

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课堂检测

理解课文内容,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2.抓住描写雪后美景的语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精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猜一猜?

  课件出示

  (谜语: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千万片,乱入梅花看不见。

二、出示课件,欣赏雪景

  说一说,欣赏了雪景,雪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认识这场雪的特点

 A.雪大。

  1.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学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雪大的句子,画上横线,然后组内交流。

  2.找得快的同学,尝试读一读,看能不能把雪下得大的气势读出来。

  3.汇报交流。

(以中等生、学困生为主)

  4.指导朗读。

 

(1)这么大的雪,作者是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感受到的?

(优等生)

       板书:

听、看

  

(2)雪花飘落,悄无声息,怎么能听到呢?

谁能通过朗读把山村夜静的特点表现出来。

(优等生。

评价后介绍方法,全班齐读)

  (3)指名朗读描写雪大的句子。

(中等生,学生评价)

  (4)为了把雪大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在朗读时应该突出哪些词语。

(学困生、中等生)

  (5)分男女生朗读。

   B.景美。

  1.出示课件:

   

(1)自主学习,找一找、画一画,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

   

(2)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2.自学。

  3.汇报交流。

(1)由中下生汇报,

(2)由优等生补充。

   

(1)“推开门……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

”(颜色美)

   

(2)“看近处……银球儿”(形态美、静态美、挖掘叠词、儿化音的妙用)

   (3)“一阵风……彩虹”(动态美)

  4.指导朗读:

  

(1)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怎样通过朗读,通过我们的声音表现出来?

  

(2)指名(优生)配乐朗读。

(评价)

  (3)拓展:

你还看到了雪后哪些壮丽景色?

  (4)全班朗读。

(师评价)

   C.人欢。

  这么美的景色,最喜欢的首先是孩子了,他们的心情如何?

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孩子们是快乐的,可是他们绝对不是最快乐的人,谁是最快乐的人呢?

读完了下面的资料你就知道了。

  出示补充资料: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并不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冰雪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

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师小结:

当时是1962年,我国接连几年遭受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农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如今,在这样的情况下,望着这一场及时的大雪,农民伯伯们看到这场雪,会说什么?

课堂检测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项做一做。

  1.写写本课学会的生字.

  2.仿照《瑞雪图》按照一定的顺序,以《丰收图》为题,写一段话。

课外作业

搜集资料,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依据。

(灵宝市第二小学彭卫芳)

下雪的早晨

预习提示:

本诗作者为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写于1956年。

艾青诗歌一贯的特点,即采用鲜活的口语入诗,看起来平易朴实,读起来顺畅和谐,是读者驰骋想像力和诱发思索的艺术载体。

这首《下雪的早晨》也具有这些特点。

在一个下雪的早晨,诗人假托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夏日里在林中无忧无虑地玩耍。

通过对这个小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纯真生活的期盼向往。

预习时注意:

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了什么?

人们常常在冬天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冬天,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慢慢地、静静地读,体会这首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

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2.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大诗人艾青的诗歌(板书课题“下雪的早晨”)

 2.课前,大家预习了诗歌,我们还进行了“走近艾青”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你对这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谈对艾青的了解。

(艾青的简单生平;他的诗歌的主要特点等等)

二、初读感悟

 1.你们愿意听老师来读一遍吗?

听完后,谈谈你有怎样的感觉。

 (出示画面配音乐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2.读同一首诗,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请大家再自由朗读一遍,说说你又什么感悟?

(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

以恰当的即时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读书的收获)

 3.承接学生的自由发言简单概括、板书。

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指名读)你们喜欢这个早晨吗?

(播放画面和音乐)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小节?

 2.请学生交流:

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雪世界?

 (学生发散思维,想像雪景。

通过画面和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静。

3.这个飘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它的静谧美好吧。

(训练朗读能力。

在有感情地朗读中陶冶情操。

 学习第二小节,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揣摩作者的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早晨,看着飞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绪飞到哪里去了呢?

请大家读读第2小节,想像诗人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学生自由读,想像画面,读后说说第2小节大意――引导学生说完整:

夏日树林里的早晨,一个小孩在捉知了,蚂蚱,玩得多高兴啊)

 2.诗人想到了一个在树林里玩耍的孩子。

请大家再来默读一遍第2小节,画出描述这个孩子的诗句。

指名读句子。

3.(出示画面)看,这个孩子从晨光里向我们走来了。

 大家再来自由读读描写孩子的诗句,请你静静地读,慢慢地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想像到的情景。

 (学生自由读描写孩子的句子,想像。

通过对重点语句反复朗读,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

4.(小结情景),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景展现出来?

(指名读)(引导评价朗读)

5.(出示四句话,师读)你觉得诗人还有哪些话没写出来?

(启发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怎么捉?

捉到了?

眼睛?

耳朵?

神态?

动作?

 你能替诗人接着这句话把他捉知了的情景往下说吗?

(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

6.刚才大家通过朗读和想像,对这个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天真活泼)

7.(播放课件音乐)谁来把第2小节连起来读读,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个孩子的可爱形象?

8.你认为这个小孩是谁呢?

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呢?

  (猜测这个孩子是谁,揣摩诗人情感。

诗人很渴望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也希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

  介绍背景:

这首诗写于1956年,当时艾青在事业上遭受挫折,婚姻和家庭也很不顺利,以至于他的心情非常压抑。

他多渴望拥有自由自在,纯真美好的生活啊。

所以看到眼前飘飞的雪花,他想到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那么地期盼美好纯真、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理解不能深入之时,以简练的语言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更深入,更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学习第三小节

 1.语言描述:

雪还下着,诗人还沉思着――虽然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虽然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着他,但我一直都记得他那鲜花一样的小脸和很轻很轻的歌声,想着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

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啊。

 2.齐读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再次与诗人的心灵交流吧。

(以既有的感情体验充满感情地朗读、背诵,对外抒发。

四、抒发情感,美读背诵

 1.(放音乐指导美读全文)指名读。

  (过渡)大家都读懂了诗人的心,你们愿意来抒发诗人的情吗?

请把这份情感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吧。

让我们再来朗读全诗。

(学生自主选择)

 2.这么美的语言,你愿意牢记下来吗?

请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背下来,和同桌一起分享。

(播放画面和音乐)

 3.指名背诵

五、创设情境,即兴创编

 1.大家背诵得多投入啊。

(示意看课件)在这个冬日的早晨,看着雪花飘落着,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模仿诗人,把你想到的事情创编成诗歌,抒发你的感情吧!

(发散思维,即兴创编。

激发创作欲望,唤起美好情感)

 2.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哪位小诗人愿意朗诵自己的作品?

(展示)

板书设计:

 下雪的早晨

   下雪————夏天的树林

      安静、洁白  小孩天真、活泼

           喜悦和期盼

课堂检测

 1、你认为诗歌中的小男孩写的是谁?

 2、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小时候的自己,请你写写小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

课外作业

1、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童年时的玩伴,请你写写两个好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2、如果你还有别的想法,大胆地写下你的想法。

 

灵宝市第二小学彭卫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