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527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docx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篇一: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思考、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题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突出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处理;让学生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

“想想做做”的习题,重点练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口算

400×2=100×9=200×5=6×300=53×2=

2.创设买书情境,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6×4=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笔算二位数乘一位数时,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一套书192元,李老师有800元钱,购买4套吗?

观察这道算式跟开始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现在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板书)192×4等于多少?

你能估计李老师的800元钱购买4套吗?

这道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列式,尝试计算。

并说一说这道题你是怎样算的?

老师这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积的百位上为什么写7?

这还有几道题,请你来想一想,算一算,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111×5=131×5=171×5=

2.另一套书是228元,如果李老师用800元钱买这样的4套书,钱够吗?

请先估一估。

可以怎样列式?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和同学交流计算过程。

老师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指出:

第二个竖式的计算过程中,个位和十位都出现了进位的情况,这就是乘法笔算中的连续进位。

4.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

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归纳小结:

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时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三题。

先算一算,再看看积各是几位数?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为什么每组算式积的位数会不一样?

通过两个积数位的比较,你知道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积可能是几位数,也可能是几位数?

那你知道什么时候得到的积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得到的是四位数呢?

2.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五题。

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信息?

并列式计算。

3.知识拓展,填数练习。

1□3□1□

×4×6

4921914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都是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在计算过程中,大家要认真、细心地计算,注意加上进位数。

篇二:

青岛版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范洪云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做几道口算练习)

6×860×8600×82×52×502×500

300×340×48×97×75×9600×3

20个十是()个百12个十是()百()十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开学初我们学校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举行一次体育运动会,你们知道吗?

生:

知道。

师:

看,小华和大生也去参加了比赛,他俩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

(出示图片),图中讲了件什么事?

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生1:

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2:

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3:

大生家到体育场比小华家到体育场远多少米?

生4:

他们俩家相距多少米?

?

?

(教师板书)

师:

看来呀,我们三

(2)班的孩子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形成算法。

(一)探究学习152×4=的计算方法

师: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生:

算式:

152×4=

师:

你能估算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吗?

生:

400多米;500多米;600多米?

?

师:

那到底是多少米?

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

靠估算能解决吗?

生:

需要计算才能知道。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

孩子们,会列竖式计算152×4?

老师看看谁最棒,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做出来,有信心吗?

大家试试看,好吗?

(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竖式列法)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

(等学生做好后)请同桌之间,大家互相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算得?

积的百位上是多少?

为什么?

看能不能把对方说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

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让生说算法。

师:

这位同学思路很清楚,谁愿意把这一过程再说一遍?

大家还有问题吗?

老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百位上是6而不是4呢?

谁来帮帮老师?

152

×4

——————

608

(如果有的同学列出4×152的竖式)可以这样算吗?

比较这两种列法,你觉得哪种更好?

为什么?

(为了计算起来更简便,一般情况下,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通常把多位数写在上方,位数少的写在下方。

4、师小结:

与两位数乘法一样,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5、刚才哪位同学估计600多米?

平时我们在做计算题时,不但要养成认真仔细计算的好习惯,还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二)、探究学习248×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

我们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

如何列式?

生:

248×4=

师:

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同时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248

×4

——————

992

提问:

积中的两个“9”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十位上的“9”表示什么?

百位上的“9”又表示什么?

师:

你觉得哪步比较难?

(4和十位上的乘积既要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

(出示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老师这有题我们同学做的,大家来看看,你有什么意见?

这位同学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自己改改好吗?

3、观察、比较。

师:

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生1:

它们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

师:

你观察很仔细。

(师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

生2:

一道是一次进位的,一道是两次进位的

师:

真是细心的好孩子。

我们在计算进位时要注意什么?

(有进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再去解答。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师:

同学们,开学初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举行了体育比赛,今天这节课,老师也和同

学们进行一场比赛,怎么样?

(好)下面,我们就开始比赛。

请看第一题:

计算我能行。

1、计算我能行

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83×38×123

621×48×312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三位数?

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四位数?

(同桌互相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下面,不用计算,你能一眼看出积各是几位数吗?

613×85×429369×26×215

师:

恭喜大家,赢得第一题。

看来我们的同学可真不简单。

这么难的题目都没把大家难倒,不过,老师并不灰心。

下面老师出一道难点的题目,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敢)请看第二题:

2、问题我来解

(1)一节车厢坐112人,7节车厢共坐多少人?

(2)今年放养的鱼苗数是去年的2倍,去年放养896尾,今年放养多少尾?

师:

祝贺大家顺利通过二题,老师对你们真是佩服,最后,老师宣布今天的比赛冠军是三

(2)班的全体同学。

开心吗?

(开心的话不妨叫出来)

五、质疑反思

谈话: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计算时,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或建议同学的吗?

或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

孩子们,同学们友好的提醒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

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课后作业:

73页第2、5题。

篇三:

人教版三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WORD版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号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成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谈话:

今天,智慧老人想带咱们班的小朋友一起走进一个新的数学王国,探索数学的奥秘,想一起来吗?

智慧老人在大山的那一头,大家必须翻过这些大山才能见到他,咱们赶紧前进吧!

(黑板上从左往右出现数座大山,山坡上依次填有算式)

竖式计算:

32×348×219×5

请3人板演。

其余学生可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

结束后由学生评讲板演题,回忆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计算中的注意点。

口算:

3×8+57×4+22×6+3

学生独立口算后指名口答。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智慧老人这一具有童话色彩的人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障碍重重的小山”激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在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复习回忆中,孕伏着即将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对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方法起到一定的迁移和渗透作用]

二、延续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

听智慧老人在说话:

今天的数学之旅中,很多新的知识要大家一起合作探究来发现,有信心参加吗?

我还带来两位新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

小华和大生。

看,小华和大生他俩参加了冬季长跑比赛,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

(出示挂图),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讨论,提出问题

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设计意图: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愿意提出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而善于提出数学问题则意味着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意识。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而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

师:

要解决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52×4=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生自主探究152×4的计算方法。

1.怎样计算152×4,请你独立思考,列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巡视)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算法。

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交流重点:

①列竖式计算中,哪些是已经学过的?

哪些是没学过的?

在解决新的问题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②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③竖式中积的百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这里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大胆尝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自己讲计算的思考过程。

老师只是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

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

(二)探究学习248×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谈话我们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

怎样列式?

生口答,教师板书:

248×4=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计算方法,指名一人板演。

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3、提问:

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相比,复杂之处在哪里?

[“试一试”的计算,即巩固了例题中学到的计算方法,又突出了连续进位的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

提问:

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

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归纳计算法则让学生记忆效果更好。

学生在相互交流补充中总结计算方法,自主讨论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相互交流计算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三、闯关中练

谈话:

同学们刚才学得都非常棒,智慧老人对大家的表现可满意啦,他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暂时保密,闯关成功我们就能得到它喽。

[练习的开端延续导入时的情景,再次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及热情,用闯关的形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保证以积极投入的态度进入练习活动中]

第一关:

想一想,做一做

183624261356

[这是书上想想做做的第一题,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练习。

其中1~3是书上的,最后一题是我增加设计的。

1和2都是由十位向百位或个位向十位进位,不是连续进位,3则是十位向百位和百位向千位连续两次进位。

最后一题在此基础上又复杂一些,由个位向十位,十位向百位,百位再向千位连续三次进位,对学生的运算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过程及意图

1.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请3位学生上黑板板演。

(一人一题)

[我估计学优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应是学得比较扎实的,所以这里主要安排学中或学困生上黑板板演。

]

2.集体校对,订正。

让板演的学生讲讲自己的运算过程。

[让学生说清:

1.运算顺序。

2.进位问题,哪一位向哪一位进?

进过后怎样计算。

交流中强调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

对于学生做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要请全班同学一起寻找错误原因,避免同样错误的再次发生。

如:

写竖式时应把数位对整齐,进位数一定要写小一些,还要注意书写的位置等等]

3.做在书上的学生,同桌交换互相检查正误。

4.改正错误。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5.最后一题可由小黑板出示。

一人上黑板板演,其余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6.集体校对。

由板演者讲运算过程。

7.提问:

运算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

生:

这题太复杂了,每乘一位都要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过来的数,特别容易出错。

生:

我们计算时需要加倍细心才能保证不出错。

师:

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大家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良好学习品质教育.]

第二关:

算一算,比一比,看一看积是几位数。

261×38×123

621×38×321

[这是书上想想做做第3题,在学生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积的位数规律。

]

过程及意图:

1.请学生选择一组进行练习。

预计:

第二组练习8×1238×321的学生可能会如下列竖式

88

师:

一般我们在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列竖式时,总是把三位数放在竖式的上面,一位数放在竖式的下面。

2.集体校对。

3.教师可将两组算式与答案列于小黑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每组算式积的位数会不一样?

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三位数?

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四位数?

(同桌讨论)

4.全班交流、

预计:

生1:

因为一个三位数大,一个三位数小,所以一个积是三位数,一个积是四位数。

生2:

因为第一组261的百位2和3乘得6,没有进位所以是三位数,621的百位6和3乘得18,要向前位进,所以是四位数。

……

师小结:

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如果有进位,积就是四位数;如果没有进位,而且十位上的数与这个一位数相乘也没有进位,那积就是三位数

[这一练习让学生巩固笔算练习的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积位数的规律,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研究客观现象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为估算作了认识上的准备。

]

第三关:

比一比,谁最快

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

[训练学生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能力。

]

过程及意图:

1.理解题意。

这两只小狗在比赛,你知道他们各要口算哪些题吗?

学生理解后口答。

2.你愿意加入哪只小狗的队伍,同桌两人各选择一队,一人算一人听,比比谁用的时间短而且正确。

3.同桌两人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经过两个层次的计算练习已经产生了疲倦,用和小狗一起参加比赛这样的竞赛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同桌两人进行,保证了全员参与的广度,一人讲,一人听,听的一方其实在此过程中也在运算判断,而且善于倾听的学习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第四关:

想一想,用一用

书上第73页第5题。

[这题综合运用了乘法笔算,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求得结果,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过程及意图:

1.让学生先看懂图意,说说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对于“定员112人”可能会有学生不清楚,因此可先让同学提出疑问,再请了解这一信息的学生进行解释,实现生生互动]

预设:

生:

从中我知道,每节车厢可以坐112人,共有7节这样的车厢,问我们共有多少个座位?

2.列式。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112×7=

3.估算:

请你估计一下,大约共有多少个座位?

(同桌交流)

预设:

生:

大约共有7百多个座位。

生:

大约共有8百多个座位。

……

师:

你是怎样想到的?

生……

[这一要求是对本节中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知识的一个延伸,又对后继估算知识的一种孕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之前想想做做第三题的练习基础之上,估计出积的大致范围,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需要”]

4.列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问题,集体校对

5.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本节练习是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一个综合运用,将计算溶入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笔算的需要及运用的价值。

]

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做题,全班共同校对。

[在上一题的基础上,这一题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祝贺大家闯关成功,一起看一看,智慧老人送给我们的礼物是什么?

哦,原来是为大家准备的一道聪明题,看一看聪明的你能拿到这份礼物吗?

(黑板出示下题)

1

314921914

[这是一道拓展题,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

四、质疑反思

师:

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

生: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