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地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866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经济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粮食经济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粮食经济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粮食经济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粮食经济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粮食经济地理.docx

《粮食经济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经济地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粮食经济地理.docx

粮食经济地理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和学科特性

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或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研究生产、流通、消费整个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空间结构优化和经济布局规律的学科。

简单地说,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或社会生产的空间表现形式。

其中生产布局是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最重要的部分。

生产布局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指社会生产部门在地域上的分布,以及国家或地域内的生产联系。

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生产布局包括部门布局和区域布局两个方面。

部门布局:

以社会经济部门或社会经济要素进行布局;

区域布局:

以一国或一地区为单位,包括域内各生产部门的综合布局。

根据研究区域的大小,生产布局又可分为宏观布局和微观布局。

宏观布局:

较大区域的总体轮廓、基本方向;

微观布局:

宏观布局的具体化,拟建项目的位置选择。

二、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任何一门学科的性质都决定于它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生产布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它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和影响。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边缘学科。

1.经济地理学的社会性:

生产布局受生产方式的制约;

2.经济地理学的区域性:

区域是生产布局的依托;

3.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

生产布局的复杂性--综合性。

三、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一)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中国发展生产的各种条件及特点,各部门生产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及成因;掌握生产布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明确我国生产布局的规律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提高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

(二)运用所学到的生产布局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所揭示的生产布局的基本规律,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节生产布局的基本原则

生产布局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布局规律的反映,是在长期生产布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指导生产布局的客观依据。

(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生产地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区

1.趋向原料地:

煤炭、钢铁、纺织、水产果蔬加工

2.趋向能源地:

消耗能源、电力多的企业(火电厂)

3.趋向消费区:

馒头、面包、糕点、蔬菜

4.趋向劳动力资源地:

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鞋、服装)

5.趋向科学技术中心:

科技密集型产业(电子、软件)

(二)正确处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关系,使生产逐步趋向均衡

运用均衡原则,正确处理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关系,在保证加速发展先进地区经济的同时,积极帮助落后地区进行区域开发和发展,促进生产力平衡,缩小区域差别,将是中国经济建设中长期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按经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正确处理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集中表现在正确处理三大经济地带的关系上。

在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中,2003年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

至此,中国目前形成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四大区域格局。

(二)正确处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关系,使生产逐步趋向均衡

1.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3.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4.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三)发挥区域优势,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相结合,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1.区域优势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2.专业化是指社会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区域优势形成的各具特点的专业化生产部门。

生产专业化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3.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和协调状况。

4.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四)必要的集中和适当的分散相结合,兼顾经济和政治效益

1.必要的集中,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但是,工业企业布局过于集中,会使原来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逐渐消失,从而使经济效益随之降低。

2.适当分散可以避免过于集中带来的种种问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做到工业生产接近原材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区,促使更多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适当分散也是有条件,如果工业布局过分分散,必将割裂各企业间必要的技术经济联系,妨碍协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营运费用,使生产效率和效益下降。

3.现代化的大生产,也促使农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逐步集中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最优的地区,这是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化的客观要求。

第三节粮食经济地理

一、粮食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粮食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粮食经济地理研究对象是粮食(包括油料)产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分布、变化、发展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研究粮食产业的生产布局规律。

2.粮食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⑴研究对象学科特性;⑵粮食生产条件;⑶粮食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⑷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与布局(粮食收购、储存、运输、贸易和市场布局);⑸粮食工业生产布局。

粮食经济地理与经济地理一样,同样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影响,也是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特点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2

第一节粮食的概念

一、我国传统的粮食概念

1.狭义:

指谷物类,即禾本科作物。

它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和其它谷物(大麦、青稞、燕麦、黍、稷)等。

2.广义:

指谷物类、豆类和薯类的集合。

3.粮食概念的演变

“行道曰粮,谓糒bei也;至居曰食,谓米也。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

(五)谷,指:

“黍、稷、菽、麦、稻(麻)”。

(明代中后期,玉米、甘薯、马铃薯先后从国外引进)

4.中国通行的粮食的概念:

广义的粮食:

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和其他(杂谷杂豆、薯类)★粮食经济地理中粮食的概念,是指中国传统的广义的粮食概念,即谷物类、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2、国际通用的粮食概念

FAO每年公布的“世界谷物总产量”,由于中国翻译上的习惯,常译成“世界粮食总产量”。

其实,这个“世界粮食总产量”只是谷物类,不包括豆类和薯类。

“世界粮食总产量”只是谷物,不包括豆类和薯类。

“中国粮食总产量”除谷物外,还包括豆类和薯类。

如果将“中国粮食总产量”与“世界粮食总产量”进行对比,一定要将豆类和薯类的产量从中国粮食总产量中剔除出去,统计口径一致(为谷物),才有可比性。

第二节中国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一、粮食生产的特点

(一)不稳定性.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三)地域性.(四)综合性.

二、中粮国食生产发展概况

(一)中国粮食生产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最早的国家之一,不少粮食作物就起源于中国。

从商周到西汉,粮食生产的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公元200~581年)逐渐南移,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南方水稻渐趋发达。

而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方的粮食生产超过了北方,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中占主要地位。

到了有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以后初步奠定了中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生产结构和分布的基础。

到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中国的粮食种植业,已由内地推向边疆地区。

清朝之后,粮食生产十分落后。

1949年,全国粮食产量仅11318万吨。

(二)建国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

1949-1977低起点快速发展、1978年至今高起点波动发展两个阶段即八个时期

1.1949~1957年,生产规模、生产水平同时恢复和发展时期。

1949年粮食产量11318万吨,1957年达19505万吨。

八年增产8187万吨,年均增长1023万吨,播种面积由11000万公顷扩大到13363多万公顷,为新中国第一个粮食生产辉煌时期。

(二)建国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

5.1985~1994年,徘徊状态和低水平的增长时期

“卖难、储难、运难”,种植结构调整、减少播种面积、减少投入、自然灾害,连续减产,1985年减产2820万吨,

1989年恢复到40755万吨。

1994年达44510万吨,人均由

1984年393kg下降到368kg。

6.1995~1999年,持续增长时期

政策稳定,投入增加,风调雨顺,1995年达44624万吨,1998年达51230万吨,1999年达50839万吨。

连续四年总产达5亿吨左右,人均超过400kg。

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

(二)建国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

7.2000~2003年,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时期

从2000年起粮食数年减产。

2000年粮食产量46258万吨。

2003年粮食产量为43070万吨,人均占有量仅有334公斤,回落到了20年前的人均粮食水平,出现产不足需。

8.2004年至今,为粮食生产恢复和发展时期

2004年起,惠农强农,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九年增产,2007年超五亿吨达50150万吨,2011年超5.5亿吨达57121万吨,2012年为58957万吨。

中国粮食持续增长,加上品种和品质结构的调整,产需达到平衡状态,基本满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

第三节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一、由长期短缺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上世纪末粮食产量达5亿吨,2004年以来九年连续增产,目前达5.8亿多吨,达到丰年有余、供需平衡。

二、粮食增长中心逐渐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粮食供求格局由“南粮北调”变成“北粮南运”东南沿海粮食大量减产由净调出变成净调入区;北方相反,不仅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大量南运。

第三节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二、粮食增长中心逐渐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粮食供求格局由“南粮北调”变成“北粮南运”东南沿海粮食大量减产由净调出变成净调入区;北方相反,不仅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大量南运。

2011年东北四省区粮食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56%,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40%,黑龙江、河南两省粮食产量双双超过5500万吨。

第三节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二、粮食增长中心逐渐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粮食供求格局由“南粮北调”变成“北粮南运”东南沿海粮食大量减产由净调出变成净调入区;北方相反,不仅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大量南运。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16个省(市\区);

南方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15个省(市\区)。

主产区包括:

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区);

产销平衡区包括:

山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区);

主销区包括:

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省(市)。

第三节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三、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布局逐渐向区位优势地区集中

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小麦东北、华南和西北质量比较差,产量下降。

而在华中、华北、华东适宜小麦发展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挥,总产量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三个地区的小麦占到全国小麦产量的77.0%。

豫、鲁、冀、皖、苏5省区占全国小麦产量的比重达75.3%。

传统稻谷产区南方减产,北方稻谷产量却大幅增加,北方稻谷产量占全国稻谷的比重1980年仅有6.7%,1990年为8.5%,2008年提高到18.0%,其中,黑龙江稻谷产量比重由1980年的0.6%,2008年的提高到7.9%。

第三节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三、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布局逐渐向区位优势地区集中

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全国玉米产量增加较快,北方地区玉米产量占到全国的75%以上,东北尤其是吉林玉米产量增长最快,吉林玉米产量已占全国的13%,近年黑龙江大豆面积减少,玉米面积和产量已经超过吉林。

东北和黄淮海为大豆优势区,2008年大豆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6.5%,总产占全国的72.2%,分别比2001年提高9个和5个百分点。

黑龙江大豆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40.0%左右。

第三节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三、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布局逐渐向区位优势地区集中

粮食生产布局逐渐向具有区位优势地区集中

华北地区产量占全国比重逐渐增加,东北地区比重不断上升,华中地区略有增加,华东地区不断下降,华南地区、西南地区下降趋势。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份额很小,变化不大。

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河北、山东等9个主产省区净调出原粮占全国净调出原粮总量的96%,中国粮食生产布局逐渐向具有区位优势的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和东北地区集中,一些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粮食产业带逐步形成。

四、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发生变化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粮食的供求压力主要不再是总量问题,更强烈地显现出粮食品种和品质等结构性问题。

1.粮食品种变化

稻谷、小麦和玉米是中国的三大主粮,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始终占优势,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占粮食79.4%、89.6%;占谷物96.54%、98.42%)水稻面积产量比重下降,小麦面积比重下降,产量比变化不大,玉米面积、产量比提高很快;高粱、谷子和其它杂粮等低产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总的趋势在不断下降。

2.品质结构变化

优质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品质大为改善。

一、区域布局战略

(一)沿海和经济发达区:

重点发展外向型农业,并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自给率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西九龙江流域,环渤海地区粮食生产已失去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调入区

(二)粮食主产区:

调整农业结构,进行区域化布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核心产区,为全国提供主要商品粮源

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土地面积不到全国2/5,而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75%以上。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水稻主产区和第二小麦主产区,扩大优质稻、适当发展优质小麦。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第一小麦主产区和第二玉米主产区,大力发展优质小麦。

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

东北平原是中国玉米、大豆及水稻主产区,是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战略后备基地。

搞好粮食的加工转化,把粮食生产资源优势变为综合经济优势。

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一定要稳定和加快粮食主产区发展,防止主产区滑向产销平衡区。

(二)粮食主产区:

调整农业结构,进行区域化布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核心产区,为全国提供主要商品粮源

三)生态脆弱区:

加强生态建设,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开发粮食增产潜力,确保本地区粮食产需基本平衡

云贵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高原的绿洲农业及沙漠戈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关中平原、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灌区、河湟谷地、新疆绿洲农业区和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是本区的粮食生产基地,有一定的增产潜力,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恢复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品种布局战略

粮食主产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淘汰劣质品种,压缩一般品种,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建设优势粮食品种产业带,主动适应粮食流通、粮食消费和粮食国际贸易的新形势。

(一)重点建设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大兴安岭沿麓的3个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冀、鲁、豫、陕、晋、苏、皖);

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带(苏、皖、豫、鄂);

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小麦带(黑、内蒙)。

二、品种布局战略

(二)重点建设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和广西等优质水稻产业带

长江流域是优质籼稻、优质杂交水稻的集中产(川、湘鄂、赣、皖、苏);

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辽宁是优质粳稻的优势产区(黑、辽);

广西是华南地区最具优势的水稻产区。

、品种布局战略

(四)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等专用大豆产业带

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黑、吉、辽、内蒙);

重点建设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冀.鲁.豫)。

使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地区,形成中国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

五)优质专用杂粮产业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主产国,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是世界上杂粮生产优势最强的国家。

像绿豆、荞麦、谷子、红小豆、芸豆等产量在世界上均名列前茅,有的独占鳌头。

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以及西南广大地区都是“杂粮王国”,应建设优质专用杂粮产业带,以适应市场需求。

优势粮食品种和产业带区域布局的实施和建设,使中国优势粮食品种日益向优势区域聚集,区位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变为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地提升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地区,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十大优势产业带,其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为粮食连续增产、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3

稻谷分类

1.按其对水分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水稻与旱稻两类;

2.按其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等;

3.按其品质的差异,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

4.按其成熟季节,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稻谷分布

中国的稻谷主要分布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和北方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具有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的特点。

并呈现南方略减少、北方略增加,劣质水稻减少、优质水稻增加之势。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1.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包括苏、浙、皖、赣、鄂、湘、川、渝、沪等省市,以及豫南、陕南地区。

本稻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近6/10,是中国水稻栽培面积最大,单产较高,总产最多的稻谷产区。

近年,湖南省稻谷产量最多,为2500多万吨,江苏、江西、湖北、四川、安徽,均在1400万吨以上。

本区江南多为双季稻一年两熟制,江北多为一年稻麦两熟制,栽培品种以籼稻为主。

2.华南双季稻作区

本区粤、桂、琼、闽和台五省区是中国南方第二大稻区;是中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稻作期最长、复种潜力最大、以双季籼稻生产为主的稻区,是近年来中国水稻生产减少最多的地区。

2009年,水稻播种面积为526.7万公顷,产量为2865.2万吨(均不包括台湾),分别占全国的17.8%和14.7%。

海南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东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季连作稻的分布区。

3.云贵高原稻作区

包括滇、黔两省,占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的第三位,水稻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5%。

2012年稻谷产量不足1000万吨。

本区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种植呈明显的立体分布差异:

在海拔较低的丘陵

平坝和低山区多种

籼稻;较高的山区

多种粳稻;中山区

为籼、粳稻交错分

布区。

2、北方稻谷分散产区

秦淮以北的广大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是中国一季粳稻分布区。

本区常年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5%。

2009年本区水稻产量占全国18%,本区2/3以上的县市有稻谷生产,水稻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其中东北较多。

1.东北早熟粳稻区

位于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辽和内蒙古东部,是中国北方稻谷第一大产区,也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北的稻区。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水稻生产占全国的比重均不超过5%,近年产量已超3000万吨,已超全国16%,其中黑龙江超过2000万吨,占全国超10.3%。

本区实行夏稻冬闲制,主要是在夏季,种植一季早熟粳稻,品质比较优良

2.华北单季粳稻区

位于秦淮以北、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包括京、津、鲁、豫、冀、晋、陕,及苏皖的淮河以北地区,占北方稻区第二位。

水稻2009年产量1355万吨,约占全国的6.9%左右。

水稻品种以一季粳稻为主,多为一年稻麦两熟,水稻生产主要分布沿河、沿湖、盆地、洼地和平原。

3.西北干旱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包括甘、青、宁、新及内蒙古大部地区,是全国最小的稻区。

稻谷年产量130万吨以上,不到全国的1%。

本区气候干燥,农业全靠人工灌溉,主要栽培一季抗旱早熟粳稻,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河湟谷地,以及新疆的绿洲灌区。

宁夏、新疆全国单产最高。

小麦面积、产量:

小麦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位主要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的1/5以上。

2011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427万公顷和11518亿吨,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的21.9%和20.6%。

2012年产量超12000万吨,饲料和工业消费占1/4,小麦自给率98%。

中国小麦产量占世界小麦产量的19%左右,居世界首位。

小麦成分:

小麦种子含碳水化合物60~76%,蛋白质

10~17%,小麦面粉富含面筋,可塑性强,具有良好的食品加工性能。

小麦分类:

按皮色的不同:

可分为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

按籽粒胚乳结构呈角质:

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

按加工品质要求:

分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

按播种季节:

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以冬小麦为主,其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小麦95%左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小麦生产呈现品种结构不断调整,播种面积减少,单产提高,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优质小麦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

一、北方冬麦区

位于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冬小麦的7/10,是中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是重要的优质冬麦产业带。

尤以豫、鲁、冀三省最为重要。

三省合计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小麦的47.4%和56.4%,产量占全国冬麦的60%以上。

河南2011年小麦产量3123万吨,全国冬麦的26.6%。

本区一般实行一年冬小麦玉米两熟或两年三熟制。

冬小麦是越冬作物,是夏收作物,对我国全年粮食均衡增产有重要意义,在本区和全国粮食供求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本区小麦品种正在向优质专用方向调整,优质小麦比例已达50%以上。

二、南方冬麦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冬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2/10以上,是中国第二大小麦区。

本区为南方稻谷集中产区,冬小麦一般是在中、晚稻收割后播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以苏、皖、川、鄂最为重要,产量多,商品率高,品质较好。

其他地区冬小麦生产较为分散。

三、春麦区

位于长城以北,六盘山、岷山和大雪山以西,春麦面积、产量不到全国小麦的10%,其中新、内蒙古、甘、黑四省区春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合计占全国春麦的85%。

本区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以种植春小麦为主,栽培制度一年一熟。

近年新疆春小麦增产较多,2010年177万吨,占全国632万吨的28%。

玉米是中国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90%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

近30年来,玉米产量年均递增率超过粮食产量年均递增率,是中国发展最快的一种粮食作物。

2012年面积3495万公顷,产量20812万吨,分别占粮食面积和产量的31.4%和35.3%,居粮食第一位。

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是一种喜温的高产旱粮作物,适于旱地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地,即从黑龙江大兴安岭沿辽南、冀北、晋东南、豫西、陕南、鄂北、四川盆地及黔西、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