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技部的工作汇报可下载.docx
《向科技部的工作汇报可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科技部的工作汇报可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向科技部的工作汇报可下载
附件1:
2020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
一、面上项目
(一)项目定位
主要瞄准科技前沿,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和自由探索。
(二)申报条件
申请人须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经历,且能保障所申请项目的研究时间。
(三)资助强度与实施周期
重点支持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
资助强度为每项10万元,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四)组织实施与资助方式
1、按照“自由申报、网络评审、综合评议、择优立项”原则组织实施。
2、资助方式采取全额资助、联合资助及联合实施三种方式,其中市财政全额资助项目不超过200项,联合资助项目不超过500项,联合实施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数。
3、联合资助项目由市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出资资助,每项项目市财政资助5万元,项目承担单位匹配经费不少于5万元;联合实施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匹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
4、对未纳入市财政全额资助的面上项目,可按照网络评审和综合评议结果择优进行联合资助。
有意向实施联合资助的项目申报单位须于项目申报时间截止前,向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联合资助意向书。
项目立项后,市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正式签订联合资助协议。
5、对未纳入全额资助和联合资助的项目,可根据网络评审结果及单位意愿,择优确定联合实施项目。
有意向开展联合实施项目的申报单位须于全额资助和联合资助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期满5个工作日内,向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联合实施意向书。
项目立项后,市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正式签订联合实施协议。
(五)申报方向指南
面上项目不设申报方向指南,鼓励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自然科学领域内自主选题、自由探索,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博士后项目
(一)项目定位
以培养基础研究后备拔尖人才队伍为目标,支持博士后科研人员自主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
鼓励博士后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在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基础上开展延续和深化研究。
(二)申报条件
1.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
2.正在本市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出站时间应当在2021年9月以后的在站博士后);
3.未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三)评审方式和资助数量
项目评审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计划资助不超过100项。
(四)资助强度与实施周期
博士后项目每项资助1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五)申报方向指南
博士后项目应根据在站研究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
三、杰青项目
(一)项目定位
以培育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目标,支持在基础研究领域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立足科学前沿,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二)申报条件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
2、具有独立从事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或者在国外研究机构专职从事6个月及以上基础研究的工作经历;
3、申请人于2020年1月1日未超过40岁;
4、鼓励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
(三)资助强度与实施周期
杰青项目每项资助5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四)评审方式和资助数量
项目评审采取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结合的方式,2020年计划资助20项左右。
(五)申报方向指南
杰青项目结合所在学科发展前沿,自主选择研究方向。
四、重点项目
(一)项目定位
主要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我市重点发展领域的重大需求,特别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需求,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科研人员联合围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具有颠覆性的重大原创性研究和系统、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二)申报条件
1、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已取得较好的科研业绩;
3、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活跃度和学术影响力。
(三)资助强度与实施周期
2020年重点项目以联合资助方式支持,每项资助80万元。
其中,市级财政资金20万元,项目申报单位匹配经费与市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
1(即匹配经费不少于60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四)组织方式和资助数量
1、项目评审采取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结合的方式,2020年计划资助不超过30项。
2、所有申报项目均视为申报单位主动参与联合资助重点项目。
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科研人员联合申报。
(五)申报方向指南
重点项目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应当符合项目申报指南设定的领域和重点资助方向。
2020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领域和重点资助方向如下:
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JC-01)
为有效应对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增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支持具有相关生物安全研究条件的科研人员,紧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相关科学问题,鼓励学科交叉和联合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变异与进化及感染机制(JC-01-01)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规律(JC-01-02)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机制,以及重症救治和医院感染防控的基础研究(JC-01-03)
(4)病毒检测、疫苗和药物的基础研究(JC-01-04)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JC-02)
本领域研究目标:
围绕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智能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多维异构大数据处理与可视化、高维稀疏大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新型智能计算架构和智能分析机理等,提出若干原创性思想,为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面向领域的多模态大数据多维可视化(JC-02-01)
(2)高维稀疏大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JC-02-02)
(3)面向大数据应用的边缘智能计算架构与资源调度(JC-02-03)
(4)复杂场景自学习的智能视频分发机理(JC-02-04)
3、集成电路领域(JC-03)
本领域研究目标:
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医疗、智能终端等信息产业技术需求,解决以先进材料、工艺及芯片为支撑的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开发验证、封装测试、微系统集成等关键科学问题,探索边缘计算芯片、体域网智能芯片、智能决策ASIC芯片等系统集成及芯片设计理论与新技术、新方法,支持重庆地区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原始创新,推动区域内集成电路新技术发展。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架构与芯片研究(JC-03-01)
(2)基于短距离通信技术的体域网智能芯片研究(JC-03-02)
(3)面向植入式医疗的源端决策ASIC芯片研究(JC-03-03)
(4)神经信号及特征离子高灵敏电极阵列芯片检测原理研究(JC-03-04)
4、智能制造领域(JC-04)
本领域研究目标:
针对新一代智能制造领域存在的先进数字设计理论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极其困难、多源扰动难抑制等问题,开展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的相关基础性研究。
探索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术机理,研究新型智能制造技术如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中的控形控性理论与方法,高端装备及重要部件的动态服役特性与智能控制,超精密加工装备复杂工况下振动近零宽域超稳抑制机理与理论,构建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大尺寸金属结构件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理论与方法(JC-04-01)
(2)高性能传动动力学与振动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JC-04-02)
(3)纳米精度制造装备超低频隔振基础理论(JC-04-03)
5、环境与生态领域(JC-05)
本领域研究目标:
针对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开展库区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流域动态变化的环境累积效应,库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理论及方法等方面研究;揭示长江上游及三峡库区生态演变过程、驱动机制及环境效应,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长江上游水文变化过程动态模拟及其环境累积效应(JC-05-01)
(2)三峡库区生态演变过程、驱动机制及其功能恢复理论与方法(JC-05-02)
6、生物医药领域(JC-06)
为加快提升我市医学研究水平,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针对脑疾病、遗传病、肿瘤、天然药物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调控机制、发病成因、预警监控、药物筛选、遗传诊断、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等方面的前沿性基础研究。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脑功能解析和脑疾病诊治新策略(JC-06-01)
(2)遗传病胚胎植入前和无创产前诊断研究(JC-06-02)
(3)肿瘤发生发展分子调控机制与精准免疫治疗策略研究(JC-06-03)
(4)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JC-06-04)
7、现代农业领域(JC-07)
本领域研究目标:
针对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的特点,围绕大宗农作物、特色经济作物和主要养殖动物,运用遗传资源挖掘、基因组学、分子改良和传统育种等技术手段,开展特色经济作物重要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重要经济动物优良性状遗传基础及育种素材创建、畜禽现代养殖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研究,为实现绿色、优质、高效的农业化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特色经济作物重要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解析(JC-07-01)
(2)重要经济动物优良性状遗传基础及育种素材创建(JC-07-02)
(3)畜禽绿色高效养殖关键理论与技术(JC-07-03)
8、新材料领域(JC-08)
本领域研究目标:
针对航天航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升级换代对新材料提出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的更高要求,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和产业核心共性基础问题,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新型纳米材料与器件等为发展重点,研究材料设计、制备、加工、组织和性能精确调控与应用的新原理新方法,助推传统材料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新型自供电全石墨烯基多参数柔性传感器前沿技术(JC-08-01)
(2)高性能低维纳米磁电能量收集器件新结构、新原理(JC-08-02)
(3)大尺寸柔性纳米金属网络材料及其光电器件技术(JC-08-03)
9、新能源领域(JC-09)
本领域研究目标:
针对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开展深部页岩气安全和高效开发、未来能源系统形态演化和感知调控、高性能长寿命电池体系研究,为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能源发展方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1)深部页岩气安全和高效开发(JC-09-01)
(2)未来能源系统形态演化、感知调控与韧性提升(JC-09-02)
(3)高性能长寿命全(准)固态锂硫电池性能及机理研究(JC-09-03)
五、创新群体项目
(一)项目定位
主要面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工程,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研究团队,聚焦重大原创性、交叉学科创新等研究,通过稳定支持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在国际独树一帜、在国内绝对领先的研究人才与群体。
(二)申报条件
1、申请人为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或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学术负责人,申请人原则上不超过55岁,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较强的凝聚力;
2、研究骨干3-7人;
3、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
(三)资助强度与实施周期
创新群体项目每项资助20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