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3074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docx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精品

2020年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学部分题库及答案

(共计100空,每空1分)

1.(  )是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系统。

2.这种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在我国传统文字学上称为(   )。

3.有些汉字从结构上看不能分析,一般称为(  )。

4.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上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   )。

5.在汉字发展的过程里,汉字进行分化是为了(   )。

6.研究西周春秋时代文字的主要资料是(   )。

7.我国最著名的古代石刻——石鼓文就属于(  )文字。

8.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   )不同的字。

9.(    )指的是同一个词常常有两种以上不同的书写方式。

10.《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    )三个有关汉字规范的方案就是我们现在使用汉字的规范依据。

1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所作的(   )

12.《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   )。

13.纂集类训诂专书有:

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   );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   );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   );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   )等。

14.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   )。

15.魏晋至隋唐时期,(   )有所深入、(   )有所扩大、(   )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1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   )、(   )、(   )。

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就。

17.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

(   )、(   )、(   )。

18.(   )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书体例,(   )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典。

19.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

(   )和(   )。

20.训诂学三个时期除了早期训诂学之外还有(   )、(   )。

21.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其中一种是注释工作,其余两种是:

(   )、(   )。

22.传统语言学(“小学”)包括三个门类,即_________、训诂、_________。

23.训诂原理指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24.鲁人毛亨的《_________》是今天所能见到的古文经学的第一部注释书,作于_________,汉平帝时立于学官。

25.黄侃说:

“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词。

论其方式有三:

一曰_________,二曰_________,三曰推因。

26.就编纂目的的自觉程度和对材料的整理程度来分,训诂纂集专书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________型、整理编纂型、________型。

27.“训诂”合称始于_________的《毛诗诂训传》。

28.“训”字《说文》解释为“_________”,段玉裁注说“说教才,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诂”字《说文》解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人前言也。

29.《毛诗诂训传》和《_________》这两部书都是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

30.古代注书式训诂实践成果是《_________》。

31.古代_________式训诂实践成果是,《尔雅》。

32._________对“训诂”的总称的解释是:

“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33.训诂学的核心是_________。

34.解释语义的专著分为三类:

①总释群书语义的。

如《尔雅》②专释一书语义的。

如《毛诗传义类》或《毛雅》③解释部分词语的。

如《经传释词》《_________》。

35.音义兼注的专著有_________的《经典释文》。

36.《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_________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37.《_________》包括《诗经》《尚书》《周礼》《仪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38._________的《文选》在唐代的注本有李善注和五臣注。

39.关于注音,早期一般用_________法,反切注音。

40.汉魏六朝以来利用“_________”这一特点给古书注音。

41.朱熹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_________集注》

42.凡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使用的术语是_________(当作)

43.使用之言(之为言)这个术语时,表示的是_________。

44.揭示同义词内在联系与区别的术语是_________、析言。

45.用来指明文句中的_________的术语是辞(词)。

46.《诗经周南汉广》: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毛传:

“思,辞也”。

辞,指_________。

47.表明某字当读_________的术语是如字。

48.下列著作属于_________的是《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49.《读书杂志(记)》作者_________。

50.句读这一名称,最早见于_________《公羊传注•序》。

51.分析字的形体结构必须以_________为目的。

52.经常使用的训诂方法是_________。

53.“名无因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

”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关系的偶然性和约定性。

54.因声求义的重要轨道是_________、明方言、寻语源。

55“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这句话出自_________的《经义述闻》

56.明方言旨在解决方言词的_________的轨迹。

57.所谓_________,主要是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58._________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探寻语源。

59._________说的连语指连绵词。

60.“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

成败是_________词。

61.“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军”。

缓急是_________词。

62.“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爪牙是合义的_________词。

63.比如《说文•老部》:

“老,考也”,“考,老也”,使用的训诂方式是_________。

64.“负,背也,置项背也。

”它的训诂方式是_________。

65.“蛊,腹中虫也”。

使用的训诂方式是_________。

66.“盗,逃也”,使用的训诂方式是_________。

67.对音义关系的探求,宋代_________提出了右文说。

68._________是声符求字义的学说。

69._________作《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对“右文”说的历史和内容都作了分析说明,把“右文”说更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了。

70.近代对《右文说》进行系统总结的学者是_________。

71.“燕雀以为凤皇,不能与争于宇宙之间”。

高诱注:

“宇,屋檐,宙,栋梁也”,他使用的_________。

72.“吹”(嘘也):

“嘘”(吹也)-“吹嘘”。

使用的训诂方式是_________。

73.“口,人所以言食也。

”使用的训诂方式是_________。

74.训诂学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的方式叫_________。

75._________说“凡字有本义,有引申假借之馀义焉”。

76.一个词由本义_________而形成新的意义。

77.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赴于齐。

赴后写为讣,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

78.“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

表达的感情色彩是_________。

79.《方言》的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是汉代的_________。

80.源于_________的俗语是宁馨。

81.哈尔滨来自满语,吉林来自满语。

齐齐哈尔来自_________族语。

填空题参考答案

1.文字体系

2.形声字

3.独体字

4.记号

5.记录语言的明确性

6.金文

7.秦系

8.外形

9.一词多义

10.《简化字总表》

11.汉代毛亨《毛诗诂训传》。

12.马瑞辰

13.《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

14.《五经正义》。

15.注释工作研究的范围训诂纂集的种类

16《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17.沈兼士、何仲英、杨树达。

18.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

19.应用训诂学理论训诂学。

20.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21.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22.文字、音韵

23.训诂工作、训诂材料

24.毛诗训诂传、西汉前期

25.互训、义界

26.集合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27.汉代

28.说教

29.尔雅

30.毛诗诂训传

31.辞书

32.黄侃

33.解释字词

34.方言

35.陆德明

36.毛亨

37.十三经注疏

38.萧统

39.直音

40.四声别义

41.楚辞

42.当为

43.声训

44.浑言

45.虚词

46.虚词

47.本音

48.俞樾

49.王念孙

50.何休

51.推求字的本义

52.以形索义。

53.音义关系

54.因声求义的重要轨道是通假借、明方言、寻语源。

55.王引之

56.变化

57.声训

58.章炳麟

59.王念孙

60.偏义合成词

61.偏义合成词

62.合成词

63.互训

64.推因

65.义界

66.推因

67.王圣美

68.右文说

69.沈兼士

70.沈兼士

71.间本义

72.互训

73.义界

74.反训

75.段玉裁

76.推演

77.古今字

78.轻蔑

79.杨雄

80.晋代

81.达斡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